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雲這麼火,對父母教育孩子有什麼啟示

很多人都知道馬雲, 百度甚至能搜出8410萬個相關結果。 關注馬雲的人, 各有各的目的, 有的想要獲得創業的靈感, 有的想要得到勵志的力量。 其實, 馬雲的演講、馬雲的故事, 還有不少值得為人父母關注的地方。

1、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馬雲在很多場合都談到了阿裡巴巴的價值觀, 說阿裡巴巴可以沒有馬雲, 但必須堅持企業的價值觀。 正確的價值觀可以幫助一個企業建立起良好的企業文化, 培養員工強烈的使命感, 它是一個企業的核心。

同樣的, 正確的價值觀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核心。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生命的意義,

對人生和生活有正確的認識, 只有這樣, 孩子才可以在大是大非前做出正確的選擇, 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2、學會樂觀

馬雲在演講中提到過他對80、90後的看法, 對社會制度、腐敗問題的看法, 你會發現, 他對未來總是抱著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

一個挫折, 在悲觀的人眼裡是絕望, 但在樂觀的人眼裡卻是希望。

卡茨教授綜合大量實證分析後得出過一個結論:氣質是教育最重要的目標。 所謂的氣質, 就是相對穩定的思想意識的習慣, 包括樂觀、悲觀、好奇、冷漠、自信、怯弱等。 而最成功的那些人, 不管是企業家、政治家、科學家還是律師, 他們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品質, 那就是樂觀、好奇、自信。

3、喚醒內在的力量

馬雲成長的故事有很多, 如果要挑出一個來教育孩子, 最勵志的恐怕要屬於蹬三輪車的馬雲因為讀了路遙的小說《人生》, 在兩次高考失敗後繼續努力, 最終考上杭州師範學院的故事。

但馬雲本人並不這麼看, 他認為中學時代的英語老師影響過他, 路遙的《人生》影響過他,

金庸的《笑傲江湖》影響過他, 他身邊的人都影響過他, 沒有一個人或一本書是可以完全影響你, 真正能讓你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人, 是各種影響的積累, 到最後水到渠成, 讓你有了真正的改變。 所以, 父母想要喚醒孩子內在的力量, 最為重要的就是給予孩子持續不斷的積極的影響, 為孩子做好的榜樣。

4、向成功者學習精神, 向失敗者學習教訓

馬雲說他不看成功學, 他更願意看失敗的例子。 就算是寫阿裡巴巴如何成功、如何不錯的書, 他也一本沒看過。 馬雲說:如果讓我來寫, 我最想寫的是《阿裡巴巴的一千零一個錯誤》。

有些父母會有這樣的經歷, 看到誰家的小孩優秀, 就把這些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都拿來照用, 結果發現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其實, 任何教育的方法都有可能成功, 也有可能失敗, 但真正應該學習的, 是成功者的精神, 是失敗者的教訓。

5、做人最重要

馬雲說做事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做人, 不管事業多成功、多偉大、多了不起, 到這個世界就是享受經歷這個人生的體驗。

這句話放在教育上, 也很貼切。 孩子的學習重要嗎?當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做人。 記得在微軟亞洲研究院裡, 李開複、張亞勤等30位在大眾眼裡極為成功的人士, 談到對他們人生影響最大的老師時, 發現這些老師全部籍籍無名。 這些老師之所以讓他們難以忘懷, 是因為這些老師教給他們如何做人, 該朝哪個方向走。

最後, 借用馬雲的一句話來總結, 希望做父母的能從中受益:中國的教育“教”很好, 而“育”卻太差, 但育才是文化、是想像力、是智慧, 沒有育的話就誕生不了創造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