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國大規模植林樹造林到底產生了效果沒有?

前幾天在天涯上看到一張老貼子, 貼子放了一張穀歌地球, 中國和俄羅斯一比較, 簡直是令人觸目驚心, 第一直覺就是中國環境太惡劣了, 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

原貼內容是這樣的:

中國是世界上沙漠面積較大、分佈較廣、荒漠化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 在西北、華北、東北分佈著12塊沙漠和沙地, 它們綿延成北方萬里風沙線。 在豫東豫北平原, 在唐山、北京、鄱陽湖周圍, 北回歸線一帶還分佈著大片的風沙化地帶。 全國沙漠和荒漠化土地面積達153.3萬平方公里, 占國土面積的15.9%。 荒漠化和乾旱給中國的一些地區的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嚴重影響。

中國 60%以上的貧困縣都集中在這裡, 其中最嚴重的地區溫飽問題還沒有解決。

在中國, 直接受荒漠化危害影響的人口約5000多萬人。 西北、華北北部、東北西部地區 (簡稱“三北”)每年約有2億畝農田遭受風沙災害,

糧食產量底而不穩定;有15億畝草場嚴重退化;有數以千計的水利工程設施因受風沙侵襲排灌效能減弱。 儘管中國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荒漠化的治理, 由於種種原因, 中國土地荒漠化擴大的趨勢還在繼續。 50-70年代, 中國荒漠化土地平均每年以1650平方公里的面積在擴大。 在1970年代中期以前, 沙漠化年擴展面積為15.6萬公頃, 1980年代發展為每年擴展21萬公頃, 而1990年代以來則達到每年24.6萬公頃, 每天就有5.6平方公里的土地荒漠化。

果真是這樣嗎?

把地球拉平, 先不論百度與穀歌會不會有差異, 下面這張衛星地圖也應能說明問題。

很明顯, 在赤道兩邊南北半球各有一條黃色的沙化地帶, 它們不分國家發達與否, 不論中外。 即使發達如美國的地圖上, 肉眼看起來, 其綠色覆蓋率也不會比中國高多少。

實際上, 2010年資料, 美國的森林覆蓋率為33%, 中國的森林覆蓋率為21.6%, 而四面環海的奧大利亞也僅有19.7%。 而全球40%的森林集中在俄羅斯、巴西、印尼和民主剛果。 拿中國地圖看綠色, 在毛子的綠色襯托下, 你說會有什麼結果?

中國從古至今都被土地沙化的問題困擾著。 1999年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鐘德才一篇研究表明:

我國沙漠早在1萬年多前就已基本形成, 至今凡適合發育沙漠的地區, 大都早已變成了沙漠, 近40年來, 我國沙漠進入了相對穩定時期, 92%幾乎無明顯的變化。

自50年代以來, 我國沙漠還在繼續擴大蔓延, 但速度很緩慢, 多年平均擴大速率只有0.04%, 即平均每年有310平方公里的土地變為沙漠。 同時年均縮小速率只有0.001%, 也就是每年只有約10平方公里的沙漠變為非沙漠土地。 (根據上下文, 是指自然恢復的速度)

近年沙漠逆轉變化相當顯著, 其平均年逆轉速率達到0.13%, 近40年來, 我國平均每年有1060平方公里的沙漠向好的方向轉化。 嫩江沙地、毛烏素沙地、科爾沁沙地和河西走廊的沙漠變化最為顯著,

主要原因是廣大沙區人民防沙治沙、大規模植樹造林、改造沙漠的結果。

但是, 自從我國開展植樹造林, 特別是展開聲勢浩大的三北防護工程以來, 各種質疑的聲音就不斷。 小篇曾在頭條上看到有人說他家就是林業相關家庭, 家裡從國家拿了很多好處, 但是樹沒有種幾棵。 更多網友說, 很多基層縣鎮, 為了騙取國家補貼, 年年植樹, 但成活卻沒幾棵。

實際上, 中國林業專家也進行過反思, 指出以往植樹造林中的一些問題, 特別是單一樹種的問題。 但是小編認為, 總體上來說, 數十年下來, 植樹造林還是產生了一定的效果。

用資料來說話

小編從國家林業局相關統計資料, 整理出以下圖表:

1990-1999年估計只統計過一次,資料沒有變化,但是其後的20年間,沙化土地面積減少得還是挺多的,總計減少了239萬公頃,也即2.39萬平方公里。

與此同時,中國的森林覆蓋率一直在增長。

自從中國展開沙漠治理以來,勤勞聰明的中國人民創造性的發明了草方格固沙法,在眾多方法中,發揮了極大作用。

人們在用桔杆植草方格固沙

中國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即塔里木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最長的貫穿流動沙漠的等級公路,也是中國最早的沙漠公路。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沙化治理呈現多元態勢,個人和國際友人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因為他們的加入,使得我國沙漠治理進度大大加速。

美國《國家地理》沙漠攝影師專注于全球沙漠風光拍攝近20年,喬治·斯坦梅茨幾乎跑遍了全球所有極端沙漠,在被沙漠風光深深吸引的同時,他也為沙漠留不住當地的年輕人而感傷,卻被中國最東部的庫布其沙漠深深震撼。“感謝庫布其人民,守住了沙漠向東擴張的最後一道防線。”喬治·斯坦梅茨如是說說。

庫布其沙漠裡縱橫交錯的穿沙公路網。1999年,當時還是化工廠的億利資源集團帶領領庫布其人民修建了第一條穿沙公路,打開了大規模防沙治沙的序幕。(喬治·斯坦梅茨航拍於2016年9月)

2001年,豐田在豐寧地區設立中日“21世紀中國首都圈環境保護示範基地”專案,從實施開始到2010年的10年間共植樹造林45,000畝(相當於68個天安門廣場),種植了約387萬棵樹木。

聯合國授予的“全球治沙領導者”企業億利資源集團10來年給庫布其沙漠帶來的變化。億利圍繞從沙漠到城市生態環境修復,實施了“綠土地綠能源綠金融+互聯網”的億利生態圈商業模式,協同推進土地、空氣及生態環境修復產業。

曾經乾涸6次,1992年徹底乾涸的東居延海,經過治理,2004年8月20日以來,已連續800多天沒有出現乾涸現象。至此,東居延海水面面積達到38.5平方公里,蓄水量達到4720萬立方米。

最後,雖然我國沙化治理任重而道遠,但是只要中國人堅定要做的情,沒有一件不會成功的,高鐵、大飛機、航母、北斗、天舟、殲20發動機莫不如是。

您說呢?

植樹造林功過調查 (單選) 0人 0% 發揮了做用,要堅持下去。 0人 0% 沒有用,只肥了部分人,不要種了 投票

整理出以下圖表:

1990-1999年估計只統計過一次,資料沒有變化,但是其後的20年間,沙化土地面積減少得還是挺多的,總計減少了239萬公頃,也即2.39萬平方公里。

與此同時,中國的森林覆蓋率一直在增長。

自從中國展開沙漠治理以來,勤勞聰明的中國人民創造性的發明了草方格固沙法,在眾多方法中,發揮了極大作用。

人們在用桔杆植草方格固沙

中國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即塔里木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最長的貫穿流動沙漠的等級公路,也是中國最早的沙漠公路。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沙化治理呈現多元態勢,個人和國際友人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因為他們的加入,使得我國沙漠治理進度大大加速。

美國《國家地理》沙漠攝影師專注于全球沙漠風光拍攝近20年,喬治·斯坦梅茨幾乎跑遍了全球所有極端沙漠,在被沙漠風光深深吸引的同時,他也為沙漠留不住當地的年輕人而感傷,卻被中國最東部的庫布其沙漠深深震撼。“感謝庫布其人民,守住了沙漠向東擴張的最後一道防線。”喬治·斯坦梅茨如是說說。

庫布其沙漠裡縱橫交錯的穿沙公路網。1999年,當時還是化工廠的億利資源集團帶領領庫布其人民修建了第一條穿沙公路,打開了大規模防沙治沙的序幕。(喬治·斯坦梅茨航拍於2016年9月)

2001年,豐田在豐寧地區設立中日“21世紀中國首都圈環境保護示範基地”專案,從實施開始到2010年的10年間共植樹造林45,000畝(相當於68個天安門廣場),種植了約387萬棵樹木。

聯合國授予的“全球治沙領導者”企業億利資源集團10來年給庫布其沙漠帶來的變化。億利圍繞從沙漠到城市生態環境修復,實施了“綠土地綠能源綠金融+互聯網”的億利生態圈商業模式,協同推進土地、空氣及生態環境修復產業。

曾經乾涸6次,1992年徹底乾涸的東居延海,經過治理,2004年8月20日以來,已連續800多天沒有出現乾涸現象。至此,東居延海水面面積達到38.5平方公里,蓄水量達到4720萬立方米。

最後,雖然我國沙化治理任重而道遠,但是只要中國人堅定要做的情,沒有一件不會成功的,高鐵、大飛機、航母、北斗、天舟、殲20發動機莫不如是。

您說呢?

植樹造林功過調查 (單選) 0人 0% 發揮了做用,要堅持下去。 0人 0% 沒有用,只肥了部分人,不要種了 投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