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廣東科協論壇第75期——趙文津院士暢談“中國探月與深空探測”

“我們在探索太空的同時, 要思考探測的科學意義是什麼?有沒有什麼重大發現?或者在理論上有什麼重大的創新?這些發現和創新又能對人類有什麼幫助?我們需要思考這些問題, 明確自己研究的方向, 探索新的道路, 而不是跟在外國後面搞研究。 ”近日, 廣東科協論壇第75期報告會在廣東省突發預警資訊發佈中心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探月工程地質組組長、地球物理學家趙文津研究員作了“中國探月與深空探測”的專題報告。 他表示, 中國探月第一期的計畫是“繞、落、回”三步走, “至此, 已完成繞、落二步,

下一步是取樣返回。 這是嫦娥5號承擔的任務”。

“為什麼要開展月球與深空探測?人類早就有進入太空的夢想。 中國人的嫦娥奔月的故事, 傳說已久。 ” 趙文津院士表示, 地球是一個行星體, 在太空中它與其它星體相互之間有著密切聯繫。 人類自古以來就對宇宙充滿好奇, 人類渴望瞭解宇宙, 渴望飛翔太空, 渴望對未知領域探索求知。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來沒有停滯, 這是一個漫長的歷史。 在探索的歷程中, 人類的科技文化得到了提高, 能更好的為人類的生活提供幫助。 但這只是小小的收穫,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趙文津認為, 深空探測首先是一個綜合國力, 綜合技術水準的象徵, 也是一個凝聚國心、提振全國人民志氣的大工程。

“一個偉大的民族, 除去關心日常生產與生活外, 也必須抬頭仰望天空, 瞭解包括地球在內的宇宙的變化和相互影響問題。 ”他表示, 探月與深空探測也是一個推動原創性新思想新技術產生的一個創新平臺, 美國的太空活動就充分地展示了這一社會功能。 “探月與深空探測完全是一個新的領域, 大家都不知道如何作, 提出這一任務就為包括各學科科技人員與群眾提供了一個創新平臺, 發動大家參與, 提出各種設想和建議, 這就孕育著原始性創新思路。 而不是由少數人就事論是地處理問題。 ”

趙文津院士說, 在開展科學研究的同時, 也應關注全民的原創性科學思維培養, 培養孩子創造性思維能力,

這樣國家才會進步。 他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能在各自領域進行原創性的拓展研究, 為中國的科普工作和科技創新作出更大貢獻。

本期論壇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廣東省氣象局共同主辦, 廣東省地球物理學會、廣東省地質學會、廣東省岩土力學與工程學會、廣東省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廣東省氣象學會、廣東省石油學會等承辦。 省科協八屆委員會委員, 各省級學會、協會、研究會等有關人員, 在穗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等200多人參加報告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