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喜鵲解西遊記:起步掛檔就翻車的唐三藏

唐僧親口答應取經, 又和李世民拜了把子, 自然就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他洪福寺的徒弟都很擔心, 去西天, 路途又遠, 還聽說有很多妖魔,

這一去恐怕性命難保。 徒弟說得非常有道理, 西天誰都沒去過, 萬一在路上歐我了可怎麼辦?現在唐僧沾了皇親, 如果死了對大唐的佛教勢力絕對是重大打擊。 玄奘道:“我已發了弘誓大願, 不取真經永墮沉淪地獄。 ”唐僧的意思是, 誰讓我笨呢!當時就傻乎乎地發了誓, 如果不去就丟大人了。 “大抵是受王恩寵, 不得不盡忠以報國耳。 ”這句話說出了唐僧的心聲, 衣服也穿了, 還全城一通炫耀, 大唐都知道我了, 想跑也跑不了, 況且還和皇帝拜了兄弟, 硬著頭皮也得去呀, 大不了把自己這條命豁出去得了, 起碼給佛教賺來了好前程, 如果跑了, 能不能跑得了先放一邊(絕對跑不了), 整個佛教也跟著遭殃。 然後又囑咐徒弟, 這一次去凶多吉少,
也許二三年, 也許五七年, 如果山門松枝頭向東就是沒死回來了, 如果不是, 就是死在路上了, 洪福寺就再選一個主持吧。 也就是說, 唐僧對西行非常沒有底, 是考慮到死在路上這種可能的。

轉天, 李世民給唐僧送行, 準備好了通關文牒, 卜了吉日吉時, 然後將關文和一個化齋的紫金缽盂給了唐僧, 又選了兩個隨從, 送了一匹馬, 一直送到關外, 洪福寺的僧人等候在關外送了唐僧一些衣服。 唐僧不想耽擱要走, 李世民給唐僧敬了一杯酒, 先給唐僧起了一個雅號:三藏, 然後將一撮土放入酒中, 唐僧不知道怎麼回事, 一臉懵逼, 李世民問他什麼時候能回來, 唐僧承諾三年就能回來, 然後李世民解釋了有土的酒:“日久年深,

山遙路遠, 禦弟可進此酒:寧戀本鄉一撚土, 莫愛他鄉萬兩金。 ”這句話是啥意思呢?李世民取經的本意是救孫悟空出來, 為了救孫悟空李世民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 只要唐僧把事情辦妥了, 萬兩黃金根本不是事, 天下哪個國家比大唐富?別人能給他的, 李世民加倍都給得起。 但是如果你幹得不妥當, 大唐和尚們的下場就不能看了。 你想想家鄉的和尚們, 知道該怎麼做吧?這個動作既有激勵也有威脅, 其實取經這事就是李世民和如來較勁, 李世民要的是把孫悟空弄到大唐, 其他不重要, 如來要的是將孫悟空弄到西天, 其他不重要。 唐僧明白了, 大唐的和尚就是李世民手裡的人質, 於是喝下了酒出關而去。

唐僧出行是貞觀十三年九月十二,

先到法門寺, 寺裡的僧眾自然不理解唐僧為什麼會去西方取經, 明明大好前程嘛!唐僧沒說話, 只是用手指著自己的心, 又點點頭, 大家不理解, 唐僧在這裡說了很重要的一段話:“心生, 種種魔生, 心滅, 種種魔滅。 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對佛設下洪誓大願, 不由我不盡此心。 這一去, 定要到西天, 見佛求經, 使我們法輪回轉, 願聖主皇圖永固。 ”應該怎麼理解這段話, 唐僧到底說了什麼?心是指動搖的取經之心, 意思就是, 如果我不想取經之心冒出來, 什麼魔鬼都來了, 不僅我小命歐我, 而且李世民也會動了殺和尚的魔心, 佛教的下場就不妙了, 我沒有不想取經之心, 就什麼事都沒有, 就算我死了也還能投胎,
人家不會不管我, 佛教也不會被滅掉。 我已經發誓, 我必須要去西方見佛求經, 不為別的, 哪怕為了大唐佛教的生存我也必須去。 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李世民, 如果佛教沒有政權這個保護傘, 一旦遇到一個刻薄的皇帝, 我們就完了, 取經是獲得保護傘的唯一途徑。 這話已經夠明白了, 說白了就是不取經大家都完蛋, 取經就算死路上也能給佛教爭取榮譽, 唐僧沒有選擇, 只能去取經。 大家對於唐僧這種為了佛教的生存而拼命的勁頭非常讚揚。

但是話說得好聽, 唐僧心裡其實還是很害怕的, 於是早晨起來在佛像面前又許了個願:“弟子陳玄奘, 前往西天取經, 但肉眼愚迷, 不識活佛真形。 今願立誓:路中逢廟燒香, 遇佛拜佛, 遇塔掃塔。 但願我佛慈悲,早現丈六真身,賜真經,留傳東土。”唐僧不知道路怎麼走,他也不知道該做什麼事,如果遇到猶豫不決的時候,希望佛祖能夠提醒一下自己,當然我也承諾逢廟燒香,遇佛拜佛,遇塔掃塔,不會懈怠,希望佛祖看到自己的誠心能夠傳經,這也是唐僧很多事情都不敢自己做決定的原因,因為他對取經內情一無所知。

離開了法門寺,現在已經是秋天了,這裡有一段描寫景色的:數村木落蘆花碎,幾樹楓楊紅葉墜。(取經剛剛啟動,影響就出來了,大唐的部分木系勢力已經勢微。)路途煙雨故人稀,黃菊麗,山骨細,水寒荷破人憔悴。(煙指孫悟空的金系勢力,雨指水系勢力,大唐境內比較親近金系、水系的人不多了。金和木系的花混血的黃菊正在盛開,而孫悟空的族人山們卻沒有了過去的風光,地盤被木系滲透得很厲害,水族的日子也很艱難,蓮被肢解,大家都不好過。)白蘋紅蓼霜天雪,落霞孤鶩長空墜。(白蘋和紅蓼象徵情侶,霜是白色的顆粒,雪象徵白色的包括水的東西,其實是說羊脂玉。孫悟空的愛侶羊脂玉下落不明。霞代表孫悟空,描寫被壓五行山時,孫悟空從天落下,如同一隻孤鳥落入凡塵。)依稀黯淡野雲飛,玄鳥去,賓鴻至,嘹嘹嚦嚦聲宵碎。(形勢很不利,失去正經工作的野生的雲辛苦地工作著,靠著給神仙提供交通維持生存,玄鳥指鳳凰太上老君,他離開了自己的地盤,失去鳳凰庇護的平民鳥也只是抱怨,一點辦法也沒有。)

這就是現在三界的真實情況,木系一支獨大,其他族群生存艱難,孫悟空在被壓五行山之前將保護五大地系王族的軍隊撤回到獅駝嶺,不再給其他族群提供保護後,效果很明顯,雖然金系本身也遇到了困難,但是其他族群更困難,甚至面臨生存危機。

唐僧過鞏州城、河州衛,到了大唐邊界了,可以說在大唐唐僧沒有遇到任何阻礙,非常順。三人出了大唐國界後,行了一段遇到一個山嶺,路突然變得特別難走,正猶豫應該怎麼走時,三人一馬失足掉進了陷阱之中。只見狂風滾滾,擁出五六十個妖邪。注意妖精出現前是狂風滾滾,這是山才有的特徵,也就是妖王疑似有孫悟空的血統(當然沒有)。

這裡通過唐僧的眼睛對妖王外貌進行描述:“雄威身凜凜,猛氣貌堂堂。(長得很威武)電目飛光豔,雷聲振四方。鋸牙舒口外,鑿齒露腮旁。(注意措辭,電目飛光豔比起掣電弱了很多,雷聲和獠牙不僅孫悟空有,土系的猴子也有,所以不能證明他有孫悟空的血統,而更像是吃了有孫悟空元神的金丹的情況。)錦繡圍身體,文斑裹脊樑。(身體是虎,但是不全是,身上有白斑,說明有玉的基因,但是不能證明是孫悟空的妻子的玉,因為南山還有其他女兒。)鋼須稀見肉,鉤爪利如霜。(他的須如同鋼一樣堅硬,鉤鉤的爪子很象猴子,但是顏色如霜,是玉的顏色。)東海黃公懼,南山白額王。(東海的黃公是誰呢?黃色即金色,也就是住在東海的周身是黃色的一個人很怕他,南山是羊脂玉的父親,孫悟空的岳父,他來自南山,而且額頭是玉一樣的白色,說明他和南山關係很緊密。)”

這段對虎精寅將軍的描寫表面說他可能是一個貴族,但是細細斟酌卻不是。還有哪個妖精和南山有關係?滅法國附近隱霧山的豹子精,他被稱為南山大王,寅將軍和豹子精應該是同一個人,結果被孫悟空給弄死了,說明這個寅將軍根本就是冒充的。

寅將軍將唐僧三人抓住,正要吃了他們,注意是真的要吃他們呦!可見他是不想讓唐僧繼續前進的,也就是他不想讓孫悟空被救出來,這象孫悟空這邊的人嗎?如果真是親孫悟空的勢力,至少也要在孫悟空被放出來後再吃唐僧對吧?這時候熊山君和特處士來訪。

先看熊山君:涉水惟凶力,跑林逞怒威。向來符吉夢,今獨露英姿。綠樹能攀折,知寒善諭時。准靈惟顯處,故此號山君。熊山君顧名思義就是一隻熊精,取經路上還有一個熊精就是黑風山的熊羆,後面太白金星也說這個熊山君是熊羆精,也就是這個熊山君和後面的熊羆是一個人。熊在水裡和樹林裡都很兇猛,而且還有一個奇怪的傳說就是夢到熊都是吉兆。熊羆的元神包括樹,比較軟比較怕冷的樹,遇到熊會有好運這事靈不靈只有真遇到了才知道。

再看特處士,處士是古代不願意當官又德行很高的道士,特指牛。

嵯峨雙角冠,端肅聳肩背。性服青衣穩,蹄步多遲滯。宗名父作牯,原號母稱牸。能為田者功,因名特處士。

青衣是指特處士的身體來自鐵叉山,形狀很像牛,而且是個有德行的道士,不去做官,這人是誰呢?這本書有一個人非常符合這個設定,就是牛魔王。當初孫悟空刀劈混世魔王,元神相合,混世魔王所具有的鐵叉山的身體給了牛魔王,而且因為和大鵬扼守獅駝嶺,沒怎麼當官,一直在下界管理妖族,所以這個特處士就是牛魔王。

牛魔王和熊羆怎麼到一塊去的?在李世民打點牛魔王的時候,地府放了李翠蓮,牛魔王本來要的是蓮,但是地府給了他一個假貨,也是同屬木系的鐵扇公主,熊羆和鐵扇公主是親戚,當然熊羆的身份更高一些,所以熊羆是通過鐵扇公主認識的牛魔王。牛魔王代替孫悟空管理獅駝嶺以東的地盤,權力非常大,熊羆順便也沾了不少光。

看寅將軍對兩個人是什麼態度:慌得那魔王奔出迎接。說明牛魔王和熊羆在妖族中的地位是相當地顯赫,寅將軍是得罪不起的,他客套了一下,最近過得咋樣呀?熊山君說現在吃素了,特處士說有什麼吃什麼,不挑。然後就說到了抓到的三個人,寅將軍同意請兩個妖王一起吃,熊山君提出只吃兩個人,留一個人,意思就是不要吃唐僧。然後一洞妖王就將兩個從者給吃了。

現在說一下為什麼吃從者不吃唐僧呢?雖然這本書妖精都吃人,其實他們也不是誰都吃,比如元神是食草動物,他們吃的人元神都是植物,元神是植物的,他們吃的人元神都是水等等,他們只吃他們能吃的。後面鯉魚精就非常挑剔,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唐僧第一次遇到吃人的景象,嚇死了好吧,不過第二天早晨,妖魔們都不見了,一個老叟過來,將唐僧解開了綁繩,並且幫他找到了馬匹和行李。這就怪了,那些妖魔就這麼把唐僧給放了?不得不放,寅將軍也不是傻瓜,牛魔王是一個法力高強的妖魔,親自來要人,你敢不給?放了唐僧,等熊山君和特處士走了你還能再去抓,但是不給,寅將軍絕對會死在唐僧前面,就寅將軍那兩把刷子,絕對不是牛魔王的對手。唐僧問老叟這裡是什麼地方,老叟解釋道:“這裡是雙叉嶺,乃虎狼巢穴處,你為何墮此?”這話其實就是告訴唐僧他走錯路了,唐僧將出了大唐因為摸黑行路才掉到陷阱的,兩個從者被吃的事情告訴了老叟。

這裡說一下,為什麼兩個從者會死去,第一個原因:如果唐僧有從者,就不需要找徒弟了,很可能不願意救孫悟空,萬一救錯了呢?與其救錯還不如不救。李世民給唐僧配備兩個隨從那是儀仗,禦弟遠行總不能一個隨從都沒有,但是李世民可不希望唐僧有隨從而錯過救孫悟空,肯定會安排人在兩界山之前除掉兩個隨從,但是寅將軍卻想借這個機會將唐僧也一起幹掉,目的就是不讓孫悟空出來,但是熊山君和特處士親自來要人就沒有辦法了,畢竟他那點能耐打不過熊山君和特處士,當然,寅將軍不會放棄,肯定在熊山君和特處士走了之後再想辦法殺了唐僧。

老叟告訴唐僧,熊山君是熊羆精,寅將軍是老虎精,處士是個野牛精,其他都是山精樹鬼,怪獸蒼狼,“只因你本性元明,所以吃不得你。”什麼是本性元明?說白了就是你是要救孫悟空出來的,所以會有非常多的人來保護你,人家不是保護你,是為了讓孫悟空出來。其實就是告訴唐僧,起碼在救出孫悟空出來之前,他是安全的。

然後老叟將唐僧從錯誤的道路上拉到了正確的路上,然後化作一陣清風,乘著白鶴騰空走了。化作清風,說明老叟也有孫悟空的基因,風代表山嘛。為啥要乘白鶴呢?很簡單,西牛賀州的雲彩歸紅孩兒管,你想駕雲就要租紅孩兒的雲彩,所以那些不常到西牛賀州的神仙或者比較窮的神仙就乘坐騎。老叟走了之後,留下了一張簡帖,有四句頌子:吾乃西天太白星,特來搭救汝生靈。前行自有神徒助,莫為艱難抱怨經。這兩句話的意思是,這個老叟是太白金星,前面有本領高強的徒弟幫他,所以必須繼續往前走,不能回頭。也就是告訴唐僧,前面有個徒弟你必須收,不收你就倒楣了。

但願我佛慈悲,早現丈六真身,賜真經,留傳東土。”唐僧不知道路怎麼走,他也不知道該做什麼事,如果遇到猶豫不決的時候,希望佛祖能夠提醒一下自己,當然我也承諾逢廟燒香,遇佛拜佛,遇塔掃塔,不會懈怠,希望佛祖看到自己的誠心能夠傳經,這也是唐僧很多事情都不敢自己做決定的原因,因為他對取經內情一無所知。

離開了法門寺,現在已經是秋天了,這裡有一段描寫景色的:數村木落蘆花碎,幾樹楓楊紅葉墜。(取經剛剛啟動,影響就出來了,大唐的部分木系勢力已經勢微。)路途煙雨故人稀,黃菊麗,山骨細,水寒荷破人憔悴。(煙指孫悟空的金系勢力,雨指水系勢力,大唐境內比較親近金系、水系的人不多了。金和木系的花混血的黃菊正在盛開,而孫悟空的族人山們卻沒有了過去的風光,地盤被木系滲透得很厲害,水族的日子也很艱難,蓮被肢解,大家都不好過。)白蘋紅蓼霜天雪,落霞孤鶩長空墜。(白蘋和紅蓼象徵情侶,霜是白色的顆粒,雪象徵白色的包括水的東西,其實是說羊脂玉。孫悟空的愛侶羊脂玉下落不明。霞代表孫悟空,描寫被壓五行山時,孫悟空從天落下,如同一隻孤鳥落入凡塵。)依稀黯淡野雲飛,玄鳥去,賓鴻至,嘹嘹嚦嚦聲宵碎。(形勢很不利,失去正經工作的野生的雲辛苦地工作著,靠著給神仙提供交通維持生存,玄鳥指鳳凰太上老君,他離開了自己的地盤,失去鳳凰庇護的平民鳥也只是抱怨,一點辦法也沒有。)

這就是現在三界的真實情況,木系一支獨大,其他族群生存艱難,孫悟空在被壓五行山之前將保護五大地系王族的軍隊撤回到獅駝嶺,不再給其他族群提供保護後,效果很明顯,雖然金系本身也遇到了困難,但是其他族群更困難,甚至面臨生存危機。

唐僧過鞏州城、河州衛,到了大唐邊界了,可以說在大唐唐僧沒有遇到任何阻礙,非常順。三人出了大唐國界後,行了一段遇到一個山嶺,路突然變得特別難走,正猶豫應該怎麼走時,三人一馬失足掉進了陷阱之中。只見狂風滾滾,擁出五六十個妖邪。注意妖精出現前是狂風滾滾,這是山才有的特徵,也就是妖王疑似有孫悟空的血統(當然沒有)。

這裡通過唐僧的眼睛對妖王外貌進行描述:“雄威身凜凜,猛氣貌堂堂。(長得很威武)電目飛光豔,雷聲振四方。鋸牙舒口外,鑿齒露腮旁。(注意措辭,電目飛光豔比起掣電弱了很多,雷聲和獠牙不僅孫悟空有,土系的猴子也有,所以不能證明他有孫悟空的血統,而更像是吃了有孫悟空元神的金丹的情況。)錦繡圍身體,文斑裹脊樑。(身體是虎,但是不全是,身上有白斑,說明有玉的基因,但是不能證明是孫悟空的妻子的玉,因為南山還有其他女兒。)鋼須稀見肉,鉤爪利如霜。(他的須如同鋼一樣堅硬,鉤鉤的爪子很象猴子,但是顏色如霜,是玉的顏色。)東海黃公懼,南山白額王。(東海的黃公是誰呢?黃色即金色,也就是住在東海的周身是黃色的一個人很怕他,南山是羊脂玉的父親,孫悟空的岳父,他來自南山,而且額頭是玉一樣的白色,說明他和南山關係很緊密。)”

這段對虎精寅將軍的描寫表面說他可能是一個貴族,但是細細斟酌卻不是。還有哪個妖精和南山有關係?滅法國附近隱霧山的豹子精,他被稱為南山大王,寅將軍和豹子精應該是同一個人,結果被孫悟空給弄死了,說明這個寅將軍根本就是冒充的。

寅將軍將唐僧三人抓住,正要吃了他們,注意是真的要吃他們呦!可見他是不想讓唐僧繼續前進的,也就是他不想讓孫悟空被救出來,這象孫悟空這邊的人嗎?如果真是親孫悟空的勢力,至少也要在孫悟空被放出來後再吃唐僧對吧?這時候熊山君和特處士來訪。

先看熊山君:涉水惟凶力,跑林逞怒威。向來符吉夢,今獨露英姿。綠樹能攀折,知寒善諭時。准靈惟顯處,故此號山君。熊山君顧名思義就是一隻熊精,取經路上還有一個熊精就是黑風山的熊羆,後面太白金星也說這個熊山君是熊羆精,也就是這個熊山君和後面的熊羆是一個人。熊在水裡和樹林裡都很兇猛,而且還有一個奇怪的傳說就是夢到熊都是吉兆。熊羆的元神包括樹,比較軟比較怕冷的樹,遇到熊會有好運這事靈不靈只有真遇到了才知道。

再看特處士,處士是古代不願意當官又德行很高的道士,特指牛。

嵯峨雙角冠,端肅聳肩背。性服青衣穩,蹄步多遲滯。宗名父作牯,原號母稱牸。能為田者功,因名特處士。

青衣是指特處士的身體來自鐵叉山,形狀很像牛,而且是個有德行的道士,不去做官,這人是誰呢?這本書有一個人非常符合這個設定,就是牛魔王。當初孫悟空刀劈混世魔王,元神相合,混世魔王所具有的鐵叉山的身體給了牛魔王,而且因為和大鵬扼守獅駝嶺,沒怎麼當官,一直在下界管理妖族,所以這個特處士就是牛魔王。

牛魔王和熊羆怎麼到一塊去的?在李世民打點牛魔王的時候,地府放了李翠蓮,牛魔王本來要的是蓮,但是地府給了他一個假貨,也是同屬木系的鐵扇公主,熊羆和鐵扇公主是親戚,當然熊羆的身份更高一些,所以熊羆是通過鐵扇公主認識的牛魔王。牛魔王代替孫悟空管理獅駝嶺以東的地盤,權力非常大,熊羆順便也沾了不少光。

看寅將軍對兩個人是什麼態度:慌得那魔王奔出迎接。說明牛魔王和熊羆在妖族中的地位是相當地顯赫,寅將軍是得罪不起的,他客套了一下,最近過得咋樣呀?熊山君說現在吃素了,特處士說有什麼吃什麼,不挑。然後就說到了抓到的三個人,寅將軍同意請兩個妖王一起吃,熊山君提出只吃兩個人,留一個人,意思就是不要吃唐僧。然後一洞妖王就將兩個從者給吃了。

現在說一下為什麼吃從者不吃唐僧呢?雖然這本書妖精都吃人,其實他們也不是誰都吃,比如元神是食草動物,他們吃的人元神都是植物,元神是植物的,他們吃的人元神都是水等等,他們只吃他們能吃的。後面鯉魚精就非常挑剔,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唐僧第一次遇到吃人的景象,嚇死了好吧,不過第二天早晨,妖魔們都不見了,一個老叟過來,將唐僧解開了綁繩,並且幫他找到了馬匹和行李。這就怪了,那些妖魔就這麼把唐僧給放了?不得不放,寅將軍也不是傻瓜,牛魔王是一個法力高強的妖魔,親自來要人,你敢不給?放了唐僧,等熊山君和特處士走了你還能再去抓,但是不給,寅將軍絕對會死在唐僧前面,就寅將軍那兩把刷子,絕對不是牛魔王的對手。唐僧問老叟這裡是什麼地方,老叟解釋道:“這裡是雙叉嶺,乃虎狼巢穴處,你為何墮此?”這話其實就是告訴唐僧他走錯路了,唐僧將出了大唐因為摸黑行路才掉到陷阱的,兩個從者被吃的事情告訴了老叟。

這裡說一下,為什麼兩個從者會死去,第一個原因:如果唐僧有從者,就不需要找徒弟了,很可能不願意救孫悟空,萬一救錯了呢?與其救錯還不如不救。李世民給唐僧配備兩個隨從那是儀仗,禦弟遠行總不能一個隨從都沒有,但是李世民可不希望唐僧有隨從而錯過救孫悟空,肯定會安排人在兩界山之前除掉兩個隨從,但是寅將軍卻想借這個機會將唐僧也一起幹掉,目的就是不讓孫悟空出來,但是熊山君和特處士親自來要人就沒有辦法了,畢竟他那點能耐打不過熊山君和特處士,當然,寅將軍不會放棄,肯定在熊山君和特處士走了之後再想辦法殺了唐僧。

老叟告訴唐僧,熊山君是熊羆精,寅將軍是老虎精,處士是個野牛精,其他都是山精樹鬼,怪獸蒼狼,“只因你本性元明,所以吃不得你。”什麼是本性元明?說白了就是你是要救孫悟空出來的,所以會有非常多的人來保護你,人家不是保護你,是為了讓孫悟空出來。其實就是告訴唐僧,起碼在救出孫悟空出來之前,他是安全的。

然後老叟將唐僧從錯誤的道路上拉到了正確的路上,然後化作一陣清風,乘著白鶴騰空走了。化作清風,說明老叟也有孫悟空的基因,風代表山嘛。為啥要乘白鶴呢?很簡單,西牛賀州的雲彩歸紅孩兒管,你想駕雲就要租紅孩兒的雲彩,所以那些不常到西牛賀州的神仙或者比較窮的神仙就乘坐騎。老叟走了之後,留下了一張簡帖,有四句頌子:吾乃西天太白星,特來搭救汝生靈。前行自有神徒助,莫為艱難抱怨經。這兩句話的意思是,這個老叟是太白金星,前面有本領高強的徒弟幫他,所以必須繼續往前走,不能回頭。也就是告訴唐僧,前面有個徒弟你必須收,不收你就倒楣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