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犛牛銀行”分紅 理塘藏壩鄉思想大解放闖出脫貧新路

四川線上消息(葉強平 記者 徐登林 文/圖)3月19日, 理塘縣藏壩鄉把“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見效”的討論會開到集體牧場的草壩上,

鄉、村幹部積極為牧旅結合紛紛獻計出策。

“其實在藏壩鄉, 思想解放從去年就已經開始了, 率先在全縣成立集體牧場, 現在我們要進行第二次解放。 ”藏壩鄉黨委書記健康說, 犛牛養殖合作社已實現收益, 這些都是解放思想帶來的成效。

藏壩鄉在理塘是出了名的窮鄉, 7個村有6個是貧困村, 有些村民忍受不了貧窮舉家搬遷至縣城等地另謀出路。 2016年, 新一輪脫貧攻堅正式在該鄉拉開帷幕。 帶領村民脫貧奔康是鄉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靠什麼脫貧、從哪裡打開突破口?該鄉發動幹部群眾出點子、想辦法, 成立養殖合作社建集體牧場的思路基本形成。

建集體牧場, 亞中村村民土登首先表示懷疑,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集體牧場後來不是垮了?成立後會不會變成私人的?這些問題,

不光村民連幹部也不敢去做思想工作。

為村民脫貧, 等不起、拖不得, 健康首先在鄉幹部中統一思想, 不殺出一條“血路”, 村民也許永遠錯過脫貧機會。 22個幹部思想首先統一了, 幹部們再分赴各包村做思想工作。 一家投一頭犛牛成本不高, 建明白賬、給犛牛買保險, 給村四職幹部開了20多次會, 召開5次群眾大會, 村民的思想疙瘩逐漸解開, 93%的村民同意建集體牧場。

2016年4月, 藏青紮喇高原犛牛養殖合作社成立。 採購犛牛, 鄉上只監督, 由村四職幹部和村民代表負責, 合作社理事長由村民推選, 制定了合作社章程。 去年底, 合作社賣了46頭犛牛、新生小牛116頭, 全鄉468戶每戶實現分紅493元,

甲空村依靠集體牧場等收益實現整體脫貧,今後還將繼續受益。 搬到縣城找不到門路又回到鄉上集體牧場放牛的信乃村民降央曲批今年四月份就要領4萬元工錢了。 他說:“村民們都認可這個‘犛牛銀行’, 投入的牛還在增長, 分的紅也已到手了, 看來思想觀念不轉變真不行。 ”

今年3月, “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見效”大討論活動在藏壩鄉轟轟烈烈開展, 鄉上想把集體牧場4千畝草場擴大到10萬畝, 適度擴大養殖規模, 給村民徵求意見, 沒想到村民們主動打破地域界限, 把自家草場都“解放”了。 據甲空村村支部書記、藏青紮喇高原犛牛養殖合作社理事長介紹, 今年集體牧場的牛發展到700頭沒有問題。

為把集體牧場做大做強,

藏壩鄉主動找差距、添措施, 進一步解放思想。 下一步, 該鄉將依託濯桑綜合服務區, 探索牧旅結合的路子, 從服務區修一條3公里通暢公路到集體牧場, 讓遊客體驗牧民生活, 放牧、騎馬、轉寺廟, 餓了吃特色藏餐、累了洗露天溫泉。 用健康的話說:“現在我們幹群的思想解放了, 幹什麼都順手。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