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蘇州銀行網點因銀行卡掛失牽出洗錢團夥 銀行:或系黑吃黑

央廣網蘇州5月27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 在網上搜索“代辦卡”會發現, 免費辦理的銀行卡居然有人花上百塊錢在收, 在警方不斷打擊下竟然還有人想出了主動出售自己銀行卡再“黑吃黑”的伎倆。 在賺到小錢的同時, 殊不知自己已經“一隻腳踏入了刑事犯罪的深淵”。

在58同城、趕集網等網站搜特定關鍵字, 可以找到很多人在花高價收購本可免費辦理的銀行卡, 撥通一名收卡人的電話, 對方表示, 一個人最多可以收五張。

收過來的卡都用來做什麼?日前, 深圳福田警方就打掉了一個專門買賣個人銀行卡的團夥,

警方負責人介紹, 這些被收來的卡, 大多被用於詐騙、洗錢等非接觸犯罪的收款管道, “這種非接觸性詐騙案件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 第一方面是虛擬購物類, 比如上網中了假淘寶、假連結或者冒充火車票、機票網站;另外一類是冒充身份類, 比如冒充公檢法、QQ盜號。 ”

在江蘇蘇州的浙商銀行, 有人在“學會”這一招後又來了一手“黑吃黑”, 一位吳姓男子在今年3月到浙商銀行姑蘇支行辦理了一張借記卡, 才過了3天他就帶著臨時身份證到銀行櫃檯掛失, 要求補辦新卡。 吳某在辦理業務時, 神情緊張, 銀行工作人員陳女士介紹, “在臨近營業結束的時候比較著急過來辦理商卡掛失, 使用的是臨時身份證。 ”

雖然用了三天就掛失卡有些奇怪,

但銀行工作人員還是給他重新補了一張, 可是第二天又有一名自稱是吳某的男子撥打銀行客服電話進行投訴, 因為自己銀行卡被掛失了。 工作人員立即調看錄影, 確認來的都是身份證上的本人。 吳某為什麼要自己“投訴自己”呢?而且電話裡自稱吳某的男子, 在與銀行人員交流時也顯得有點奇怪。 陳女士說:“內容是吳某自己投訴自己的卡怎麼會被掛失。 更關注的是掛失方式和管道, 而不在於要支取資金。 ”

而銀行人員在比對時發現, 吳某到銀行開戶、打電話給銀行, 使用的是不同手機號。 通過錄影對比, 工作人員發現與吳某一起辦卡的還有其他三人, 這四張卡在辦完之後立刻被分別轉入了9145元錢,

這4筆轉帳都來自另一家商業銀行同一持卡人。 其他三位元9145元很快在臺灣地區被取走。 只有吳某因為掛失銀行卡錢仍在賬上。 銀行工作人員陳女士回憶稱:“跟吳某當天來開卡的還有兩位可疑的人員, 同一天從同一個人帳戶上轉9145元到這三位元客戶賬上。 ”

經過分析, 銀行人員初步判斷新卡的背後有一個真吳某, 一個假吳某, 正在通過各自的手段, 想要拿到卡裡的9145元錢。 陳女士想到吳某可能參與了非法買賣銀行卡。

銀行分析, 這可能是“洗錢團夥”和“銀行卡倒賣人”之間的“黑吃黑”。 涉嫌倒賣銀行卡的真吳某, 在卡內被打入近萬元後, 不甘心賣掉自己銀行卡掙的幾百元蠅頭小利, 因此想通過掛失補辦坐享其成。

而假吳某應該就是洗錢團夥成員, 想奪回這筆錢, 就打電話投訴掛失行為。 目前, 銀行已將線索彙集至警方, 警方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將自己的銀行卡賣給別人, 毫無成本又能賺錢, 貌似是一件“快速來錢”的捷徑, 但是長期從事銀行卡業務分析的率銀網分析師張國強警告, 一旦發生經濟糾紛或卡片帳號參與了犯罪, 售卡者也要承擔責任, “如果明知道出賣銀行卡給犯罪團夥, 提供作案工具的行為持放任的態度, 有可能構成刑事犯罪共犯, 要受到刑法追究, 被害人在進行民事索賠時, 出借銀行卡的市民有可能要承擔相應的民事連帶賠償責任。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