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63歲小靈通創始人再創業:明天牙就要掉了,就再啃一次骨頭

王祖光 資料圖

“明天牙就要掉了, 那就再啃一次骨頭。 ”今年63歲的王祖光這樣談起晚年創業的心路歷程。

5月26日晚, 王祖光擔任董事長兼CEO的創業公司恒源電動汽車集團,

正式宣佈推出新能源汽車製造平臺——容大智造。 該平臺上整合了電動汽車的研發、設計、生產、供應商、金融服務、維修保養等領域的服務商, 其主要功能是實現輕資產造車。

“在汽車產業中資產重、投資週期長、行業保護嚴, 造就了不少行業寡頭和高不可攀的技術堡壘, 助長了以廠商為寡頭的行業格局。 ”王祖光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由於資金和技術上的門檻, 造一輛整車對一家初創企業很難完成。 當前最現實的做法就是在技術上採用拿來主義, 利用外國成熟的電動車技術, 結合國內現有的產能來造車。 容大智造就是這樣一個整合多方優勢的平臺。

目前, 容大智造平臺共研發推出了6款車型,

其中3款已經投產。 在發佈會現場, 恒源汽車展示了其中兩款車型——滿足城市“最後一公里”的微型物流車“街訪”和適合農村全地形使用需求的小貨車“吾牛”。

王祖光表示, 恒源汽車集團暫時不會進入乘用車領域, 對他們來說, 物流車已經是現階段一個很大的市場, “包括輕型物流車在內, 中國物流車市場有2000萬輛的規模。 如果我們能將這2000萬車替換成新能源車就已經很好了。 ”

“我們看到上海成為第一允許電動卡車進城區的城市, 從政策角度上來說, 新能源是政策鼓勵的方向, 電動物流車的市場還會有很大的需求。 ”王祖光說道。

王祖光還表示, 目前國內在長途新能源物流車領域還是空白, 最大的原因在與新能源車的續航里程難以突破、充電網路不夠密集。

恒源電動汽車生產線

“解決這個問題主要在於技術。 ”王祖光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我們正在和德國的一家技術公司談合作, 通過發動機行駛中自己發電來解決電動車長途行駛的問題。 一旦將來產品問世,

這對物流公司來說是重大的吸引力。 ”

恒源汽車集團由原UT斯達康(Nasdaq:UTSI)聯合創始人王祖光, 原軟銀中國董事長、UT斯達康創始人陸宏亮, 源政投資董事長楊向陽等人于2014年成立, 專注於電動物流車、小型貨車等商用電動車的研發與製造業務。

據稱, 在恒源汽車集團的聯合創始人及投資團隊中, 還包括真格基金徐小平、創新工廠李開複、360周鴻禕, 以及富士康郭台銘等創投圈、科技圈大佬。

王祖光祖籍浙江, 上世紀80年代赴美留學, 學成之後成功進入了知名的貝爾實驗室工作。 1990年左右, 王祖光離開貝爾實驗室回國, 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在王祖光的多次創業經歷中, 最為人稱道的一段, 是與吳鷹、陸弘亮等人一起創辦了Unitech Telecom (後改名為UT斯達康)。

UT斯達康是一家從事現代通信領域前沿技術和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的通信公司。 1997年前後, UT斯達康成功推出了光環路系統和無線環路系統, 即後來為人所熟知的小靈通。 UT斯達康用自己的技術和管理, 徹底改變了中國通信生態的格局, 小靈通一時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品牌。 公司當時在中國通信市場創造了多個第一, 並獲得了來自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的1.6億美元投資, 於2000年紐約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成為中國第一個在美國上市的民營企業。

第一款輕型物流車“邁喬(Metro)”

通信市場的變化風起雲湧,後來UT斯達康不復往日輝煌,包括王祖光在內的一撥創始元老也逐漸退出了管理崗位,開始了各自的新的投資和創業之路。

直到2013年,王祖光看到了新能源車市場的廣闊前景,決定在自己60歲的時候重新開啟創業之路。在萌生了這個想法後不久,機會就自己找上門了。

2014年,還在新能源車領域多方考察的王祖光,在法國發現了一款在輕量化、載重量和經濟效用方面擁有巨大優勢的電動物流車。誰知沒多久,這款車的製造商——一家名為SITL-Brandt Motors,因為經營和供應鏈上的問題面臨破產重組,王祖光隨即決定要把這家公司買下來。收購這家公司需要800萬歐元,並且賣方要求第二天收購款就要到位。

此前,王祖光已經在李開複、徐小平、楊向陽、蔡文勝等10名中國天使會成員的共同投資下,成立了恒源電動汽車集團。在當時的緊要關頭,他第一時間還是想到向中國天使會的朋友們求助,王祖光立即給楊向陽等人打了電話,由於時差,當時國內已是深夜,但楊向陽、陸弘亮等人還是在一夜之內為王祖光湊齊了800萬歐元的收購款。

在5月26日的發佈會上,王祖光邀請當年的“UT三劍客”中的陸弘亮上臺,他感慨地表示,恒源電動車集團讓當年一起打天下的老夥伴又走到了一起,這份情誼實屬難得。

在會後的媒體交流中,一位恒源電動汽車的投資人回憶稱,三年前王祖光找到他說要再次創業時,他當時“很驚訝,心情複雜”。“當時有三點打動了我,首先他60多歲還要創業,我很感佩。其次,發展新能源車這件事情本身是有前景的,當時特斯拉如日中天,可以說這是很大的風口;再一個,這麼多年的老哥們情誼,無論如何也得支持一下。”

王祖光戲稱,現在他們是最高齡的創業團隊,在離開UT斯達康之後,他也在不同的創業領域遭遇過失敗,新能源行業對他來說同樣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未知數的領域。

“又一次失敗了怎麼辦?”當王祖光被問及創業風險時,他笑著說,“失敗對創業者就像傷風、吃飯一樣,成功是偶然的、失敗是必然的。目前來說,我們是在做值得做的事情,不考慮得失。失敗了哥幾個就再來一次。”

第一款輕型物流車“邁喬(Metro)”

通信市場的變化風起雲湧,後來UT斯達康不復往日輝煌,包括王祖光在內的一撥創始元老也逐漸退出了管理崗位,開始了各自的新的投資和創業之路。

直到2013年,王祖光看到了新能源車市場的廣闊前景,決定在自己60歲的時候重新開啟創業之路。在萌生了這個想法後不久,機會就自己找上門了。

2014年,還在新能源車領域多方考察的王祖光,在法國發現了一款在輕量化、載重量和經濟效用方面擁有巨大優勢的電動物流車。誰知沒多久,這款車的製造商——一家名為SITL-Brandt Motors,因為經營和供應鏈上的問題面臨破產重組,王祖光隨即決定要把這家公司買下來。收購這家公司需要800萬歐元,並且賣方要求第二天收購款就要到位。

此前,王祖光已經在李開複、徐小平、楊向陽、蔡文勝等10名中國天使會成員的共同投資下,成立了恒源電動汽車集團。在當時的緊要關頭,他第一時間還是想到向中國天使會的朋友們求助,王祖光立即給楊向陽等人打了電話,由於時差,當時國內已是深夜,但楊向陽、陸弘亮等人還是在一夜之內為王祖光湊齊了800萬歐元的收購款。

在5月26日的發佈會上,王祖光邀請當年的“UT三劍客”中的陸弘亮上臺,他感慨地表示,恒源電動車集團讓當年一起打天下的老夥伴又走到了一起,這份情誼實屬難得。

在會後的媒體交流中,一位恒源電動汽車的投資人回憶稱,三年前王祖光找到他說要再次創業時,他當時“很驚訝,心情複雜”。“當時有三點打動了我,首先他60多歲還要創業,我很感佩。其次,發展新能源車這件事情本身是有前景的,當時特斯拉如日中天,可以說這是很大的風口;再一個,這麼多年的老哥們情誼,無論如何也得支持一下。”

王祖光戲稱,現在他們是最高齡的創業團隊,在離開UT斯達康之後,他也在不同的創業領域遭遇過失敗,新能源行業對他來說同樣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未知數的領域。

“又一次失敗了怎麼辦?”當王祖光被問及創業風險時,他笑著說,“失敗對創業者就像傷風、吃飯一樣,成功是偶然的、失敗是必然的。目前來說,我們是在做值得做的事情,不考慮得失。失敗了哥幾個就再來一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