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新華社評論員:推動綠色發展 營造碧水藍天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題:推動綠色發展 營造碧水藍天——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

新華社評論員

生態興則文明興, 生態衰則文明衰。 “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域工作的突出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立足戰略全域, 把握發展規律, 深刻闡釋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意義, 並對此提出6項重點任務。 講話體現系統思維, 突出問題導向,

為我們進一步轉變發展觀念, 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提供了重要遵循, 指明了實踐路徑。

“天不言而四時行, 地不語而百物生。 ”古往今來的實踐表明: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這是無法抗拒的發展規律, 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由之路。 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 但也積累了大量生態環境問題。 無論是補齊發展短板, 還是回應群眾關切, 都要求我們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從根本上破解環境難題, 把我國建設成為生態環境優美的國家, 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 理念是實踐的指南。 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首先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 今年6月5日環境日主題設定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就是旨在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的強烈意識。 堅持和貫徹新發展理念, 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 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我們就能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的增長點、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 開創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

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涉及方方面面, 是一項系統工程。 只有注重解決當前突出問題, 又著眼長遠發展, 多策並舉、標本兼治, 才能築牢根基、行穩致遠。

具體講, 就是要圍繞習總書記提出的6項重點任務持續發力、務求實效。 堅持重點和基礎兩手抓、兩手硬, 既加大環境污染綜合治理, 又加快推進生態保護修復, 以綜合治理突破難點問題, 讓保護修復夯實生態基礎;針對生產和生活雙管齊下, 既全面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又宣導推廣綠色消費, 以資源的高效開發利用從生產端發力, 以綠色節約、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從消費端著力, 形成彼此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聚焦保障和引領, 既著力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又切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用制度提供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保障, 以綠色發展方式引領經濟健康發展, 把發展的基點放到創新上來, 為可持續發展注入不竭動力和活力。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 能否落到實處, 關鍵在領導幹部。 一些重大生態環境事件背後, 都有幹部不負責任、不作為的問題。 有權必有責, 有責要擔當。 要以落實領導幹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為抓手, 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負有責任的領導幹部, 必須嚴肅追責。 各級黨委和政府切實重視、加強領導, 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門等部門各盡其責, 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倒逼落實的壓力, 就能讓生態文明建設各項任務真正落地生效。

生態文明建設人人有責、人人受益, 每個人都是踐行者、推動者。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 加快構建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佈局體系、綠色迴圈低碳發展的產業體系、約束和激勵並舉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綠色行動體系,

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建設, 激蕩起綠色發展的磅礴力量, 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共同開創億萬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