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上火,就要喝涼茶?錯!專家告訴你靠譜的祛濕方法

最近樂活君找友仔友女出去浪總被拒, 理由說是什麼上火、口腔潰瘍了, 所以不敢再出去吃香喝辣了。

其實, 這不是上火, 有可能是體內濕氣重。

你以為是上火?有可能是濕氣

近期廣西多地持續陰雨天氣, 很多人發現, 春季雨水增多, 到處濕漉漉的, 身體也感覺總是重重的, 很不舒服。 還有一些人, 稍微吃點辛辣熱氣的東西, 就會上火。

一旦上火, 許多人習慣喝涼茶來降火。 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仁愛分院中醫外治診療室梁永秀醫師勸市民, “趕緊打住”。

因為這“火”並非熱氣引起, 而是跟濕氣有關。 因為春季雨水增多, 濕氣也漸重, 所以容易入侵人體。 “濕郁成痰, 熱鬱化火”, 是虛火。

這時若再喝性寒的涼茶, 會損傷脾胃, 更影響體內水液運化, 只會雙重打擊, 加重體內濕氣。 此時應以祛濕去火為宜。

春天濕氣重 不除後患多

梁永秀醫生解釋, 中醫認為, 濕是一種致病因素, 稱之為“濕邪”。 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淫邪氣”中, 濕是最容易滲透的。

當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 濕氣就容易入侵而致疾病發生。

自治區人民醫院中醫科唐志民副主任醫師也提醒, 多雨偏濕的季節, 本身體質偏弱, 有腸胃和肺部、關節等慢性疾病的人容易受到濕邪的侵襲,

應提前預防保健。

雖然春天發病不一定是濕邪引起, 但多數慢性病患者會被春濕影響, 加重病情。

祛濕辦法這麼多 哪些才靠譜

說起祛濕, 不少市民經驗十足, 艾灸、推拿、藥補、食補……可謂花樣繁多。

南寧市民藍女士最愛用的祛濕辦法,

是艾灸。 艾灸足三裡或臍周半個小時, 讓身體變得暖暖的, 很舒服。

陳女士則喜歡用食療祛濕, 她會經常吃紅豆薏米湯、冬瓜或淮山燉排骨等。 她說, 一把薏米, 一把紅豆, 不需講究比例, 洗乾淨後放進鍋, 加水熬好後, 就是一道美味可口的祛濕健脾的食療佳餚。

“喝濃濃的六堡茶也可祛濕。 ”喝茶多年的茶友吳先生, 祛濕首選廣西本地六堡茶, 他告訴記者, 喝六堡茶祛濕在梧州民間一直有這樣的傳統, 效果很好。

趕走濕氣 專家推薦這些

在諸多祛濕辦法中, 中醫專家也很推薦食療, 食療中又首推薏米赤小豆湯。

梁永秀醫生建議, 氣候潮濕的時候, 每週吃一兩次赤小豆薏米湯或五穀雜糧粥如黃小米粥, 祛濕見效快。

樂活君要提醒大夥兒, 赤小豆和普通紅豆並不同。 紅豆比較圓, 赤小豆細長稍扁。 赤小豆祛濕功效強, 中醫入藥用的都是赤小豆, 而紅豆則只供一般食用。

唐志民醫生介紹, 薏米、赤小豆、淮山、生薑在春季濕氣重時, 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 都有不錯祛濕效果。 喜歡藥膳的市民,可適量搭配陳皮、白術、茯苓、黨參等藥材,煲湯炒菜均可。

南寧資深六堡茶藏家李良榮則推薦飲茶祛濕。他告訴記者,六堡茶屬於溫性茶,祛濕尤以存放五六年以上的老茶效果更佳。

他通常拿紫砂壺泡六堡茶,10至15克,就足夠一個人一天的飲用量,茶濃一些祛濕功效就強一些,飯前飯後都能喝。

梁永秀醫生提醒,有一些不良習慣也會加重體內濕氣,如飲食偏甜偏油、晚餐過飽、熬夜晚睡等,因此要注意避免。

體內有無濕氣,測測就知道

濕氣入侵人體會有什麼表現,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濕氣重呢?梁永秀醫生表示,可以通過自身感覺、舌苔、大便情況來大致判斷。具體為:

●睡覺時,看感覺

腰酸背痛感:有些腰酸背痛是腰頸椎病之類的疾患引起,所以需要辯證看待。如果活動時腰酸背痛並不明顯,但安靜睡覺時卻明顯,就可能是濕氣重。

●如廁時,看大便

體內濕氣重時,大便多粘膩,總有排不淨的感覺。

●洗漱時,看舌苔

“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早上刷牙前,不妨抽出點時間,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苔。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幹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苔厚膩,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濕氣。

采寫:賴武慧

圖片均來源網路

喜歡藥膳的市民,可適量搭配陳皮、白術、茯苓、黨參等藥材,煲湯炒菜均可。

南寧資深六堡茶藏家李良榮則推薦飲茶祛濕。他告訴記者,六堡茶屬於溫性茶,祛濕尤以存放五六年以上的老茶效果更佳。

他通常拿紫砂壺泡六堡茶,10至15克,就足夠一個人一天的飲用量,茶濃一些祛濕功效就強一些,飯前飯後都能喝。

梁永秀醫生提醒,有一些不良習慣也會加重體內濕氣,如飲食偏甜偏油、晚餐過飽、熬夜晚睡等,因此要注意避免。

體內有無濕氣,測測就知道

濕氣入侵人體會有什麼表現,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濕氣重呢?梁永秀醫生表示,可以通過自身感覺、舌苔、大便情況來大致判斷。具體為:

●睡覺時,看感覺

腰酸背痛感:有些腰酸背痛是腰頸椎病之類的疾患引起,所以需要辯證看待。如果活動時腰酸背痛並不明顯,但安靜睡覺時卻明顯,就可能是濕氣重。

●如廁時,看大便

體內濕氣重時,大便多粘膩,總有排不淨的感覺。

●洗漱時,看舌苔

“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早上刷牙前,不妨抽出點時間,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苔。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幹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苔厚膩,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濕氣。

采寫:賴武慧

圖片均來源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