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宮崎駿,你騙的我們好爽!

聽說宮崎駿複出了。

什麼?宮崎駿又又又又又又複出了?

你造嗎?這種感覺就像

……

媽媽打麻將:

再打一圈,

最後一圈啊。

朋友打王者榮耀:

打完這局絕對不打了。

小編寫文章:

寫完這篇, 畫個句號,

再也不寫了。

要知道上一次,

也就是四年前《起風了》拍完之後。

宮崎駿的退休儀式可是很認真的,

他還信誓旦旦舉辦發佈會,

面對全球600多位元記者,

非常正式的說:我真的要退休了,

勞資再也不做長篇動畫了。

....

……

我們是信呢, 還是不信呢?

好傢伙, 老爺子一著急。

結果真的解雇了手下

近200名動畫師以表決心。

(我認真起來連自己都害怕)

但就在前幾天。 他在吉蔔力官網再一次發佈製作長篇動畫的消息。

事實上, 這部長篇動畫早就已經開始籌備, 宮崎駿從去年7月提出新作的企劃書、年底出示了分鏡頭腳本。 他應該是找到了值得一做的題材, 所以決定繼續工作。

但因吉蔔力裁人太多、老爺子不得不重新召集人手。 並在官網上大力號召有志青年一起來畫畫:“為了完成這次的動畫製作, 我們需要新鮮血液的注入。 製作時間大概在3年左右。 特此募集共同參與製作者。 ”

嗯, 沒錯, 他又成功把我們忽悠了。

算下來, 一共騙了全世界7次。

第一次

1986年,宮崎駿的第三部作品

《天空之城》公映。

45歲的宮崎駿首次暗示自己我可能要退休了。

作為吉蔔力的開山之作,《天空之城》是一部為了夢想不斷冒險拼搏的故事,雖然在開拍之前,宮崎駿就知道這種題材很難把大家吸引到電影院。但他還是想拍一部八九歲少年英雄的影片,為孩子們觀看。

畢竟誰沒有過夢想,出生於1941年的宮崎駿,生活在一個戰亂年代,他只能通過繪畫擺脫環境的陰霾,他夢想成為一名漫畫師,但作品大多都石沉大海。

直到高三那年,他看到取材自中國的動畫《白蛇傳》,他被裡面的情節深深吸引。他才知道原來還有動畫師這樣一個職業。夢想的種子便由此埋下。

當影片中的主角巴斯發誓,我要向世人證明,世界上真的有天空之城存在時,其實也是宮崎駿在發誓:我要做一名動畫師。

影片的夢想也是宮崎駿的夢想,也許是拍完後,他如釋重負,便暗示自己要退休。

第二次

1992年拍完《紅豬》

這是讓宮崎駿退休消息廣為傳播的第一次。

那是因為製作《紅豬》這部作品太累了,讓他心力交瘁。他這一次正式向媒體表示,我想做的事情都已經做完了,我的動畫已經完結了。

《紅豬》是宮崎駿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電影,很少人知道,這是一部面向中年人的影片。他說:“當一個男人步入中年,他就已經成了一隻豬。”而片中主角也是看透了人類世界,所以才把自己詛咒成一隻豬。

他原本打算將《紅豬》表現得輕鬆一些。但是之後南斯拉夫解體,原定作為《紅豬》場景之一的克羅埃西亞杜布羅夫尼克小島爆發了一系列衝突。

突然之間,現實世界中的小島成了戰爭爆發的所在地,所以《紅豬》也由此變成一部更為複雜的電影。

而且這部影片製作過程十分艱難,宮崎駿對此倍感沮喪,他不斷抱怨團隊:我一直說我們要為孩子們拍攝電影,可我們當時又做了些什麼?

事實上,最後還是孩子們走進電影院去欣賞《紅豬》,可能是因為太累了,他告訴自己需要休息,所以才有了宣佈隱退的消息。

但宮崎駿知道他需要從紅豬的詛咒中走出來,要給自己下一步影片的機會。

第三次

1997年 《幽靈公主》拍完

兩次退休意向之後,宮崎駿又複出了。

而且是以一部179億日元票房的《幽靈公主》。這部作品不僅刷新了日本電影的票房紀錄,還贏得了第2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

但此時,好友近藤喜文因病去世,再加上身體狀況不甚理想,宮崎駿宣佈《幽靈公主》是最後的作品。這次應該是他最具“官方”的引退。

《幽靈公主》既是吉蔔力製作經費最為昂貴的動畫,也是日本有史以來最賣座的影片。

影片再次深挖了宮崎駿作品中富含深意的主題:人性中貪婪和善良的矛盾;大自然報復與寬容的博弈。

《紅豬》之後,他發現前南斯拉夫戰爭爆發,人們根本沒得到什麼教訓。在此之後,宮崎駿無法繼續製作《魔女宅急便》這類的動畫。

他感覺到孩子們降生于這個世上根本得不到想像中的祝福,自己又怎能在他們面前裝作若無其事、強作歡顏。的確,他做不到。

《幽靈公主》打破了常人以為孩子們不應該看的東西,但宮崎駿最終意識到:“不對,這是孩子們必須看到的!”

因為真相是:人性的貪婪和大自然的包容,成年人竟根本無法理解。而他們自己早已身陷其中,自以為是。

但孩子們卻可以。所以,還是孩子們幫助了宮崎駿,使得他就算再一次食言,也要繼續製作下去。

第四次

2001年,《千與千尋》拍完

並在柏林斬獲金熊獎,

同時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

60歲的他發狠說,真的不想幹了。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送給女孩兒們的禮物,影片公映之際,宮崎駿已入花甲之年。這部作品承載著他對人生的體悟,可謂宮崎駿的集大成之作。

從22歲進入東映動畫公司,擔任最底層的中間畫繪製工作,到努力認真的繪製每一張畫被公司得到認可。

從第一部動畫的票房慘敗,再到一步步刷新票房紀錄。他每一次在創作中反思自己,才得到這樣一部全世界人民喜愛的動畫電影。

當所有的榮譽集一身時,他告訴自己,該做的都做了,真的該退休了。

第五次

2004年 《哈爾的移動城堡》拍完

63歲的他告訴粉絲,自己真的要離開了。

這部電影改編自戴安娜·維尼·鐘斯的小說,描繪了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宮崎駿很想通過這部影片來激發自己最大的潛能,甚至超過《千與千尋》。

但影片中沒有對魔法做任何解釋,導致很多人看完一頭霧水。於是影片出現兩個極端,要麼非常非常喜歡,要麼完全看不懂。這對宮崎駿來說是一次非常可怕的經驗。

從幽靈公主以來,在動畫之路上的探索他已經身心俱疲。但每一部作品之後留下的問題,始終纏繞在他腦邊,這也是他為什麼再一次食言,拍《懸崖上的金魚姬》的原因。

第六次

2008年,《懸崖上的金魚姬》拍完

67歲的他歎息道,自己已經心力交瘁,

於是第6次宣佈退出。

跟“狼來了”一樣,宮崎駿的“我要退休了”讓觀眾都不再相信,甚至有人覺得這是吉蔔力工作室的宣傳策略。

這可能是因為始終沒有超過《千與千尋》的作品,宮崎駿又長期堅持傳統手繪方式創作,身心勞累,難以繼續創作。

製作一部以海為主題的動畫是宮崎駿長久以來的夢想,《懸崖上的金魚姬》來源於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

這部影片沒有《幽靈公主》那樣沉重的主題,沒有《千與千尋》那樣目不暇接的龐雜資訊,也沒有《哈爾的移動城堡》那樣壯闊大氣的場面。只有他想把動畫繼續下去的決心。

他曾一度想過,自己是不是與孩子越來越遠,可他又無法再製作《龍貓》那樣單純的影片,有些東西真的回不去了。

第七次

2013年 《起風了》拍完

宮崎駿說:“再見了日本影壇!”

在《起風了》參加2013威尼斯影展期間,宮崎駿委託發言人宣佈了自己將不再執導動畫長篇的決定,並於9月6日在東京召開記者發佈會。

宮崎駿說:“我曾經說過好幾次引退,造成議論紛紛,大家應該會覺得又來一次,這次,我是認真的,我的長篇動畫生涯已經清楚結束。”

《起風了》是一部取自真實人物的影片,宮崎駿曾在觀看完成品時,不禁感動落淚,他自言這是他第一次看自己的作品流淚。

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一部安靜的反戰題材影片,很多人覺得並沒有之前的成功,作為宮崎駿的收官之作實在有些不過癮。

估計宮爺爺自己也無法說服自己,所以在2013年宮崎駿宣佈退休後,他並沒有賦閑在家,而是一直待在工作室裡,隨後又開始籌備動畫短片《毛毛蟲鳳梨》。

這部耗時3年製作的首部電腦動畫短片《毛毛蟲波羅》,預計將於2018年在“三鷹之森吉蔔力美術館”播放。

徘徊在退休與複出之間的宮崎駿,他也曾在《關於日本動畫片的思索和啟示》中說:我自己有著嚴重的自我分裂症,一邊想著不要再做了,一邊又會投入新的影片策劃。

所以,這一次他就這樣複出了。他預計將《毛毛蟲波羅》改編成長篇動畫,並希望能於2019年搶在東京奧運會前推出。

宮崎駿說:“每天我都覺得時間不夠,不加把勁不行,但又不能讓身體壞下去。每一部長片動畫的製作,我都把它當成最後一部長片來看待。之所以沒有停止創作,原因是每次我看到有這麼多孩子喜歡動畫,我就有了繼續創作的熱情。我非常希望將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通過影片傳授給下一代。”

吉卜力社長鈴木敏夫則表示:“宮崎駿是那種會拍片拍到死的人”。

“與其什麼都不做的死去,不如在製作中死去的好,做點什麼總比惦記著動畫死強。”這就是宮崎駿,一個倔強,調皮的老男孩。

考慮到年齡因素,宮崎駿表示:

“這次真的將是我最後一次推出長篇作品。”

畢竟宮老今年已經76歲高齡了,

還要從事如此高壓的工作。

不過,您別擔心。

我們還真的希望你能一直騙我們下去。

畢竟,每一部食言之後的影片

都讓我們看的暢爽淋漓,無比期待。

第一次

1986年,宮崎駿的第三部作品

《天空之城》公映。

45歲的宮崎駿首次暗示自己我可能要退休了。

作為吉蔔力的開山之作,《天空之城》是一部為了夢想不斷冒險拼搏的故事,雖然在開拍之前,宮崎駿就知道這種題材很難把大家吸引到電影院。但他還是想拍一部八九歲少年英雄的影片,為孩子們觀看。

畢竟誰沒有過夢想,出生於1941年的宮崎駿,生活在一個戰亂年代,他只能通過繪畫擺脫環境的陰霾,他夢想成為一名漫畫師,但作品大多都石沉大海。

直到高三那年,他看到取材自中國的動畫《白蛇傳》,他被裡面的情節深深吸引。他才知道原來還有動畫師這樣一個職業。夢想的種子便由此埋下。

當影片中的主角巴斯發誓,我要向世人證明,世界上真的有天空之城存在時,其實也是宮崎駿在發誓:我要做一名動畫師。

影片的夢想也是宮崎駿的夢想,也許是拍完後,他如釋重負,便暗示自己要退休。

第二次

1992年拍完《紅豬》

這是讓宮崎駿退休消息廣為傳播的第一次。

那是因為製作《紅豬》這部作品太累了,讓他心力交瘁。他這一次正式向媒體表示,我想做的事情都已經做完了,我的動畫已經完結了。

《紅豬》是宮崎駿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電影,很少人知道,這是一部面向中年人的影片。他說:“當一個男人步入中年,他就已經成了一隻豬。”而片中主角也是看透了人類世界,所以才把自己詛咒成一隻豬。

他原本打算將《紅豬》表現得輕鬆一些。但是之後南斯拉夫解體,原定作為《紅豬》場景之一的克羅埃西亞杜布羅夫尼克小島爆發了一系列衝突。

突然之間,現實世界中的小島成了戰爭爆發的所在地,所以《紅豬》也由此變成一部更為複雜的電影。

而且這部影片製作過程十分艱難,宮崎駿對此倍感沮喪,他不斷抱怨團隊:我一直說我們要為孩子們拍攝電影,可我們當時又做了些什麼?

事實上,最後還是孩子們走進電影院去欣賞《紅豬》,可能是因為太累了,他告訴自己需要休息,所以才有了宣佈隱退的消息。

但宮崎駿知道他需要從紅豬的詛咒中走出來,要給自己下一步影片的機會。

第三次

1997年 《幽靈公主》拍完

兩次退休意向之後,宮崎駿又複出了。

而且是以一部179億日元票房的《幽靈公主》。這部作品不僅刷新了日本電影的票房紀錄,還贏得了第2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

但此時,好友近藤喜文因病去世,再加上身體狀況不甚理想,宮崎駿宣佈《幽靈公主》是最後的作品。這次應該是他最具“官方”的引退。

《幽靈公主》既是吉蔔力製作經費最為昂貴的動畫,也是日本有史以來最賣座的影片。

影片再次深挖了宮崎駿作品中富含深意的主題:人性中貪婪和善良的矛盾;大自然報復與寬容的博弈。

《紅豬》之後,他發現前南斯拉夫戰爭爆發,人們根本沒得到什麼教訓。在此之後,宮崎駿無法繼續製作《魔女宅急便》這類的動畫。

他感覺到孩子們降生于這個世上根本得不到想像中的祝福,自己又怎能在他們面前裝作若無其事、強作歡顏。的確,他做不到。

《幽靈公主》打破了常人以為孩子們不應該看的東西,但宮崎駿最終意識到:“不對,這是孩子們必須看到的!”

因為真相是:人性的貪婪和大自然的包容,成年人竟根本無法理解。而他們自己早已身陷其中,自以為是。

但孩子們卻可以。所以,還是孩子們幫助了宮崎駿,使得他就算再一次食言,也要繼續製作下去。

第四次

2001年,《千與千尋》拍完

並在柏林斬獲金熊獎,

同時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

60歲的他發狠說,真的不想幹了。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送給女孩兒們的禮物,影片公映之際,宮崎駿已入花甲之年。這部作品承載著他對人生的體悟,可謂宮崎駿的集大成之作。

從22歲進入東映動畫公司,擔任最底層的中間畫繪製工作,到努力認真的繪製每一張畫被公司得到認可。

從第一部動畫的票房慘敗,再到一步步刷新票房紀錄。他每一次在創作中反思自己,才得到這樣一部全世界人民喜愛的動畫電影。

當所有的榮譽集一身時,他告訴自己,該做的都做了,真的該退休了。

第五次

2004年 《哈爾的移動城堡》拍完

63歲的他告訴粉絲,自己真的要離開了。

這部電影改編自戴安娜·維尼·鐘斯的小說,描繪了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宮崎駿很想通過這部影片來激發自己最大的潛能,甚至超過《千與千尋》。

但影片中沒有對魔法做任何解釋,導致很多人看完一頭霧水。於是影片出現兩個極端,要麼非常非常喜歡,要麼完全看不懂。這對宮崎駿來說是一次非常可怕的經驗。

從幽靈公主以來,在動畫之路上的探索他已經身心俱疲。但每一部作品之後留下的問題,始終纏繞在他腦邊,這也是他為什麼再一次食言,拍《懸崖上的金魚姬》的原因。

第六次

2008年,《懸崖上的金魚姬》拍完

67歲的他歎息道,自己已經心力交瘁,

於是第6次宣佈退出。

跟“狼來了”一樣,宮崎駿的“我要退休了”讓觀眾都不再相信,甚至有人覺得這是吉蔔力工作室的宣傳策略。

這可能是因為始終沒有超過《千與千尋》的作品,宮崎駿又長期堅持傳統手繪方式創作,身心勞累,難以繼續創作。

製作一部以海為主題的動畫是宮崎駿長久以來的夢想,《懸崖上的金魚姬》來源於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

這部影片沒有《幽靈公主》那樣沉重的主題,沒有《千與千尋》那樣目不暇接的龐雜資訊,也沒有《哈爾的移動城堡》那樣壯闊大氣的場面。只有他想把動畫繼續下去的決心。

他曾一度想過,自己是不是與孩子越來越遠,可他又無法再製作《龍貓》那樣單純的影片,有些東西真的回不去了。

第七次

2013年 《起風了》拍完

宮崎駿說:“再見了日本影壇!”

在《起風了》參加2013威尼斯影展期間,宮崎駿委託發言人宣佈了自己將不再執導動畫長篇的決定,並於9月6日在東京召開記者發佈會。

宮崎駿說:“我曾經說過好幾次引退,造成議論紛紛,大家應該會覺得又來一次,這次,我是認真的,我的長篇動畫生涯已經清楚結束。”

《起風了》是一部取自真實人物的影片,宮崎駿曾在觀看完成品時,不禁感動落淚,他自言這是他第一次看自己的作品流淚。

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一部安靜的反戰題材影片,很多人覺得並沒有之前的成功,作為宮崎駿的收官之作實在有些不過癮。

估計宮爺爺自己也無法說服自己,所以在2013年宮崎駿宣佈退休後,他並沒有賦閑在家,而是一直待在工作室裡,隨後又開始籌備動畫短片《毛毛蟲鳳梨》。

這部耗時3年製作的首部電腦動畫短片《毛毛蟲波羅》,預計將於2018年在“三鷹之森吉蔔力美術館”播放。

徘徊在退休與複出之間的宮崎駿,他也曾在《關於日本動畫片的思索和啟示》中說:我自己有著嚴重的自我分裂症,一邊想著不要再做了,一邊又會投入新的影片策劃。

所以,這一次他就這樣複出了。他預計將《毛毛蟲波羅》改編成長篇動畫,並希望能於2019年搶在東京奧運會前推出。

宮崎駿說:“每天我都覺得時間不夠,不加把勁不行,但又不能讓身體壞下去。每一部長片動畫的製作,我都把它當成最後一部長片來看待。之所以沒有停止創作,原因是每次我看到有這麼多孩子喜歡動畫,我就有了繼續創作的熱情。我非常希望將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通過影片傳授給下一代。”

吉卜力社長鈴木敏夫則表示:“宮崎駿是那種會拍片拍到死的人”。

“與其什麼都不做的死去,不如在製作中死去的好,做點什麼總比惦記著動畫死強。”這就是宮崎駿,一個倔強,調皮的老男孩。

考慮到年齡因素,宮崎駿表示:

“這次真的將是我最後一次推出長篇作品。”

畢竟宮老今年已經76歲高齡了,

還要從事如此高壓的工作。

不過,您別擔心。

我們還真的希望你能一直騙我們下去。

畢竟,每一部食言之後的影片

都讓我們看的暢爽淋漓,無比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