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日本在用江戶時代流傳下來的學徒制,培養今天的匠人

1943年生於奈良的秋山利輝, 是日本的知名工匠。 他在中學畢業後成為一名木匠, 並于1971年創立秋山木工會社, 因採用“斯巴達式”的研修制度培養工匠而備受矚目。

秋山利輝

秋山利輝曾出版暢銷書《匠人精神I———一流人才育成的30條法則》, 新著《匠人精神II———追求極致的日式工作法》在前書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展和延伸, 細緻、系統地介紹了“秋山木工”所實行的學徒制度, 包括學徒的選拔、生活與工作方式、等級制度等, 以及秋山與學徒之間的日常互動, 很好地體現了日本匠人的整體風貌。

►正確進行自我介紹

每年三月底,

就有一批新學徒入住會社。 這些未經世故的孩子被集中到會客室, 首先進行自我介紹:姓名、出生地、畢業學校、年齡、家庭成員、八年後自己的狀況、為什麼要來秋山木工就職、將來的目標……這些內容必須大聲、清晰地說出來。

僅僅是自我介紹, 這些剛入職的學徒的表達方法也有讓我不滿意的地方。 比如, 語言乾巴毫無感情色彩, 不看我的眼睛, 低著頭說或者遣詞造句有問題, 等等。 哪怕只有一點讓人不放心的地方, 我也會要求他們馬上重新來一遍, 直到他們一個一個都能大聲、清晰且不打嗝地完成自我介紹為止。

也許有人認為無須這麼嚴格要求, 但我覺得如果一名工匠不能很好地進行自我介紹, 他就無法讓客戶賞識他的才幹。

自我介紹是向工匠這一目標邁出的第一步。

►聯繫方式僅限書信

學徒入社之後, 就不能再使用手機了, 即使是接發短信也不行。 手機是很方便的聯絡工具, 但如果因為圖方便, 就什麼事都採用手機短信進行交流, 那就成了問題。 沒有了說話的習慣, 不再習慣與人面談, 這對於工匠來說是致命的傷害。

雖然我們禁止使用手機, 但並不阻止學徒和自己的家人聯繫, 而是鼓勵他們不斷給家人寫信, 不寫的甚至要遭到責備。

我認為將自己的思想用文字表達出來是一件非常可貴的事。 書信和口頭語言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能留下痕跡。 學徒們在研修中遇到了困難, 反復閱讀來自父母的鼓勵信件, 非常有助於自己回歸初衷。

寫作也是一種訓練。 在他們成為工匠之後, 也許會遇到需要給客戶寫感謝信的情況, 那時如果連一封信都不會寫, 就無法勝任工作。

►禁止父母給零花錢

會社規定, 學徒的宿舍費從工資中扣除, 伙食、照明和煤氣費等從每個宿舍積存的1 萬—2萬日元的公積金中扣除。 除去這些生活費和雜費之後, 每個人每月手頭還有3萬日元左右。 學徒們需要準備鉋子、鑿子(每種一把), 按順序購齊工作必需的工具。

工具是匠人的“生命”。 我要求弟子們必須自己掏錢購買工具。 因為工具不齊全, 工作就無法進行, 所以在入社後的兩三年時間裡, 學徒們的大部分工資都要用來購買工具, 基本上沒有餘錢買別的東西了。

秋山自己的工具,

上刻“天命”兩字

儘管學徒們經濟上都很窘迫, 但我們依然禁止家長給學徒提供生活補助或零花錢。

也許有人會說, 學徒接受一點家裡的資助, 用來購買工具有什麼不好?為了成為工匠, 配備高級一點的工具有什麼不對?但我反對這種觀點。 因為我認為經過辛苦勞動拿到的工資和別人資助的錢, 即使金額一致, 其價值也有很大的區別。 將辛苦勞動好不容易掙得的工資積攢起來去購置的工具, 能勾起人的很多懷想, 因此會被當成寶物珍惜。 我經常能看到拿著錢包去工具店的學徒。 正因為是幾乎花光了自己的所有積蓄購置的工具, 所以學徒們才格外愛惜。

►從送貨開始

剛入社的學徒還不能製作產品, 他們的任務是將工匠們製作的傢俱交付客戶。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 首先要能夠正確地進行寒暄並做到禮儀周全得體, 否則就是對客戶失禮。 另外, 送貨還能測試送貨人能否小心謹慎地保證商品不受損壞並快速及時地送達。

展示架或桌子等傢俱, 有些重達100公斤以上。 但不管是女學徒還是身體瘦弱的男學徒, 都毫無例外地不能倖免, 無論任務多麼艱巨, 他們都必須完好無損且準時地把貨物送到目的地。

我年輕的時候, 大部分工匠都在工廠裡埋頭製作商品, 而不和我同去送貨。 如此一來, 他們無法瞭解客戶對產品的反應是喜歡還是不滿意抑或生氣。 因此, 雖說送貨工作沒什麼價值, 但只要有時間, 我還是親自去幹。 當傢俱搬進客戶的房間之後,我會要求對方給予評價,並希望看到客戶滿意的笑臉。讓徒弟們去送貨,也是希望他們能夠瞭解這種感覺。

►在繪圖本上寫報告

在工作現場完成作業任務的學徒們回到會社,還有一件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那就是在繪圖本上寫報告。

學徒們用眼睛看我或前輩的實際操作、用耳朵傾聽講解,通過調動身體的各種功能來學習。這部分知識和技術已經盡力交給他們了,無法再做強化。剩下的就是“思考”。回顧一天當中所做的工作並進行反省,考慮第二天應該達到的目標。要完成這個“思考”任務,最有效的手段當屬動筆去寫。工作報告的內容僅限於對當日所做工作的記錄,主要是記下沒有做好或者不會做的事情,並自己探究其中的原因。

每個人都不願意去回憶那些不堪之事,希望將它們付諸流水,永遠忘記了才好。但現在需要寫報告,就無法忽視它們了。即使不願意,也要回想那些做得不好或不會做的工作並且去反省。

寫報告不用筆記本,而採用繪圖本也是有原因的。筆記本上都有現成的線格,寫報告的時候必須得按照線格來寫,這樣就很難寫出獨具一格的報告來。而採用設計用的大開本純白繪圖本,書寫方法就自由了,學徒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創造性地寫作。比如釘釘子的方法,有的人會用文字描述注意事項,而有的人則用圖解的方式將正確和錯誤的做法都表現出來;還有鑿子和鉋子的使用方法,有的學徒就通過畫出非常形象的示意圖來幫助自己記憶。

一年級學徒的報告寫完之後,他的前輩還必須在當天閱讀他的報告並進行檢查。檢查內容包括有無文字上的錯誤及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差錯等,前輩需用紅筆標出問題並逐一寫上評語。5 —6名前輩學徒負責檢查全體後輩每個人的報告,看到含糊不清的地方就進行改正。修改完畢的再送到我那裡做最後確認。然後發下去,讓報告寫作者自己去看修改指正的地方。這個程式對於學徒認識自己的錯誤很重要。

就這樣,一年時間裡,學徒們要寫完十多本繪圖本報告冊。每寫完一本,我就將它寄給他們的父母和老師,讓那些因將孩子託付給我們而感到不安的父母,通過閱讀報告來瞭解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和成長狀況。同時也請家長們在本子上留下只有父母才有的滿含柔情的責備和鼓勵的話。

►為什麼讓學徒辭職

等到學徒們四年學徒期滿,再以工匠身份為會社效力四年之後,我就讓他們全部辭職離開秋山木工。

幾乎所有見到我的人都說:“好不容易培養成才了,讓他們辭職,豈不可惜?”我的回答始終是:“如果八年後還不讓他們離開,就不會有我現在的會社。”

自創立會社以來,我們已經培養出了50名工匠。他們每個人都很優秀,我當然希望他們能留下來,但考慮到將來的發展,我還是讓他們在成長的關鍵時期出去自立。他們離開會社以後,有的去有名的工房就職,有的回到家鄉開辦自己的工廠,都幹得有聲有色。

雖然他們的技術水準都很高,但如果我把他們留在會社,那現在的秋山木工就不存在了。一家會社擁有超過10名工匠,這家會社就會倒閉。我一直這麼認為,也一直努力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在同一個工廠裡,身邊始終是同一個師傅或者相同的夥伴的情況下,學徒很難成長起來。這是因為缺乏刺激條件,一切都很程式化。

學徒入社八年後,年齡基本處於二十五至三十歲之間。這個階段,只要本人有幹勁且周圍環境允許,因為他們已經掌握了基本技能,所以正可一鼓作氣幹出成績來。但也正因如此,我才讓他們離開會社,以改變他們所處的環境。

我希望他們在不同的環境中經受磨煉,以便獲得更大的成長。一個工匠要想取得更大的進步,絕對需要去別的工廠體驗一番。如果只待在我的會社,一生也無法超越我。為了實現他們作為一流工匠大顯身手的目標,我必須不斷地激勵他們。

秋山作品《木星》

我並不是毫不負責地在八年後把學徒趕出去。在他們辭職的時候,我會盡己所能地提供幫助。首先是支付約100萬日元的退職金,這是他們從入社開始積攢起來的一筆錢;同時為他們介紹新工作。

因為他們是從我這裡走出去的,如果去了另外一家不能獲得成長的會社,那辭職就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我非常慎重地為他們選擇要去的會社。介紹的工房必定是我所熟悉,他們過去也能獲得成長的地方。

當然,也有一些弟子是自己尋找單位的,還有的人甚至希望去國外深造。因為秋山木工每年都在全國技能大賽上獲獎,所以任何一家工房都願意接收我們的工匠。遇到有人要獨立創業,我提供的是我最大的財富———秋山木工的所有人脈關係,他可以直接利用。

大部分員工的終極目標都是獨立創業。但獨立創業需要資金,還需要認識專業從事木材和加工設備經營的商家。傢俱製作所需的設備中,有些售價高達1000萬日元以上。大部分商家對於初次打交道的客戶,都要求一次付清現款,才肯出售。這對於那些剛剛獨立創業的弟子們來說是最難的一道坎。

所以我為我的弟子介紹自己熟識的商家,並給他們寫擔保文書:“這是我會社以前的一名員工,現在正獨立創業,請多關照。我給他擔保到某某時間,請允許他分期付款。”

►多管閒事、厚臉皮和執拗

多管閒事、厚臉皮、執拗,乍一看,它們都是貶義詞,但我認為這三種精神是工匠所必須具備的。

詞典對“厚臉皮”的解釋是“不知羞恥”,多用於否定意味的場合。但我認為“不知羞恥”“厚臉皮”是非常重要的品質。話雖如此,自己也要做好應對對方反應的思想準備,如果某種“厚臉皮”行為已經導致對方產生厭煩情緒,自己卻未覺察,那就只能算是反應遲鈍了。

多管閒事在當今社會是最不受歡迎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招致怨恨。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說“多管閒事”很重要呢?因為我知道“多管閒事”可以讓一個人變好,所以總喜歡管別人的“閒事”。在過去,人們把“多管閒事”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比如,有孩子在街道上大聲吵鬧,擾得四鄰不安的時候,若在過去,就會有附近的爺爺奶奶輩的人出來喝止並教導他們。而現代社會,如果出現了上述小孩吵鬧的事情,所有人都充耳不聞,不會有人站出來制止。這種狀況,我認為是缺乏愛心的表現。

最後是關於“執拗”。無論是“多管閒事”還是“厚臉皮”,如果不能堅持到最後,都是沒有意義的。忽冷忽熱的“多管閒事”、半途而廢的“厚臉皮”,只能徒增麻煩。為對方著想,堅持把“閒事”管到底,把臉皮“厚”到底,最終是能得到對方認可並讓對方高興起來的。

實際上,在這三個方面,我自信不比任何人做得差。這三種精神是我從事工作和教授學徒的立足點,不會改變。我年輕的時候,因為好管閒事的性格,沒少惹人生氣。雖然我的性格決定了和人交流最後都是以說教結束,但與人相遇的機會,往往一生只有一次。通過一次面談,如能讓對方發生一些改變,豈不甚好?本著這樣的想法,我總是禁不住要說很多話。對於那些不打算錄用的面試者,我尚且願意為他們的人生出謀劃策,自己的弟子就更不用說了。我認為責駡是某種意義上的“多管閒事”,而對於弟子的“多管閒事”就是愛。

《匠人精神II———追求極致的日式工作法》

[日]秋山利輝 著

陳曉麗 譯

中信出版集團

文/ 秋山利輝

當傢俱搬進客戶的房間之後,我會要求對方給予評價,並希望看到客戶滿意的笑臉。讓徒弟們去送貨,也是希望他們能夠瞭解這種感覺。

►在繪圖本上寫報告

在工作現場完成作業任務的學徒們回到會社,還有一件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那就是在繪圖本上寫報告。

學徒們用眼睛看我或前輩的實際操作、用耳朵傾聽講解,通過調動身體的各種功能來學習。這部分知識和技術已經盡力交給他們了,無法再做強化。剩下的就是“思考”。回顧一天當中所做的工作並進行反省,考慮第二天應該達到的目標。要完成這個“思考”任務,最有效的手段當屬動筆去寫。工作報告的內容僅限於對當日所做工作的記錄,主要是記下沒有做好或者不會做的事情,並自己探究其中的原因。

每個人都不願意去回憶那些不堪之事,希望將它們付諸流水,永遠忘記了才好。但現在需要寫報告,就無法忽視它們了。即使不願意,也要回想那些做得不好或不會做的工作並且去反省。

寫報告不用筆記本,而採用繪圖本也是有原因的。筆記本上都有現成的線格,寫報告的時候必須得按照線格來寫,這樣就很難寫出獨具一格的報告來。而採用設計用的大開本純白繪圖本,書寫方法就自由了,學徒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創造性地寫作。比如釘釘子的方法,有的人會用文字描述注意事項,而有的人則用圖解的方式將正確和錯誤的做法都表現出來;還有鑿子和鉋子的使用方法,有的學徒就通過畫出非常形象的示意圖來幫助自己記憶。

一年級學徒的報告寫完之後,他的前輩還必須在當天閱讀他的報告並進行檢查。檢查內容包括有無文字上的錯誤及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差錯等,前輩需用紅筆標出問題並逐一寫上評語。5 —6名前輩學徒負責檢查全體後輩每個人的報告,看到含糊不清的地方就進行改正。修改完畢的再送到我那裡做最後確認。然後發下去,讓報告寫作者自己去看修改指正的地方。這個程式對於學徒認識自己的錯誤很重要。

就這樣,一年時間裡,學徒們要寫完十多本繪圖本報告冊。每寫完一本,我就將它寄給他們的父母和老師,讓那些因將孩子託付給我們而感到不安的父母,通過閱讀報告來瞭解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和成長狀況。同時也請家長們在本子上留下只有父母才有的滿含柔情的責備和鼓勵的話。

►為什麼讓學徒辭職

等到學徒們四年學徒期滿,再以工匠身份為會社效力四年之後,我就讓他們全部辭職離開秋山木工。

幾乎所有見到我的人都說:“好不容易培養成才了,讓他們辭職,豈不可惜?”我的回答始終是:“如果八年後還不讓他們離開,就不會有我現在的會社。”

自創立會社以來,我們已經培養出了50名工匠。他們每個人都很優秀,我當然希望他們能留下來,但考慮到將來的發展,我還是讓他們在成長的關鍵時期出去自立。他們離開會社以後,有的去有名的工房就職,有的回到家鄉開辦自己的工廠,都幹得有聲有色。

雖然他們的技術水準都很高,但如果我把他們留在會社,那現在的秋山木工就不存在了。一家會社擁有超過10名工匠,這家會社就會倒閉。我一直這麼認為,也一直努力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在同一個工廠裡,身邊始終是同一個師傅或者相同的夥伴的情況下,學徒很難成長起來。這是因為缺乏刺激條件,一切都很程式化。

學徒入社八年後,年齡基本處於二十五至三十歲之間。這個階段,只要本人有幹勁且周圍環境允許,因為他們已經掌握了基本技能,所以正可一鼓作氣幹出成績來。但也正因如此,我才讓他們離開會社,以改變他們所處的環境。

我希望他們在不同的環境中經受磨煉,以便獲得更大的成長。一個工匠要想取得更大的進步,絕對需要去別的工廠體驗一番。如果只待在我的會社,一生也無法超越我。為了實現他們作為一流工匠大顯身手的目標,我必須不斷地激勵他們。

秋山作品《木星》

我並不是毫不負責地在八年後把學徒趕出去。在他們辭職的時候,我會盡己所能地提供幫助。首先是支付約100萬日元的退職金,這是他們從入社開始積攢起來的一筆錢;同時為他們介紹新工作。

因為他們是從我這裡走出去的,如果去了另外一家不能獲得成長的會社,那辭職就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我非常慎重地為他們選擇要去的會社。介紹的工房必定是我所熟悉,他們過去也能獲得成長的地方。

當然,也有一些弟子是自己尋找單位的,還有的人甚至希望去國外深造。因為秋山木工每年都在全國技能大賽上獲獎,所以任何一家工房都願意接收我們的工匠。遇到有人要獨立創業,我提供的是我最大的財富———秋山木工的所有人脈關係,他可以直接利用。

大部分員工的終極目標都是獨立創業。但獨立創業需要資金,還需要認識專業從事木材和加工設備經營的商家。傢俱製作所需的設備中,有些售價高達1000萬日元以上。大部分商家對於初次打交道的客戶,都要求一次付清現款,才肯出售。這對於那些剛剛獨立創業的弟子們來說是最難的一道坎。

所以我為我的弟子介紹自己熟識的商家,並給他們寫擔保文書:“這是我會社以前的一名員工,現在正獨立創業,請多關照。我給他擔保到某某時間,請允許他分期付款。”

►多管閒事、厚臉皮和執拗

多管閒事、厚臉皮、執拗,乍一看,它們都是貶義詞,但我認為這三種精神是工匠所必須具備的。

詞典對“厚臉皮”的解釋是“不知羞恥”,多用於否定意味的場合。但我認為“不知羞恥”“厚臉皮”是非常重要的品質。話雖如此,自己也要做好應對對方反應的思想準備,如果某種“厚臉皮”行為已經導致對方產生厭煩情緒,自己卻未覺察,那就只能算是反應遲鈍了。

多管閒事在當今社會是最不受歡迎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招致怨恨。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說“多管閒事”很重要呢?因為我知道“多管閒事”可以讓一個人變好,所以總喜歡管別人的“閒事”。在過去,人們把“多管閒事”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比如,有孩子在街道上大聲吵鬧,擾得四鄰不安的時候,若在過去,就會有附近的爺爺奶奶輩的人出來喝止並教導他們。而現代社會,如果出現了上述小孩吵鬧的事情,所有人都充耳不聞,不會有人站出來制止。這種狀況,我認為是缺乏愛心的表現。

最後是關於“執拗”。無論是“多管閒事”還是“厚臉皮”,如果不能堅持到最後,都是沒有意義的。忽冷忽熱的“多管閒事”、半途而廢的“厚臉皮”,只能徒增麻煩。為對方著想,堅持把“閒事”管到底,把臉皮“厚”到底,最終是能得到對方認可並讓對方高興起來的。

實際上,在這三個方面,我自信不比任何人做得差。這三種精神是我從事工作和教授學徒的立足點,不會改變。我年輕的時候,因為好管閒事的性格,沒少惹人生氣。雖然我的性格決定了和人交流最後都是以說教結束,但與人相遇的機會,往往一生只有一次。通過一次面談,如能讓對方發生一些改變,豈不甚好?本著這樣的想法,我總是禁不住要說很多話。對於那些不打算錄用的面試者,我尚且願意為他們的人生出謀劃策,自己的弟子就更不用說了。我認為責駡是某種意義上的“多管閒事”,而對於弟子的“多管閒事”就是愛。

《匠人精神II———追求極致的日式工作法》

[日]秋山利輝 著

陳曉麗 譯

中信出版集團

文/ 秋山利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