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大型超市開啟電商模式,究竟結果如何?

從2004年的京東推出線上商城以來, 陸陸續續越來越多的超市也開始做自己的電商。 這是因為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促使商家開始學習互聯網思維, 擴充自己的銷售管道, 迎合整個市場的發展, 這就包括一些超市。 那麼超市開啟電商模式之後, , 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線下實體零售店在第一季度的資料包表中雖然呈現增長的態勢, 但是除去便利店之後, 超市的銷售額卻是負增長的情況。 同時, 消費者在電商平臺購買日用品和包裝食品的次數逐漸增加, 這兩大類產品的銷售額達到了35%。 而整個2016年, 有53.5% 的中國城市家庭通過電商購買過快速消費品, 比前一年又提高了10個百分點。

但是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問題,

就是如何讓已經習慣了協力廠商電商平臺的消費者, 轉移到自己的網站或者App裡, 並且把這些精確流量鞏固住?有些消費者其實還根本不知道一些知名超市有自己的電商, 說明這些超市的電商存在感很弱。

所以它們會先用“曲線救國”的策略去先推行自己的線上商品, 比如永輝超市在京東入駐了主營的生鮮業務;百聯和阿裡巴巴在年初宣佈達成戰略合作;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萬家、蘇果超市等上萬家線下零售門店接入了美團外賣平臺;大潤發在全國有230家門店也接入了三大外賣平臺。 雖然這樣的做法很普遍, 但是商家為了日後的良好發展還是應該將流量儘量引進自己的APP。

這幾家超市的App端首頁介面和淘寶以及京東比較類似(除了百聯)。 底部“儀錶盤”內有4~5個角標, 最上方是搜索框和置頂的資訊廣告, 中間8~10個圓盤。 但有些App中層的圓盤按鈕設置顯得有些累贅, 比如家樂福, 尤其跟它有限的功能相比。 並不是每個App都像京東或者淘寶這些移動電商平臺有生活充值繳費或者借款的功能, 倒是比較在情理之中。

家樂福App的水準對於這樣一個跨國大公司來說有點失常。 最為尷尬的是, 比如消費者搜“氣泡水”, 首先出現的是起泡酒, 然後是“水密碼”護膚品, 到第20個產品左右才出現真正的氣泡水產品。 另外這個App似乎分不清楚滑動和選擇, 有點過於敏感了。而且產品無法選擇大中小號的規格。相比之下,永輝的App在交互上並沒有什麼致命傷。但使用感不算順暢。主要原因是它將產品分成了“當日達”和“次日達”兩個類別,分別來自不同門店,重疊的產品比較少。

有點過於敏感了。而且產品無法選擇大中小號的規格。相比之下,永輝的App在交互上並沒有什麼致命傷。但使用感不算順暢。主要原因是它將產品分成了“當日達”和“次日達”兩個類別,分別來自不同門店,重疊的產品比較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