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倒計時7 天|講真,真正的文藝青年都要聽現場版的藍色多瑙河!

藍色多瑙河圓舞曲(The Blue Danube), 奧地利作曲家小約翰·施特勞斯最富盛名的圓舞曲作品。 被譽為"奧地利第二國歌"。 每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將該曲作為保留曲目演出。

在歐洲音樂史上被譽為“圓舞曲之王”的音樂家是

小約翰·施特勞斯

作為著名音樂家老約翰•施特勞斯的兒子小約翰·施特勞斯本可以輕輕鬆松就能過得很好。

可他偏偏要靠才華:

他的父親希望他將來成為一個銀行家而不是一個音樂家。

儘管如此, 他還是從小暗地裡學習小提琴。

他的父親對他的音樂 理想沒有任何興趣。

結果諷刺的是小約翰最終成為整個家族中成就最大,

名望最高的一位。

被譽為“圓舞曲之王”。

↑↑↑小約翰·施特勞斯↑↑↑

最後小施特勞斯的名望甚至超過了他父親的名望。 他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華爾滋作曲家。 他與他的樂隊周遊奧地利、波蘭和德國。 往往在他的音樂會上他只指揮一個曲子, 然後他就得趕到另一個音樂會上去了。 當時各地的表演場地都以在門外貼出「施特勞斯在此演奏!(Heut Spielt der Strauss!) 」的告示為賣點。

另外, 小施特勞斯還訪問了俄國並在那裡寫了不少曲子。 但他回到維也納後又把這些曲子的名稱改掉了來合乎維也納人的口味。 在隨後的1870年代, 他到了英國訪問, 並與首任妻子在倫敦皇家歌劇院同台獻藝。 同一時期他還在法國、義大利和美國舉行過音樂會,

當中更在波士頓音樂節指揮了一場怪獸音樂會(Monster Concert), 也就是指揮1000多名樂手演奏他的首本名曲《藍色的多瑙河》。

隨後親自率領樂團在歐洲乃至全世界各國巡迴演出, 名揚四海, 風靡之極。 如他們在法國為拿破崙和皇后, 以及在巴黎世界博覽會舉辦的音樂會等等。

小施特勞斯和他的《藍色的多瑙河》從此在歐洲、美洲及全世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圓舞曲熱潮。

所以, 如果你是文藝青年, 請聽聽小施特勞斯的作品, 以便成為一個標準的文青。 如果你想成為文藝青年, 更應該多聽聽小施特勞斯的作品, 以便上升為文藝青年。

往下看

有驚喜

6月3日, 聽·幸福的心跳聲——黑龍江瑪麗亞婦產醫院第三屆千人胎教音樂會,

即將奏響哈爾濱大劇院。 多民族、多風格、幾乎鼎盛時期的音樂種類在這場音樂會中都能找到, 力求通過多曲目和演出形式, 迎合不同受眾需求, 為廣大聽眾呈現一場耳目一新的精品音樂會。 給准媽媽們帶來前所未有的聽覺盛宴。

小編再透露兩曲重量級曲目:

法蘭多爾法國作者:比才

法蘭多爾(farandole)選自《阿萊城的姑娘》組曲, 系法國舞曲。 始於古代, 今仍流行於法國南部。 1872年, 法國作曲家比才應邀為法國文學家L.都德的話劇《阿萊城姑娘》寫配樂。 比才特別顯示了他在配器上的清新風格。 他類比鐘聲鈴聲以及各種民間樂器的音響, 運用人的閉口哼唱, 使音樂獨具風格。 他以薩克斯管吹奏的旋律, 表現少年的天真無耶, 以弦樂小柔板表現年輕時曾相戀的老農和老嫗重逢時的心情。

薩克斯管用於交響樂隊也就是從此劇開始。

莫札特40交響曲第一樂章奧地利作者:莫札特

又稱《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fortiethSymphony In G Minor )是莫札特最後的三大交響曲之一, 是他的交響曲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 完成於1788年, 整部交響曲熱情洋溢, 有著充滿感情化的樂思。 這首交響曲雖然仍能聽出巴羅克音樂的痕跡, 但還是促使當時的音樂向前邁進了一步, 當它在十九世紀初於萊比錫演奏之際, 曾受到“戰慄”或“沉緩”等字眼的評語。 這部作品可以說是一步步接近浪漫派的作品。

大師實在太多了, 小編寫不下了, 具體的准媽媽們音樂會現場見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