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浙江日報頭版頭條刊發文章:金華著力構築“浙中生態廊道”

金華市第七次黨代會一結束, 一場關於金華環境承載力和區域競爭力的實地調研就拉開了序幕。 由金華市委主要負責人掛帥的調研組用時4天,

行程300餘公里, 摸清了金華江流域的“底”。 未來5年, 金華將著力構築一條以生態為基、以江河為脈, 集生態保護、休閒觀光、文化體驗、綠色產業於一體的浙中生態廊道。

金華市行政區域內的衢江、蘭江、金華江、武義江、東陽江、南江、文溪和浦陽江8條主要河流, 均涵蓋在浙中生態廊道的規劃建設之中。 廊道規劃面積約830平方公里, 占市域總面積的8%, 沿線串聯9個縣(市、區)、63個鄉鎮(街道), 約占金華鄉鎮(街道)總數的40%, 直接輻射服務全市約80%的常住人口, 串聯起26個大小城鎮節點、16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9個國家4A級及以上旅遊景區(點)、5個森林公園, 是金華市人口最密集、環境最優美、經濟最發達的生態敏感區域。

生態廊道不僅僅是“河道+綠道”“潔化+綠化”, 更是真正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 在此基礎上, 廊道融合地域文化、植入綠色產業, 打造高標準高品位的景觀單元, 串珠成鏈、相映生輝, 加快構築貫穿金華全境、建設美麗田園、發展綠色經濟的都市區生態經濟帶。

作為金華治水新階段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

浙中生態廊道將按照“一年打基礎, 三年見成效, 五年成廊道”的目標, 本著共建共融共用共贏的原則, 以“美麗城防”建設為抓手, 推進金華江全流域治理, 以此撬動全域綠色經濟發展。

水利部相關負責人在金華調研時表示,

生態廊道建設是新時期治水思路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在浙中的實踐。 金華市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將舉全市之力抓落實, 堅持系統謀劃、分步推進, 把最先進理念、最高標準、最好品質貫穿規劃建設全過程, 努力打造精品工程, 使之成為美麗經濟的新探索、城市發展的新空間、浙中崛起的新引擎、富民惠民的新樣板, 為建設現代化都市區提供有力支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