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56式衝鋒槍為何能夠橫行世界軍火市場?中國造的世界名槍!

當今時代, 世界軍火市場中各式武器琳琅滿目種類繁多, 大到導彈航母小到步槍手雷, 越來越多的新式武器出現在了人們的視線範圍內。 然而, 有這麼一款老式武器雖以退役多年卻仍能在國際軍火市場中占盡風頭, 這款武器就是我國在建國初期研發並大量裝備部隊的56式衝鋒槍(由於當年設計理念問題, 本該是突擊步槍的這貨在國內被定義為衝鋒槍, 這應該也是世界上個頭最大的衝鋒槍了)。

眾所周知, 在建國初期我國與蘇聯的關係是相當之密切的, 作為“社會主義老大哥”的蘇聯曾對我國進行過很多方面的援助, 這裡面自然包括軍事援助。 1951年, 我國軍事代表團訪問蘇聯, 蘇聯相當慷慨的為中國提供了包括AK47突擊步槍在內的8種輕武器技術資料, 其中包括圖紙, 資料資料, 製造工具甚至樣槍。 1956年, 我國正式定型了中國版“AK47”, 並將其命名為56式衝鋒槍。

此後, 我國部隊全面裝備該槍並將其大量出口, 以至於現在國際市場上所謂的“AK”實際上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國的56式衝鋒槍(據說在非洲國家56沖的存量甚至遠超正版AK47)。

與美國等國不同, 蘇聯在那時候並沒有所謂的智慧財產權這個概念, 當時的蘇聯認為“天下無產階級是一家,

革命同志不分你我”。 就這樣, 包括中國, 朝鮮, 東德在內的多個國家都生產過AK47的仿製品且均沒有付專利費(我們又不是萬惡的資本主義, 都是達瓦裡氏要什麼錢), 而在這其中, 中國的56式衝鋒槍以其絕佳的可靠性, 低廉的價格以及龐大的存世量受到了國際市場的一致好評(便宜皮實走四方, 資本主義皿煮在第三世界就是渣渣)。

雖說是中國版AK47,但56式衝鋒槍與蘇制AK47還是有所不同的。 我國老一輩軍工人針對我國某些原材料短缺、加工工藝不足等問題對蘇聯原本的設計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進, 且因國內實際需求將原有刺刀款式改進為現在聲震四方的三棱刺刀。 不過, 雖然有了一定改動, 但56式衝鋒槍的性能絕不弱于蘇制AK47步槍, 曾有外國人搞到過一支滿是鐵銹的56式衝鋒槍, 在裝上一個新的彈匣後該槍仍能正常使用(筆者表示如果觀察一下非洲國家民兵所使用的“AK”就能發現, 那裡面很少成色較新的, 不耐用的武器在那種環境下根本賣不出去)。

最後, 筆者談談自己曾經的經驗。 筆者沒有用過56沖, 但曾有幸玩過蘇制AK47, 其簡單的操作方式和兇猛的火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至於網上流傳的所謂AK系步槍“後坐力大, 准度不高”等言論, 我個人認為並不準確, 作為56式衝鋒槍的“父親”, AK47步槍的單發精准度是相當高的,而且雖然其後坐力確實不小,但遠沒有網上流傳的那麼恐怖,畢竟7.62mm的口徑在那擺著呢。

AK47步槍的單發精准度是相當高的,而且雖然其後坐力確實不小,但遠沒有網上流傳的那麼恐怖,畢竟7.62mm的口徑在那擺著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