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簽證這件磨人的“小事” 背後有多少生意

和所有生意做大的電商一樣, 百程旅行網也會有一個每天上門專門發件的快遞, 前臺旁的順豐小哥忙碌地頭也不抬一下。 這些派送資料夾裡都是簽證檔、護照, 因為物品的特殊性, 讓快遞更不敢有半點馬虎。

作為國內最大的線上簽證服務機構之一, 百程每天派發的簽證檔量在300至500個。 相比檔交給旅遊公司快遞來去, 10年前辦簽證可遠沒有這麼省心。

幾乎每月都要出國的旅遊編輯Zoe還記得, 10年前需要從北京往返老家山西的人才市場, 來回借取戶口本原件辦簽證。 而一年要出國10多次的Yuri還發現, 即使是通過仲介辦理英國簽證,

其價格也比2001年的時候便宜了至少一半。

中國遊客辦理簽證的流程日益簡化, 與出境遊人數增長互相推動。 2000年中國出境遊人數還只有1100萬, 2016年達到1.22億。

伴隨中國人出國頻次的增加, 圍繞辦簽證的生意也做得風生水起, 從主要服務因公出境業務的早期簽證代理, 使館門口代填登記表、複印簽證資料個人, 到傳統旅行社代辦、簽證中心、線上機構的興起。 儘管越來越多人熟悉了簽證流程, 資訊越來越透明、行業利潤壓縮, 無數人依然在簽證這件繁瑣的小事構建的生意圈中。

曾經的一證難求

四川資深導遊及領隊陳先生第一次出境還是在1990年, 那時候出境的人很少, 組團出國的都是些科級以上的幹部,

目的地則多為新馬泰。 這段時期, 不要說簽證, 連辦理護照都極為艱難。

護照辦理需要半個月, 並且是一次性的, 出境回國就要上交護照作廢。 辦理的許可權在省級出入境管理部門, 陳先生和同事需要把客人的資料從眉山等地級市收來, 拿去省廳。 1990年代末中國取消一次性護照, 辦理護照的許可權也從省廳下放到市局。

2000年之前, 由於出入境管理局的工作量有限, 通過熟人關係才可以儘快簽出護照。 有省公安廳背景的旅行社代其他旅行社辦理護照, 一個旅行社的員工因為有同學在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處, 常被請吃飯, 拜託護照簽出的事。

而近些年, 不僅北上廣出境人數在增長, 四川也成為了國內出境最大客源地之一,

成都幾乎每年都在增加新的簽證中心, 荷航、英航等外國航空公司也在開設成都至國外的航線。 成都人尤其喜歡去提供落地簽的東南亞, 去越南芽莊、泰國普吉島看海。 晚上一兩點鐘, 成都機場全是等待出境的人, 盛況不亞於北京。

近二十年來, 對於出境遊客, 越來越多的使領館減免了申請材料, 放寬了申請條件, 有的免去了面簽環節;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外, 設置了更多的使領館, 解決了部分遊客異地辦簽的麻煩;簽證中心出現, 提高了使領館受理簽證的數量和效率。

曾在某國有旅行社從事多年中國入境游業務的餘良兵告訴介面新聞, 這幾年中國的入境簽證審核變嚴, 而國外對中國的簽證政策則是逐漸放寬甚至單方面免簽。

“中國出境遊人數的增長, 讓外國政府更看重中國人出境市場的巨大規模。 ”他說。

據美國駐華大使館簽證事務負責人提供給介面新聞記者的資料顯示, 2014年美國對華開放十年簽證後, 申請短期商務訪問、旅遊和學習交換的簽證占到98%, 其中90%獲得通過。 2016年美國領使館在中國共簽發了240萬張簽證, 每個簽證官每天要面簽100名申請者, 雖然工作量很大, 但辦理簽證的平均時間在過去兩年縮短到了5天。

2015年, 英國零售業和商業團體抱怨此前的英國對華簽證政策不夠便利, 中國遊客前往米蘭、巴黎而不是倫敦觀光購物, 意味著英國每年損失10億英鎊。 當年7月英國對華簽證實施新方案, 前往聯合簽證中心就能同時申請英國和申根簽證,

2016年1月, 英國政府推出面向中國遊客的兩年多次入境簽證。

“尤其是近5年, 我們目睹了簽證政策和服務的一系列變化。 ”英國簽證及移民局亞太區總監Kathryn Foster給介面的回復中稱。 目前英國在中國設立了15個簽證中心, 2016年他們還將其中一些簽證中心進行了遷址和擴建, 以應對持續增長的簽證申請量, 同時改進了官網的申請流程, 提供最短至24小時的加急服務。

“我們旅遊簽證的價格一直較低, 具有競爭力。 中國申請獲得英國簽證的通過率在2016年高達95%。 ” Foster說, 並提供了過去12年中國赴英人數的增長資料:2005年共有12.4萬中國人獲得非定居類英國簽證(包括時長在6個月內的旅遊和商務訪問), 而2016年的資料為58.2萬。

應接不暇的旅行社

百程旅行網簽證事業線的負責人張洋在2005年就進入出境旅行社從事簽證崗位的工作, 經驗豐富。當時有經濟實力出境的人還很少,大部分以報名參加ADS團隊(僅限於在被批准的旅遊目的地國家一地旅遊)或商務團組附帶旅遊行程的形式辦簽出境,因為個人申請簽證的難度大,使領館政策嚴苛,大眾獲取資訊的管道狹窄。

當時獲得國家旅遊局授權可以承接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服務的旅行社並不多,以國旅、中旅、中青旅,康輝等國有旅行社為代表。2004年暑期,中國公民赴東南亞、日韓、歐洲旅遊的需求升溫,促使國家旅遊局降低了出境遊服務資格的企業門檻,華遠、眾信、凱撒等民營旅行社也加入到出境服務行列。更多海外國家也開始出臺對華簽證辦理手續簡化、簽證費減免等政策。

據多位簽證從業者描述,使領館根據旅行社上年輸送客人的規模、提交簽證材料的品質、客人是否記錄良好等,每年給予一定數量的旅行社以送簽權,比如20家、50家。

這些名單上的旅行社,有權將客人的材料提交到使領館送簽。而隨著有出境需求的人越來越多,更多旅行社也開始承接簽證業務,把客人的材料轉交到有送簽權的旅行社,或者互通有無,比如有日本送簽權的旅行社把去泰國的遊客材料交給有泰國送簽權的同行,由對方提交到使領館。有送簽權的一方會向另一方旅行社收取一筆代送費,相應地增加到對方的簽證服務費用上。

張洋記得,十年前的簽證操作員工作繁瑣,每一單業務的耗時很長。中藝國際簽證部的史經理2008年進入簽證行業,工作中最讓他頭疼的一項就是翻譯材料。“不少檔並沒有固定的範本,例如銀行對帳單,不同銀行,同一個銀行不同省份的,格式都不一樣,翻譯備註欄時有許多轉帳記錄是簡寫的,翻譯起來很費勁。”他說到,還有各地的退休證、房產證,各省市以及農村的證件都不一樣。而現在給使館的翻譯件只需翻譯抬頭,不需要翻譯細項了。

材料準備過程的簡化使簽證操作員的效率提升了一倍。“以做30個人的團隊簽證來說,由兩人的工作量來承擔,2008年的時候需要工作兩天才能把30個人的材料做完,現在一天就能很輕鬆地做完。”史經理說。

早年間有外語能力的簽證外勤很有優勢。張洋回憶,當時互聯網沒那麼普及,各個使領館還沒有自己的中文網站,外勤會門外語,就能快速獲得一國最新的簽證政策。那時候法國送簽處只有幾十平方米,去送簽證材料時,收件的就是法國的簽證官,現在則是完全不同的情形。

2009年前後,法國開設了中智簽證中心,相當於是幫助使領館處理簽證業務的代理服務機構。簽證中心為各類申請材料製作了規範的範本,並擴大了接待量。“法國使館以前最多三個視窗,一個申請人從進門遞交材料到面試完出來要佔用一個小時,每天最多能收100來人的材料,開設簽證中心後,旺季一天的接待量可以達到1000人。”史經理告訴介面新聞。現在簽證中心已經遍佈一、二線城市。

簽證中心的設立,加上簽證申請政策及時透明地向大眾公開,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個人能自己去辦理簽證,而不是在旅行社報團送團簽。

擴大的生意圈

即使是自由行遊客多了起來,親自完成簽證申請整套流程人仍不在多數,為個人辦理簽證的生意也多了起來。

中青旅從事出境旅遊長達30年,簽證業務原本是在客人購買旅遊產品時作為配套服務,可隨著自由行的人數逐漸增加,個人辦理簽證的需求增大,於是也提供單辦簽證的服務。中青旅旗下遨遊網首席銷售官韓傑提供的資料顯示,其單辦簽證業務量每年的增速是50%以上,2016年的單辦簽證營收超過1個億。

進入簽證代理行業的繁盛時期,一些小規模的私營商戶、非正規的簽證代理人也來分一杯羹。

某國際旅行社簽證部負責人Thomas告訴介面新聞,在歐洲簽證中心、美國使館門口就常能碰到各類前來攬客的小商戶,幫忙檢查簽證材料,以10元一張的高價列印遺漏的材料,或者售賣保險,價格遠高於旅行社的收費,比如將5元錢成本的保險賣到100多元。

“這些守在使館門口的仲介消息靈通,但收取服務費就有高有低,完全看客人出境的緊迫程度,隨意開價。”中青旅簽證部有15年工作經驗的張星告訴介面新聞。

不少人因為長期對特定使領館辦理簽證流程、政策瞭解,對申請人提供辦簽支援,從中賺取仲介服務費,有些是從旅行社離職出來單幹的人,甚至還有使館退伍的武警;其他還有幫申請人排隊,寄存包裹,提供複印、列印、傳真服務,售賣境外保險,國際機票的人員。

除此之外,電商興起後,逐漸有更多的仲介、代理人在網路平臺做起生意。而這些從業者大多沒有一個透明統一的價格標準。

而在簽證中心越開越多,使館網站逐漸健全,資訊日益透明之後,這些仲介的收費也開始趨於合理,利潤降低。

2014年,攜程推出簽證服務價格透明化,把領館收取的簽證價格、簽證服務費分列出來,隨之百程旅行網等多家線上旅行社和線下代理商也跟進攜程,下調簽證代理價格。根據當時的報導,有些簽證服務費甚至從數百元下調至數十元。

攜程簽證經理黃卿對介面談及價格透明化的結果時說,“簽證代理的灰色空間幾乎已經沒有了。”她估計,在價格透明化之後,簽證服務行業的利潤降幅最起碼有30%。

“一方面,網路平臺加強了管理,例如淘寶在去年嚴格規範,必須有出境資質的旅行社才可以在網上開店鋪,銷售簽證商品提供服務;一方面市場訊息透明化,旅行社在宣傳自己的簽證服務使引導使用者使用正規的途徑辦簽證,行業的規則在理順。”百程簽證事業線負責人張洋說,業內非正規的代理人在近5年中至少縮減了75%。

爭奪潛在客源入口

線上旅遊企業推進簽證服務價格的透明化,同時也在通過簽證業務爭奪出境遊客源。

攜程目前有300多個員工在提供簽證服務,業務成本主要在人力,在這個基礎上略有盈餘。並且黃卿透露,大部分OTA會和競爭對手做價格比較,如果對方價格較低,也會積極跟進。

打開攜程、百程的簽證頁面,不僅可以預審材料、評估簽證通過率,關於一國簽證的材料說明甚至比使領館網頁上的更為詳細,並且價格便宜。例如泰國個人旅遊簽證,領館價免費,兩家產品收取的服務費僅幾十元。

2014年攜程有關負責人對媒體分析稱,預計簽證的線上滲透率會大幅提升,將有50%的個人旅遊簽證轉移到互聯網辦理,這其中的50%又會轉移到手機用戶端預訂。中國每年的出境人數遞增,簽證辦理給線上旅遊企業帶來可觀的流量。

百程2015年服務出國人次近200萬人。阿裡旗下的旅遊品牌飛豬2015年接待近900多萬的個人簽證和簽注業務,2016年的人數超過1000萬。

商家甚至願意貼錢提供服務來獲得流量。飛豬副總裁李文凱在年初的一次採訪中告訴介面新聞,有的平臺簽證商以低於成本的價格服務消費者,獲得使用者後再以銷售機票、購買當地旅遊產品的方式彌補利潤。

飛豬在給介面的書面回復中稱,雖然簽證的利潤在降低,但通過代辦(旅遊)簽證,獲得了前往該目的地的具體人群,以簽證為入口,可以再搭售當地遊,交通卡等獲取利潤。另外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也是收入的新來源,例如加急,列印照片,以及包裝拒簽全退等保險。

攜程簽證經理黃卿也提到,以在簽證服務之外搭售其他產品的方式增加收益,例如在預定時提示某類保險作為可選產品,在客人提交訂單後跳出目的地國家產品的廣告。據悉,這種借助使用者資訊推薦產品廣告來提高轉化率的做法,攜程、飛豬、百程都在操作。

靠主打簽證業務迅速發展起來的百程,會在辦公室的前臺安排諮詢顧問向客人推薦出遊產品;在App上用於規劃行程的“行程助手”,推薦用戶在旅行過程中可能會購買的產品,包括租車、博物館門票、遊覽船票等等各類細項。據百程方面介紹,公司從2014年起開始以簽證為入口進行關聯商品的轉化銷售,2016年營業額的同比增長在80%以上。

除了旅遊公司,因為簽證會涉及到個人資產、資質證明,銀行也看到了簽證帶來積累客戶的機會。招商銀行最早開始,對於其一定資產以上的貴賓客戶,提供歐洲多次往返的簽證辦理服務。而中信銀行則通過提供辦理加拿大、紐西蘭多次往返簽證且費用優惠的方式,促使潛在客戶使用其儲蓄、理財等更多銀行服務。

黃卿預計,未來5到10年,國內一線城市的簽證量會處於較平穩的狀態,二三線城市的簽證量會提升,個人簽證占比提升,線上辦理簽證的占比增加,並且簽證服務也會顯現出定制化的趨勢,例如一對一服務,上門收審。

儘管簽證辦理變得越來越簡單便利,十幾年前要提早去使館排長隊的景象不復存在,但簽證代理依然有著存在價值。為了節省個人時間、滿足個性化的需求,也讓這個行業朝著更專業化、更高效的趨勢發展,或許從中會衍生出更多的商業機會……

經驗豐富。當時有經濟實力出境的人還很少,大部分以報名參加ADS團隊(僅限於在被批准的旅遊目的地國家一地旅遊)或商務團組附帶旅遊行程的形式辦簽出境,因為個人申請簽證的難度大,使領館政策嚴苛,大眾獲取資訊的管道狹窄。

當時獲得國家旅遊局授權可以承接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服務的旅行社並不多,以國旅、中旅、中青旅,康輝等國有旅行社為代表。2004年暑期,中國公民赴東南亞、日韓、歐洲旅遊的需求升溫,促使國家旅遊局降低了出境遊服務資格的企業門檻,華遠、眾信、凱撒等民營旅行社也加入到出境服務行列。更多海外國家也開始出臺對華簽證辦理手續簡化、簽證費減免等政策。

據多位簽證從業者描述,使領館根據旅行社上年輸送客人的規模、提交簽證材料的品質、客人是否記錄良好等,每年給予一定數量的旅行社以送簽權,比如20家、50家。

這些名單上的旅行社,有權將客人的材料提交到使領館送簽。而隨著有出境需求的人越來越多,更多旅行社也開始承接簽證業務,把客人的材料轉交到有送簽權的旅行社,或者互通有無,比如有日本送簽權的旅行社把去泰國的遊客材料交給有泰國送簽權的同行,由對方提交到使領館。有送簽權的一方會向另一方旅行社收取一筆代送費,相應地增加到對方的簽證服務費用上。

張洋記得,十年前的簽證操作員工作繁瑣,每一單業務的耗時很長。中藝國際簽證部的史經理2008年進入簽證行業,工作中最讓他頭疼的一項就是翻譯材料。“不少檔並沒有固定的範本,例如銀行對帳單,不同銀行,同一個銀行不同省份的,格式都不一樣,翻譯備註欄時有許多轉帳記錄是簡寫的,翻譯起來很費勁。”他說到,還有各地的退休證、房產證,各省市以及農村的證件都不一樣。而現在給使館的翻譯件只需翻譯抬頭,不需要翻譯細項了。

材料準備過程的簡化使簽證操作員的效率提升了一倍。“以做30個人的團隊簽證來說,由兩人的工作量來承擔,2008年的時候需要工作兩天才能把30個人的材料做完,現在一天就能很輕鬆地做完。”史經理說。

早年間有外語能力的簽證外勤很有優勢。張洋回憶,當時互聯網沒那麼普及,各個使領館還沒有自己的中文網站,外勤會門外語,就能快速獲得一國最新的簽證政策。那時候法國送簽處只有幾十平方米,去送簽證材料時,收件的就是法國的簽證官,現在則是完全不同的情形。

2009年前後,法國開設了中智簽證中心,相當於是幫助使領館處理簽證業務的代理服務機構。簽證中心為各類申請材料製作了規範的範本,並擴大了接待量。“法國使館以前最多三個視窗,一個申請人從進門遞交材料到面試完出來要佔用一個小時,每天最多能收100來人的材料,開設簽證中心後,旺季一天的接待量可以達到1000人。”史經理告訴介面新聞。現在簽證中心已經遍佈一、二線城市。

簽證中心的設立,加上簽證申請政策及時透明地向大眾公開,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個人能自己去辦理簽證,而不是在旅行社報團送團簽。

擴大的生意圈

即使是自由行遊客多了起來,親自完成簽證申請整套流程人仍不在多數,為個人辦理簽證的生意也多了起來。

中青旅從事出境旅遊長達30年,簽證業務原本是在客人購買旅遊產品時作為配套服務,可隨著自由行的人數逐漸增加,個人辦理簽證的需求增大,於是也提供單辦簽證的服務。中青旅旗下遨遊網首席銷售官韓傑提供的資料顯示,其單辦簽證業務量每年的增速是50%以上,2016年的單辦簽證營收超過1個億。

進入簽證代理行業的繁盛時期,一些小規模的私營商戶、非正規的簽證代理人也來分一杯羹。

某國際旅行社簽證部負責人Thomas告訴介面新聞,在歐洲簽證中心、美國使館門口就常能碰到各類前來攬客的小商戶,幫忙檢查簽證材料,以10元一張的高價列印遺漏的材料,或者售賣保險,價格遠高於旅行社的收費,比如將5元錢成本的保險賣到100多元。

“這些守在使館門口的仲介消息靈通,但收取服務費就有高有低,完全看客人出境的緊迫程度,隨意開價。”中青旅簽證部有15年工作經驗的張星告訴介面新聞。

不少人因為長期對特定使領館辦理簽證流程、政策瞭解,對申請人提供辦簽支援,從中賺取仲介服務費,有些是從旅行社離職出來單幹的人,甚至還有使館退伍的武警;其他還有幫申請人排隊,寄存包裹,提供複印、列印、傳真服務,售賣境外保險,國際機票的人員。

除此之外,電商興起後,逐漸有更多的仲介、代理人在網路平臺做起生意。而這些從業者大多沒有一個透明統一的價格標準。

而在簽證中心越開越多,使館網站逐漸健全,資訊日益透明之後,這些仲介的收費也開始趨於合理,利潤降低。

2014年,攜程推出簽證服務價格透明化,把領館收取的簽證價格、簽證服務費分列出來,隨之百程旅行網等多家線上旅行社和線下代理商也跟進攜程,下調簽證代理價格。根據當時的報導,有些簽證服務費甚至從數百元下調至數十元。

攜程簽證經理黃卿對介面談及價格透明化的結果時說,“簽證代理的灰色空間幾乎已經沒有了。”她估計,在價格透明化之後,簽證服務行業的利潤降幅最起碼有30%。

“一方面,網路平臺加強了管理,例如淘寶在去年嚴格規範,必須有出境資質的旅行社才可以在網上開店鋪,銷售簽證商品提供服務;一方面市場訊息透明化,旅行社在宣傳自己的簽證服務使引導使用者使用正規的途徑辦簽證,行業的規則在理順。”百程簽證事業線負責人張洋說,業內非正規的代理人在近5年中至少縮減了75%。

爭奪潛在客源入口

線上旅遊企業推進簽證服務價格的透明化,同時也在通過簽證業務爭奪出境遊客源。

攜程目前有300多個員工在提供簽證服務,業務成本主要在人力,在這個基礎上略有盈餘。並且黃卿透露,大部分OTA會和競爭對手做價格比較,如果對方價格較低,也會積極跟進。

打開攜程、百程的簽證頁面,不僅可以預審材料、評估簽證通過率,關於一國簽證的材料說明甚至比使領館網頁上的更為詳細,並且價格便宜。例如泰國個人旅遊簽證,領館價免費,兩家產品收取的服務費僅幾十元。

2014年攜程有關負責人對媒體分析稱,預計簽證的線上滲透率會大幅提升,將有50%的個人旅遊簽證轉移到互聯網辦理,這其中的50%又會轉移到手機用戶端預訂。中國每年的出境人數遞增,簽證辦理給線上旅遊企業帶來可觀的流量。

百程2015年服務出國人次近200萬人。阿裡旗下的旅遊品牌飛豬2015年接待近900多萬的個人簽證和簽注業務,2016年的人數超過1000萬。

商家甚至願意貼錢提供服務來獲得流量。飛豬副總裁李文凱在年初的一次採訪中告訴介面新聞,有的平臺簽證商以低於成本的價格服務消費者,獲得使用者後再以銷售機票、購買當地旅遊產品的方式彌補利潤。

飛豬在給介面的書面回復中稱,雖然簽證的利潤在降低,但通過代辦(旅遊)簽證,獲得了前往該目的地的具體人群,以簽證為入口,可以再搭售當地遊,交通卡等獲取利潤。另外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也是收入的新來源,例如加急,列印照片,以及包裝拒簽全退等保險。

攜程簽證經理黃卿也提到,以在簽證服務之外搭售其他產品的方式增加收益,例如在預定時提示某類保險作為可選產品,在客人提交訂單後跳出目的地國家產品的廣告。據悉,這種借助使用者資訊推薦產品廣告來提高轉化率的做法,攜程、飛豬、百程都在操作。

靠主打簽證業務迅速發展起來的百程,會在辦公室的前臺安排諮詢顧問向客人推薦出遊產品;在App上用於規劃行程的“行程助手”,推薦用戶在旅行過程中可能會購買的產品,包括租車、博物館門票、遊覽船票等等各類細項。據百程方面介紹,公司從2014年起開始以簽證為入口進行關聯商品的轉化銷售,2016年營業額的同比增長在80%以上。

除了旅遊公司,因為簽證會涉及到個人資產、資質證明,銀行也看到了簽證帶來積累客戶的機會。招商銀行最早開始,對於其一定資產以上的貴賓客戶,提供歐洲多次往返的簽證辦理服務。而中信銀行則通過提供辦理加拿大、紐西蘭多次往返簽證且費用優惠的方式,促使潛在客戶使用其儲蓄、理財等更多銀行服務。

黃卿預計,未來5到10年,國內一線城市的簽證量會處於較平穩的狀態,二三線城市的簽證量會提升,個人簽證占比提升,線上辦理簽證的占比增加,並且簽證服務也會顯現出定制化的趨勢,例如一對一服務,上門收審。

儘管簽證辦理變得越來越簡單便利,十幾年前要提早去使館排長隊的景象不復存在,但簽證代理依然有著存在價值。為了節省個人時間、滿足個性化的需求,也讓這個行業朝著更專業化、更高效的趨勢發展,或許從中會衍生出更多的商業機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