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蒜苔炒肉》怎麼做才好吃?吃蒜苔炒肉功效您知道嗎?

菜品簡介

蒜苔炒肉是一道比較常見的家常菜, 做法比較簡單。 蒜苔的辛辣味比大蒜要輕, 加之它所具有的蒜香能增加菜肴的香味, 因此更易被人們所接受。

蒜苔炒肉

做法一

材料:

五花肉250克、蒜薹150克、2個。

調味料:

酒1大匙、醬油1大匙、糖半茶匙。

鹽半茶匙、清水4大匙,少量水澱粉。

製作流程

五花肉洗淨, 切薄片, 拌入調味料略醃。

將兩大匙油燒熱, 放入肉片大火爆炒, 肉色變白時盛出。

蒜薹擇除老梗, 洗淨, 切小段;辣椒片開, 去籽, 切粗絲;用兩大匙油炒蒜薹, 並加調料(2)放入辣椒絲同炒。

倒入肉片, 炒至湯汁收幹即盛出。

蒜苔炒肉

做法二

製作流程

肉切片或條, 加生抽、料酒、水澱粉醃制十幾分鐘;

蒜薹洗淨, 摘去尖部, 切小段;

鍋中油熱後, 放入肉片炒至變色, 盛出備用;

鍋中油熱後, 放入幹辣椒炒香, 再放入蒜薹, 翻炒均勻, 淋少許水, 炒到蒜薹稍稍變軟;

放入肉片, 煸炒至入味, 加少許鹽、雞精調味即可。

小貼士

五花肉肥瘦兼雜, 口感較佳, 不宜用太瘦的肉, 否則口感乾澀。

擇蒜薹時要先去掉前段粗硬部分以及尾段;炒時不宜加蓋, 否則色澤會變黃。

蒜苔炒肉

營養價值

蒜薹含有糖類、粗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尼克酸、鈣、磷、等成分。

蒜薹外皮含有豐富的纖維素。

蒜薹含有大蒜素、大蒜新素和辣素。

蒜苔炒肉

蒜薹食用效果

1.清腸利便

刺激大腸排便、調治便秘, 多食用蒜薹能預防痔瘡的發生, 降低痔瘡復發的次數, 並對輕中度痔瘡有一定的療效。

2.抗菌殺菌

可以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等細菌的生長繁殖 具有很好的抗菌、殺菌的作用。

3.溫中下氣

蒜薹中辣素具有醒脾氣消積食的作用, 而且有很強的殺菌能力, 能有效的殺死病原菌和寄生蟲, 因此能起到預防流感, 防止傷口感染, 治療感染性疾病和驅蟲的功效。

4. 降脂防癌

蒜薹對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它不僅有明顯的降血脂作用, 還能防止血栓和動脈硬化, 並能預防冠心病, 此外還能保護肝臟, 預防癌症的發生。 蒜薹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蒜薹是人們喜歡吃的蔬菜之一。 蒜薹的外皮含有豐富的纖維素, 能刺激大腸排便, 調治便秘。 平時多吃一些蒜薹, 能預防痔瘡的發生, 降低痔瘡的復發次數, 並對輕中度痔瘡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有人說, 痔瘡患者不是要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品嗎?蒜薹是不是算是辛辣刺激性的蔬菜呢?其實, 蒜薹中所含的大蒜素、大蒜新素, 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霍亂弧菌等細菌的生長繁殖。 蒜薹雖然生於蒜之上, 但它與蒜卻有不同的性狀,而且,蒜薹熟吃,與生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營養成分

每100.0克營養成份含量如下:

能量61千卡、蛋白質2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5.4克、 膳食纖維2.5克、維生素A80微克

胡蘿蔔素480微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黃素0.07毫克、 煙酸0.2毫克、維生素C1毫克

維生素E1.04毫克、鈣19毫克、磷52毫克、鉀161毫克、 鈉3.8毫克、鎂28毫克、鐵4.2毫克

鋅1.04毫克、硒2.17微克、銅0.03毫克、錳0.32毫克。

食用功效

唐《本草拾遺》載:“大蒜去水惡瘴氣,除風濕,破冷氣,爛癬痹,伏邪惡,宜通溫補,無以加之。”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載:“大蒜搗汁飲,治吐血心痛。煮汁飲,治角弓反張。搗膏敷臍能達下焦、消水、利大小便;貼足心能引熱下行,治泄瀉暴病幹濕霍亂,止衄血;納肛中能通幽治關絡不通”。大蒜在中醫學用作散寒化濕,殺蟲解毒。其性溫、味辛,主治感冒、鼻塞、肺虛大咳、百日咳、泄瀉、痢疾以及肺結核、鉤蟲、蟯蟲等。

適宜人群

適合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癌症患者。

受便秘和痤瘡困擾的人群適宜。

適宜痢疾、肺炎患者。

蒜苔炒肉

PS

如果您有任何的意見或者建議,請在文章的下方直接留言給我們,或者訪問我們的網站http://muguacn.com進行回饋,您的支援使我們最大的動力!

但它與蒜卻有不同的性狀,而且,蒜薹熟吃,與生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營養成分

每100.0克營養成份含量如下:

能量61千卡、蛋白質2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5.4克、 膳食纖維2.5克、維生素A80微克

胡蘿蔔素480微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黃素0.07毫克、 煙酸0.2毫克、維生素C1毫克

維生素E1.04毫克、鈣19毫克、磷52毫克、鉀161毫克、 鈉3.8毫克、鎂28毫克、鐵4.2毫克

鋅1.04毫克、硒2.17微克、銅0.03毫克、錳0.32毫克。

食用功效

唐《本草拾遺》載:“大蒜去水惡瘴氣,除風濕,破冷氣,爛癬痹,伏邪惡,宜通溫補,無以加之。”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載:“大蒜搗汁飲,治吐血心痛。煮汁飲,治角弓反張。搗膏敷臍能達下焦、消水、利大小便;貼足心能引熱下行,治泄瀉暴病幹濕霍亂,止衄血;納肛中能通幽治關絡不通”。大蒜在中醫學用作散寒化濕,殺蟲解毒。其性溫、味辛,主治感冒、鼻塞、肺虛大咳、百日咳、泄瀉、痢疾以及肺結核、鉤蟲、蟯蟲等。

適宜人群

適合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癌症患者。

受便秘和痤瘡困擾的人群適宜。

適宜痢疾、肺炎患者。

蒜苔炒肉

PS

如果您有任何的意見或者建議,請在文章的下方直接留言給我們,或者訪問我們的網站http://muguacn.com進行回饋,您的支援使我們最大的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