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保險,看見才相信!

悲劇事件, 發生在別人身上只能叫“故事”, 發生在自己身上才叫“事故”。 許多人都是後知後覺的, 當災難降臨到自己頭上, 才切身感受到什麼叫做風險, 才認識到保險是一種科學的制度安排, 是一種大愛。 陳紅梅老師從一個抗拒保險的人到一名保險行業精英, 她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轉變?讀完本文, 你會重新認識保險的功能與意義。

改變我“保險觀”的兩件事

我之前對保險是很抵觸的。

我是個小鎮上的姑娘, 儘管完成了本科學業, 並且參加了工作, 但是眼界不寬, 風控意識幾乎等於零。

再加上, 家裡收入不低, 家裡人身體一直非常健康, 更加沒有機會接觸保險。 我那時候對保險的看法就是:保險是騙人的, 保險銷售人員就是為了自己的收入和業績, 騙親戚朋友的錢財。

我始終認為悲劇事件, 發生在別人身上只能叫“故事”, 發生在自己身上才叫“事故”。 因為無論講故事的人表述得多麼繪聲繪色, 你永遠無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只有親身經歷了, 才知道什麼叫做煩惱和痛苦。

和我一直以來的風調雨順相反, 我丈夫家庭有一些多災多難。 我丈夫的爸爸三十多歲開始生病, 四十多歲開始需要通過透析維持生命, 這種狀況維持了八年時間, 每個月透析費用就七千多。 我婆婆一個人工作, 需要支付醫療費用,

還需要供孩子讀書, 家庭負擔是十分沉重的。 這就導致婆婆的風險意識特別強。

自從我和丈夫結婚以後, 一直催著我買保險, 每次打電話都是這個主題。 我懷了孩子以後就更加嘮叨了。 我真的很煩聽這些嘮叨, 畢竟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只能是故事嘛, 引起不了我多大的重視。 可是她每天打電話都嘮叨, 怎麼辦呢?我就騙婆婆說已經買了保險了, 她就不再嘮叨了。

後來, 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兩件事情徹底改變了我對保險的看法。

第一件事, 寶寶磕破頭。 當時寶寶九個多月, 開始學走路, 不小心就把額頭磕破了。 送孩子去醫院的路上, 婆婆就跟我說, 要我找保險公司理賠。 我當時其實沒有買保險啊, 都是為了順著婆婆, 才騙她已經買了保險。

找誰賠款呢, 沒有辦法, 只能自己掏腰包, 還得跟婆婆說這是保險公司出的錢。 幸好醫療費用不高, 總共也就一千多元。 到這時, 我還是沒有太強的買保險意識。

第二件事, 我媽媽身患癌症。 我爸媽一直是身體很好的那種, 但癌症這個病魔就是會無緣無故的, 突然找上你, 打得你措手不及。 當時我媽媽突然被查出來患有肺癌, 而且是肺癌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種, 叫小細胞肺癌。 當醫生告訴我這個事實的時候, 我全身癱軟在地上, 跪在醫生面前, 求他救活我媽媽。 但得到的答案是冷冰冰的, 醫生說, 媽媽的存活期只有半年, 要延長生命, 需要錢。

我們選擇了最好的藥, 就是完全不進醫保的那種, 自費花了幾十萬, 才使媽媽的生命延續到現在。

我們家雖然在當地收入還算不錯的, 但是一下子拿出那麼多錢, 還是讓家裡的生活品質明顯下降。 還好媽媽沒生病以前, 被保險公司的人纏得沒辦法, 買了一點保險, 獲得了2萬多的賠償。

這件事情讓我徹底覺醒。 我切身感受到:人不可能一輩子風調雨順的, 有一些風險是不可控的, 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的。 最重要的是, 我感受到, 原來保險真的是可以賠的, 你有難的時候, 它真的是會雪中送炭的。

走進保險

意識到保險的用途以後, 我就自己到保險公司去買了保險。 當時我懵懵懂懂的, 買保險的錢倒是花出去了, 卻不知道具體有什麼用, 以及怎麼用。 我愛人就鼓勵我去學習保險知識。

通過幾天的學習, 我才真正的認識到, 原來保險是一種科學的安排制度, 而且是一種大愛, 是幫助別人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 分兩個方面:

第一:保險可以控制你的人生風險。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一些小災小難的, 而保險是會雪中送炭的。

第二:假使你的人生很幸運, 一輩子風調雨順,買保險到底是不是虧了呢,其實從另一個角度考慮,你是在做公益。

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你從來沒有獲得理賠,你買保險的錢去了哪裡?

答案是:變成了他人的理賠金。所以買保險其實是幫助自己,並且幫助他人的事情,是一種大愛。

學習了保險知識以後,我就對保險產生了高度的認同,並且堅定了做保險的信念,我要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讓更多的家庭擁有抵禦風險的能力。

我立志將保險這份大愛傳遞下去

在保險這條路上,我是十分幸運的。經過朋友的介紹,進入了一家專業的保險公司,得到了一位專業師傅的指導。

我所在的保險公司每天都會開早會,公司裡的員工都會著裝整齊、精神飽滿地參加早會,總結已經取得的工作成果,分享工作經驗,討論客戶的回饋意見,然後制定或者調整接下來的工作目標。此外,公司還會經常提供員工培訓,讓我這種新手更加深入的瞭解保險,針對不同的客戶如何制定保單。我的師傅總能夠在我迷茫的時候,給我有用的建議。這一切都讓我十分感激,也使我在保險這條路上堅定、踏實地走下去。我漸漸發現,當你很努力的時候,有很多人會幫助你。

強烈抗保的老同事成了堅決支持我的人

我剛做保險的時候,儘管得到了我丈夫的支援,但我的朋友是高度不認同的。

我以前的一位同事反應最為強烈。她一聽說我做保險,就暴跳如雷地批鬥我,說這個東西的騙人的,怎麼怎麼樣。她是十分關心我的,希望我走出這個行業,以防被騙。當然,我的態度是十分堅定的。聽到她的說法,我也沒有情緒化,安安靜靜地聽她說完以後,我就約她出來見面。

見面以後,我跟她說了我家裡的遭遇,以及得到的保險賠償,還講了一下公司的情況,那種積極向上的氛圍,以及我得到的進步。她聽完了我的講述以後,開始漸漸地認可我。當時我剛剛開始做保險,對保險認識不夠,我就請我的師傅再跟她講了一下保險。

她聽完了師傅的專業分析以後,做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她說:“我要給我的媽媽買一份保險。”我當時還害怕她是礙於情面,我請她回去再思考一下,明天我再去找她。第二天她還是十分堅定地要買保險,就這樣,我賣出了我的第一份保單。

來自客戶的認同

我們約見後,他講述了他的創業史,我也十分真誠地講述了我做保險的原因,以及選擇我當前保險公司的原因。他感受到了我的真誠,但是他說,家裡已經買了不少保險了,不能再從我這裡買保險了,我說沒關係呀,我幫你整理保單。他說行的。

整理保單的過程中我發現,他的保險合同很多,但保額全是一萬兩萬,總共加起來才三萬。而他一年就有幾百萬的收入,這樣的保額與他的身價是完全不相符的。他聽了我的分析十分震驚。

我問他:你為什麼要買保險?

他說:我的這個親戚過來,叫我買一份,沖業績,我就買了;又有一個親戚過來,我又買了。原來,魏總買的都是人情保單,沒有經過量身設計的。

我說:我跟你講一下什麼是保險。保險其實就是風險轉移,風險來臨的時候只有兩個選擇,第一,風險自擔,第二,風險轉移。你是有風險意識的,肯定會選擇風險轉移,買保險就是讓你實現風險轉移。

我又講了四大帳戶:

第一個帳戶,就是要給家庭經濟之柱建立一個全方位的保障;

第二個帳戶,就是要給家庭的每一個成員建一個全方位的保障;

第三個帳戶,就是教育金、養老金;

第四個帳戶,就是保值、增值、理財乃至資產保全。

講完之後,他認同我的專業性,當場決定先從第一個和第二個帳戶買起,給自己和太太各買了20萬的重疾險。這之後的幾年,他一直在加保。我們還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會推薦我參加一些課程,加速我的進步。

我發現,只要我有堅定的信念,並且加上我的真誠以及不斷地學習,我可以引導我的客戶正確地購買保險,而且是真正適合客戶的保險。這一切都使我十分開心,讓我感覺到我真正幫到了他人,真正能將保險這份愛心傳遞下去。我相信,我會在保險這條道路上一直堅定地走下去,幫到更多的人。

一輩子風調雨順,買保險到底是不是虧了呢,其實從另一個角度考慮,你是在做公益。

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你從來沒有獲得理賠,你買保險的錢去了哪裡?

答案是:變成了他人的理賠金。所以買保險其實是幫助自己,並且幫助他人的事情,是一種大愛。

學習了保險知識以後,我就對保險產生了高度的認同,並且堅定了做保險的信念,我要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讓更多的家庭擁有抵禦風險的能力。

我立志將保險這份大愛傳遞下去

在保險這條路上,我是十分幸運的。經過朋友的介紹,進入了一家專業的保險公司,得到了一位專業師傅的指導。

我所在的保險公司每天都會開早會,公司裡的員工都會著裝整齊、精神飽滿地參加早會,總結已經取得的工作成果,分享工作經驗,討論客戶的回饋意見,然後制定或者調整接下來的工作目標。此外,公司還會經常提供員工培訓,讓我這種新手更加深入的瞭解保險,針對不同的客戶如何制定保單。我的師傅總能夠在我迷茫的時候,給我有用的建議。這一切都讓我十分感激,也使我在保險這條路上堅定、踏實地走下去。我漸漸發現,當你很努力的時候,有很多人會幫助你。

強烈抗保的老同事成了堅決支持我的人

我剛做保險的時候,儘管得到了我丈夫的支援,但我的朋友是高度不認同的。

我以前的一位同事反應最為強烈。她一聽說我做保險,就暴跳如雷地批鬥我,說這個東西的騙人的,怎麼怎麼樣。她是十分關心我的,希望我走出這個行業,以防被騙。當然,我的態度是十分堅定的。聽到她的說法,我也沒有情緒化,安安靜靜地聽她說完以後,我就約她出來見面。

見面以後,我跟她說了我家裡的遭遇,以及得到的保險賠償,還講了一下公司的情況,那種積極向上的氛圍,以及我得到的進步。她聽完了我的講述以後,開始漸漸地認可我。當時我剛剛開始做保險,對保險認識不夠,我就請我的師傅再跟她講了一下保險。

她聽完了師傅的專業分析以後,做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她說:“我要給我的媽媽買一份保險。”我當時還害怕她是礙於情面,我請她回去再思考一下,明天我再去找她。第二天她還是十分堅定地要買保險,就這樣,我賣出了我的第一份保單。

來自客戶的認同

我們約見後,他講述了他的創業史,我也十分真誠地講述了我做保險的原因,以及選擇我當前保險公司的原因。他感受到了我的真誠,但是他說,家裡已經買了不少保險了,不能再從我這裡買保險了,我說沒關係呀,我幫你整理保單。他說行的。

整理保單的過程中我發現,他的保險合同很多,但保額全是一萬兩萬,總共加起來才三萬。而他一年就有幾百萬的收入,這樣的保額與他的身價是完全不相符的。他聽了我的分析十分震驚。

我問他:你為什麼要買保險?

他說:我的這個親戚過來,叫我買一份,沖業績,我就買了;又有一個親戚過來,我又買了。原來,魏總買的都是人情保單,沒有經過量身設計的。

我說:我跟你講一下什麼是保險。保險其實就是風險轉移,風險來臨的時候只有兩個選擇,第一,風險自擔,第二,風險轉移。你是有風險意識的,肯定會選擇風險轉移,買保險就是讓你實現風險轉移。

我又講了四大帳戶:

第一個帳戶,就是要給家庭經濟之柱建立一個全方位的保障;

第二個帳戶,就是要給家庭的每一個成員建一個全方位的保障;

第三個帳戶,就是教育金、養老金;

第四個帳戶,就是保值、增值、理財乃至資產保全。

講完之後,他認同我的專業性,當場決定先從第一個和第二個帳戶買起,給自己和太太各買了20萬的重疾險。這之後的幾年,他一直在加保。我們還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會推薦我參加一些課程,加速我的進步。

我發現,只要我有堅定的信念,並且加上我的真誠以及不斷地學習,我可以引導我的客戶正確地購買保險,而且是真正適合客戶的保險。這一切都使我十分開心,讓我感覺到我真正幫到了他人,真正能將保險這份愛心傳遞下去。我相信,我會在保險這條道路上一直堅定地走下去,幫到更多的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