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多次“毀容”多次修復 樂山大佛漸漸“變了臉”

由於自然和人為等原因, 樂山大佛建成以來曾多次受損, 並經歷了多次維修。 學者們發現, 每次維修使大佛的面貌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昨他做不出來, 於是就直接在上面畫了一個鼻子, 整個臉又用紅丹粉塗成了紅色。 所以, 最後形成的一種效果, 大佛就好像是一個‘紅臉關公’, 而且是一個沒有鼻子的‘紅臉關公’。 ”唐長壽介紹道。

被當靶子

大佛很“受傷”

同一年, 在陳洪範修復大佛後不久, 軍閥楊森將陳洪範趕出了樂山。 一天, 楊森軍中的炮兵來到了大佛對面的河灘上面, 把大佛當成了他們訓練的靶子,

其中有一發炮彈直接把大佛的左眼打了個窟窿。

1927年, 一名居士來到樂山, 看到大佛受損嚴重, 隨即捐錢對大佛進行了一次修復。 但他的修復就是簡單地把眼睛補上了。 一直到1930年, 近代歷史上一次比較大的維修, 才把陳洪範做的面套給敲掉了。

“當時恢復大佛的最大難題是大佛沒有鼻子怎麼辦?”據唐長壽分析, 當時採取用木材在大佛的鼻子位置做了個三角架, 做成一個鼻子, 外面再塗上傳統的材料, 這樣就做成了一個鼻子。 “但總的來說, 上世紀30年代的那次修復應該說是不成功的。 ”唐長壽說道。

全面修復

給大佛“洗洗臉”

1962年, 也就是樂山大佛被列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六年之後, 兩張發表在人民畫報上的照片, 引起了有關部門的注意。

照片上, 大佛身穿草衣, 腳下堆積著多達400立方米的垃圾。 據當時的調查, 早在1958年, 大佛的右腳下面還被開闢過一塊菜園, 同時, 還建了簡易的廚房和兩個化糞池。 這些情況隨後很快被上報到中央, 這才有了不久之後對大佛的一次全面維修。 但由於當時的條件有限, 使得大佛的容貌只發生了細微的變化。

“現在的大佛和最初的時候比起來, 面部比例失調, 鼻子也成了我們俗稱的‘塌鼻子’, 嘴巴也變扁了, 耳垂下垂的長度也不夠, 還有大佛胸前的佛飾也與以前明顯不同了。 ”說起大佛被“毀容”的歷史, 唐長壽也是一臉的遺憾和無奈。

2001年春, 樂山市對樂山大佛進行了一次全面的維修。 唐長壽認為, “我們現在對大佛的維修,

其實僅僅是給大佛‘洗臉’, 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對大佛進行清理。 由於各種原因, 大佛的面貌已經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