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科技雲報導:智能家居的金鑰將被開啟?

科技雲報導原創 當業界還在思考人工智慧應當如何迅速構建起生活場景時, 科技巨頭們正通過“語音”這把鑰匙緩緩打開智慧家居這個魔盒。

語音領域展開“軍備競賽”

巨頭搶佔智慧家居入口

從物理手柄按鍵, 到物理鍵盤滑鼠, 再到觸控式螢幕, 為了實現讓操作更簡便的初衷, 人類最終塑造了終極的輸入方式——語言。 隨著國際國內40年的探索, 語音終於成為人機交互的新範式。

據Research and Markets公開資料現實, 預計到2020年, 全球語音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91.7億美元。 為了爭奪人機交互的下一個入口, 互聯網巨頭開啟了在智慧語音市場瘋狂的“軍備競賽”。

伴隨語音交互的發展, 以智慧音箱為代表的智慧家居開始走向大眾。 自2014年11月發佈到2017年1月, 亞馬遜Echo系列使用者已達到820 萬。 截止在2016年12月底, 亞馬遜Echo音箱銷售超過600萬。 Echo銷量激增的背後是其正迅速從早期用戶的小眾圈子進入大眾市場。

去年穀歌在I/O大會上, 也推出了自家的智慧音箱——Google Home, 這款基於google Assistant的產品能夠實現的功能與亞馬遜Echo類似:包括音樂播放和硬體控制。

之所以智慧音箱會成為眾多巨頭發力的重點,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智慧家居入口”的地位。 入口往往會決定整個生態系統中智慧硬體的選擇:選擇Amazon Echo的用戶也必然會選擇與之配套的智慧硬體。 率先入局智慧音箱市場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擁有更高的佔有率。

在產品功能和體驗差距不大的情況下, 實際上影響使用者選擇的往往是一款智慧音箱的生態系統。

對於智慧硬體提供商來說, 更為普及的生態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智慧家居不能“為了智慧而智慧”

如果說以智慧音箱為代表的場景只是掀開了冰山一角的話, 那麼國內高達千億的智慧家居市場則孕育著更多機會。

據最新資料顯示, 2016年我國智慧家居市場規模達403.40億元, 同比增長41%, 預計到2018年, 我國智慧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1300億元, 未來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48%。

對此, 包括樂視、阿裡、創維、美的、TCL等公司都積極以各種方式切入到智慧家居領域, 甚至包括華潤、綠地、恒大、萬科等知名產商都積極與智慧家居企業合作, 開發帶有智慧家居的智慧社區。

雖然智慧家居概念火熱, 但可以看到, 願意買帳的消費者並不多。 正所謂,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在智慧家居領域的確存在著很多如錦上添花般“偽需求”。

比如給各種家電產品加入網路模組, 之後再通過APP實現手機遠端超控, 說起來功能十分炫酷華麗, 但在實際運用當中卻華而不實。 一些廠商把冰箱、洗衣機、空調、電鍋、烤箱等產品加個聯網功能, 就堂而皇之的冠以“智慧”二字,這簡直是在赤裸裸地貶低消費者的智商。

對於智慧家居而言,智慧化不應只是停留在家庭設備的聯網協同上,而應該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全方位地提升人們的生活體驗。

智慧家居領域要抓住人性中的“懶”——人是能一步完成的工作絕不兩步,高效、便捷、節能才是用戶的需求痛點,尤其是低頻場景更要注意。

智慧家居依然有一個金三角:硬體、雲服務和智慧終端機。硬體是Machine,智慧終端機上的App是人機界面、控制樞紐,而雲則是連接、資料和服務的中心,唯有開放才可能完全釋放這些能力,改善和提升用戶體驗,而在此之上互通標準就會水到渠成。

歸根結底,智慧家居的基礎是技術運用,例如物聯網技術、資訊技術、數位技術、語音技術、感應技術等,整個行業也必然有一個洗牌過程。

人們對“智慧化”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雖然短時間內我們不能期待具有AI、可以像人類般思考和學習的家居產品出現,但更好的操控性、更實用的功能、有效的聯動機制及更高的安全性,都是廠商們可以努力的方向。

總而言之,智慧家居產品切勿追求空洞、噱頭般的“高大上”,只有從基本體驗開始逐步完善、再提供以人為本的應用形式,才會帶來真正的“智慧化體驗”。

我們始終相信:人工智慧一定不是冷冰冰的技術,只有充滿情感、距離消費者最近、易被消費者感知的人工智慧才會真正走向想要的未來。

【科技雲報導原創】

就堂而皇之的冠以“智慧”二字,這簡直是在赤裸裸地貶低消費者的智商。

對於智慧家居而言,智慧化不應只是停留在家庭設備的聯網協同上,而應該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全方位地提升人們的生活體驗。

智慧家居領域要抓住人性中的“懶”——人是能一步完成的工作絕不兩步,高效、便捷、節能才是用戶的需求痛點,尤其是低頻場景更要注意。

智慧家居依然有一個金三角:硬體、雲服務和智慧終端機。硬體是Machine,智慧終端機上的App是人機界面、控制樞紐,而雲則是連接、資料和服務的中心,唯有開放才可能完全釋放這些能力,改善和提升用戶體驗,而在此之上互通標準就會水到渠成。

歸根結底,智慧家居的基礎是技術運用,例如物聯網技術、資訊技術、數位技術、語音技術、感應技術等,整個行業也必然有一個洗牌過程。

人們對“智慧化”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雖然短時間內我們不能期待具有AI、可以像人類般思考和學習的家居產品出現,但更好的操控性、更實用的功能、有效的聯動機制及更高的安全性,都是廠商們可以努力的方向。

總而言之,智慧家居產品切勿追求空洞、噱頭般的“高大上”,只有從基本體驗開始逐步完善、再提供以人為本的應用形式,才會帶來真正的“智慧化體驗”。

我們始終相信:人工智慧一定不是冷冰冰的技術,只有充滿情感、距離消費者最近、易被消費者感知的人工智慧才會真正走向想要的未來。

【科技雲報導原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