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環保」疏浚昔日4.7公里髒水渠 東湖港年內化身“東湖綠道+”

位於武鋼附近的東湖港, 過去曾是工業備用水源的重要通道。 由於歷史原因, 這條長4.7公里的港渠, 逐漸淪為一條廢棄的髒水渠。 昨天, 記者從碧水集團武漢海綿城市建設有限公司獲悉, 東湖港已於去年9月啟動綜合整治工程, 今年年內, 這條昔日的髒水渠就將徹底變身, 與東湖綠道相連。

排幹渠內污水進行“大掃除”

“東湖港曾是武鋼生產的備用水源地, 但近年來卻成了一條不與長江水交換的死港, 到處都是淤泥和亂丟的垃圾。 ”一位家住洪山區藍天路的居民陳先生這樣介紹東湖港的過去。

全長4.7公里的東湖港位於長江南岸,

在二環與三環之間, 北起落步咀與青山港相連, 南入東湖, 緊鄰楊春湖城市副中心、武漢火車站等重要公共部位, 貫穿青山區、洪山區、東湖風景區三個城區。

武漢晚報記者昨天在藍天路附近的東湖港整治現場看到, 港渠內的水全部抽排完畢, 河床底部已完成淤泥清理並換土, 兩側岸邊都用大型石塊累積、固定, 數十台大型機械正在兩岸的護坡上作業。

負責東湖港改造施工的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局項目總工肖燦明介紹, 港渠兩岸遍佈棚戶區, 水道內污染、淤積的情況嚴重, 已經喪失了排水功能。 為了便於徹底整治, 施工方選擇將原有港渠內的近2米深的積水抽排完之後, 再清理河道, 把平均10米寬的河道拓寬至30米,

同時清理了近3米深的淤泥。

滲雨水、截污水不讓污染進東湖

作為目前武漢市最大的海綿城市試點建設港渠類工程, 總投入13.9億元的東湖港綜合整治工程也將“海綿”理念最大化的植入其中。

根據設計規劃, 4.7公里長的港渠兩側, 會沿線設置下沉式綠地、透水磚、雨水花園、植被緩衝帶等功能區。 肖燦明表示, 落在東湖港沿線區域的雨水, 將會通過上述功能區進行儲存, 如同被一塊海綿體給吸收一般, 在遭遇長時間不降雨時, 還能對附近的植被進行反哺。

另外, 為了防止對東湖港內的水體造成污染, 此次改造還對通往港渠的雨汙管道進行專門的處理。 在雨水管道上, 沿線共設置有9個生態排口, 每個排口均依次鋪置濾布、砂石、鵝卵石等材料,

對流經的雨水進行淨化。 同時, 對早先存在於沿線周邊的污水管道, 全部進行了遷改和封堵, 防止污水進入港渠造成東湖的污染。

年內建成“東湖綠道+”

本月底, 東湖港的改造就將完成水下部分的施工內容, 滿足通水條件。 預計將在今年汛期前, 港渠將先行實現通水, 具備連接長江與東湖的功能。 年內可完成全部建設內容。

屆時, 作為“大東湖水網聯通”中重要的一環, 東湖將在位於歡樂穀附近的出口與長江實現連通。 與此同時, 東湖港還將與既有的東湖綠道連接, 在對綠道進行延伸的同時, 打造全新的“東湖綠道+”。

東湖港被稱為“東湖綠道+”有兩重意思, 首先該改造工程是在既有的東湖綠道建設範圍外,

重新新增的綠道部分, 然後在修建綠道的過程也對原有的綠道功能進行了擴充, 增加了海綿城市的理念, 對“東湖綠道”添加了新的內涵。

記者在現場看到, 兩岸的護坡已使用裸土密目網進行覆蓋。 工程業主代表李志強表示, 護坡上的土壤目前正在養護, 綠化也在同步推進, 今後將栽種櫻花、秋楓、桂花、無患子等樹種。 另外, 在沿線4.7公里的護坡邊, 還會鋪設6米寬的步行道, 形成一道沿港綠道, 直接連通東湖綠道與臨江綠道。 為方便沿岸市民出行, 東湖港沿線還將新建7座景觀橋, 在搭配附近環境特色的同時, 與沿港綠道一起形成一整片綠化的海綿性公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