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13歲湘妹子·被英雄救美,甘等獄中情哥哥26載,邵東終成眷屬

看點速覽:餐館女童工, 遭遇調戲;英雄救美之後, 深遠地“改變”兩個人的命運。

為驅趕未成年女孩的癡情, 他故意越獄+故意兩次致人輕傷, 欲自暴自棄、為了加刑“永不出獄”讓她看不到希望。

連續坐牢二十六年, 他出獄那天, 看著昔日認識時才13歲的小女孩, 已變成39歲的老姑娘, 他撲通一聲跪在她面前泣不成聲:“小陽, 我對不起你”。

邵陽日報新指媒2017年5月25日, 邵東縣廉橋鎮竹奎村五組51歲村民趙余權, 一大早起床捕魚。 然後, 他每天在上午、下午, 分別對組道進行打掃;其妻王小陽, 則負責到集市賣他頭天捕回來的魚,

同時洗衣做飯、補網編繩, 並小心孕育腹中的第二個胎兒。

像這樣男漁女織的安寧生活, 趙余權夫婦已安安靜靜享受了兩年多。 當地村民紛紛感慨, 如果不是王小陽26載的癡心等待, 曾被判處無期徒刑的趙余權, 怎麼也過不上現在這種堪稱幸福的生活。

趙余權和王小陽——夫妻倆幸福的模樣, 由內而生幾十年, 心甘情願, 癡心不改

異鄉相遇:婁底籍13歲女孩, 為給弟弟交學費, 遠赴昆明小餐館打工;大她十歲的他, 同病相憐, 對她沒有絲毫邪念。

趙余權1966年出生, 7歲的時候, 慈愛的母親離他而去, 父兄忙於生計, 無暇管他, 不久他就開始“混社會”;18歲的時候, 因盜竊罪在長沙被判處四年有期徒刑。 出獄後的趙余權, 不思悔改, 繼續天南地北流竄。

1989年, 23歲的趙余權流竄到春城昆明, 在租住地附近一家小餐館吃飯的時候, 偶然認識了漣源籍湖南女老鄉王小陽。 當時, 王小陽還只有13歲;她為了掙錢給弟弟讀書, 隨親戚到昆明做小工。 趙余權非常喜歡這位秀氣而乖巧的小老鄉。

無巧不成書。

一天, 趙余權在小餐館就餐的時候, 恰逢幾個小流氓對王小陽動手動腳, 趙余權一聲吼, 沖上去三拳兩腿將小流氓打得落荒而逃。

從此, 趙余權和王小陽以兄妹相稱。 也許是同病相憐的緣故吧, 趙余權不但對王小陽沒有絲毫邪念, 反而處處在王小陽面前刻意表現自己天使的一面。 他經常給王小陽買小禮物, 帶她出去逛商場、吃夜宵, 甚至買來書籍, 讓沒讀過多少書的王小陽學習文化。

因為暗地裡在昆明屢屢犯案, 趙余權覺得必須早日離開。 他找到王小陽, 對她說:“妹妹, 我們公司的人事安排發生了變化, 我要回湖南老家工作了。 ”

“哥, 你有空來昆明看我啊!”王小陽淚如雨下。

癡心等待:尋釁滋事牽出舊案, 被判無期徒刑;“無論你在監獄待多久,
等你出來, 我就嫁給你”。

當年(1989), 趙余權流竄到岳陽時, 因尋釁滋事牽出故意傷害、持刀搶劫等舊案, 被判處無期徒刑, 押赴永州監獄服刑。

服刑初期, 趙余權習以為常, 但隨著周圍的犯人都有親朋好友來探視, 自己卻一直無人問起, 趙余權的內心裡, 開始出現一絲恐慌。 1989年年底, 再也扛不住心理恐慌的趙余權, 撥通了王小陽的電話, 把一切真相, 毫不保留地告訴了她。

打完電話, 想起“剛才”王小陽在電話中“大起大落”的反應:驚叫聲——笑聲——哭聲——歎息聲, 趙余權第一次對自己此前的所做所為開始後悔。

趙余權家門前一口魚塘的老闆, 同意趙余權到該魚塘用圍網存放暫不銷售的魚類產品。

令趙余權無法置信的是, 1990年小年那天, 1500公里之外的王小陽, 突然出現在永州監獄的探視室裡。

“哥, 你是我這輩子最崇拜的男人, 無論你在裡面待多久, 我都等你;等你出來之後, 我就嫁給你”——王小陽說這話的時候, 眼睛亮得讓趙余權不敢對視。

無論趙余權如何勸說, 探視之後的王小陽來到趙余權的家鄉邵東廉橋, 選擇在一家小餐館務工,苦苦等待趙余權刑滿釋放。

——這一等,王小陽從13歲開始,整整等了26載。

田園漁歌:愛情的力量;家鄉的溫暖;“從一無所有到突然什麼都有了”,這兩年,他說他天天像在做夢一樣。

起初,王小陽的癡情,讓趙余權難以接受,他用一次又一次的加刑,“驅趕”王小陽離他而去。

“我越過一次獄,兩次把人打成輕傷,刑期加了又加,但她就是不走,只是一次比一次哭得厲害。到後來,我怕她再哭,乾脆不鬧了,安心改造,她就每次來都笑,笑得特別開心。慢慢地,我開始在監獄裡立功。到2015年4月3號,在連續坐了二十六年牢後,我終於出來了”。趙余權內疚又感激地說。

出獄那天,王小陽到永州接他。看著昔日的小姑娘已變成39歲的老姑娘,趙余權撲通一聲跪在她面前:“小陽,我對不起你!”

“出來了就好,出來了就好!哥,從今以後,我們好好做人,好好過日子!”頭髮大多斑白的王小陽,開心地安慰他。

授魚不如授漁;王小陽“因為愛情”的付出,換來了趙余權“從頭再來”的幸福

家鄉竹奎村的父老鄉親,也張開溫暖的懷抱,擁抱趙余權這位回家浪子。

竹奎村村支兩委,將老村部辦公樓騰了出來,供趙余權兩人臨時居住,同時將他們列為建檔立卡兜底脫貧對象,為他倆解決了低保,安排了保障性安置房指標,還將每月500元報酬的組道清掃任務交給他們。

每月500元報酬的組道清掃任務,趙余權認真執行

村裡的鄉親,聽說趙余權今後一段時間主要以捕魚為生,紛紛表示歡迎趙余權到他們承包的山塘水庫裡去捕撈雜魚、龍蝦、田螺、蚌殼等。趙余權家門前一口魚塘的老闆,同意趙余權到該魚塘用圍網存放暫不銷售的魚類產品。

2016年,趙余權雙喜臨門:當年6月,妻子給他生了一個胖小子;年底,政府幫他修建的保障性安置房竣工。

趙余權說:“從一無所有到突然什麼都有了,這兩年,我天天像在做夢一樣”。

“趙余權現在不但自己規規矩矩,還參加了村裡的治安巡邏隊;前不久,他還及時平息了一起可能導致人命的糾紛”——駐村輔警何敏介紹。

選擇在一家小餐館務工,苦苦等待趙余權刑滿釋放。

——這一等,王小陽從13歲開始,整整等了26載。

田園漁歌:愛情的力量;家鄉的溫暖;“從一無所有到突然什麼都有了”,這兩年,他說他天天像在做夢一樣。

起初,王小陽的癡情,讓趙余權難以接受,他用一次又一次的加刑,“驅趕”王小陽離他而去。

“我越過一次獄,兩次把人打成輕傷,刑期加了又加,但她就是不走,只是一次比一次哭得厲害。到後來,我怕她再哭,乾脆不鬧了,安心改造,她就每次來都笑,笑得特別開心。慢慢地,我開始在監獄裡立功。到2015年4月3號,在連續坐了二十六年牢後,我終於出來了”。趙余權內疚又感激地說。

出獄那天,王小陽到永州接他。看著昔日的小姑娘已變成39歲的老姑娘,趙余權撲通一聲跪在她面前:“小陽,我對不起你!”

“出來了就好,出來了就好!哥,從今以後,我們好好做人,好好過日子!”頭髮大多斑白的王小陽,開心地安慰他。

授魚不如授漁;王小陽“因為愛情”的付出,換來了趙余權“從頭再來”的幸福

家鄉竹奎村的父老鄉親,也張開溫暖的懷抱,擁抱趙余權這位回家浪子。

竹奎村村支兩委,將老村部辦公樓騰了出來,供趙余權兩人臨時居住,同時將他們列為建檔立卡兜底脫貧對象,為他倆解決了低保,安排了保障性安置房指標,還將每月500元報酬的組道清掃任務交給他們。

每月500元報酬的組道清掃任務,趙余權認真執行

村裡的鄉親,聽說趙余權今後一段時間主要以捕魚為生,紛紛表示歡迎趙余權到他們承包的山塘水庫裡去捕撈雜魚、龍蝦、田螺、蚌殼等。趙余權家門前一口魚塘的老闆,同意趙余權到該魚塘用圍網存放暫不銷售的魚類產品。

2016年,趙余權雙喜臨門:當年6月,妻子給他生了一個胖小子;年底,政府幫他修建的保障性安置房竣工。

趙余權說:“從一無所有到突然什麼都有了,這兩年,我天天像在做夢一樣”。

“趙余權現在不但自己規規矩矩,還參加了村裡的治安巡邏隊;前不久,他還及時平息了一起可能導致人命的糾紛”——駐村輔警何敏介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