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搞小圈子,打小算盤,這樣的G7峰會結局可想而知

文/光明日報駐羅馬記者 陳曉晨

一年一度的七國集團領導人峰會(G7峰會)於26日在義大利陶爾米納正式召開。 這一原本為世界主要工業國家共同研究世界經濟形勢和協調各國政策的“富人俱樂部”今年似乎並未引起人們的過多關注。 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風雲變幻的大背景下, 不少人批評七國集團組成的“小圈子”缺乏開放性和包容性, 不僅早已無法主導世界發展趨勢, 更無力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主要問題。 儘管這些爭議尚無定論, 但G7峰會的實際影響力正在不斷下降已是眼前的事實。 儘管義大利作為本屆峰會的輪值主席國,

希望能夠通過協調各方利益以使峰會取得部分實質性成果, 但無奈七國在可持續發展、貿易政策、氣候變化、難民危機、應對恐怖主義威脅等幾乎所有議題上均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相互間存在明顯衝突和分歧, 更使得本年度G7峰會前途未蔔, 甚至有可能無果而終。

部分世界知名非政府組織已就七國集團未能有效解決難民、饑荒等全球性問題提出明確質疑。 旨在消除貧困的非政府組織“行動援助”(ActionAid)義大利分部副秘書長盧卡認為, 過去幾年來, G7峰會在可持續發展議題上的相關決議並未能得到真正有效落實, 而其他探討發展議題的全球性平臺(如經合組織)和獲得世界各國一致肯定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如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在消除貧困、戰勝不平等和不公正以及遏制氣候變化等問題上則更具實效,

更能促進世界人民為共同目標採取團結一致的行動。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義大利分部負責人保羅表示, 據統計, 平均每天就有一名兒童在地中海不幸遇難, 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 保羅稱:“歷史上的地中海孕育了人類文明, 今天卻變成了墳墓”。 致力於國際發展和救援行動的樂施會(Oxfam)則于近日向G7峰會發出呼籲, 要求七國切實擔負起責任, 積極回應聯合國號召, 從資金、人力和物力等多方面採取行動, 減緩部分非洲國家面臨的饑荒問題。

G7峰會不僅不能為解決全球性問題提供“藥方”, 在相互合作方面, 七國同樣在許多問題上難以達成共識。 美國總統特朗普24日對義大利進行了“閃電”訪問, 先後會晤了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和總理真蒂洛尼。 義大利媒體對此報導稱, 儘管在電視鏡頭前意美兩國領導人均笑容滿面, 但仍然難掩背後存在的分歧。

如在氣候變化問題上, 特朗普在與真蒂洛尼會晤時明確表示:“《巴黎協定》對美國而言代價過大”。 義大利媒體對此解讀為, 在G7峰會的最終成果檔裡, 關於氣候變化這一議題很可能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而在貿易保護問題上, 義大利媒體也將七國集團分為兩派:一派以“美國優先”的特朗普為代表, 在上任初始即聚焦美國貿易逆差問題, 七國集團中的德國、日本均曾受到其猛烈抨擊;另外一派則以默克爾和馬克龍為代表, 強調全球自由貿易和開放市場的重要性, 旗幟鮮明地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雖然通過本年度G7峰會解決難民問題和捍衛自由貿易原則是義大利政府的兩項核心關切, 但目前來看, 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難民問題上, 部分歐洲國家拒絕落實歐盟難民政策, 不斷通過地中海湧入義大利的難民數量再創新高, 成為義大利政府的棘手難題。 而在自由貿易和開放市場問題上, 特朗普早在競選時就已定下基調。 因此, 部分義大利媒體認為, 本年度G7峰會很難在上述問題上取得實質性成果, 最終的成果檔可能又是一張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

無論今年G7峰會最終結果如何,峰會開始前一天,一幅長達110米並寫有“立即實現氣候正義”的橫幅赫然出現在安保嚴密的峰會舉辦地陶爾米納,成為此次峰會的小前奏。峰會未開卻雜音不斷,似乎也預示了G7峰會的最終結局。如何跳出自己的“小圈子”,提出面向全世界的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發展戰略,這或許才是七國集團應該履行和擔負的大國責任,也是七國集團領導人應該具有的戰略眼光。

無論今年G7峰會最終結果如何,峰會開始前一天,一幅長達110米並寫有“立即實現氣候正義”的橫幅赫然出現在安保嚴密的峰會舉辦地陶爾米納,成為此次峰會的小前奏。峰會未開卻雜音不斷,似乎也預示了G7峰會的最終結局。如何跳出自己的“小圈子”,提出面向全世界的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發展戰略,這或許才是七國集團應該履行和擔負的大國責任,也是七國集團領導人應該具有的戰略眼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