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時評 | 半島上誰是中國最大的威脅?

科技日報總編輯 劉亞東

3月17日上午,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乘專機抵達韓國京畿道烏山空軍基地, 顧不上洗把臉便轉乘“黑鷹”直升機直奔三八線非軍事區。 他先到板門店伯尼帕斯軍營與美軍官兵一起用餐, 然後遠眺北方並聽取彙報。 接著, 蒂勒森在韓國外交部舉行的記者會上說, 對朝戰略忍耐已到盡頭, 對朝鮮的軍事行動是“擺在桌面上的選項”。

不用想, 看就行。 美國的朝鮮政策已經亮起轉向燈。 是拐彎兒, 而不是並線!前一天, 蒂勒森抵達此次東亞之行的第一站日本。 他在與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一起出席記者會時說:“我認為, 重要的是承認過去20年為讓朝鮮無核化而做出的政治和外交努力已經失敗”“面對不斷升級的威脅, 顯然需要採取一種新的方法”。 言外之意, 美國要調整其朝鮮政策, 並與盟國日本和韓國“對表”。

3月18日, 也就是今天, 蒂勒森來到中國。

東亞之行的最後一站, 也是最不輕鬆的一站。 明面上是商談中美首腦會晤, 但可以預料, 蒂勒森在向日韓傳遞了堅決遏制朝鮮核武器計畫的資訊後, 也將要求中國向朝鮮施加更大壓力, 以解決特朗普政府面臨的最為緊急的地區安全爭端。 同樣可以預料的是, 蒂勒森在部署薩德問題上也將面對中方嚴正而強烈的“反要求”。

當今朝鮮半島的時局是“剪不斷, 理還亂”。 亂也得理。 緊張對峙的現狀肯定維持不下去了。 未來的形勢發展無非兩種走向。 第一種是朝鮮棄核, 美軍撤韓;第二種是美國及其盟國對朝動武。

如能實現“朝鮮棄核, 美軍撤韓”, 連薩德的事兒都不再是事兒。 這樣的結果中俄當然高興, 而失去擁核藉口的朝鮮就算心裡一百個不樂意,

恐怕也不能再任性。 但是, 誰先誰後的問題就像“雞生蛋還是蛋生雞”一樣, 成了地球上找不到答案的無解之問。 指望平壤高姿態, 那得等金剛山變成平原以後再說。 指望華盛頓讓一步, 倒是可以提出來, 但美國有這個覺悟嗎?特朗普有這麼大魄力嗎?看看他對俄羅斯和普京的態度轉變就知道, 任何國家領導人在國家利益航道裡的政治駕馭空間都十分有限。 朝美之間的互不信任早就讓這種外人看來的美好願景成為“永遠的願景”。 至於“雙軌並行”, 說說可以, 哪有那麼容易!

要是一個月前說第二次朝鮮戰爭迫在眉睫, 還有危言聳聽和嘩眾取寵之嫌。 今天, 只有聾子才聽不到美國的戰爭機器已經馬達轟鳴。 3月6日, 朝鮮半島上發生了兩件大事。 早上7時36分, 朝鮮在平安北道的西海衛星發射基地向東部海域發射4枚彈道導彈;傍晚, 薩德系統的兩台發射架搭載軍用運輸機運抵駐韓美軍烏山空軍基地。 3月7日, 美韓在朝鮮半島舉行迄今最大規模的聯合軍演,

1.5萬美軍、30多萬韓國士兵參加, 而韓國全部兵力不過65萬。 美國的核潛艇、核動力航母、海軍陸戰隊悉數參加演習。 美韓更毫不諱言演習內容將包括“先發制人”“佔領平壤”和“斬首”。

戰爭目標不同, 決定了戰爭方式和手段不同。 若美國決定以武力把朝鮮從地圖上抹去, 實現南北統一, 那將意味著與中國的全面對抗, 想必俄羅斯也不會袖手旁觀。 60多年前麥克亞瑟就因此被杜魯門罷了官。 那時做不到, 今天更做不到。 美國盤算的只能是一場有限目標的局部戰爭。 以類似於“斬首”之類短平快的軍事行動, 拔掉“眼中釘”, 實現朝鮮政權更迭並解除核武裝, 這是美國的最優選項。

中美能否就此達成某種默契?那要看美國願不願意在中國的其它重大關切, 比如臺灣問題上做出妥協。生意人出身的特朗普當然懂得這個道理。其實,臺灣這個砝碼在他手裡己經掂量了好久,朝核危機可比中美貿易糾紛要命得多!而對中國來說,半島北部即使出現一個更不友善的無核政權,也未必差過一個不友善的擁核政權。

中國公眾關於朝鮮問題的看法極度分裂,爭論的焦點大都在於戰略安全和政緣政治。不少人忽略了這樣的事實;朝鮮在其西北海岸鐵山郡東倉裡新修建的遠端導彈發射場距我丹東直線距離約50多公里,甯邊距我邊界約110公里,其鹹鏡北道豐溪裡核子試驗場距我邊界約90多公里。更有大量涉核工廠、儲藏場等建在朝中邊境附近。

三裡島、切爾諾貝利和福島核事故發生在美國、蘇聯、日本這些擁有一流技術能力的工業強國。沒有金剛鑽的朝鮮人偏要攬核武器的磁器活兒,核洩漏是遲早的事,也許今晚,也許明年。甭看朝鮮平時對我們防範森嚴,諱莫如深,真到出了事,准保最先來找中國,給他擦屁股。你不想出人出錢出技術也可以,反正臭在你的家門口,隨便!

朝鮮半島上對中國構成威脅的既有朝核,也有薩德。一定要比較的話,可以說,前者來得更加直接、緊迫和現實。在制止朝鮮擁核的問題上,中美才真正“共同的利益遠大於分歧”。那些在朝核問題上口頭反對心中竊喜,並且不願為美國“解套”的國人見解,是一葉障目,玩火自焚,極其危險。

比如臺灣問題上做出妥協。生意人出身的特朗普當然懂得這個道理。其實,臺灣這個砝碼在他手裡己經掂量了好久,朝核危機可比中美貿易糾紛要命得多!而對中國來說,半島北部即使出現一個更不友善的無核政權,也未必差過一個不友善的擁核政權。

中國公眾關於朝鮮問題的看法極度分裂,爭論的焦點大都在於戰略安全和政緣政治。不少人忽略了這樣的事實;朝鮮在其西北海岸鐵山郡東倉裡新修建的遠端導彈發射場距我丹東直線距離約50多公里,甯邊距我邊界約110公里,其鹹鏡北道豐溪裡核子試驗場距我邊界約90多公里。更有大量涉核工廠、儲藏場等建在朝中邊境附近。

三裡島、切爾諾貝利和福島核事故發生在美國、蘇聯、日本這些擁有一流技術能力的工業強國。沒有金剛鑽的朝鮮人偏要攬核武器的磁器活兒,核洩漏是遲早的事,也許今晚,也許明年。甭看朝鮮平時對我們防範森嚴,諱莫如深,真到出了事,准保最先來找中國,給他擦屁股。你不想出人出錢出技術也可以,反正臭在你的家門口,隨便!

朝鮮半島上對中國構成威脅的既有朝核,也有薩德。一定要比較的話,可以說,前者來得更加直接、緊迫和現實。在制止朝鮮擁核的問題上,中美才真正“共同的利益遠大於分歧”。那些在朝核問題上口頭反對心中竊喜,並且不願為美國“解套”的國人見解,是一葉障目,玩火自焚,極其危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