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換將如換刀,戴正吳的“夏普”王者歸來,京東方小心了

2016年8月12日, 鴻海集團和夏普同時宣佈, 已經通過了中國商務部的反壟斷審查。 當天鴻海向夏普出資3888億日元(約合38億美元)獲得其66%股權。 夏普是在1912年創立, 這家真正的百年企業在08年以後持續斥鉅資修建液晶工廠擴大生產規模。 同時韓國、臺灣廠商快速跟進, 夏普的技術優勢集中在生產更為廉價的大尺寸面板, 因而錯失了中小尺寸面板(手機、平板、筆記本)的爆發之後, 它被韓國、臺灣的對手反超。

夏普CEO高橋興三已於8月12日辭職, 如外界所料, 鴻海集團副總裁戴正吳將出任夏普新CEO, 下一步就是組建新管理團隊、裁員、合併工廠,

用臺式准軍事化風格重整夏普。

戴正吳, 在鴻海是僅次於郭台銘董事長的二把手, 65歲的戴正吳是百年來首位外來社長, 是讓全球唯一液晶面板十代廠——堺工廠(樂視超級電視的面板製造商), 一年轉虧為盈的功臣。 戴正吳一個月內,

發出兩封公開信, 給四萬七千名夏普員工, 宣佈大刀闊斧改革, 從經營方針、組織架構、薪酬制度到品牌通路, 急急如律令, 吹響復興夏普的號角。

剛剛上任夏普社長, 他力行減奢, 和員工同住宿舍;他言出必行, 買回夏普起家的大樓, 振奮了員工的士氣。 面對質疑,

他說, 沒有不安, 就無法成長﹔沒有壓力, 改革就不會成功。

奉行”生活條件, 與戰鬥條件, 完全一致的, 才是強者”的哲學, 上任之初就把夏普品牌賣掉、總部賣掉求榮的外部銀行董事的集體領導及分社社長、JIS基金董事統統裁掉。

夏普是在1912年創立, 這家真正的百年企業在08年以後持續斥鉅資修建液晶工廠擴大生產規模。 同時韓國、臺灣廠商快速跟進, 夏普的技術優勢集中在生產更為廉價的大尺寸面板, 因而錯失了中小尺寸面板(手機、平板、筆記本)的爆發之後, 它被韓國、臺灣的對手反超。

彩電業無可爭辯的主旋律是價格越來越低, 螢幕越來越大, 清晰度越來越高。 在蘋果在全球銷售下滑的同時, 富士康的利潤其實是逐年降低的, 郭台銘在去年6月份的年度股東大會上稱, 公司面臨艱難的商業環境, 將專注於投資下一代技術, 其中就包括液晶面板和OLED。 郭台銘早就希望擺脫對蘋果的依賴, 這些年鴻海嘗試過做手機、電動汽車、零售和電子商務, 同時涉足P2P業務。 但這些轉型都收效甚微。

夏普總裁戴正吳今日發佈了公司的未來增長戰略, 夏普計畫將公司的顯示和電子技術從傳統的電視和智慧手機領域拓展到汽車和家庭物聯網市場。 戴正吳還表示, 夏普將積極吸引國際人才, 希望把公司打造成一家更加全球化的企業。

富士康和夏普兩家,一個是最大的蘋果產品代工廠,另一個是蘋果面板(尤其iPhone)的核心供應商。“夏普的產能在業內排第六、第七名,比起產線,專利應該是鴻海更看重的。鴻海在大尺寸液晶上沒有技術和人員儲備,夏普進來之後能接到更多訂單。”京東方副總裁張宇說。這對京東方而言也是非常強勁的對手。

富士康和夏普兩家,一個是最大的蘋果產品代工廠,另一個是蘋果面板(尤其iPhone)的核心供應商。“夏普的產能在業內排第六、第七名,比起產線,專利應該是鴻海更看重的。鴻海在大尺寸液晶上沒有技術和人員儲備,夏普進來之後能接到更多訂單。”京東方副總裁張宇說。這對京東方而言也是非常強勁的對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