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09:10:31 重慶晚報 小字

12歲重慶女孩暑假咋過 非洲大草原保護野生動物 09:10:31 重慶晚報 小字

當地人教她如何識別野外植物

站在非洲大草原上

小女生去非洲搞野保(指野生動物保護)?在多數人眼裡,這可能就是天方夜譚——但重慶就有這樣一名女生,在非洲肯亞馬賽馬拉-奧肯耶保護區,加入野保工作者行列。

女生叫卓楊靈兒,就讀于重慶八中宏帆校區初2019級32班。 上周,她在該校舉辦的微公益活動中,與老師和同學們分享了她去年暑期在非洲大草原從事野保工作的經歷。

父親是名資深野保人士

卓楊靈兒的父親有個非洲名字,星巴,意為獅子。 據悉,星巴是第一個去非洲做全職野保工作的中國人,馬拉野保基金會創始人,常年在非洲野外與原始部落為伍。

卓楊靈兒從小聽著父親的野生動物故事長大,4歲時她第一次跟著父親去了非洲。 為此,星巴專門寫了一本書《小星巴玩轉非洲》。

8歲時,卓楊靈兒第二次去了非洲,開始接觸野保理念。 回國後,她開始在學校和同學中宣傳野保理念。

去年暑假,12歲的卓楊靈兒第三次去非洲。 “這次我不再是遊覽者、體驗者,我做好了全身心投入野保工作中的準備。 ”

這不是說說而已,這次卓楊靈兒在肯亞待了近2個月,深入野生動物保護區踏踏實實做事。

夜裡聽著雄獅低吼入睡

馬賽馬拉-奧肯耶保護區,是非洲野生動物生活的家園,也是卓楊靈兒爸爸工作的地方。 保護區裡清新的空氣、郁蔥的樹木,映襯著金黃的草原,還有成群的角馬、斑馬及羚羊……

卓楊靈兒在日記裡寫到,“每天早上鳥鳴聲會把我叫醒,然後跟著爸爸去巡邏。 看看有沒有非法放牧者,有沒有盜獵者,有沒有動物受傷。 接著在野外享用早餐,旁邊就是各種動物。 下午,和爸爸一起在位於野外的家裡工作,傍晚又出去巡邏,晚上7點回來以後就在篝火旁邊玩遊戲。 夜裡聽著雄獅的低吼入睡,有時動物們會來野保營地跟我們打招呼。 這才是我想去的地方,這,才是我最嚮往的非洲大草原,一個遠離城市鋼筋混凝土的伊甸園。

參與組織非洲草原運動會

這兩個月裡,卓楊靈兒擔任父親的助手,做了很多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比如參與修建野外圖書館,開闢新步道,做野外記錄,更新獅子研究資料,為訪客講解入住野保營地的注意事項,帶領志願者團隊步行識別動物足跡和植物外形及功效,幫首席巡邏官翻譯(英譯漢),參與組織非洲草原運動會和文娛晚會,修建了兩個防獅圍欄,走訪非洲原始部落等。

卓楊靈兒回國後,通過舉辦攝影展和演講,把兩個月的經歷分享給大家,希望更多人重視野生動物保護。 她呼籲不要購買皮草:“當你買皮草時,有沒有想過野生動物活生生扒皮的痛。

請不要購買象牙、犀牛角,當你買象牙犀牛角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大象犀牛被殺死然後割掉牙齒的苦。 ”

班主任看報導才知她的故事

竇亞新是卓楊靈兒的班主任,一次偶然機會他在媒體報導中看到卓楊靈兒的身影。 “這不是我們班的學生嗎?”

“看到她這麼小的年齡,就能為野保工作做這麼多的事,我感到很驚訝。 在校園裡,她一直是性格沉穩、做事踏實的學生。 ”竇亞新說,學校、班級邀請卓楊靈兒分享她的野保經歷。 “她談得更多的是自己的體會和感受,以及呼籲大家愛護野生動物。 ”

竇亞新透露,得知身邊的同學居然參加了這樣一項看似遙不可及的公益活動,班上很多同學都感到很驚喜。

希望培養女兒更大責任心

對於女兒參與野生動物保護,母親楊女士表示肯定和支援。

“不論是作為爸爸的助手,還是回到校園宣傳野保,她都做得很好。除了關注她的學習成長,我希望孩子從小有環保意識。走進非洲這段經歷,能夠讓她開拓眼界,培養她的責任心。”楊女士說,“我希望女兒能成為善良有責任感的人,在生活中也能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人。”

重慶晚報記者 王乙竹 受訪者供圖

對於女兒參與野生動物保護,母親楊女士表示肯定和支援。

“不論是作為爸爸的助手,還是回到校園宣傳野保,她都做得很好。除了關注她的學習成長,我希望孩子從小有環保意識。走進非洲這段經歷,能夠讓她開拓眼界,培養她的責任心。”楊女士說,“我希望女兒能成為善良有責任感的人,在生活中也能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人。”

重慶晚報記者 王乙竹 受訪者供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