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亞當斯&傑弗遜:有資格做對手的人,才有資格做知己

所謂“相愛相殺”, 這兩位二百多年前就演過了

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回憶國父喬治·華盛頓把大權交給他時, 有這樣一番話:“我想我知道華盛頓的OS:‘贊!你接盤了,

我解脫了, 看我們誰更開心!’”

亞當斯一上任, 就接下了比華盛頓更多的困擾:曾經共同起草《獨立宣言》的本傑明·佛蘭克林和湯瑪斯·傑弗遜都與他政見不合。

根據傑弗遜的說法, 佛蘭克林這樣評價亞當斯:“永遠誠實, 多數情況下很了不起, 但有時候是個妥妥的瘋子。 ”

《獨立宣言》讓他們走到一起

1776年6月, 第二屆大陸會議提名亞當斯、傑弗遜、佛蘭克林和另外兩人撰寫一份象徵著美國從英國獨立的宣言。

《獨立宣言》撰稿委員會成員

據亞當斯描述, 撰稿委員會碰面, 傑弗遜(J)提出要亞當斯(A)來起草, 接下來對話是這樣的:

A:我不。

J:你要的。

A:哦!不。

J:為什麼不?就該是你。

A:我就不。

J:為什麼?

A:理由MAX。

J:什麼理由?

A:一, 你是維吉尼亞人, 這個事維吉尼亞人應該打頭;二, 我無情、猜忌、不受歡迎, 而你恰恰相反;三, 你可以比我寫得好10倍。

J:好吧, 如果你已決定, 我會盡我所能。

A:很好。 等你完成初稿, 我們再議。

《獨立宣言》完成, 亞當斯和傑弗遜也成了朋友。 1782年, 傑弗遜的妻子瑪莎病逝世, 留下幼小的女兒們。

兩年後, 亞當斯和傑弗遜分任美國駐英國代表和駐法國公使, 亞當斯夫人阿比蓋爾便主動把傑弗遜的女兒接到倫敦照顧。

在國家爭取獨立的鬥爭中同甘共苦的好友成了隔著英吉利海峽的“鄰居”, 兩家人還經常通信, 一起旅行。

【友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回美國擔任中央政府要職之前, 傑弗遜和亞當斯兩家的關係好得像一家。

然而, 當兩位同樣勇敢擔當歷史重任、對新政權的規劃和期許卻不一樣的政治家回到華盛頓的時候, 如何行使權力的分歧, 將傑弗遜和亞當斯區別成了互相對立的兩個陣營。

1796年, 傑弗遜以3票之差輸給亞當斯, 落選總統。

1796年美國大選兩黨陣營圖

亞當斯政府是美國建國後第一個具有明顯黨派色彩的政府, 聯邦黨人控制了各個權力部門, 對內頒佈高壓法令, 對外實行親英政策, 使美法關係走到了戰爭邊緣。 所有這些都激起傑弗遜的強烈不滿。

史稱“1800年革命”的大選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盛況選舉之一, 傑弗遜領導的民主共和黨挑戰亞當斯所在的聯邦黨。

這一戰, 亞當斯被自家黨派質疑又被盟黨嫌棄, 廣得民心的傑弗遜終於獲勝, 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在大選中擊敗執政黨當選總統的在野黨領袖。

亞當斯沒有去參加老朋友的就職典禮, 他默然回到出生地麻塞諸塞州昆西, 兩人自此失聯。

“我不希望在我們彼此解釋之前死去”

亞伯拉罕·林肯說過:“想懂得湯瑪斯·傑弗遜的偉大, 以下事實可作參考:美國的每一個政黨, 都遵奉傑弗遜為導師。 ”

傑弗遜不只為美國起草了《獨立宣言》、《人權法案》, 還將民主思想、在平等中覓取自由的原則、美國的貨幣制度以及宗教自由的觀念播撒在這片新生土地上。

傑弗遜的精神遺產

反對暴政、珍視自由的傑弗遜在1804年得以連任。兩屆總統任內,他廢除了亞當斯政府頒佈的《歸化法》、《客籍法》、《敵對外僑法》和《鎮壓叛亂法》,保障了民眾的基本權利。

傑弗遜退休後回到維吉尼亞州蒙蒂塞洛自家莊園,研究學問,創辦維吉尼亞大學。他和亞當斯不見面不通信的僵局,也被一位共同的朋友化解了。

居住在費城的醫生本傑明·拉什是《獨立宣言》簽名人之一,與兩位前總統都是朋友。1811年,傑弗遜的鄰居拜訪亞當斯,帶回了亞當斯的心意:“我過去就欣賞傑弗遜,現在還是這樣。”傑弗遜聽後大受感動,寫信告訴拉什:“亞當斯的話已足夠重燃我們昔日的友誼。”他請拉什幫忙與亞當斯恢復聯繫,數月後便收到亞當斯贈送的禮物與問候書信:“我不希望在我們彼此解釋之前死去。”

此後,亞當斯與傑弗遜兩人一南一北開始了長達14年的通信。他們回顧、討論美國獨立和建國幾十年來各個重大關頭的問題與決策,不再回避分歧,而是直抒胸臆,深人探討,在理性的狀態下對歷史的是非得失進行交流和評判。

傑弗遜和亞當斯夫婦的通信足夠出本書

亞當斯生前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還好,傑弗遜仍然活著。”

可他並不知道,就在幾小時前,傑弗遜已經先他半步離開了人間。

182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簽署50周年當天,亞當斯和傑弗遜去世。

傑弗遜的精神遺產

反對暴政、珍視自由的傑弗遜在1804年得以連任。兩屆總統任內,他廢除了亞當斯政府頒佈的《歸化法》、《客籍法》、《敵對外僑法》和《鎮壓叛亂法》,保障了民眾的基本權利。

傑弗遜退休後回到維吉尼亞州蒙蒂塞洛自家莊園,研究學問,創辦維吉尼亞大學。他和亞當斯不見面不通信的僵局,也被一位共同的朋友化解了。

居住在費城的醫生本傑明·拉什是《獨立宣言》簽名人之一,與兩位前總統都是朋友。1811年,傑弗遜的鄰居拜訪亞當斯,帶回了亞當斯的心意:“我過去就欣賞傑弗遜,現在還是這樣。”傑弗遜聽後大受感動,寫信告訴拉什:“亞當斯的話已足夠重燃我們昔日的友誼。”他請拉什幫忙與亞當斯恢復聯繫,數月後便收到亞當斯贈送的禮物與問候書信:“我不希望在我們彼此解釋之前死去。”

此後,亞當斯與傑弗遜兩人一南一北開始了長達14年的通信。他們回顧、討論美國獨立和建國幾十年來各個重大關頭的問題與決策,不再回避分歧,而是直抒胸臆,深人探討,在理性的狀態下對歷史的是非得失進行交流和評判。

傑弗遜和亞當斯夫婦的通信足夠出本書

亞當斯生前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還好,傑弗遜仍然活著。”

可他並不知道,就在幾小時前,傑弗遜已經先他半步離開了人間。

182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簽署50周年當天,亞當斯和傑弗遜去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