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津這7個小村子要揚名全國了,你知道了嗎?

當越來越多的人湧進城市

鄉村, 就成了我們心中無法言說的酸澀

它等同於故土

家鄉、落葉歸根之地

因為有一天, 我們終將回去

長眠在它身邊, 不管身在哪裡

我們都渴望它變美變好

融入時代發展的大潮流

而不是獨自掙扎、拖著緩慢又沉重的步伐

在祖國廣袤的大地

還有好幾億的人口生活在鄉村

鄉村不能成為荒蕪之地、不能成為留守之地

更不能成為記憶中的故園

縱然要現代化

也應是我想念它民俗風味

當我回去, 記憶中的鄉味便撲面而來

我們渴望它發展

又不願它與城市同質化

我們渴望心中動盪時回鄉

以它山川水澤撫慰漂泊他鄉的落寞

美麗鄉村建設

大概就能契合鄉村遊子的心意

2014年, 天津市靜海區西雙塘村被評選為中國美麗鄉村(特色民俗村), 同時, 天津市薊州區常州村(現代新村)也上榜。

2015年, 天津市薊州區郭家溝村(特色民俗村)上榜中國美麗鄉村, 同時上榜的還有武清區的兩個村莊。

2016年入選中國美麗鄉村的分別是天津市薊州區小穿芳峪村(特色民居村)、濱海新區崔莊村(特色民俗村)、寶坻區牛莊子村(現代新村)、甯河區小閆村(現代新村)。

美麗鄉村, 當是天藍、地綠、水淨

其間人民當是安居、樂業、增收

城市居民可觀光度假、養生養老

還有一點, 當他們回去, 鄉愁可解

端午佳節馬上就到了

要不要回鄉看看?

常州村

常州村位於薊州區最北部, 被稱為“塞外第一村”, 是一個風景優美、又有著歷史積澱的村莊。 全村總面積10平方公里,

共有88戶、278口人, 農家院52戶, 床位2100張, 是天津地區最早發展起來的農家院旅遊專業村, 全國休閒農業示範點。

該村處於中上元古界國家地質自然保護區的最北端。 1994年, 常州村依託自然資源開始發展旅遊業, 開發出九山頂風景區。 從此, 村民們便將自家寬裕的房子騰出來, 建起了本市最早的一批農家院。

崔莊村

濱海新區崔莊村深挖百年古冬棗林文化內涵,結合地方民俗特色打造皇家棗園品牌,形成了以體驗棗鄉文化為主要內容的休閒旅遊產品,被評為特色民俗村。村內600年古冬棗樹168棵,400年以上的古冬棗樹3200餘棵。崔莊冬棗以個大、皮薄、酥脆、香甜而聞名。

棗林環村而生,村中路徑蜿蜒、雞犬相聞,村前的菜地、麥田、池塘、打穀場與古棗林完美融合,本身就是一幅恬靜優美的鄉村畫卷,別具一番“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的獨特意境,很好地詮釋了傳統鄉村所具有的閒適、古樸的個性。

西雙塘村

西雙塘在古時是運河碼頭,南來北往的貨船和商賈絡繹不絕,時人評價其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除了北京,就數雙塘。”可見雙塘在古時的繁華熱鬧。

如今的西雙塘洗去浮華,歸於樸素莊雅。村內主要的景點是東五台寺、仿古購物一條街、荷花塘、鳳凰台文化廣場、風情書畫一條街、維拉莊園、生態園、老年城等。

這裡目前已有國內25個省、市、區40萬人次的遊客、15個國家和地區近10萬旅遊者來村觀光旅遊。除此之外,還有豐富的民俗活動,端午佳節,不妨去逛逛吧。

郭家溝村

郭家溝地處薊州區下營鎮中部,周圍有世界文化遺產、國家4A級景區黃崖關長城,有八仙山、梨木台、九山頂等重要景區,交通便捷,旅遊資源獨特,生態環境良好。

改造提升後的郭家溝青山綠水間點綴著具有北方特色的村舍、庭院、街道。遍地野花之外,還有採摘園、垂釣園、漂花溪、古井、古老的水車和淳樸的村民,小橋流水,天然是山水人家。

2016年,村旅遊收入3000萬元,村級集體收入150萬元,村集體旅遊收入達到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5萬元。配合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他們還將多方融資,引入小螞蟻、田媽媽專業運營公司,開發農事體驗、親子娛樂、民俗休閒、農業科教等旅遊產品。

小穿芳峪村

小穿芳峪,俗稱“小穿”,坐落于天津薊州區城東16公里處的穿芳峪境內。清朝王晉之在《家鄉吟》中這樣介紹穿芳峪:“薊州古漁陽,素號山水鄉。城東三十裡,有峪曰穿芳。入山不見村,唯有樹蒼蒼。山山有流泉,流多源並長。”

歷史上,這裡是文人墨客雲集的地方,自明清以來,多有朝廷官員和文人隱士在此修建園林,怡情山水,曾建有龍泉園、問青園、響泉園、井田廬等。“鄉野公園”的發展定位,體現出厚厚的鄉情,濃濃的野趣,吸引眾多遊客前來遊覽。

這裡有古色古香、青磚灰瓦的四合院,處處透露著古樸,還有繁花似錦、曲徑通幽的鄉野公園,涵蓋鄉野小屋、露營基地、健身步道等功能於一體,使人盡享鄉野之趣。

牛莊子村

牛莊子村位於大鐘莊鎮政府西南10公里處,地處箭杆河畔,農業上以傳統“三辣”為支撐。緊鄰林鐘路,與著名的“小靳莊”隔河相望,村內街道全部硬化,交通便利。村內水資源豐富,綠樹扶疏,生態蔥蘢。

牛莊子村堅持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相結合,突出文化品味建成葫蘆特色主題公園,打造區級“千村美院”農家樂,被評為現代新村。葫蘆文化讓牛莊子村在“新”上更添了份“雅”,走走看看,回程還可以揀一樣工藝品帶回去。

小閆村

甯河區小閆村按照綠色環保低碳村莊要求,以立體種養、多元經營的生態農業為基礎,建成集生態觀光、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美麗新農村,小閆村被評為現代新村。來小閆,你看到的就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模樣,整齊的別墅、乾淨的街道、樹木蔥蘢、木橋、流水、和樂人家。

圖文來源|微天津

文案編輯|包芸瑞

責任編輯|曹天琪

濱海新區崔莊村深挖百年古冬棗林文化內涵,結合地方民俗特色打造皇家棗園品牌,形成了以體驗棗鄉文化為主要內容的休閒旅遊產品,被評為特色民俗村。村內600年古冬棗樹168棵,400年以上的古冬棗樹3200餘棵。崔莊冬棗以個大、皮薄、酥脆、香甜而聞名。

棗林環村而生,村中路徑蜿蜒、雞犬相聞,村前的菜地、麥田、池塘、打穀場與古棗林完美融合,本身就是一幅恬靜優美的鄉村畫卷,別具一番“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的獨特意境,很好地詮釋了傳統鄉村所具有的閒適、古樸的個性。

西雙塘村

西雙塘在古時是運河碼頭,南來北往的貨船和商賈絡繹不絕,時人評價其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除了北京,就數雙塘。”可見雙塘在古時的繁華熱鬧。

如今的西雙塘洗去浮華,歸於樸素莊雅。村內主要的景點是東五台寺、仿古購物一條街、荷花塘、鳳凰台文化廣場、風情書畫一條街、維拉莊園、生態園、老年城等。

這裡目前已有國內25個省、市、區40萬人次的遊客、15個國家和地區近10萬旅遊者來村觀光旅遊。除此之外,還有豐富的民俗活動,端午佳節,不妨去逛逛吧。

郭家溝村

郭家溝地處薊州區下營鎮中部,周圍有世界文化遺產、國家4A級景區黃崖關長城,有八仙山、梨木台、九山頂等重要景區,交通便捷,旅遊資源獨特,生態環境良好。

改造提升後的郭家溝青山綠水間點綴著具有北方特色的村舍、庭院、街道。遍地野花之外,還有採摘園、垂釣園、漂花溪、古井、古老的水車和淳樸的村民,小橋流水,天然是山水人家。

2016年,村旅遊收入3000萬元,村級集體收入150萬元,村集體旅遊收入達到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5萬元。配合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他們還將多方融資,引入小螞蟻、田媽媽專業運營公司,開發農事體驗、親子娛樂、民俗休閒、農業科教等旅遊產品。

小穿芳峪村

小穿芳峪,俗稱“小穿”,坐落于天津薊州區城東16公里處的穿芳峪境內。清朝王晉之在《家鄉吟》中這樣介紹穿芳峪:“薊州古漁陽,素號山水鄉。城東三十裡,有峪曰穿芳。入山不見村,唯有樹蒼蒼。山山有流泉,流多源並長。”

歷史上,這裡是文人墨客雲集的地方,自明清以來,多有朝廷官員和文人隱士在此修建園林,怡情山水,曾建有龍泉園、問青園、響泉園、井田廬等。“鄉野公園”的發展定位,體現出厚厚的鄉情,濃濃的野趣,吸引眾多遊客前來遊覽。

這裡有古色古香、青磚灰瓦的四合院,處處透露著古樸,還有繁花似錦、曲徑通幽的鄉野公園,涵蓋鄉野小屋、露營基地、健身步道等功能於一體,使人盡享鄉野之趣。

牛莊子村

牛莊子村位於大鐘莊鎮政府西南10公里處,地處箭杆河畔,農業上以傳統“三辣”為支撐。緊鄰林鐘路,與著名的“小靳莊”隔河相望,村內街道全部硬化,交通便利。村內水資源豐富,綠樹扶疏,生態蔥蘢。

牛莊子村堅持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相結合,突出文化品味建成葫蘆特色主題公園,打造區級“千村美院”農家樂,被評為現代新村。葫蘆文化讓牛莊子村在“新”上更添了份“雅”,走走看看,回程還可以揀一樣工藝品帶回去。

小閆村

甯河區小閆村按照綠色環保低碳村莊要求,以立體種養、多元經營的生態農業為基礎,建成集生態觀光、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美麗新農村,小閆村被評為現代新村。來小閆,你看到的就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模樣,整齊的別墅、乾淨的街道、樹木蔥蘢、木橋、流水、和樂人家。

圖文來源|微天津

文案編輯|包芸瑞

責任編輯|曹天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