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副所長蔡睿:創新正當其時

東北新聞網訊 (記者 許嘉玥) “現在正是知識份子大有作為的黃金時代, 我們一定不辜負總書記的殷切希望, 肩負使命, 勇攀高峰, 面向祖國, 面向世界, 面向未來。 ”這是遼寧省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副所長蔡睿在學習2017年“兩會”精神中的一些感想。

勤奮敬業勇擔當 不忘初心好揚帆

2010年, 在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化學與環境工程系從事博士後研究的他作為中科院“百人計畫”人才, 被引進到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工作。 2012年, 蔡睿從一名研究員走上了科技處處長的重要職位。 剛到科技處時,

蔡睿便謙虛的向各個崗位的負責同事請教和學習。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 他不僅掌握了各個崗位的工作要點, 也對科技處每個人的特點了然於胸。

蔡睿要求科技處各項工作要有高標準, 幹就幹一流, 爭就爭第一;要有責任心, 對工作負責、對部門負責、對研究所負責。 正是憑藉嚴管理高要求, 蔡睿帶領科技處團隊勇於創新工作方式方法, 以“拼命三郎”的工作方式高效率完成各項工作, 在管理上日趨科學規範、精細化, 並處處彰顯人文性, 科技處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在化工行業, 我國長期處於技術輸入的位置, 關鍵技術受制於國外, 極大地限制了我國相關產業的發展。 為此, 大連化物所始終面向國際技術前沿,

致力於解決行業共性技術問題, 堅持圍繞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 面向沿線國家積極實現技術輸出。 ”蔡睿的話語充滿了欣慰與自豪。 正是有了許許多多像蔡睿一樣精英們的拼搏努力, 大連化物所終於實現了技術“並行”到“領跑”的歷史性進步。

2014年, 大連化物所包信和院士成功實現了甲烷在無氧條件下選擇活化, 一步高效生產乙烯、芳烴和氫氣等高值化學品。 該技術引起了國際科技界和工業界的轟動, 被認為是一項“即將改變世界”的變革性新技術。 由於甲烷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 而我國天然氣資源的相對匱乏則限制了這項技術在國內的產業化進程。 大連化物所瞄準中東地區豐富廉價的天然氣資源, 聯合我國最大的油氣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及已有廣泛合作基礎的沙特基礎工業公司,

依託三方雄厚的研發實力和中東廣闊的市場資源, 共同推進這項技術的產業化進程。 為了保障國家、研究所的利益, 同時實現三方共贏, 蔡睿與他的團隊提前研究設計方案, 做了大量細緻的前期工作, 歷時六個月, 形成數十個合同版本, 最終在2016年12月簽署了三方合作研發協議, 這次合作也獲得了遼寧省國際合作獎。

“我們要將能源化工打造成中國的第三張名片”。 蔡睿的這份自信來自于他對大連化物所的信任, 來自於他與他團隊的智慧, 來自於他對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堅定信心。 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構想, 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

是“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共同事業, 也為大連化物所, 為蔡睿和他的團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施展才華的空間。

願以此身長報國 人生無悔勇擔當

黨的十八大以來, 總書記就科技創新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 其中習總書記在科技創新大會上明確指出建設突破型、引領型和平臺型一體的國家實驗室, 是建設高效協同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部署。 在這樣的要求下, 大連化物所作為中科院能源領域的旗幟性研究所, 在中科院黨組的要求和指導下, 開始牽頭建議和組織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的工作當中。

當時作為科技處長, 蔡睿全程參與了這項工作。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 無數個不眠之夜的研討和撰寫,

國家實驗室的相關準備工作得到了中科院、能源局、遼寧省、大連市的高度認可。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 臺盟遼寧省委又以黨派中央提案的形式上報, 積極為國家實驗室落戶遼寧向中共中央建言, 現已立案。 這項工作也將是臺盟遼寧省委、大連化物所今年的重點工作。

目前,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是我國當前一項極其重要的戰略規劃佈局, 其中,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被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蔡睿作為科研管理專家, 積極發揮自身科研優勢, 圍繞區域產業結構特點, 努力為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他先後提交《積極建設駐遼國家實驗室, 支撐引領遼寧振興發展》、《積極借力駐遼科研機構建設自主創新示範區》、《優化大連市科技創新環境、促進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等提案, 為推動東北、遼寧振興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蔡睿清楚的認識到每一份提案,都是一份責任,一份擔當。他的多條提案圍繞如何發揮自身科研優勢,針對區域產業結構特點,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國立研究所和知識份子應有的責任。

儘管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科研管理作為自己的職業,讓忙碌成為了生活的主旋律,但回望初心,他從未後悔自己的選擇。他深知,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他要以時不待我的精神不斷學習新事物、不斷更新觀念、努力趕上時代並且需要不斷創新,這就是一位中國知識份子的擔當。

為推動東北、遼寧振興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蔡睿清楚的認識到每一份提案,都是一份責任,一份擔當。他的多條提案圍繞如何發揮自身科研優勢,針對區域產業結構特點,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國立研究所和知識份子應有的責任。

儘管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科研管理作為自己的職業,讓忙碌成為了生活的主旋律,但回望初心,他從未後悔自己的選擇。他深知,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他要以時不待我的精神不斷學習新事物、不斷更新觀念、努力趕上時代並且需要不斷創新,這就是一位中國知識份子的擔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