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陳嘉庚創辦上杭公學

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 陳嘉庚創辦上杭公學, 讓農家子女免費上學的一大善舉至今傳為美談。

地處上杭縣城南郊的城南村風光旋旋,

三面環水, 與縣城隔河相望, 然而在還沒有通橋的上個世紀二十年代, 學生要到對岸城裡上學極為不便, 搭船過河, 早出晚歸, 要是遇到雨大風浪急, 只能望江興歎。 本地又無學堂, 因此自古以來農家子女大多數無緣上學。 俗話說:“家無讀書子, 官從何處來?”因為讀書之難, 這裡出的讀書人自然很少, 一代又一代客家先民的崇文興業、耕讀家風的理念在這裡也隨著汀江之水付之南流去。

1925年夏, 畢業於廈門集美師範的永定人張楷來城南訪友時瞭解當地讀書難、文盲多的狀況, 心懷“教育報國”的他專程前往廈門, 不顧舟行勞頓, 經老師引見, 立即拜會陳嘉庚先生具情反映, 一向熱心教育事業的陳嘉庚先生對城南村落後的教育狀況深表關切,

也為張楷“教育報國”的辦學熱情所感動, 決定在此創辦上杭公學, 免費讓農家子女上學讀書。 於是, 聘請張楷為校長、杭籍的3名集美師範畢業生為教員, 並悉數負責教員薪水, 首期認捐500光洋作為辦學啟動經費。 是年冬, 張楷帶著陳嘉庚先生的重托來杭籌備辦學。 由於經費不足, 張校長還四處奔走募捐辦學資金, 享有崇高聲望的陳嘉庚先生來杭倡辦義學, 鄉親們一呼百應, 共襄義舉, 有識之士、開明紳士更為熱心支持, 縣商會會長黃大榮積極發動工商界人士捐資捐物, 解囊相助, 使辦學經費有了一定的保障。

陳嘉庚先生不但資金方面給予大力資助, 而且還提供辦學方面的指導, 為節省費用, 勤儉辦學,

一切因陋就簡。 校址擇在風景秀美、環境幽雅的南泉寺, 將被戰亂經年廢壞不堪的南泉寺修葺一新嶄作校舍。 1926年元霄節的第二天, 上杭公學正式開學, 開設了3個小學班, 免費招收城南及周邊學生130多名, 大部分為窮苦人家的孩子。 其中女生10名, 該村女子讀書由此開始,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 提倡女子教育, 開風氣之先, 是難能可貴的。 教材施行新學, 有國文、算術、修身、地理、國畫、音樂、體操等課程。 當時正值大革命高潮, 張校長思想進步, 深受大革命潮流影響, 經常利用學生集會的機會, 宣講打倒列強和軍閥, 進行國民革命的道理, 致力於引導學生勤學苦煉, 走出校門參加大革命運動。 從而使學生不但能學到文化知識, 而且能開發民智,
啟迪思想, 追求進步。

1927年春, 由於時局動盪, 陳嘉庚企業受到東南亞經濟危機的衝擊而頻臨破產, 財源竭固, 不足支給辦學經費, 上杭公學停辦, 商請長壩村農會接管, 改名為“琴崗小學”, 若干年來, 縣立中學遷址於此, 現發展為擁為2000多人的上杭二中。

上杭公學雖然只辦了一年多, 但他是閩西客家的第一所公學, 開平民教育之先河, 推行新學之典範, 在客家山村點燃文明聖火, 影響極為深遠, 陳嘉庚先生興教辦學的精神恰似悠悠汀江水, 恩澤長流, 功垂無窮。 (溫雲遠 趙驊)

編輯:鐘毅康 編審:吳禎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