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演講聽哭了幾千小學生,到底為啥?

-1-

5月25日, 一段朔州市實驗小學的學生們集體痛哭的視頻在網上熱傳。

伴隨著一個男子帶著哭腔的演講, 一排排身穿藍色校服的小學生們,

坐在操場上集體痛哭, 或仰頭或掩面, 或互相擦乾眼淚後繼續哭。

該學校校長表示, 此舉是為了幫助學生學會感恩, 屬於學校個體行為。 也有不少網友在看過視頻後表示, 這種行為的背後, 是一種行銷套路。

據介紹, 參加活動的共有3953個學生, 180個老師, 外加一些教師家屬。

學校出於安保的考慮, 沒有進行過多宣傳, 也沒有請家長前來參加。

-2-

其實類似的演講, 筆者親身經歷過。

而且, 比上面新聞裡這次更煽情, 因為同時請了家長。

在主席臺上, 演講者伴隨著舒緩的音樂, 激情澎湃口吐蓮花, 將台下的幾千名學生和家長帶入了固定的頻率, 逐漸將演講推向了高潮。

最後, 隨著臺上的口令, 所有學生向父母高喊“我愛你”, 和他們擁抱,

一時間, 眼淚與鼻涕齊飛, 哭聲共演講聲一片, 那場面, 著實感人。

接下來當然是趁熱打鐵, 賣書。

家長看著自己那個叛逆的孩子一下子脫胎換骨, 早上還跟自己頂嘴, 現在卻公然流著熱淚喊出了“我愛你”和自己深深擁抱, 對書裡的內容自然深信不疑。

人家一次演講就有如此神效, 現在把真經賣給你, 當然是掏再多的錢也在所不惜。

只不過, 孩子們都是三分鐘熱度, 最終都又變回了老樣子, 沒聽說哪位家長買了書之後, 真的能讓孩子在平時也能保持和現場一樣的狀態。

-3-

說實話, 這樣的演講, 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氣功熱時, 流行的所謂帶功報告。

當時, 氣功師在臺上演講, 下麵數千乃至數萬聽眾有哭有笑,

且舞且蹈, 漸入佳境, 最後產生了神奇的魔力:

腿疼的, 馬上健步如飛!腰疼的, 馬上挺直了腰板!輪椅上的患者, 一下子站起來了!

聽著這樣的報告, 讓人產生一種拋妻棄子跟大師上山的衝動。

當然, 大多數人最終還是貪戀人世間的繁華, 只好退而求其次, 買書買磁帶買光碟, 自己在家修煉。

有點遺憾的是, 很少有人能修煉出大師的水準, 而且後來有人聽說, 腰不疼的那位到家仍然還疼, 最管用的法子還是吃止痛片。

-4-

後來知道了有一個詞, 叫集體催眠。

很多人在催眠者強烈的引導和暗示之下, 會不自覺地從眾去做一些不受自己控制的事情。

據說, 有一個行當的從業者最精於此道, 就是傳銷。

一些所謂勵志演講, 乃至很多學校轟轟烈烈的誓師大會,

都或多或少有相似之處。

這個辦法的好處在於立竿見影, 馬上就能讓人精神亢奮進入狀態, 缺點是堅持時間不長, 如果不進行連續的刺激, 或者離開那個環境, 馬上就會失效。

-5-

對此, 有網友現身說法:

這種勵志演講, 高中時聽了很多次, 高三時尤其多, 都是勵志鼓勁的那種, 當時比較小, 容易受到感染。 剛聽完那幾天特有上進心, 甚至開始瘋狂, 等過幾天後, 又覺得也就那樣沒什麼感覺了。 在我大一的時候, 偶然接觸到一位做這行的朋友, 跟他聊了很多, 他還邀請我做他的學生(哈哈, 當時沒同意)。 其實, 這一行是很講究跟師傅學習的, 演講前的稿件要反復修改, 哪個地方什麼語氣、用什麼肢體動作都是事前研究好了的。

演講者需要反復練習, 還要經過很多次大型演講才能做到爐火純青。 做到完全的控場, 讓所有聆聽者完全跟著你的思維走。

其實, 講的東西還是比較正能量的, 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但其中成功學氣氛濃厚, 把事物簡單化、唯心化, 沉迷其中的人容易走火入魔, 變的狂妄、瘋狂甚至神經質。 這也僅僅是一場演講而已, 改變不了人的命運, 真正一個人的成熟還是要靠歲月和社會的歷練。

竊以為, 這位網友說得非常客觀。

-6-

其實類似的活動, 大多可以總結為一個路子:先俘獲你的心, 再掏走你的錢。

當然, 很多時候這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情, 人家並沒有犯法, 也確實短期內有效。

但總的來說, 治病也罷, 教育也罷, 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很難通過一次短暫的演講或報告就能解決問題。短暫的應激反應,根本收不到長期的效果。

比如就感恩來講,孩子們需要從內心知道感恩,而不是受周圍情緒的感染而痛哭一次。

教育沒有速成的法子,只能靠潛移默化,靠潤物細無聲,靠正確的認知背景下的長期習慣養成。

而這,正是家庭和學校的職責所在。

從某種意義上講,將這樣的東西引入學校,本身就是教育的失敗,至少,是教育的不自信。

tsliuchanghai,歡迎關注。

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很難通過一次短暫的演講或報告就能解決問題。短暫的應激反應,根本收不到長期的效果。

比如就感恩來講,孩子們需要從內心知道感恩,而不是受周圍情緒的感染而痛哭一次。

教育沒有速成的法子,只能靠潛移默化,靠潤物細無聲,靠正確的認知背景下的長期習慣養成。

而這,正是家庭和學校的職責所在。

從某種意義上講,將這樣的東西引入學校,本身就是教育的失敗,至少,是教育的不自信。

tsliuchanghai,歡迎關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