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馬雲說未來要一天10億個包裹,快遞業將面臨哪些變化?

馬雲說未來要「一天10億個包裹」, 快遞業將面臨哪些變化?

原創2017-05-22王1點36氪

快遞行業也許會面臨的情況是:未來可能還會誕生2-3個順豐、人海戰術肯定是行不通、現在的巨頭,

難保以後還是巨頭、未來的消費者, 要效率、要性價比, 更要環保。

文 | 王1點

幾個月前關於“新零售”的概念轟炸還沒冷卻, 馬雲爸爸今天又做了一個讓大家瞠目結舌的預測——“我告訴大家, 一天10億件包裹, 不會超過8年, 估計在6、7年就能實現。 ”

不是10年、15年, 是精確到8年。 說明這不是空口一說, 而是有資料支撐的。 根據國家郵政局統計的資料, 過去6年裡, 中國快遞包裹量的增速一直保持著50%左右。 倒推回2011年, 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共完成36.7億件, 平均每天約1000萬件。 到2016年, 正好日均8000萬左右, 全年總量超300億。

如果在未來8年內, 50%的行業增速能夠保持, 那基本上到第7個年頭, 就可以達到每天10億件的規模了。

這可能會帶來哪些影響?

1、未來可能還會誕生2-3個順豐

目前中國快遞行業的格局是四通一達, 加上順豐和EMS。 他們全部加起來, 每天處理的快遞件數就約等於全國整體規模了。 其中順豐的市占率大概在8%。 等日單量十倍增長之後, 我們是不是可以想像, 會有好幾個新的“順豐”成長起來?至少, 按照快遞行業目前的發展模式, 未來的市場容量是足夠的。

2、人海戰術肯定是不行了

舉個例子, 據其年報, 申通在2016年總共處理了約33億件, 平均每天有900多萬件, 市占率是11%。 按照平均每個快遞員每天派100單來計算, 這基本上已經是滿負荷運轉了, 申通現在分佈在全國的快遞員就有多達10萬人。

順豐雖然市占率低於申通, 但是單人派件量更少, 平均下來快遞員數量更多,

據說在2013年就達到看18萬的員工規模。

想想, 每天10億單的時候, 如果還是目前的勞動密集模式, 中國有多少人在送快遞?1000萬。

假設到那個時候, 中國快遞行業的格局不變, 那意味著申通有100萬快遞員, 順豐呢?別忘了, 順豐目前採用的是直營模式, 所有人的工資都要王衛來發。

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精密集團有超過100萬員工, 論起員工數量, 在全球排名第二, 僅次於沃爾瑪。 富士康現在在做什麼?一是將機器人取代勞動力提到戰略高度, 二是將工廠轉向東南亞。 因為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消失, 勞動密集型產業必須思變了。

3、現在的巨頭, 難保以後還是巨頭

順豐這樣的巨頭目前走在行業前列, 未來是否還能走在前列?可以肯定的是,

粗放式經營一定會被淘汰。

“過去10年中國物流行業創造了奇跡, 未來10年又更大的奇跡, 但是一定會挑戰過去10年奇跡的創造者。 ”馬老師還說, “我不是嚇唬你們, 你們不思進取不搞技術還搞價格戰, 等下次大會你們一半就要失業了。 ”

新技術到來的時候, 也會倒逼物流行業的粗放勞動力轉向其他更具價值創造的領域。 這個過程中產生的機會, 對於創業公司和行業巨頭來說, 也許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

4、未來的消費者, 要效率、要性價比, 更要環保

物流行業的智慧化升級時代已經到來了。 這裡的智慧化指的不僅僅是機器人和無人機代替勞動力, 更重要的是通過科技在各方面提高效率、節約能源、保護環境。

中國電商和物流行業未來面臨的壓力,

也不僅僅是行業間的競爭, 更有在國際舞臺上的競爭。 全球電商和物流的連接越來越緊密, 行業的整體競爭力會最終反映到每一個中國企業的業績上。

當然, 還有來自道德消費意識覺醒的消費者的壓力。 你沒看關於快遞垃圾和“雙11”背後的環保之爭已經愈演愈烈了嗎?

5月22日, 馬雲在菜鳥網路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發表演講, 其中10大金句如下:

1, 過去說, 四五年後將出現一天一億包裹, 當時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未來中國會有一天十億包裹的時候, 可能在七八年內實現。

2、菜鳥的任務不是快, 那是快遞公司, 菜鳥的任務是幫助製造業消滅庫存, 如果北京上海快不算快, 雲南快那才叫快。

3、新技術不會讓人失業,而是讓人去做更有價值的事,就像當時清朝反對鐵路,害怕擔夫失業,但其實鐵路創造了更多的就業。

4、互聯網的衝擊讓送報紙的人少了,但是送包裹的人多了。

5、未來很多快遞員可能失業,要去創造新的價值。

6、隨著無人駕駛汽車,機器人的應用。一百萬輛車將是一百萬流動的小倉庫。

7、未來的全球化,如果光在中國折騰已經不夠了,要去東南亞南美折騰。我看到遍地是黃金,只是體力不夠。

8、未來的物流是資料流程,如果大公司不願意通,未來打敗的一定是小的資料打通的公司。

9、菜鳥一年電子面單,節省的紙張相當於少砍了四百萬課樹。

10、未來物流公司的利潤不是規模,而是技術,這個時代不是大企業取得勝利,而是好企業取得成功。

坐在電腦前收包裹的你,覺得快遞業的未來會怎樣改變?來評論區談談你的想法吧!

3、新技術不會讓人失業,而是讓人去做更有價值的事,就像當時清朝反對鐵路,害怕擔夫失業,但其實鐵路創造了更多的就業。

4、互聯網的衝擊讓送報紙的人少了,但是送包裹的人多了。

5、未來很多快遞員可能失業,要去創造新的價值。

6、隨著無人駕駛汽車,機器人的應用。一百萬輛車將是一百萬流動的小倉庫。

7、未來的全球化,如果光在中國折騰已經不夠了,要去東南亞南美折騰。我看到遍地是黃金,只是體力不夠。

8、未來的物流是資料流程,如果大公司不願意通,未來打敗的一定是小的資料打通的公司。

9、菜鳥一年電子面單,節省的紙張相當於少砍了四百萬課樹。

10、未來物流公司的利潤不是規模,而是技術,這個時代不是大企業取得勝利,而是好企業取得成功。

坐在電腦前收包裹的你,覺得快遞業的未來會怎樣改變?來評論區談談你的想法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