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賽龍舟、拂拭沐蘭湯、用雄黃酒畫額……各地傳統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27日, 巴南區豐盛古鎮, 草藥飄香, 居民們讀詩詞、看表演、包粽子, 街頭巷尾彌漫著濃濃的端午味道。 記者 楊新宇 攝

磁器口古鎮, 工作人員用雄黃酒給小朋友畫額。 記者 甘俠義攝

重慶晨報訊 昨日上午, 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主辦的“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在我市各地舉行, 包粽子、旱地龍舟賽、端午詩會、“百姓名嘴”故事會等活動讓市民感受到了端午節熱鬧的氛圍。

上午10點, 巴南區豐盛古鎮端午主題活動啟動。

在豐盛古鎮十全堂前, 活動志願者們提供包粽子的材料, 邀請社區居民一起包粽子, 並將包好的粽子由豐盛社區送給敬老院的老人們。 主辦方還提供了不同品種的中草藥和香囊, 讓來古鎮遊玩的遊客一起製作香包, 並將香包作為禮物贈予遊客。

另一邊的仁壽茶館內, 不時傳出一陣陣誦讀的聲音。 原來, 為了讓更多人熟悉端午這類傳統節日, 巴南區文聯向社會徵集了80首有關端午的詩歌, 並邀請詩歌愛好者登臺吟誦。 除此之外, 專業的詩詞創作、鑒賞專家也向百姓講解閱讀和寫作詩歌的相關知識。

在豐盛古鎮禹王宮, 一場“百姓名嘴”故事會正在進行, 臺上的“名嘴”繪聲繪色講述屈原投江等端午傳統故事,

還帶來金錢板、相聲等類型的節目, 引來觀眾陣陣掌聲。

巴南區社科聯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次“百姓名嘴”故事會吸引了巴南區7位民間講故事能手, 通過故事會的形式, 讓市民更容易瞭解傳統端午文化, 也讓端午故事深入人心。

“屈原”現身 重現端午傳統習俗

重慶晨報訊 昨天早上, 一系列市民生活中少見的端午節傳統習俗在磁器口古鎮內逐一“復活”。

早上十點, 磁器口大門的牌坊處圍滿了遊客, 在人群的中央, 是一身漢服的“屈原”和他的侍從們。 “屈原”拿起翠綠的艾葉枝, 沾著深棕色陶缽內的沐蘭湯, 為遊客們驅除晦氣。 而屈原的男侍從則捧著一罐雄黃酒, 不停地用毛筆為圍上來的孩子們畫額。 而跟在“屈原”身邊的女侍從也沒有閑著,

她手中拿著五彩線和各式香囊, “我們希望這些由古鎮管委會準備的小禮物, 能為遊客們帶去古鎮的祝福。 ”

磁器口古鎮管委會工作人員說, 端午節其實有很多習俗已經被人們忘記, 比如拂拭沐蘭湯、畫額和綁五彩線。 他介紹說, 拂拭沐蘭湯是中國節日端午節的一種衛生習俗, 在古代端午節這天, 身著漢服的主祭將用菖蒲草沾上艾葉水, 在參加活動的人的雙手、額頭、脖頸輕輕拂拭一下, 以示驅除晦氣。 而畫額是在端午節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 一借雄黃以驅毒, 二借猛虎以鎮邪。

五彩線則是端午節的重要佩飾, 一般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 或懸於門首, 或戴小兒項頸, 或系小兒手臂,

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 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

除了這些民俗活動外, 端午節期間, 磁器口古鎮將舉辦多種活動及文藝表演。

端午龍舟比賽在九龍坡金鳳鎮海蘭湖舉行。 記者 胡傑攝

九龍坡·金鳳鎮

12支代表隊 近200人劃龍舟捉鴨

重慶晨報訊 27日上午,九龍坡區2017“我們的節日——端午”龍舟賽在金鳳鎮海蘭湖舉行。

本次比賽共有來自九龍坡區機關、街鎮12支代表隊近200名隊員在海蘭湖一決高下。“雄起!”“加油!”現場鼓聲雷動、呐喊震天。岸邊的觀眾也在為隊員們加油鼓勁。

據瞭解,金鳳鎮的端午民俗活動已有幾十年的歷史。

此次活動除了龍舟比賽,還有民俗活動,蘊含捉鴨子等傳統龍舟文化元素。因為按照傳統寓意,有龍舟有鴨子,才能“龍飛鳳舞”、“龍鳳呈祥”。

經過激烈角逐,最終華岩鎮龍舟隊奪得了龍舟比賽冠軍。

學生們穿著自製的漢服吟誦詩書。記者 胡傑 攝

江北區·濱江小學

看小朋友用報紙 做漢服過端午

重慶晨報訊 一次性紙杯、筷子,以及看過的舊報紙,你知道還能怎麼用嗎?昨日,江北區“粽情端午童夢中華”活動在濱江小學舉行,孩子們把這些物品製成漢服,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禮儀、誦詩書、包粽子。

活動以賽旱龍舟開場,濱江小學的老師們帶著學生競渡爭上游,全場的氣氛也被帶動起來。師生們還一起進行包粽子比賽,平時孩子們只吃過粽子,不知道怎麼包,在老師的帶領下學起來。有的孩子很快就練習得熟練起來,舀米、裹葉、繫繩,包得像模像樣。

隨後,學生們穿著漢服出場吟誦《詩經》,仔細一看,這些漢服大有文章。原來,漢服是用舊報紙製作而成,一次性紙杯做成了髮髻,一次性筷子則是發簪,既環保又特別。有的學生把粽葉做成時裝,非常有創意。

江北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江北區為創建“明禮儀、知愛國、懂感恩”的校園文化,組織開展“粽情端午童夢中華”活動,“讓孩子們在吟詠詩詞之時,受文化滋養,達雅言之道、養君子之風,讓他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重慶晨報訊 27日上午,九龍坡區2017“我們的節日——端午”龍舟賽在金鳳鎮海蘭湖舉行。

本次比賽共有來自九龍坡區機關、街鎮12支代表隊近200名隊員在海蘭湖一決高下。“雄起!”“加油!”現場鼓聲雷動、呐喊震天。岸邊的觀眾也在為隊員們加油鼓勁。

據瞭解,金鳳鎮的端午民俗活動已有幾十年的歷史。

此次活動除了龍舟比賽,還有民俗活動,蘊含捉鴨子等傳統龍舟文化元素。因為按照傳統寓意,有龍舟有鴨子,才能“龍飛鳳舞”、“龍鳳呈祥”。

經過激烈角逐,最終華岩鎮龍舟隊奪得了龍舟比賽冠軍。

學生們穿著自製的漢服吟誦詩書。記者 胡傑 攝

江北區·濱江小學

看小朋友用報紙 做漢服過端午

重慶晨報訊 一次性紙杯、筷子,以及看過的舊報紙,你知道還能怎麼用嗎?昨日,江北區“粽情端午童夢中華”活動在濱江小學舉行,孩子們把這些物品製成漢服,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禮儀、誦詩書、包粽子。

活動以賽旱龍舟開場,濱江小學的老師們帶著學生競渡爭上游,全場的氣氛也被帶動起來。師生們還一起進行包粽子比賽,平時孩子們只吃過粽子,不知道怎麼包,在老師的帶領下學起來。有的孩子很快就練習得熟練起來,舀米、裹葉、繫繩,包得像模像樣。

隨後,學生們穿著漢服出場吟誦《詩經》,仔細一看,這些漢服大有文章。原來,漢服是用舊報紙製作而成,一次性紙杯做成了髮髻,一次性筷子則是發簪,既環保又特別。有的學生把粽葉做成時裝,非常有創意。

江北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江北區為創建“明禮儀、知愛國、懂感恩”的校園文化,組織開展“粽情端午童夢中華”活動,“讓孩子們在吟詠詩詞之時,受文化滋養,達雅言之道、養君子之風,讓他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