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專訪|岑萬江,純“野生”馬拉松一哥的速度秘笈

|跑者故事

自從馬拉松進入群眾體育的視野, 馬拉松就想野蠻生長的草一樣迅速蔓延到了神州的每一寸土地, 大到省會城市,

小到區縣, 都有各種形式的跑步活動, 馬拉松、半馬、越野跑等等。

其實, 大眾對健康體魄的關注和與世界對話的內在需求, 是馬拉松很快風靡的背後原因。 在這個背景下, 加速了國內馬拉松玩家群的擴大和成長, 除了經常參賽的專業運動員, 也湧現了一大批業餘的頂尖高手, 比如廣州的馬金國、上海的陳龍、劉英才等等, 這些都是早已名聲在外的高手。

有這樣一位謙虛低調的大神, 進入了筆者的視野, 他叫岑萬江。

故事要從2017年3月26日的麗水馬拉松開始說起。 故事的主人公也報名參加了, 這場比賽的獎金分佈是這樣的:

一目了然, 一共只有前8名有獎。

可是賽事組委會邀請和自己報名的黑人運動員就來了7位, 另外還來了半程PB67分鐘的武漢馬拉松半程冠軍曹少波, 曾經是山東省運會10000米冠軍、半程PB68分鐘的徐統帥。

如此, 黑人運動員+專業背景的運動員的人數加起來就是9位, 已經超出了麗馬獎金覆蓋的範圍, 而且曹少波和徐統帥在過去與岑萬江同場競技的比賽中一直是以碾壓的狀態保持全勝,

等於除了這9人之外, 其它人幾乎不可能染指名次獎金。

岑萬江賽前已經知道了這一消息, 雖然難免有些失落, 但既然已經報名, 就決定好好比一場, 這樣反而卸下了包袱。

起跑之後, 岑萬江感覺狀態很好, 這得益於在賽前一周沒有參加任何比賽,

休息比較充分。 一開場, 黑人方陣以及曹少波和徐統帥等都以3分05秒左右的配速跑出去, 雷輝和劉盼盼等以3分10秒內的配速跑出去, 前者是遂昌一哥, 成績也很了得。 這次岑萬江跑的比較穩, 起跑用3分15秒的配速, 大概到3公里之後才把這二位超了, 後來慢慢跟上了徐統帥, 當時徐統帥已經跟不上第一集團了, 只有曹少波還咬著第一集團。 不過他也沒有急於超越徐統帥, 一直保持著200米左右的距離。

這樣一直保持到9公里左右, 岑萬江狀態越來越好。 慢慢追上徐統帥了, 兩人還一起跑了一段, 當時徐統帥的配速大概在3分20秒左右。 岑萬江趁著一段下坡路把配速加到3分14左右, 徐統帥跟了一公里後, 沒有繼續跟下去。

岑萬江就一個人繼續往前跑, 反正想著已經沒名次了, 就儘量跑個好成績。 終點有一個上坡, 速度掉到3分25秒, 最後完賽的時間是70分48秒, 這個成績在長三角地區的純業餘路跑愛好者中應該算數一數二了, 是不是目前最好我不敢說。

這場比賽也是岑萬江半程的PB成績。

岑萬江是誰

岑萬江1990年出生,出身於貴州省紫雲縣大營鄉沙子寨組。

貴州這個地方你們也知道,從小生活的環境開門見山,種莊稼有的田地比較遠得翻幾座山,用現在的話講去打瓶醬油還得翻山越嶺。

據岑萬江回憶從小家裡條件不好,小時候爸爸就外出工作,很少歸家,媽媽身體不好,爺爺年紀大了。15歲上初中後大部分家裡農活都是他幹,農活的季節經常請假回家幫忙。

2008年初中畢業後就到廣東打工一年,2009年回到家裡學修理摩托車,經過一年的學習2010年自己開店,自己開了兩年的修理店。在老家錢不好賺都是欠帳,後來把店轉了外出工作,2013年就到浙江打工。

2014年10月份開始接觸跑步,剛開始接觸跑步是想讓身體狀態好,上班精力充沛,在工廠做普工,工廠在樂清虹橋鎮石帆街道大林村一家電子有限公司。

一次晨跑中偶遇現在樂清虹橋馬拉松俱樂部(以下簡稱虹馬)的跑友,之後經過一位老鄉的介紹我進入了虹馬,進入俱樂部後,隊長孔萬獎感覺岑萬江對跑步這塊速度感還不錯,在無馬前的四個月,隊長每天早上開車4公里過來岑萬江公司接去訓練。加入俱樂部後每週會有兩次集體活動,分別是週二間歇跑和週末的長距離訓練。

首馬經歷

是首馬,也是唯一一次馬拉松。報名了2015年無錫馬拉松,當時跑步沒多久就打算去跑了,不過還是跑出了2小時44的成績。都說如果一場比賽太在意的話,反而跑得不好,因為那次是處女馬,所以心態比較好,前十公里一直按照自己的配速跑,十公里後北京的戴友家追到後一直和他一起跑到30公里,後面又被廣東的廖志聰追到,後面他們就一直跑到40公里,岑萬江望著快到終點了很想加速,但那天跑的過程當中吃東西沒經驗,35公里後肚子疼,最後他們以第4.5名,岑以第6名到終點,因為那次是第一次跑馬拉松,所以記憶特別深刻。

得到老大照顧

在俱樂部岑萬江成績比較出眾,所以得到隊長的特別關照,給他提供了跑鞋和營養品,例如香蕉紅棗蜂蜜之類的。

岑萬江的要求,特意曬出孔萬獎隊長的照片

意外受傷

在15年10月份偶爾的一次騎自行車爬坡過猛,不小心傷到膝蓋十字韌帶。導致停跑了四個月。16年2月份又開始恢復訓練,至今沒受傷過。

脫產跑步

今年開始,因為報了很多比賽,在工廠請假多了也不好意思,就辭職了。今年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訓練和比賽上,基本一個星期一個比賽,比賽太多,成績提不上去。接下去打算找個工作,儘量少出去比賽,多訓練下半年打算跑一場全馬。

贊助經歷

從開始跑步到現在懶人管家是唯一接觸到的贊助品牌商。

得到懶人管家贊助是深圳有位跑友,叫徐金黠,正好在武義半馬跑了第三,國內第一,當時的成績是74分52秒。

發朋友圈她看到覺得岑萬江成績還可以就介紹了懶人管家,懶人管家的贊助大概每場比賽就幾百塊錢,分為名次獎和完賽獎,一般三五千人的半馬第一名可以獎勵500元的完賽獎,另外完賽獎勵還有100元。懶人管家對簽約男選手的成績要求是半馬70-75分鐘,全馬240左右。

“感覺就給他們宣傳襪子吧,不過現在我都穿懶人管家,感覺襪子品質挺好。以前穿其他襪子跑越野賽或者淋到水腳會起泡,現在就不會了。對於贊助商來說作為業餘跑者和他們簽約,就得給他們宣傳和推廣,相互得到利益,現在的馬拉松感覺都是商業化,希望贊助商對於成績比較出眾的選手多些支持。”岑萬江說。

性格

據一位和岑萬江同時參加過薩羅蒙精英訓練營的朋友說,岑萬江是一位非常謙虛低調的大神,話不多,可能高手都這樣吧。岑萬江開始接觸跑步只是為了強身健體,沒有專業出身,也就不會和別人攀比,“順其自然吧,把跑步當成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可以認識到很多朋友。”岑萬江說

鞋子的偏好

剛開始接觸跑步大部分穿多威,雖然感覺鞋子做得簡單,但鞋子不重,包裹性也比較好。現在路跑穿阿迪吧。越野還是穿多威,應該是習慣了。

愛迪達穿takumi sen 3 boost,麗馬PB時穿的是takumi sen 2。

純“野生”背景

從來沒有接觸過省隊或者專業隊的訓練與指導,都是網上搜索跑步的理論與知識。現在馬拉松比賽很多,經常會碰到體工隊的和專業隊的出來。還有些退役的運動員,感覺和他們的差距還是挺大。

愛馬拉松也愛越野

“這兩項都喜歡吧,我是比較綜合的,從小我們那邊就是山區。對於越野我也不是很差。只是目前我的耐力還差一些。”

現在的馬拉松很多,然後高手也會分流,包括有時候老黑都不知道如何選擇,有時候得看運氣吧。像今年的磐安半程馬拉松竟然沒有老黑,還意外撿了個第二。

總體來說玩越野的話回報是大一些,但現在的想法是想把路跑的成績提上去。

“越野50公里之內的還行,太長的沒有去挑戰過,估計也不行。”岑萬江笑著說道。

戀愛經歷

談到女朋友,岑萬江毫不避諱:“三年前有過一段感情,後來由於性格不合就分開了。這三年來都是一個人,身邊有一群跑步的瘋子,每週的時間計畫安排得好好的,也想談一場戀愛,但這種事急不來,也許當下,除了跑步我還得工作,家裡條件不是很好”。

接下去計畫

對於一個純業餘的人說半馬能跑到70分這個成績岑萬江非常滿意啦,“當然我也希望再有所突破,前提是不要受傷。”

“我曾跟一個專業隊的聊天,他以我的萬米成績來估算,他說我的半馬成績應該可以跑到68到69分。我萬米最快31分59秒,他說我缺少拼勁”。(驚,這還缺少拼勁啊!)

收入來源

岑萬江現在的收入只有通過比賽拿到的獎金,以及贊助商額外的一些獎勵。“我一個人花費不大,將就夠用,偶爾還會給家裡寄點錢,家裡壓力大,去年一年賺到五六萬左右,跟打工差不多”。

接下去會找個工作,這樣每週出去比賽太折騰了,而且影響成績的提高,希望能找到一個工作訓練兩不誤。

比賽太多,成績提不上去,但是不比賽就沒有經濟的來源。

印象最深刻的比賽

去年由中視通映傳媒、城俱杯(北京)體育俱樂部等公司承辦了一場賽事,開出了相當誘人的獎金數額:前三名團隊各獎勵30萬、10萬和5萬元(含稅),男子前10、女子前5名另有個人獎。

每支團隊由20人報名,其中15男,5女,岑萬江組隊參加的秦皇島隊拿到了第一名。

參賽要求的第7條規定:“在體育局註冊的運動員不能參加城俱杯系列賽事,在體育局註冊的運動員退役滿三年後方可參加城俱杯系列賽事。”這一規定後來成為爭議的焦點。

不料兩周後卻被取消成績——“以違背競賽規程的理由”,原因是被人舉報隊伍中有兩名註冊的運動員。其實,現在有等級證書的人太多了,很多人過去都有專業隊訓練的背景,“用這個來卡我們,真的很不公平”。直到現在,為這事還在打官司,30萬的獎金還沒有到位。

熱心環保

只要有空,岑萬江經常會和虹馬俱樂部的跑友上山清理垃圾

速度秘笈

筆者好奇,幫岑萬江推算過最大攝氧量。

普通人能到60就已經能成為業餘中的“大神”了,可是岑萬江已經達到了驚人的67了,雖然他總是謙虛的說他跟專業退役下來的運動員差距蠻大的,但是事實上,通過努力這種差距會越來越小。

那麼他的訓練是怎麼安排的呢?

月跑量大約450公里左右

非比賽周,每週1次間歇跑;1次十公里的強度,按照跑半馬的配速;週末1次 30公里長距離。

練間歇前會先跑5公里3分40的配速,然後再跑間歇。間歇有1公里間歇和800米間歇等等。1公里間歇跑每組3分左右,跑8組;800米間歇跑每組2分22秒左右,跑完再來一組2公里。

“我隔壁就是登山步道,除此之外還有一條土路,大約長一公里,爬升80m,經常會在那裡衝破。”

平時虹馬也經常會組織素質訓練。

如果週末有比賽,只能跑一次強度間歇。大部分都在慢跑恢復。

給業餘跑友的忠告:

“想提高成績的話,我覺得間歇強度跑和和10公里交叉訓練的很必要。當然有氧也很重要。因為沒有基礎的跑量也會容易受傷。”

最後

“這三年來,一直都是一個人走過來,孤獨與寂寞我都承受過。也不知道是否已經喜歡上跑步了,我對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完全沒有專業背景能跑出這樣的成績,雖然一部分是靠我自己的努力,我希望下半年能跑出個全馬成績,因為自從15年無錫馬拉松跑過後至今都沒有跑過全馬,也沒底。”

岑萬江是誰

岑萬江1990年出生,出身於貴州省紫雲縣大營鄉沙子寨組。

貴州這個地方你們也知道,從小生活的環境開門見山,種莊稼有的田地比較遠得翻幾座山,用現在的話講去打瓶醬油還得翻山越嶺。

據岑萬江回憶從小家裡條件不好,小時候爸爸就外出工作,很少歸家,媽媽身體不好,爺爺年紀大了。15歲上初中後大部分家裡農活都是他幹,農活的季節經常請假回家幫忙。

2008年初中畢業後就到廣東打工一年,2009年回到家裡學修理摩托車,經過一年的學習2010年自己開店,自己開了兩年的修理店。在老家錢不好賺都是欠帳,後來把店轉了外出工作,2013年就到浙江打工。

2014年10月份開始接觸跑步,剛開始接觸跑步是想讓身體狀態好,上班精力充沛,在工廠做普工,工廠在樂清虹橋鎮石帆街道大林村一家電子有限公司。

一次晨跑中偶遇現在樂清虹橋馬拉松俱樂部(以下簡稱虹馬)的跑友,之後經過一位老鄉的介紹我進入了虹馬,進入俱樂部後,隊長孔萬獎感覺岑萬江對跑步這塊速度感還不錯,在無馬前的四個月,隊長每天早上開車4公里過來岑萬江公司接去訓練。加入俱樂部後每週會有兩次集體活動,分別是週二間歇跑和週末的長距離訓練。

首馬經歷

是首馬,也是唯一一次馬拉松。報名了2015年無錫馬拉松,當時跑步沒多久就打算去跑了,不過還是跑出了2小時44的成績。都說如果一場比賽太在意的話,反而跑得不好,因為那次是處女馬,所以心態比較好,前十公里一直按照自己的配速跑,十公里後北京的戴友家追到後一直和他一起跑到30公里,後面又被廣東的廖志聰追到,後面他們就一直跑到40公里,岑萬江望著快到終點了很想加速,但那天跑的過程當中吃東西沒經驗,35公里後肚子疼,最後他們以第4.5名,岑以第6名到終點,因為那次是第一次跑馬拉松,所以記憶特別深刻。

得到老大照顧

在俱樂部岑萬江成績比較出眾,所以得到隊長的特別關照,給他提供了跑鞋和營養品,例如香蕉紅棗蜂蜜之類的。

岑萬江的要求,特意曬出孔萬獎隊長的照片

意外受傷

在15年10月份偶爾的一次騎自行車爬坡過猛,不小心傷到膝蓋十字韌帶。導致停跑了四個月。16年2月份又開始恢復訓練,至今沒受傷過。

脫產跑步

今年開始,因為報了很多比賽,在工廠請假多了也不好意思,就辭職了。今年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訓練和比賽上,基本一個星期一個比賽,比賽太多,成績提不上去。接下去打算找個工作,儘量少出去比賽,多訓練下半年打算跑一場全馬。

贊助經歷

從開始跑步到現在懶人管家是唯一接觸到的贊助品牌商。

得到懶人管家贊助是深圳有位跑友,叫徐金黠,正好在武義半馬跑了第三,國內第一,當時的成績是74分52秒。

發朋友圈她看到覺得岑萬江成績還可以就介紹了懶人管家,懶人管家的贊助大概每場比賽就幾百塊錢,分為名次獎和完賽獎,一般三五千人的半馬第一名可以獎勵500元的完賽獎,另外完賽獎勵還有100元。懶人管家對簽約男選手的成績要求是半馬70-75分鐘,全馬240左右。

“感覺就給他們宣傳襪子吧,不過現在我都穿懶人管家,感覺襪子品質挺好。以前穿其他襪子跑越野賽或者淋到水腳會起泡,現在就不會了。對於贊助商來說作為業餘跑者和他們簽約,就得給他們宣傳和推廣,相互得到利益,現在的馬拉松感覺都是商業化,希望贊助商對於成績比較出眾的選手多些支持。”岑萬江說。

性格

據一位和岑萬江同時參加過薩羅蒙精英訓練營的朋友說,岑萬江是一位非常謙虛低調的大神,話不多,可能高手都這樣吧。岑萬江開始接觸跑步只是為了強身健體,沒有專業出身,也就不會和別人攀比,“順其自然吧,把跑步當成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可以認識到很多朋友。”岑萬江說

鞋子的偏好

剛開始接觸跑步大部分穿多威,雖然感覺鞋子做得簡單,但鞋子不重,包裹性也比較好。現在路跑穿阿迪吧。越野還是穿多威,應該是習慣了。

愛迪達穿takumi sen 3 boost,麗馬PB時穿的是takumi sen 2。

純“野生”背景

從來沒有接觸過省隊或者專業隊的訓練與指導,都是網上搜索跑步的理論與知識。現在馬拉松比賽很多,經常會碰到體工隊的和專業隊的出來。還有些退役的運動員,感覺和他們的差距還是挺大。

愛馬拉松也愛越野

“這兩項都喜歡吧,我是比較綜合的,從小我們那邊就是山區。對於越野我也不是很差。只是目前我的耐力還差一些。”

現在的馬拉松很多,然後高手也會分流,包括有時候老黑都不知道如何選擇,有時候得看運氣吧。像今年的磐安半程馬拉松竟然沒有老黑,還意外撿了個第二。

總體來說玩越野的話回報是大一些,但現在的想法是想把路跑的成績提上去。

“越野50公里之內的還行,太長的沒有去挑戰過,估計也不行。”岑萬江笑著說道。

戀愛經歷

談到女朋友,岑萬江毫不避諱:“三年前有過一段感情,後來由於性格不合就分開了。這三年來都是一個人,身邊有一群跑步的瘋子,每週的時間計畫安排得好好的,也想談一場戀愛,但這種事急不來,也許當下,除了跑步我還得工作,家裡條件不是很好”。

接下去計畫

對於一個純業餘的人說半馬能跑到70分這個成績岑萬江非常滿意啦,“當然我也希望再有所突破,前提是不要受傷。”

“我曾跟一個專業隊的聊天,他以我的萬米成績來估算,他說我的半馬成績應該可以跑到68到69分。我萬米最快31分59秒,他說我缺少拼勁”。(驚,這還缺少拼勁啊!)

收入來源

岑萬江現在的收入只有通過比賽拿到的獎金,以及贊助商額外的一些獎勵。“我一個人花費不大,將就夠用,偶爾還會給家裡寄點錢,家裡壓力大,去年一年賺到五六萬左右,跟打工差不多”。

接下去會找個工作,這樣每週出去比賽太折騰了,而且影響成績的提高,希望能找到一個工作訓練兩不誤。

比賽太多,成績提不上去,但是不比賽就沒有經濟的來源。

印象最深刻的比賽

去年由中視通映傳媒、城俱杯(北京)體育俱樂部等公司承辦了一場賽事,開出了相當誘人的獎金數額:前三名團隊各獎勵30萬、10萬和5萬元(含稅),男子前10、女子前5名另有個人獎。

每支團隊由20人報名,其中15男,5女,岑萬江組隊參加的秦皇島隊拿到了第一名。

參賽要求的第7條規定:“在體育局註冊的運動員不能參加城俱杯系列賽事,在體育局註冊的運動員退役滿三年後方可參加城俱杯系列賽事。”這一規定後來成為爭議的焦點。

不料兩周後卻被取消成績——“以違背競賽規程的理由”,原因是被人舉報隊伍中有兩名註冊的運動員。其實,現在有等級證書的人太多了,很多人過去都有專業隊訓練的背景,“用這個來卡我們,真的很不公平”。直到現在,為這事還在打官司,30萬的獎金還沒有到位。

熱心環保

只要有空,岑萬江經常會和虹馬俱樂部的跑友上山清理垃圾

速度秘笈

筆者好奇,幫岑萬江推算過最大攝氧量。

普通人能到60就已經能成為業餘中的“大神”了,可是岑萬江已經達到了驚人的67了,雖然他總是謙虛的說他跟專業退役下來的運動員差距蠻大的,但是事實上,通過努力這種差距會越來越小。

那麼他的訓練是怎麼安排的呢?

月跑量大約450公里左右

非比賽周,每週1次間歇跑;1次十公里的強度,按照跑半馬的配速;週末1次 30公里長距離。

練間歇前會先跑5公里3分40的配速,然後再跑間歇。間歇有1公里間歇和800米間歇等等。1公里間歇跑每組3分左右,跑8組;800米間歇跑每組2分22秒左右,跑完再來一組2公里。

“我隔壁就是登山步道,除此之外還有一條土路,大約長一公里,爬升80m,經常會在那裡衝破。”

平時虹馬也經常會組織素質訓練。

如果週末有比賽,只能跑一次強度間歇。大部分都在慢跑恢復。

給業餘跑友的忠告:

“想提高成績的話,我覺得間歇強度跑和和10公里交叉訓練的很必要。當然有氧也很重要。因為沒有基礎的跑量也會容易受傷。”

最後

“這三年來,一直都是一個人走過來,孤獨與寂寞我都承受過。也不知道是否已經喜歡上跑步了,我對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完全沒有專業背景能跑出這樣的成績,雖然一部分是靠我自己的努力,我希望下半年能跑出個全馬成績,因為自從15年無錫馬拉松跑過後至今都沒有跑過全馬,也沒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