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音和伯克利音樂學院聯合創辦現代音樂院,共同開拓現代音樂的可能性

5月26日下午, 上海音樂學院與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簽約, 共同創辦上音-伯克利現代音樂院, 打造具有中國風範的當代音樂創作“孵化地”。 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葉小鋼將擔任現代音樂院名譽院長。 2017年普利策音樂獎獲得者、作曲家杜韻和創作歌手、音樂製作人常石磊的音樂工作室也將落戶現代音樂院。

上海音樂學院

培養與國際接軌的新型音樂人才

伯克利音樂學院創立於1945年, 被譽為“世界最成功的當代音樂創制‘航母’”, 在爵士樂、搖滾樂、電影音樂、電吉他演奏、歌曲創作、電子音樂創作等方面都具有領先優勢,

去年還與波士頓音樂學院合併, 注入了古典音樂力量。 伯克利音樂學院擁有114位元格萊美獎、275位拉丁格萊美、5位奧斯卡獎、19位艾美獎、5位托尼獎等獲獎校友, 亞洲流行歌手王力宏、樸載相, 著名作曲家鮑比達等一大批音樂人都畢業於該校。

在簽約現場, 伯克利音樂學院副院長勞倫斯·辛普森提起, 目前伯克利音樂學院的學生來自100多個國家, 其中包括243名來自中國的學生。 “中國在我們未來發展當中, 是非常重要的戰略夥伴。 中國的歷史、文化給伯克利注入了更加豐富多元的血液。 ”

近年來, 中國的音樂學院正在積極拓展海外合作, 同時也有越來越多海外音樂學院來到中國尋找合作機會。 葉小綱表示:“國際合作是一種趨勢,

也是一種共識, 是音樂的需要, 也是我們心靈的需要。 ” 上海音樂學院院長林在勇說:“上音-伯克利現代音樂院的目標是吸引、培養和發現具有世界眼光、專業水準、開創能力和職業觀念的新型音樂人才, 他們將帶來音樂生活的新鮮經驗, 與國際真正接軌和直接對話, 引領現代音樂發展潮流。 ”

伯克利音樂學院

與時俱進, 開拓現代音樂的可能性

作為首批被邀請在上音-伯克利現代音樂院開設工作室的音樂人之一, 常石磊充滿期待:“現代音樂表達了一種與時俱進的生活態度。 這是一個開放的時代, 跨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將產生許許多多的可能性, 創造出沒有辦法去想像的音樂。 我一直覺得, 最美好的東西就是未知的東西。

上音和伯克利音樂學院的合作將涵蓋聯合培養、音樂職業培訓、產學研開發、音樂會巡演及夏令營等多個層次。 今年6月14日至23日, 一支由上海音樂學院與伯克利音樂學院精心打造B的25人爵士大樂隊將開啟中國巡演之禮, 先後獻演于西安、武漢、南京、杭州、上海等五個城市, 帶動爵士樂的熱潮。 8月, 暑期夏令營活動將在上海舉行。 兩校知名教授組成的聯合教師團隊將開設音樂編曲、音樂錄音與混音、爵士鋼琴、吉他、鼓、薩克斯等樂器演奏等方向課程, 安排系統的國際化、專業化課程, 吸引全國專業類學生及愛好者參與。

“藝術是最具有時代性的, 充滿了變化。 ” 林在勇在簽約儀式上說, “上音在古典音樂和民族音樂領域,

一直在堅持優良的傳統。 如今, 我們面對一個新的任務, 就是跟上世界音樂發展的新趨勢和新潮流, 努力開拓現代音樂的可能性, 成為當代新音樂生活的參與者和創造者。 ”

文/吳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