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關節炎的藥酒配方分享

關節炎泛指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的炎性疾病, 可分為數十種。 我國的關節炎患者有1億以上, 且人數在不斷增加。 臨床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及關節畸形, 嚴重者導致關節殘疾、影響患者生活品質。

用中藥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療效確切。 把具有抗風濕作用的藥物配成藥酒, 則可增加這些藥物活血益氣, 暢通經絡的作用。 並且, 服用藥酒治病, 簡單方便。 現介紹四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藥酒配方。

方一:活血舒筋酒——主治關節疼痛麻木。

原料:獨活30克、寄生50克、秦艽30克、防風20克、細辛10克、川斷30克、茯苓60克、桂枝30克、川芎30克、白芍60克、制川烏15克、當歸60克、生地30克、川牛膝30克、甘草20克。

制法:把上藥切碎後, 放入紗布袋中。 將裝藥的紗布袋放於1500毫升的白酒中, 浸泡7—10日後, 藥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 每日服2次。 首次的服用量減半。

功效:活血祛風, 舒筋通絡, 祛寒除痹。 此方主治關節疼痛、酸楚麻木、屈伸不利等病症。

注釋:此方是獨活寄生湯減去人參、杜仲, 加入川烏而成。 獨活寄生湯原本就是治療痹症的有效方劑, 再加入川烏, 則增強其祛寒逐痹的功效。

方二:烏頭通痹酒——主治寒邪引起的關節痛 。

原料:制川烏20克、黃芪60克、桂枝30克、芍藥46克、穿山龍60克、青風藤60克、鑽地風60克、僵蠶60克、烏梢蛇60克、蜂房36克、甘草24克。

制法:把上藥切碎後, 放入紗布袋中。 將裝藥的紗布袋放於2000毫升的白酒中, 浸泡7—14天后, 藥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 每日服2次。

功效:溫經散寒、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此方適用于因病人感受寒邪而引起的關節疼痛。

注釋:方中川烏, 有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黃芪有益氣固表的作用, 它可以防止病人因出汗過多而引起的表虛症;桂枝、烏梢蛇、地龍、穿山龍、青風藤等均有祛風除濕, 溫經通絡的作用。

方三:三痹酒——主治風寒濕引起的腰腿疼。

原料:人參、黃芪、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杜仲、川牛膝、川斷、桂心、細辛、秦艽(音交)、獨活、防風各30克。

制法:把上藥切碎後, 裝入紗布袋中。 將裝藥的紗布袋放於500毫升的白酒中, 浸泡7—14日後, 藥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 每日服2次。

功效:補氣血、壯筋骨、祛風濕、通經絡。 此方主要用於治療因風寒濕痹久治不愈所引起的腰腿疼痛、肢體無力, 關節伸屈不便等病症。

注釋:本方的特點是:扶正與祛邪並重。

方中人參、黃芪、生地、杜仲、川斷、當歸、甘草具有/ 補益氣血、強筋壯骨的作用;川芎、秦艽、獨活、防風、細辛、牛膝等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散寒止痛的作用。

方四:溫經酒——主治下肢關節疼痛。

原料:黃芪60克、當歸30克、茯苓45克、川牛膝45克、蒼術75克、巴戟肉120克、防風15克、香附朱15克、石斛45克、萆(音閉)薢(音謝)30克、獨活30克。

制法:把上藥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藥的紗布袋放於2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日後,藥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補氣血、溫經絡、祛風濕、強筋骨。此方主要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及坐骨神經痛等病症所引起的下肢關節疼痛。

注釋:本方的功效重在補氣血、祛風濕。方中的牛膝具有補肝腎、壯筋骨的作用;獨活、防風等藥具有抗風濕的作用。

注:治療關節炎的藥酒配置方法多種多樣,本文僅給出了其中四種,可根據個人情況自行調整,切記用藥量及飲酒量不宜過大。同時也希望大家在使用過程中有好的方法分享一下。

更多精彩內容可關注“南星說醫”。

制法:把上藥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藥的紗布袋放於2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日後,藥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補氣血、溫經絡、祛風濕、強筋骨。此方主要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及坐骨神經痛等病症所引起的下肢關節疼痛。

注釋:本方的功效重在補氣血、祛風濕。方中的牛膝具有補肝腎、壯筋骨的作用;獨活、防風等藥具有抗風濕的作用。

注:治療關節炎的藥酒配置方法多種多樣,本文僅給出了其中四種,可根據個人情況自行調整,切記用藥量及飲酒量不宜過大。同時也希望大家在使用過程中有好的方法分享一下。

更多精彩內容可關注“南星說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