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聽中醫專家談端午“養生經”

▍文圖/《金鷹報》記者 吳越嬋

端午節, 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不僅具有深刻的歷史文化意義, 也是一個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大節日。 此時濕熱漸盛, 各種細菌大量繁殖, 人體濕熱出汗, 蚊蟲蒼蠅滋生, 各種皮膚類疾病開始多發。 因此, 古人也把五月端午稱作“惡月”或“百毒月”, 此時便更加需要注意中醫養生。 正值端午前夕, 記者請到了兩位元湖南省知名中醫, 告訴您端午和健康那些事兒。

湖南中醫藥大學推拿教研室主任彭亮副教授, 看起來年紀輕輕, 實則已是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了。 提到端午節,

他聊得最多的便是粽子。 每年端午節他的家人都會一起包粽子, 花樣繁多的粽子裡, 他最愛的是不加任何配料的純糯米粽子。 原因是端午時節濕氣較重, 飲食宜清淡。 粽葉包的純糯米粽子, 有清熱利濕的作用, 加了鹼性物質或者油膩的餡料, 反而會對脾胃造成一定的負擔。 除此, 他還特別針對老年人端午時節養生提出了一些建議。

初夏養心多吃苦

春養肝, 夏養心。 夏季天氣炎熱, 晝長夜短, 氣候乾燥, 中醫的說法夏季在五行中屬火, 對應的臟腑為“心”。 因此, 夏季養生的一大關鍵就是養“心”。 而中醫所說的“心”並非僅僅是“心臟”, 而是包括心臟在內的整個神經系統甚至精神心理因素。 中醫裡五臟與五味又是對應的關係,

其中“苦味與心臟對應”, 因此, 養心離不開苦味的食物。 苦味食物不一定都要味道苦, 因其主要強調的是“去心火”的作用, 例如苦瓜、苦菜、蓮子心、芹菜、絲瓜、馬齒莧等, 在中醫裡都屬苦, 都可降心火。 蓮子心則是中醫首推的化解心臟熱火的食物, 夏季應多食。

“搖頭擺尾去心火”

八段錦是一套中國傳統的針對臟腑、病症而設計的健身功法, 其動作優美, 健身效果明顯。 其中第五段就有記載“搖頭擺尾去心火”, 即“馬步站立, 雙手叉腰, 緩慢呼氣後擰腰向左, 屈身下俯, 吐出餘氣。 頭自左下方經體前至右下方, 引頸前伸, 自右側抬起, 配以呼氣;擰腰向左, 恢復馬步, 長呼氣。 全身放鬆, 呼氣末尾, 兩手同時做節律性掐腰動作數次。 ”並交換方向,

交替進行4-8次。

此動作靜以制躁, 有降服“心火”的作用。

穴位按壓可靜心

端午過後天氣暑熱, 此時人難免會出現焦慮、心情鬱悶、煩躁易怒等情緒, 此時除食療與鍛煉外, 還可結合對人體養心穴位的按摩, 進而逐漸消除症狀。

“神門穴”, 顧名思義就是心神出入的門戶, 當感覺心氣鬱結時, 可按壓此穴位, 幫助心氣打開一扇“嶄新的大門”。 常按壓此穴位可治療心痛心煩、驚悸健忘等症。 俗話說“酸痛取阿是, 胸脅內關謀”, 此處“內關”指的就是“內關穴”。 內關穴具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的作用, 時常按壓可治療心痛胸悶、心動過速或過緩等症狀。

彭亮示範神門穴、內關穴按壓法

最後, 彭亮也建議愛美的年輕人, 端午前後易發胖, 飲食需主清淡。 想要健康減肥, “管住嘴, 邁開腿”才是王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