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又一“慰安婦”受害者去世 中國大陸在世者僅剩16人

昨天是“3·8國際婦女節”, 88歲的海南儋州“慰安婦”符美菊老人于上午11點左右在家與世長辭。

符美菊的孫子王財強告訴紅星新聞:“今天下午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表示:“我們第一時間知道了此事, 已經發佈訃告了。 ”在得到這個噩耗時, 蘇教授很心痛。 他說:“到了這個年紀, 老人們一個接著一個走了。 從去年到今年已經走了好幾個了, 到目前為止只剩下16人了, 分佈在山西、湖北、湖南、浙江、廣西和海南。 ”

蘇智良教授去過符美菊的村子幾次, 最後一次見她是2014年。

符美菊, 攝於2014年

圖據紅星新聞

他告訴紅星新聞: “符美菊那個村莊有三個老人(“慰安婦”受害者), 晚年的她們一直心情很開朗, 經常一起活動。 我們每次去, 都把她們三個人叫到一起吃飯、聊天。 她的孫子對她挺好的, 很孝順。 ”蘇教授還透露:一個星期以前, 他們還接到王財強打來的電話, 說“奶奶身體不好”, “我們還想準備點錢給他寄過去,

還沒有寄, 老人就走了。 我們也是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對這些老人進行照顧。 ”

蘇智良教授告訴紅星新聞:“我們從2000年開始已經照顧了第18年了, 我所在的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出面援助, 錢不多, 每年每人五千元。 今年1月, 我們剛剛把今年的生活費送到每個老人的家裡, 包括符美菊。 資金都來自於好心人的援助, 曾經也在騰訊發起過捐助。 考慮到我們不是一個基金會, 所以現在也不再做這樣的事(發起捐助)。 有好心人援助當然最好, 沒有的話就我們自己來, 一共也沒有多少人。 這些老人平均年齡都超過90歲了, 應該好好地善待她們。 ”

另外, 在談到亞洲別國對“慰安婦”受害者的保護時, 蘇教授說:“別國政府、企業和民間共同來援助,

每個受害者平均一個月可以得到人民幣5000元以上的生活費。 這個是從上世紀90年代初持續到現在了。 ”

在談到這些老人如何看待這段歷史時, 蘇教授說:“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 各種表達都有。 有的人對戰爭的受害刻骨銘心, 要求一定要追討血債, 否則死不瞑目。 符美菊她們一直希望日本政府能對這段歷史有個說法。 ”

2016年5月28日, 江蘇南京, 中國境內最後的“慰安婦”攝影展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展出。 展覽展出25位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老人的肖像作品及生活組照200餘幅。 圖據東方IC

》健在的受害者李美金

長子:母親身體還可以, 感謝關愛

“慰安婦”受害者李美金同樣是海南省儋州市澄邁縣中興鎮人。

李美金, 攝於2014年

圖據紅星新聞

紅星新聞今天(3月9日)通過電話聯繫到了她的長子張太深。 張太深告訴紅星新聞:“雖然也有一些老年病, 耳朵背了、眼睛花了、吃飯也吃不了多少了, 但目前母親的身體看起來還可以, 拄著拐杖還是能夠走一點路。 ”

張太深告訴紅星新聞:“這些年一直都有各種好心人來看望母親, 每次來都帶了很多東西和一些錢。 ”對此, 張太深表示深深地感謝。 另據他透露, 今年1月, 當地婦聯也派人到家裡來看望了李美金老人, 還帶來了300元慰問金。

張太深透露, 他的母親李美金在17歲時被日軍抓去修機場。 與同村的符美菊、王志鳳一樣,也未能逃脫魔爪,成了“慰安婦”。勞累和性侵的傷害持續近一年後,李美金終於等來機會,趁著運送一名死亡勞工屍體回家的混亂,她擠入人群逃離了據點,這才踏上了回家之路。

》影像記錄《

中國“慰安婦”受害者

不應被歷史遺忘

2014年,我們曾經赴海南和山西採訪過幾位中國“慰安婦”受害者,其中就包括剛剛去世的符美菊老人,記錄下了她們珍貴的影像資料。

她們和她們的經歷,不應該被歷史遺忘。

2014年3月10日海南,符美菊,85歲(拍攝時)。

居住在澄邁縣中興鎮,被抓到大成鎮附近的慰安所充當慰安婦。

2014年3月10日海南,李美金,90歲(拍攝時)。

居住在澄邁縣中興鎮。日本兵進村燒村時被抓,迫為慰安婦。

2014年3月10日海南,王志鳳,90歲(拍攝時)。

居住在澄邁縣中興鎮。被日本兵抓去充當慰安婦並挖戰壕。

2014年3月10日海南,倖存的慰安婦林愛蘭,93歲(拍攝時)。

居住在臨高縣南寶鎮敬老院。被日本人抓去,又被漢奸誘騙“嫁給”日本人做老婆。

2014年3月11日海南,黃有良,黎族,90歲(拍攝時)。

居住在陵水縣田仔鄉母爸村委會乙堆村。1942年被送到藤橋日軍軍營充當慰安婦。

2014年3月11日海南,倖存的慰安婦陳亞扁,黎族,87歲(拍攝時)。

居住在陵水縣本號鎮衛生院後敬老院。被抓到三亞市的一所慰安所。

2014年3月11日海南,倖存的海南慰安婦之一陳林村,約88歲(拍攝時)。

居住在萬寧市大茂鎮進坑村9隊。沒有更多相關資訊。

2014年3月12日海南,倖存的慰安婦鄧玉民,苗族,89歲(拍攝時)。

居住在保亭響水鎮什齊村。和全村60多個人一起被抓去做勞工,期間被多次姦污。

2014年4月18日,山西省陽泉市盂縣西煙西村,張先兔老人。

當時,山西省提起訴訟的20位盂縣慰安婦倖存者中只剩下89歲(拍攝時)的張先兔一人在世。

2014年4月18日,山西省陽泉市盂縣七東村,慰安婦倖存者曹黑毛老人。

93歲(拍攝時)的曹黑毛老人曾被日本人糟蹋至兩度懷孕,後失去生育能力。有過一位養子,已經去世,一位養女仍在照顧她的生活。

》延伸閱讀《

上海慰安所舊址

“海乃家”拆除被叫停

“海乃家”外部

去年年初,上海一幢建築的命運曾在網上掀起波瀾。

在舊房改造拆遷過程中被緊急叫停的,是一座叫做“海乃家”的上海原日軍慰安所舊址。

當時著名作家陳丹燕、上師大教授蘇智良同時發出呼籲,對“海乃家”這種能夠完整保留證據鏈、建築本身也頗具特色的老房子,能否手下留情?上海市虹口區政府獲悉此事後,第一時間通知暫停拆除。

“海乃家”內部

蘇智良當時告訴媒體,“海乃家”是1939年正式開業的,裡面有浴室、倉庫、廚房、大廳等,當時慰安所裡不僅有中國婦女,也有朝鮮和日本婦女,其中中國“慰安婦”是日軍在中國戰場上俘掠的平民,約有20人。“海乃家”的經營直至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

據蘇智良介紹,上世紀90年代時,他在日本購得一本關於“海乃家”回憶的書籍,作者是日本人,中國名字叫華公平,是當年“海乃家”經營者的兒子。1944年到1945年,他在滬協助其父經營“海乃家”,目睹慰安婦種種慘狀,事後備受良心譴責,於是在1991年重返上海。“海乃家”的房間,與上世紀四十年代幾乎沒有變化,回到日本後,華公平寫成了《從軍慰安所“海乃家”的故事》,並向新聞界公開了他所知道的慰安所內幕和罪行。作為非常翔實的史料,蘇智良提交給世界記憶工程的24張照片中的6張,出自《從軍慰安所“海乃家”的故事》。文圖據《新聞晨報》

紅星新聞記者 | 羅天

紅星新聞記者 | 王效 組圖攝影

未經授權轉載或抄襲,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與同村的符美菊、王志鳳一樣,也未能逃脫魔爪,成了“慰安婦”。勞累和性侵的傷害持續近一年後,李美金終於等來機會,趁著運送一名死亡勞工屍體回家的混亂,她擠入人群逃離了據點,這才踏上了回家之路。

》影像記錄《

中國“慰安婦”受害者

不應被歷史遺忘

2014年,我們曾經赴海南和山西採訪過幾位中國“慰安婦”受害者,其中就包括剛剛去世的符美菊老人,記錄下了她們珍貴的影像資料。

她們和她們的經歷,不應該被歷史遺忘。

2014年3月10日海南,符美菊,85歲(拍攝時)。

居住在澄邁縣中興鎮,被抓到大成鎮附近的慰安所充當慰安婦。

2014年3月10日海南,李美金,90歲(拍攝時)。

居住在澄邁縣中興鎮。日本兵進村燒村時被抓,迫為慰安婦。

2014年3月10日海南,王志鳳,90歲(拍攝時)。

居住在澄邁縣中興鎮。被日本兵抓去充當慰安婦並挖戰壕。

2014年3月10日海南,倖存的慰安婦林愛蘭,93歲(拍攝時)。

居住在臨高縣南寶鎮敬老院。被日本人抓去,又被漢奸誘騙“嫁給”日本人做老婆。

2014年3月11日海南,黃有良,黎族,90歲(拍攝時)。

居住在陵水縣田仔鄉母爸村委會乙堆村。1942年被送到藤橋日軍軍營充當慰安婦。

2014年3月11日海南,倖存的慰安婦陳亞扁,黎族,87歲(拍攝時)。

居住在陵水縣本號鎮衛生院後敬老院。被抓到三亞市的一所慰安所。

2014年3月11日海南,倖存的海南慰安婦之一陳林村,約88歲(拍攝時)。

居住在萬寧市大茂鎮進坑村9隊。沒有更多相關資訊。

2014年3月12日海南,倖存的慰安婦鄧玉民,苗族,89歲(拍攝時)。

居住在保亭響水鎮什齊村。和全村60多個人一起被抓去做勞工,期間被多次姦污。

2014年4月18日,山西省陽泉市盂縣西煙西村,張先兔老人。

當時,山西省提起訴訟的20位盂縣慰安婦倖存者中只剩下89歲(拍攝時)的張先兔一人在世。

2014年4月18日,山西省陽泉市盂縣七東村,慰安婦倖存者曹黑毛老人。

93歲(拍攝時)的曹黑毛老人曾被日本人糟蹋至兩度懷孕,後失去生育能力。有過一位養子,已經去世,一位養女仍在照顧她的生活。

》延伸閱讀《

上海慰安所舊址

“海乃家”拆除被叫停

“海乃家”外部

去年年初,上海一幢建築的命運曾在網上掀起波瀾。

在舊房改造拆遷過程中被緊急叫停的,是一座叫做“海乃家”的上海原日軍慰安所舊址。

當時著名作家陳丹燕、上師大教授蘇智良同時發出呼籲,對“海乃家”這種能夠完整保留證據鏈、建築本身也頗具特色的老房子,能否手下留情?上海市虹口區政府獲悉此事後,第一時間通知暫停拆除。

“海乃家”內部

蘇智良當時告訴媒體,“海乃家”是1939年正式開業的,裡面有浴室、倉庫、廚房、大廳等,當時慰安所裡不僅有中國婦女,也有朝鮮和日本婦女,其中中國“慰安婦”是日軍在中國戰場上俘掠的平民,約有20人。“海乃家”的經營直至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

據蘇智良介紹,上世紀90年代時,他在日本購得一本關於“海乃家”回憶的書籍,作者是日本人,中國名字叫華公平,是當年“海乃家”經營者的兒子。1944年到1945年,他在滬協助其父經營“海乃家”,目睹慰安婦種種慘狀,事後備受良心譴責,於是在1991年重返上海。“海乃家”的房間,與上世紀四十年代幾乎沒有變化,回到日本後,華公平寫成了《從軍慰安所“海乃家”的故事》,並向新聞界公開了他所知道的慰安所內幕和罪行。作為非常翔實的史料,蘇智良提交給世界記憶工程的24張照片中的6張,出自《從軍慰安所“海乃家”的故事》。文圖據《新聞晨報》

紅星新聞記者 | 羅天

紅星新聞記者 | 王效 組圖攝影

未經授權轉載或抄襲,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