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歐亞各國短程彈道導彈溯源,原來都是他的子子孫孫

滔滔“奧卡河”

——21世紀的俄系短程彈道導彈

1980年起, 前蘇聯就開始用固體燃料的“奧卡河”(北約稱為SS-23“蜘蛛”)短程彈道導彈替換“飛毛腿”, 其機動能力和精度給西方帶來了深刻影響。 但是由於不久後戈巴契夫上臺, 蘇聯基於國內的連年糧食歉收和經濟不振不得不簽署《中導條約》的附加條款, 封存並且銷毀了本國和提供給華約盟國的“奧卡河”導彈。 然而到了1997年, 俄羅斯又重啟了“奧卡河”的設計和生產工作, 從而開發出“伊斯坎德爾”-E近程彈道導彈。

“伊斯坎德爾”-E毫無疑問是“奧卡河”的“直系後代”

而在1999年, 時任烏克蘭總統的庫奇馬表示為了提高自主防禦能力, 要研製一型基於“奧卡河”導彈的技術發展而來的, 射程在500千米左右的彈道導彈。 2013年, 亞努科維奇政府宣佈終止這個“500千米導彈計畫”, 但在2014年烏克蘭政局發生動盪, 亞努科維奇下臺並流亡俄羅斯之後, 基輔的新政府在2015年再次啟動了這個被命名為“雷霆”-2的計畫,

按照烏克蘭議長圖爾季諾夫的說法, “雷霆”-2計畫得到了“不能透露具體情況的客戶”的資助, 將研製採用同一平臺發射基於“奧卡河”發展而來的“雷霆”-2短程彈道導彈和中程巡航導彈。 不久後韓國就開始製造和試驗射程800千米的“玄武”-2C短程彈道導彈和射程1500千米的“玄武”-3C中程巡航導彈, 前者顯然與“奧卡河”有某種淵源, 而且前蘇聯時期存在一個射程800千米的增程型“奧卡河”計畫, 而從烏克蘭公佈的“雷霆”-2導彈效果圖和模型照片上我們都可以發現, 其彈體和發射箱的外形與“玄武”-2C十分相似。

韓國“玄武”-2C彈道導彈

而到了2017年5月, 烏克蘭也首次公佈了“雷霆”-2彈道導彈的照片, 從烏方公開的照片上看, “雷霆”-2的發射車樣子十分奇特:從車輛長度上看, 應該是一輛八輪載重越野車, 但實際上該車卻有十個車輪, 其中四個車輪兩兩“緊挨著”, 顯得十分奇怪, 推測是因為其中的一根軸沒有驅動力, 但需要提供部分載重能力。

按照之前公開的資料,

“雷霆”-2彈道導彈的射程(烏克蘭自用型)將達到500千米, 其巡航導彈衍生型的射程是1500千米。

在蘇聯解體之後, 俄羅斯、烏克蘭甚至韓國都出現了基於“奧卡河”衍生而來的機動式短程彈道導彈。 除了“伊斯坎德爾”-E是“直系後代”外, “玄武”-2C和“雷霆”-2的出現實在是令人意外, 也許在蘇聯銷毀“奧卡河”之前, 已經做好了隨時重新投產該型導彈的準備, 所以才會有這些不可思議的21世紀俄系短程彈道導彈……

烏克蘭首次公佈的“雷霆”-2短程彈道導彈照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