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霞浦“參”歌唱豐收

陳芝秀用手感覺海參的彈性以判斷下一步工序。

豐收喜悅。

繁忙的海參收成場景。

工人在展示即將上市的大海參。

霞浦當地企業開發出“即食海參”等產品深受顧客青睞。

工人在製作拉缸鹽海參。

寧德網消息

3月14日清晨6時, 天剛濛濛亮, 記者登上霞浦縣溪南鎮東安水域上的一處漁排, 五六十名頭戴遮陽帽、身著五顏六色衣服的工人正一字排開, 忙著從參籠中收穫海參, 漁排邊停靠著兩艘前來收參的漁船, 十來名工人忙著沖洗、過稱、裝船, 一片熱鬧繁忙的勞動景象。

“今年長勢還算可以, 這兩天鮮參的收購價在每公斤100元左右, 比去年高了不少。 已經安排工人在海上收了4天, 估計還得再收6天, 一些老客戶早早就向我們廠下了訂單。 ”養殖戶吳秋光說。 在他的加工廠裡工人們忙著卸貨、開口清腸、沖洗、蒸煮、攪拌、灑鹽……去年吳秋光與合夥人共同投資3000萬元養了兩個漁排共20萬粒的參苗,

今年預計養殖贏利能達到1200萬元至1500萬元, 另外加工海參半成品還能再創收百來萬元。

63歲的陳芝秀來自山東萊州, 有著40多年豐富的加工海參經驗, 每年霞浦海參收穫季, 她就會來當地的一家企業當一個月的技術員, 指導工人製作半成品海參, 今年已是第4年。 當地還有不少像她一樣來自北方的工人參與海參的養殖與加工。

據瞭解, 霞浦海參主要集中在東吾洋和官井洋兩大海域養殖。 養殖方式以浮伐吊籠為主, 養殖週期從當年的11月到來年的4月。 客商收購期為每年的3月下旬到4月中旬。 近幾年來, 霞浦縣海參養殖規模迅猛發展, 2016年, 全縣海參產量1.7萬多噸, 產值16億元左右, 成為中國南方海參的主產區、中國海參拉缸鹽集散中心, 從而奠定了霞浦“中國南方海參之都”的地位。2016年7月,“霞浦海參”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成功,這是霞浦縣繼“中國最美灘塗”“霞浦紫菜”之後又添得的一枚金字招牌,將進一步推進霞浦海參的品牌建設,增強霞浦海參在消費者中的知名度,進而提高霞浦海參在市場的佔有率。據估算,今年全縣海參產量約為2.5萬噸,產值高達25億元,帶動周邊兩萬多居民從事養殖、加工等相關產業。

從而奠定了霞浦“中國南方海參之都”的地位。2016年7月,“霞浦海參”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成功,這是霞浦縣繼“中國最美灘塗”“霞浦紫菜”之後又添得的一枚金字招牌,將進一步推進霞浦海參的品牌建設,增強霞浦海參在消費者中的知名度,進而提高霞浦海參在市場的佔有率。據估算,今年全縣海參產量約為2.5萬噸,產值高達25億元,帶動周邊兩萬多居民從事養殖、加工等相關產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