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甘蔗高產栽培技術

一、甘蔗土壤

1、以糰粒結構最為理想。

2、PH為7.0—7.5最為理想。

3、PH

4、增施有機肥。

5、與大豆、花生間作、輪作。

6、蔗葉還田。 直接翻壓還田、覆蓋還田。 (注意施放石灰和速效氮肥, 避免細菌分解養分丟失)

二、施足基肥

施完全部P、K肥、有機肥。 30%的N肥。

三、種苗處理

1、曬種。 必須與浸種相結合, 或土壤水分充足, 否則適得其反。 曬種前剝除老葉鞘, 留下嫩葉鞘, 然後攤開蔗種晾曬1—2天, 幼嫩節間稍有皺縮即可。

2、砍種。 一般砍成2—3個牙一段, 幼嫩頂部可砍成3—5個牙一段。 老幼苗分開堆放、浸種、消毒、催芽、分開種植。 使其幼苗生長均勻。

3、浸種。 對久貯、乾旱種苗, 用清水或2%石灰水浸種。

清水:流動水浸2—3天。 死水1天, 注意經常換水。

石灰水:按濃度配好石灰水, 取其上清液浸種。 注意不能先放種後放石灰水, 避免燒苗。 浸種時間:稍部苗12—24h, 中下部苗24—28h。 氣溫>25度時時間短些, 反之長些。

4、消毒。 防止三片真葉前鳳梨病和赤腐病。 消毒前將種苗撈起瀝幹,

石灰水浸種的, 要沖洗乾淨石灰再消毒。 A 50%多菌靈或70%托布津或50%本來特, 以0.1%的藥液浸種10分鐘。 B 2%石灰水加50%苯來特, 1噸石灰水加0.2kg苯來特浸種24小時。

5、催芽。 一般不用進行。

四、下種技術

1、時間

一般10釐米內土層溫度10度以上可以下種。

桂中地區雨水至春分下種。

採用地膜覆蓋技術可提前。

2、密度

最理想有效徑數:大徑種5400株/畝。

小徑種6400株每畝。 注意祛除後期分蘖。

中莖種4400段雙牙苗/畝。

(一般每畝有效苗7000株, 有效徑為6100根左右最合適)

3、方式

雙行播種, 兩行間隔10CM以上。

單行、品字。

平方, 避免架空, 天地呀。

4、撒藥、蓋土

蓋土時, 乾旱, 較冷時蓋厚些7—10釐米, 氣溫好雨水多的蓋5釐米。

5、蓋土後, 噴除草劑

每畝用40%阿特拉津200g加80%乙草胺40ml, 兌1000斤水。

6、覆蓋地膜, 做好三濕下種, 人工破膜, 適時揭膜。

五、營養特點

甘蔗一生對NPK需求量比例:N:P2O5:K=1:0.7:1.2-1.3, 配施比例為2:1:2。

地膜覆蓋二次施肥法:將30—50的氮肥與全部的有機肥、磷肥、鉀肥一起作基肥, 攪拌後施於植溝內, 並與溝底土拌勻, 然後擺種、施藥、覆土、噴除草劑、蓋地膜。 到伸長期揭膜並將餘下的50—70%氮肥全部根際施肥,

並大培土。 (通常主莖12片真葉以後進入神長期。 )前期需求營養不多但非常迫切, 施足基肥。

六、合理施肥原則

1、重施基肥, 早施追肥。

2、有機無機配合施用。

3、看天看低看蔗施肥雨後幹施, 天旱水施, 沙土多次少施, 粘土少次多施, 蓋地膜的少吃多施, 不蓋地膜的多次少施, 遲熟品種多施, 早熟品種少施。

4、P肥全部做基肥, 移動性小, 施于根際有利吸收(集中條施於種植溝內)K、P肥強調早施, 集中施。

N肥前期需求少, 但非常迫切。 植後3—4個月內的分蘖盛期—伸長初期是需N高峰期。 冬、春植蔗伸長初期(旱地6月底)秋植蔗和宿根蔗在5月底全部施完。

七、田間管理

1、前期管理。 當大部分幼苗長出2—3葉左右時, 及時查苗補苗。

可以在下種時留一小行預備苗供補苗用。

補苗在陰雨天或土壤濕潤時進行。

補苗後淋足定根水。

如果所補的蔗苗過大, 應除去1/3長的葉片。

成活後再增施一次速效氮肥, 使其趕上其他苗, 全天蔗苗均勻生長。

2、5片真葉以上, 到拔節這段時間為分蘖期。

3、砍收原則。 早熟先砍, 遲熟後砍。 秋植、宿根蔗先砍, 春冬植蔗後砍。 不留宿根的先砍, 留宿根的後砍。 旱地先砍, 水田後砍。 留宿根的最好安排在一月下旬以後(大寒以後)砍收, 2、3月月最適宜, 如果砍收過早, 要用蔗葉覆蓋, 防旱防霜。

留宿根的甘蔗不宜在雨天砍收, 避免土地板結, 同時容易引起蔗兜感染鳳梨病, 同時, 儘量低砍!

【20kg】植美佳1#提苗旺長型 瓜果蔬菜 果樹等沖施滴灌液體肥 ¥218 購買

------------------------------------

學農技、找專家、問病害

關注“眾植農業”, 學習種植技術(ID:zzny1218 ←眾植商城植美佳液肥專賣)

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或疑問,歡迎在評論給我們留言,以上僅供參考,謝謝!

學習種植技術(ID:zzny1218 ←眾植商城植美佳液肥專賣)

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或疑問,歡迎在評論給我們留言,以上僅供參考,謝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