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愛國,今天就從一位投江自盡的老人說起!

五月初五, 是謂端午。 今年的這個節日, 又近了。

端午節的民俗起源說法眾多, 其中以紀念屈原影響最為廣泛。 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 其心憂家國、情牽百姓。 也是因為此, 端午節與“愛國”這個關鍵字密不可分。

最近, 關於“愛國”主題的新聞報導貌似不少。

馬里蘭大學中國留學生的畢業演講引發熱議;浙江大學120周年校慶日, 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生們身穿當年紅軍軍裝出現在校慶活動上, 卻遭到了一些網路“大V”極為惡毒的侮辱和攻擊……

與此同時, 我們也看到了另一些正能量滿滿的新聞——當國歌突然響起, 00後的愛國方式讓人感動;當國歌播出失誤, 一群姑娘小夥兒的舉動讓人驕傲;為感謝傳播和平與友誼的中國海軍, 外國父親特意給女兒起名“中國”;外國人到底有多羡慕中國, 你可能都無法想像!

再談“愛國”, 我們就從為何要始終緬懷一位投江自盡的老人說起。

西元前278年, 秦將白起攻入郢都。

同年五月初五, 在楚地汨羅江邊, 一位年逾六旬的滄桑老人, 遙望著自己的國都成為一片焦土, 悲憤難當。

他以詩接結, 與生前事拜別, 然後, 懷抱楚石, 投入汨羅江萬頃波濤, 激起的漣漪一蕩千年。

兩千多年之後, 這位老人被確定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他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屈原。

(一)

五月初五, 是謂端午, 其民俗起源說法眾多, 但以紀念屈原影響最為廣泛。 這絕不是偶然。

在屈原留世的文學作品中, 我們找到了關鍵的線索——他愛他的家國, 愛得那樣深沉, 奪走他的愛, 就等於奪走了他的生命。

正因為有了這種“愛”之底蘊, 兩千多年來, 屈原的精神才會像春風化雨一樣感動著我們, 滋養著我們的民族。

端午節, 這個民間自然形成的節日, 能夠抵住歲月滌蕩洗禮, 延續千年, 充分表明, 愛國的力量能彙聚成無人可擋的滾滾洪流。

翻開歷史篇章, 無需細尋, 如屈原一樣的愛國志士, 湧至眼前, 他們的故事一一鋪開, 那便是浩瀚如海的精神世界。

天漢元年, 蘇武奉天子命持節出使匈奴, 被扣留, 幾經威逼利誘, 終不辱節, 被逐極邊苦寒之地牧羊。

十九載春秋更替, 蘇武仗漢節牧羊, 臨憑風雕雨啄, 節旄盡落, 頭髮和鬍子都白了, 依舊沒忘使節之命, 終見撥雲見天之日。

屈原祠

(二)

愛國情懷向來堅貞, 愛國情懷向來激蕩。

走進坐落在成都一角的杜甫草堂, 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座形象極為消瘦的塑像。

透過這座塑像, 我們似乎可以聯想到這位詩人的一生。 杜甫中晚年恰逢安史之亂, 為了躲避叛軍的屠殺, 杜甫東躲西藏, 常常為了吃飯而發愁, 更為糟糕的是, 戰火導致他與妻兒失散。

接踵而至的打擊並沒有使他垮掉, 反而寫出了諸多類似《春望》這樣憂家憂國、彪炳史冊的名篇。

時至今日, 我們習讀杜甫詩作, 誰都無法想像一個病怏怏、日暮滄桑的老人, 何以煥發出如此大的能量。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安史之亂平定之時, 杜甫用《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告訴了我們答案。

那是因為他時時眷念家國的和平與安定啊!

南宋時期, 國力積弱, 外侵不斷。 1192年“風雨大作”的一個夜晚, 年近70的陸遊為國家和民族的前途擔憂不已, 任憑狂風暴雨拍打屋脊與窗臺, 全然不顧, 疾書寫下《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戍輪台。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這28字, 字字銘志。

一個臥病在床的老人, 半夜躺在床上想的全是為國效力、為國戍輪台, 這怎能不讓人動容?!

有人認為死亡是終結, 但是陸游的愛國之情,在他瀕臨死亡的時候卻更加彌重。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是陸游留給兒子的遺言,讀罷更是讓人忍不住落淚。

杜甫草堂塑像

(三)

憂國憂民之心,以詩可見。岳飛以一首《滿江紅》將愛國情懷抒寫得淋漓盡致。

今日,當我們滿腔熱血,高唱《精忠報國》之時,豪邁之情最是難忘。軍人擔負守土之責,對於家國的感悟更加深刻。

不管是“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還是“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裡金刀血未幹”,都毫不含蓄地將軍人保家衛國的願望和壯志展現在世人面前。

當我們打開民政部2014年第327號公告,3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赫然入目,他們在國家民族危亡之時,捨生取義,令後人所敬仰。

而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河南省商城縣民政局發佈了《關於命名“趙崇德路”徵求意見的公告》。

趙崇德,河南商城人,原八路軍129師769團三營營長。1937年10月19日黃昏,率部夜襲陽明堡機場,撤出戰鬥時,為掩護戰友,壯烈犧牲。

商城人民以英雄為豪,紛紛點贊“趙崇德路”命名之舉。前人的事蹟情懷激勵著後人,後人沿著前人的足跡,奮勇前行,這就是愛國精神精髓源遠流長的重要原因——傳承中煥發無窮的力量。

40多年後,在祖國的南疆,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圖私利前線鋪滿黃金龜兒才去,為祖國戰場遍佈地雷老子我來。”

2003年冬季的某一天,第一次聽戰鬥英雄楊國躍講這句話的時候,我心頭為之一震,這是何等慷慨,何等豪邁。

鋼鐵戰士。陳九林 攝

(四)

如今,新一代中國軍人經歷世界變革的洗禮後,愛國情懷尚在沸騰乎?

崗巴營官兵站在世界屋脊回答你。

平均海拔4810米,這是生命的禁區,但這裡又是一個聽了不敢來,來了不想走的地方。

2015年媒體在採訪崗巴營官兵時,得到這樣一組資料,崗巴營最苦的哨所查果拉空氣中含氧量不足內地的35%,崗巴營官兵每年徒步巡邏1萬公里,翻越6000米以上的雪山78次,有4位來營探親的軍嫂長眠于此。

面對如此惡劣的環境,幾十年來崗巴營的官兵是如何挺過來的,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支撐他們挺過來?

“祖國就在我身後!”只要你感悟了“你站在哪裡,哪裡就是中國”的含義,你就會發現他們的動力來自何處了。

據說,魯周揚是第一個被崗巴營感動的大學生士兵,當他第一次踏上國境線時,激動得兩腿直打哆嗦。最後,要打退堂鼓的他,決定改變,留在這裡,做祖國的忠誠衛士。

崗巴營機要參謀樊德聚彌留之際,最後一個願望就是再看一眼查果拉。戰友們含淚把他抱上查果拉主峰,望著飄揚的國旗,他敬了一個軍禮,安詳地閉上了眼睛。

崗巴邊防某連官兵巡邏在曲典尼瑪冰川。劉友飛 攝

(五)

位卑未敢忘憂國。

在中國數千年文明史中,愛國情懷從未缺位,只是,當下我們需要反思的是,愛國是否只是單一群體的事兒?我們是不是應該摒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精緻利己主義,共同愛護我的國?

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屠格涅夫說,沒有祖國,就沒有幸福。每個人必須植根于祖國的土壤裡。

今天,我們被朱婷在賽場上的國旗護腕感動;我們被國歌突然響起時,00後的愛國方式感動;我們被國歌播出失誤時,那群姑娘小夥兒的舉動所感動。

……

我們需要別人的感動引領,但是我們更需要活在自己的感動中。人有不同,熱愛祖國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但只要將情感根植愛國土壤裡,每一個人都能演繹自己的感動,並獲得他人的尊重。

作者:冷熱貓

編輯:毛志文

編審:曲延濤

但是陸游的愛國之情,在他瀕臨死亡的時候卻更加彌重。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是陸游留給兒子的遺言,讀罷更是讓人忍不住落淚。

杜甫草堂塑像

(三)

憂國憂民之心,以詩可見。岳飛以一首《滿江紅》將愛國情懷抒寫得淋漓盡致。

今日,當我們滿腔熱血,高唱《精忠報國》之時,豪邁之情最是難忘。軍人擔負守土之責,對於家國的感悟更加深刻。

不管是“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還是“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裡金刀血未幹”,都毫不含蓄地將軍人保家衛國的願望和壯志展現在世人面前。

當我們打開民政部2014年第327號公告,3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赫然入目,他們在國家民族危亡之時,捨生取義,令後人所敬仰。

而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河南省商城縣民政局發佈了《關於命名“趙崇德路”徵求意見的公告》。

趙崇德,河南商城人,原八路軍129師769團三營營長。1937年10月19日黃昏,率部夜襲陽明堡機場,撤出戰鬥時,為掩護戰友,壯烈犧牲。

商城人民以英雄為豪,紛紛點贊“趙崇德路”命名之舉。前人的事蹟情懷激勵著後人,後人沿著前人的足跡,奮勇前行,這就是愛國精神精髓源遠流長的重要原因——傳承中煥發無窮的力量。

40多年後,在祖國的南疆,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圖私利前線鋪滿黃金龜兒才去,為祖國戰場遍佈地雷老子我來。”

2003年冬季的某一天,第一次聽戰鬥英雄楊國躍講這句話的時候,我心頭為之一震,這是何等慷慨,何等豪邁。

鋼鐵戰士。陳九林 攝

(四)

如今,新一代中國軍人經歷世界變革的洗禮後,愛國情懷尚在沸騰乎?

崗巴營官兵站在世界屋脊回答你。

平均海拔4810米,這是生命的禁區,但這裡又是一個聽了不敢來,來了不想走的地方。

2015年媒體在採訪崗巴營官兵時,得到這樣一組資料,崗巴營最苦的哨所查果拉空氣中含氧量不足內地的35%,崗巴營官兵每年徒步巡邏1萬公里,翻越6000米以上的雪山78次,有4位來營探親的軍嫂長眠于此。

面對如此惡劣的環境,幾十年來崗巴營的官兵是如何挺過來的,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支撐他們挺過來?

“祖國就在我身後!”只要你感悟了“你站在哪裡,哪裡就是中國”的含義,你就會發現他們的動力來自何處了。

據說,魯周揚是第一個被崗巴營感動的大學生士兵,當他第一次踏上國境線時,激動得兩腿直打哆嗦。最後,要打退堂鼓的他,決定改變,留在這裡,做祖國的忠誠衛士。

崗巴營機要參謀樊德聚彌留之際,最後一個願望就是再看一眼查果拉。戰友們含淚把他抱上查果拉主峰,望著飄揚的國旗,他敬了一個軍禮,安詳地閉上了眼睛。

崗巴邊防某連官兵巡邏在曲典尼瑪冰川。劉友飛 攝

(五)

位卑未敢忘憂國。

在中國數千年文明史中,愛國情懷從未缺位,只是,當下我們需要反思的是,愛國是否只是單一群體的事兒?我們是不是應該摒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精緻利己主義,共同愛護我的國?

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屠格涅夫說,沒有祖國,就沒有幸福。每個人必須植根于祖國的土壤裡。

今天,我們被朱婷在賽場上的國旗護腕感動;我們被國歌突然響起時,00後的愛國方式感動;我們被國歌播出失誤時,那群姑娘小夥兒的舉動所感動。

……

我們需要別人的感動引領,但是我們更需要活在自己的感動中。人有不同,熱愛祖國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但只要將情感根植愛國土壤裡,每一個人都能演繹自己的感動,並獲得他人的尊重。

作者:冷熱貓

編輯:毛志文

編審:曲延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