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公司最難融資榜單:馬雲賬上只剩2千,馬化騰差點60萬賣掉QQ

博湃養車在2014年9月, 獲得創新工廠千萬元級A輪融資;2015年3月, 完成京東、易車等參投的B輪1.1億元融資, 但在2016年4月估值達6億的博湃養車C輪融資失敗, 宣佈死亡。

據統計, 2016年包括博湃養車、神奇百貨等高額融資的初創公司紛紛倒閉, 總倒閉數量則超過了2000家, 而處在A輪及之前的公司佔據一半甚至更多。

……

資本寒冬來臨之後, 不少投資機構預算收緊, 面臨初創專案時也慎之又慎, 導致大批創業者高呼「融資難」, 事實上如今的大佬在初期融資的背後也有說不出的苦難, 今天《接招》為您盤點下中國互聯網十大最佳(難)融資:

一、 阿裡巴巴:早期公司賬上只剩兩千, 依然拒絕國內資本尋求「外援」

創始人:馬雲

融資時間:1999年

融資額度:A輪500萬美元

投資機構:高盛

1999年2月21日, 馬雲和十八「羅漢」湊夠50萬元創辦了阿裡巴巴。 馬雲希望用這50萬元堅持10個月, 期望10個月之後就能吸引到投資。

阿裡巴巴維持到七、八個月的時候, 50萬元的啟動資金已經花得一乾二淨了。 馬雲只好四處借錢給員工發工資, 最為窘迫的時候阿裡巴巴銀行裡只有200元。 有一次馬雲去見上海的投資商, 對方出了一個苛刻的條件。 馬雲不滿意但不免猶豫, 於是溜出去問管財務的同事,

得到的消息是「賬上已經沒錢了。 」

回去之後馬雲還是咬著牙放棄了這筆投資。 之後談判中, 馬雲拒絕了至少38家投資商, 這38家投資商大多是內地的投資者。 馬雲拒絕他們的主要原因是這些投資者們的投資風格太中國化了, 對馬雲本人和阿裡巴巴的管理層持有懷疑態度。

在後來阿裡上市紐約IPO路演會上, 馬雲笑談了當年窘迫:「15年前我為融資200萬美元, 我來紐約, 失敗而歸, 15年來我就沒放棄, 這次來紐約就是想多要點錢回去。 」

終於在1999年8月, 馬雲在蔡崇信的幫助下使得阿裡巴巴的第一筆「天使基金」, 引入高盛公司500萬美元風險投資。

有趣的是據傳早期馬雲曾經去找時任金山總裁的雷軍尋求融資, 不過失敗而歸。

當時雷軍在拒絕馬雲後曾和周圍人說「這人獐頭鼠目的, 滿嘴跑火車, 是不是做過傳銷?」

二、 騰訊:小馬哥找遍中國互聯網公司沒人投, 差點60萬賣掉QQ

創始人:馬化騰

融資時間:2000年

融資額度:A輪220萬美元

投資機構:IDG

騰訊1998年10月成立。 從創立之初, 騰訊一直沒有找到商業模式。 99年10月起, 騰訊開始正式融資。 融資的唯一理由就是「用戶」。 當時OICQ用戶已經是百萬級了, 沒有任何收入。 VC問馬化騰, 你覺得你的核心價值是什麼?馬說, 「以色列的ICQ賣了幾千萬美元, 它有多少多少用戶。 我現在有多少多少用戶, 所以我就值這麼多錢」。 不過互聯網發展的早期, 未有盈利模式空有使用者數量的騰訊並不能吸引到國內資本的青睞。

在接觸VC的過程中, 財務窘迫的馬化騰甚至想過賣公司、賣OICQ。

報價從300萬、200萬、到跌破心理預期的60萬, 才終於有人願意接手。 只是在簽字畫押的那一刻, 馬化騰不願意了。 他捨不得賣掉自己心血, 於是只能繼續四處找人借錢, 一度窮到蹭別人的伺服器。

經過長達7個月的努力, 馬化騰馬上揣著改了6個版本的商業計畫書跑遍各大機構後, 最後被IDG和李澤楷(香港首富李嘉誠之子)旗下的香港盈科資本看中,二者各自出資110萬美元並佔有了騰訊20%的股份,在2000年4月份獲得融資220萬美元。

在融資的過渡期,騰訊不放棄一絲可能融到錢的機會:新浪的總裁汪延來深圳後,被騰訊鎖在辦公室裡不讓走,卻還是沒有下文;搜狐的CEO認為想不出QQ的盈利模式,放棄了投資的念頭;找到聯想,但報告還沒遞到投資總裁朱立南的手裡,就被下麵的人否掉;找上Tom集團,對方的CEO表示沒有看上QQ;香港盈科因為過度收購,欠下的債務過多,也選擇放棄。

三、 京東:艱難的A輪融資經歷讓劉強東「一夜白頭」

創始人:劉強東

融資時間:2007年

融資額度:A輪1000萬美元

投資機構:今日資本

京東開始融資是2007年,當時年銷售過八千萬,劉強東覺得靠自有資金不行。京東幾乎快到山窮水盡時,今日資本找上門來。和徐新第一次會面時,劉強東連VC兩個字母代表什麼都不清楚,他要250萬美金,稱自己想做「中國第一、世界前五」的零售商,徐新回應道:「你只融250萬美金,那我就不投;但是你要1000萬美金,我就投。」在2007年3月和8月,今日資本分兩次向京東注資共1000萬美元。

當時正處在京東的飛速發展時期,一千萬美金融資很快花完,到2008年10月想再拿錢時正好遭遇金融危機。劉強東和助理有半年跑著見40多個VC,最多一天見過5個VC,然而沒有人願意掏錢給一個不知何時能盈利的企業。當時京東如果再拿不到錢,只能過橋貸款,每年利息是20%,相當於放高利貸。

徐新曾和幾個機構為京東尋求新一輪融資,許諾融2億美金,大家喜出望外,結果見了十幾個投資人,都不肯投。

金融危機下恐慌情緒蔓延,京東估值從2億美元降到1.5億美元,降到8000萬美元。最終今日資本追加800萬美元,雄牛資本投資1200萬美元,京東共融2000萬美金。當時的艱難的融資經歷讓劉強東「一夜白頭」。

四、58同城:創業拉來蔡文勝,為發工資賣功能變數名稱

創始人:姚勁波

融資時間:2006年

融資額度:A輪500萬美元

投資機構:賽富資本

姚勁波是靠功能變數名稱生意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也因此結交了一大批最早從事互聯網生意的江湖奇才,包括當時已經靠功能變數名稱生意發家的蔡文勝。2005年12月12日,姚勁波在北京創辦了58同城,做免費的資訊分類平臺。58同城起步非常順利,第一輪融資就是蔡文勝投的。

不過姚勁波未料到當時市場對分類資訊市場很不感冒,58那類跳蚤市場也成了「假冒偽劣商品」的代名詞,搞了一年,姚勁波發覺58同城現金流嚴重入不敷出,蔡文勝的那點天使投資很快就見底了。當時的姚勁波瘋狂的找了數十家投資機構,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到了後來,58同城賬上真的一分錢都沒有了。姚勁波賣了個功能變數名稱,換了幾十萬出來給大家發工資。直到後來賽富資本的羊東找上門來才敲定了一筆投資意向,雙方經過多次談判,58才獲得了500萬美元的投資,後來賽富又追加了600多萬美元。

五、 滴滴:「阿裡」老員工,拿了「騰訊」錢

創始人:程維

融資時間:2013年

融資額度:B輪1500萬美元

投資機構:王剛

王剛和滴滴創始人程維在阿裡巴巴B2B、支付寶商戶事業部期間一起共事多年。2012年他們先後離開阿裡,準備創業。

滴滴早期獲得了王剛和金沙江創投的資金。但是由於當時的補貼大戰,沒過多久前期的融資就燒的精光。2013年滴滴開始了B輪融資,不久後便收到了騰訊拋來的橄欖枝。

然而和大多創業者收到巨頭的青睞而興奮不已不同,身為原「阿裡」人的程維在面對騰訊的投資時一開始是拒絕的,除了害怕難以面對阿裡的老朋友外,「不想在B輪的時候就站隊」也是當時的主要因素。

程維和王剛和馬化騰面談前已經達成默契——不給騰訊領投的機會。沒想到馬化騰大氣地基本答應了他們的所有條件,包括不干涉公司業務的獨立發展和不謀求控制權。

最後在程維和王剛一個足浴店裡討論過後,決定接過騰訊的B輪投資。

六、 今日頭條:曾被紅衫嫌棄用戶「太屌絲」,爆發後獲其「天價」領投

創始人:張一鳴

融資時間:2013年

融資額度:B輪數千萬美元

投資機構:DST

張一鳴曾經創業失敗過四次,第五次時在2012年初成立今日頭條。和現在的成功不同,資本市場早期對頭條其實並不看好。在第二次融資時張一鳴一個月見了30多個投資人,那段時間嗓音幾乎失聲。

事實上,紅杉資本在2013年就已經開始接觸今日頭條,但一番考察之後,紅杉認為頭條當時雖然已經有幾百萬用戶,但覆蓋階層「太過屌絲」,並且當時整個資訊的市場 ,基本上已經被瓜分殆盡。網易、搜狐、騰訊、鳳凰這些老牌新聞用戶端,已經覆蓋了幾乎全部使用者;創業公司如鮮果、無覓、ZAKER之類,也都風生水起,於是放棄TS。

然而僅僅一年過後,今日頭條用戶量爆發式增長,估值也水漲船高。錯失上次機遇的紅杉趕緊出手,張一鳴也獲得了C輪由紅杉領投的1億美元的天價投資。

七、 陌陌:社交工具巨頭林立,唐岩的陌生交友不被資本認可

創始人:唐岩

融資時間:2011年

融資額度:A輪250萬美元

投資機構:經緯+鄭剛

創立不久後唐岩帶的一百萬啟動資金已經見底,當他出來融資的時候,幾乎所有的投資人還都在回味51.com在做到1億用戶後,被QQ在半年內滅掉的震撼。陌生人交友成立嗎?包括當時還未涉及互聯網投資的鄭剛也在擔心陌陌最後陷入類似開心網的窘境,在經歷過短暫的熱潮之後就被用戶拋棄。

唐岩向鄭剛解釋,國人普遍比較內向,不會主動對陌生人打招呼,需要一個LBS(基於位置的服務)讓虛擬交友和現實世界能夠對接。這個需求成了陌陌誕生的基本邏輯。

幾次接觸後陌陌從紫輝創投和經緯創投共獲得天使及 A 輪的250萬美元投資,公司估值超過1000萬美元。

八、 去哪兒:攜程擋道,創業融資時曾被無數VC的嘲笑

創始人:戴福瑞+莊辰超

融資時間:2006年

融資額度:200萬美元

投資機構:金沙江創投

早期戴福瑞創業時和和團隊一共才湊15萬美元,因此,很快錢就花完了。2005年下半年起,戴福瑞和道格拉斯找了200家VC,沒人相信在百度和攜程之間還能再出一個平臺,因此無人接招。

去哪兒的聯合創始人莊辰超曾表示為了獲得首筆風險投資的時候曾遭無數VC的嘲笑「大家認為我們跟攜程競爭是可笑的,VC認為我們在中國不可能打贏攜程,我們四處碰壁。」

直到碰到了金沙江的林仁俊,答應給200萬美金,占33%的股份。其實金沙江最早接觸去哪兒時也說不懂,在之後的三個月後其參考打量了美國市場後才敲定了投資。

九、 攜程:早期只融了50萬,香港路演大敗而歸

創始人:沈南鵬

融資時間:1999年

融資額度:A輪450萬美元

投資機構:IDG+軟銀

攜程當年創業的時候,條件非常簡陋。在徐家匯教堂南側氣象大樓17層,沈南鵬他們只是租了半層樓面,一共才200個平方。早期憑著聯合創始人季琦的關係,他們拉來了IDG章蘇陽的50萬美金天使輪投資。當時給攜程公司的估價是200萬美元,占攜程20%的股份。

在1999年的互聯網熱潮之中,IDG投入攜程的50萬美元只是一陣「毛毛雨」,攜程不得不開始琢磨,怎樣去尋找第二筆資金。

恰好,當時易趣到香港路演,於是,他們也做了一份商業計畫書,大致介紹了攜程的商業模式、發展前景和目前進行到何種程度。沈南鵬列出了一個香港所有風投公司的名單,四個人到了香港,準備按圖索驥,一個一個去跑。但遺憾的是,這次香港之行並沒有給攜程帶來一分一毫,香港的風險投資家覺得大陸旅遊市場雖然龐大,但是非常分散,很難做起來;另外相比門戶和電子商務,旅遊不是一個時髦的概念。

後來在章蘇陽的介紹下,沈南鵬接觸到了軟銀。軟銀的投資決策非常迅速。1999年年底,石明春不但自己決定投資,還拉來上海實業、美國蘭花基金和香港晨興集團,以及IDG一共5家投資公司,一起投資450萬美元,占了攜程29%的股權。

十、搜狐:出國融資時曾被「陷害」,錯失高盛早期投資

創始人:張朝陽

融資時間:1998年

融資額度:天使輪 22萬美元

投資機構:MIT媒體實驗室

1995年張朝陽回國,正式開始了創業歷程。然而當時的中國,VC和天使相當稀少,於是他又返回美國尋找投資人。當時的美國人對中國的互聯網市場充滿懷疑,幾乎沒人願意聽他的計畫。

有一次,母校MIT的教授為張朝陽介紹了一個投資人。這個人想投又很猶豫,而且他擔心張找到其他融資後就不會再找他了,於是問張是否還有其他人想投資。張表示還有高盛的投資人,這個人在張走後馬上就聯繫了那位高盛投資人,表示希望先不要給張朝陽投資,等他回中國發展好一些了再投。結果毫不知情的張朝陽接著去高盛拜見約好的投資人時被無情拒絕。

最終,張朝陽的堅持還是打動了MIT媒體實驗室主任尼葛洛龐蒂和斯隆管理學院愛德華·羅伯特,獲得了一共22.5萬美元的天使投資。

最後被IDG和李澤楷(香港首富李嘉誠之子)旗下的香港盈科資本看中,二者各自出資110萬美元並佔有了騰訊20%的股份,在2000年4月份獲得融資220萬美元。

在融資的過渡期,騰訊不放棄一絲可能融到錢的機會:新浪的總裁汪延來深圳後,被騰訊鎖在辦公室裡不讓走,卻還是沒有下文;搜狐的CEO認為想不出QQ的盈利模式,放棄了投資的念頭;找到聯想,但報告還沒遞到投資總裁朱立南的手裡,就被下麵的人否掉;找上Tom集團,對方的CEO表示沒有看上QQ;香港盈科因為過度收購,欠下的債務過多,也選擇放棄。

三、 京東:艱難的A輪融資經歷讓劉強東「一夜白頭」

創始人:劉強東

融資時間:2007年

融資額度:A輪1000萬美元

投資機構:今日資本

京東開始融資是2007年,當時年銷售過八千萬,劉強東覺得靠自有資金不行。京東幾乎快到山窮水盡時,今日資本找上門來。和徐新第一次會面時,劉強東連VC兩個字母代表什麼都不清楚,他要250萬美金,稱自己想做「中國第一、世界前五」的零售商,徐新回應道:「你只融250萬美金,那我就不投;但是你要1000萬美金,我就投。」在2007年3月和8月,今日資本分兩次向京東注資共1000萬美元。

當時正處在京東的飛速發展時期,一千萬美金融資很快花完,到2008年10月想再拿錢時正好遭遇金融危機。劉強東和助理有半年跑著見40多個VC,最多一天見過5個VC,然而沒有人願意掏錢給一個不知何時能盈利的企業。當時京東如果再拿不到錢,只能過橋貸款,每年利息是20%,相當於放高利貸。

徐新曾和幾個機構為京東尋求新一輪融資,許諾融2億美金,大家喜出望外,結果見了十幾個投資人,都不肯投。

金融危機下恐慌情緒蔓延,京東估值從2億美元降到1.5億美元,降到8000萬美元。最終今日資本追加800萬美元,雄牛資本投資1200萬美元,京東共融2000萬美金。當時的艱難的融資經歷讓劉強東「一夜白頭」。

四、58同城:創業拉來蔡文勝,為發工資賣功能變數名稱

創始人:姚勁波

融資時間:2006年

融資額度:A輪500萬美元

投資機構:賽富資本

姚勁波是靠功能變數名稱生意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也因此結交了一大批最早從事互聯網生意的江湖奇才,包括當時已經靠功能變數名稱生意發家的蔡文勝。2005年12月12日,姚勁波在北京創辦了58同城,做免費的資訊分類平臺。58同城起步非常順利,第一輪融資就是蔡文勝投的。

不過姚勁波未料到當時市場對分類資訊市場很不感冒,58那類跳蚤市場也成了「假冒偽劣商品」的代名詞,搞了一年,姚勁波發覺58同城現金流嚴重入不敷出,蔡文勝的那點天使投資很快就見底了。當時的姚勁波瘋狂的找了數十家投資機構,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到了後來,58同城賬上真的一分錢都沒有了。姚勁波賣了個功能變數名稱,換了幾十萬出來給大家發工資。直到後來賽富資本的羊東找上門來才敲定了一筆投資意向,雙方經過多次談判,58才獲得了500萬美元的投資,後來賽富又追加了600多萬美元。

五、 滴滴:「阿裡」老員工,拿了「騰訊」錢

創始人:程維

融資時間:2013年

融資額度:B輪1500萬美元

投資機構:王剛

王剛和滴滴創始人程維在阿裡巴巴B2B、支付寶商戶事業部期間一起共事多年。2012年他們先後離開阿裡,準備創業。

滴滴早期獲得了王剛和金沙江創投的資金。但是由於當時的補貼大戰,沒過多久前期的融資就燒的精光。2013年滴滴開始了B輪融資,不久後便收到了騰訊拋來的橄欖枝。

然而和大多創業者收到巨頭的青睞而興奮不已不同,身為原「阿裡」人的程維在面對騰訊的投資時一開始是拒絕的,除了害怕難以面對阿裡的老朋友外,「不想在B輪的時候就站隊」也是當時的主要因素。

程維和王剛和馬化騰面談前已經達成默契——不給騰訊領投的機會。沒想到馬化騰大氣地基本答應了他們的所有條件,包括不干涉公司業務的獨立發展和不謀求控制權。

最後在程維和王剛一個足浴店裡討論過後,決定接過騰訊的B輪投資。

六、 今日頭條:曾被紅衫嫌棄用戶「太屌絲」,爆發後獲其「天價」領投

創始人:張一鳴

融資時間:2013年

融資額度:B輪數千萬美元

投資機構:DST

張一鳴曾經創業失敗過四次,第五次時在2012年初成立今日頭條。和現在的成功不同,資本市場早期對頭條其實並不看好。在第二次融資時張一鳴一個月見了30多個投資人,那段時間嗓音幾乎失聲。

事實上,紅杉資本在2013年就已經開始接觸今日頭條,但一番考察之後,紅杉認為頭條當時雖然已經有幾百萬用戶,但覆蓋階層「太過屌絲」,並且當時整個資訊的市場 ,基本上已經被瓜分殆盡。網易、搜狐、騰訊、鳳凰這些老牌新聞用戶端,已經覆蓋了幾乎全部使用者;創業公司如鮮果、無覓、ZAKER之類,也都風生水起,於是放棄TS。

然而僅僅一年過後,今日頭條用戶量爆發式增長,估值也水漲船高。錯失上次機遇的紅杉趕緊出手,張一鳴也獲得了C輪由紅杉領投的1億美元的天價投資。

七、 陌陌:社交工具巨頭林立,唐岩的陌生交友不被資本認可

創始人:唐岩

融資時間:2011年

融資額度:A輪250萬美元

投資機構:經緯+鄭剛

創立不久後唐岩帶的一百萬啟動資金已經見底,當他出來融資的時候,幾乎所有的投資人還都在回味51.com在做到1億用戶後,被QQ在半年內滅掉的震撼。陌生人交友成立嗎?包括當時還未涉及互聯網投資的鄭剛也在擔心陌陌最後陷入類似開心網的窘境,在經歷過短暫的熱潮之後就被用戶拋棄。

唐岩向鄭剛解釋,國人普遍比較內向,不會主動對陌生人打招呼,需要一個LBS(基於位置的服務)讓虛擬交友和現實世界能夠對接。這個需求成了陌陌誕生的基本邏輯。

幾次接觸後陌陌從紫輝創投和經緯創投共獲得天使及 A 輪的250萬美元投資,公司估值超過1000萬美元。

八、 去哪兒:攜程擋道,創業融資時曾被無數VC的嘲笑

創始人:戴福瑞+莊辰超

融資時間:2006年

融資額度:200萬美元

投資機構:金沙江創投

早期戴福瑞創業時和和團隊一共才湊15萬美元,因此,很快錢就花完了。2005年下半年起,戴福瑞和道格拉斯找了200家VC,沒人相信在百度和攜程之間還能再出一個平臺,因此無人接招。

去哪兒的聯合創始人莊辰超曾表示為了獲得首筆風險投資的時候曾遭無數VC的嘲笑「大家認為我們跟攜程競爭是可笑的,VC認為我們在中國不可能打贏攜程,我們四處碰壁。」

直到碰到了金沙江的林仁俊,答應給200萬美金,占33%的股份。其實金沙江最早接觸去哪兒時也說不懂,在之後的三個月後其參考打量了美國市場後才敲定了投資。

九、 攜程:早期只融了50萬,香港路演大敗而歸

創始人:沈南鵬

融資時間:1999年

融資額度:A輪450萬美元

投資機構:IDG+軟銀

攜程當年創業的時候,條件非常簡陋。在徐家匯教堂南側氣象大樓17層,沈南鵬他們只是租了半層樓面,一共才200個平方。早期憑著聯合創始人季琦的關係,他們拉來了IDG章蘇陽的50萬美金天使輪投資。當時給攜程公司的估價是200萬美元,占攜程20%的股份。

在1999年的互聯網熱潮之中,IDG投入攜程的50萬美元只是一陣「毛毛雨」,攜程不得不開始琢磨,怎樣去尋找第二筆資金。

恰好,當時易趣到香港路演,於是,他們也做了一份商業計畫書,大致介紹了攜程的商業模式、發展前景和目前進行到何種程度。沈南鵬列出了一個香港所有風投公司的名單,四個人到了香港,準備按圖索驥,一個一個去跑。但遺憾的是,這次香港之行並沒有給攜程帶來一分一毫,香港的風險投資家覺得大陸旅遊市場雖然龐大,但是非常分散,很難做起來;另外相比門戶和電子商務,旅遊不是一個時髦的概念。

後來在章蘇陽的介紹下,沈南鵬接觸到了軟銀。軟銀的投資決策非常迅速。1999年年底,石明春不但自己決定投資,還拉來上海實業、美國蘭花基金和香港晨興集團,以及IDG一共5家投資公司,一起投資450萬美元,占了攜程29%的股權。

十、搜狐:出國融資時曾被「陷害」,錯失高盛早期投資

創始人:張朝陽

融資時間:1998年

融資額度:天使輪 22萬美元

投資機構:MIT媒體實驗室

1995年張朝陽回國,正式開始了創業歷程。然而當時的中國,VC和天使相當稀少,於是他又返回美國尋找投資人。當時的美國人對中國的互聯網市場充滿懷疑,幾乎沒人願意聽他的計畫。

有一次,母校MIT的教授為張朝陽介紹了一個投資人。這個人想投又很猶豫,而且他擔心張找到其他融資後就不會再找他了,於是問張是否還有其他人想投資。張表示還有高盛的投資人,這個人在張走後馬上就聯繫了那位高盛投資人,表示希望先不要給張朝陽投資,等他回中國發展好一些了再投。結果毫不知情的張朝陽接著去高盛拜見約好的投資人時被無情拒絕。

最終,張朝陽的堅持還是打動了MIT媒體實驗室主任尼葛洛龐蒂和斯隆管理學院愛德華·羅伯特,獲得了一共22.5萬美元的天使投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