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日向左,韓總統向右,朝鮮半島局勢難道無解?

據日媒27日援引美媒報導, 美海軍將向西太平洋派遣“尼米茲”號核動力航母, 該航母將於6月1日離開美西部華盛頓州的海軍基地。

目前, 西太平洋已有航母“卡爾・文森”和“羅奈爾得・雷根”號在活動。 有分析認為派出第3艘航母是牽制反復發射彈道導彈的朝鮮的一環。

這是又要搞事情的節奏?

朝鮮面對此情此景會作何反應還不得而知, 但是安倍已經忍不住了, 這不, 就在剛剛結束的G7峰會上, 安倍大大秀了一把存在感, 不僅把朝鮮半島問題作為主要議題與特朗普進行了雙邊首腦會談, 還收穫了特朗普的“肯定”——“安倍首相是我的朋友。 ”

日本媒體就此紛紛表示, 這不僅表明兩人關係的親密, 也意味著日美兩國的緊密。

但對安倍而言, 更重要的事情在於, 他與特朗普就加強對朝制裁達成了一致。

所以, 再回頭看看美軍將派遣第3艘航母到西太平洋, 也就不難理解了, 目的顯而易見。

美日“強硬”, 基於何種考量?

美國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態度, 值得玩味。 一方面, 特朗普多次釋放有意和平解決朝鮮半島問題的態度, 比如5月1日在接受彭博社專訪時指出, 在一定條件下, 會“榮幸”地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會面;5月17日在會見韓國總統特使洪錫炫時表示,

美國方面願意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 通過接觸來解決朝鮮核危機, 創造朝鮮半島和平。 這也是特朗普針對朝鮮半島問題首次使用“和平”一詞。

甚至就在G7峰會與安倍會談時, 特朗普也在釋放某種信號, “我敢打賭朝鮮問題會在合適的時間得到解決”。

明明是“和平”的態度何來“強硬”?

這點或許從特朗普的一貫風格可以看出端倪。 一面放棄奧巴馬時代對朝“戰略忍耐”政策, 一面在某些方面似乎做好“戰爭準備”, 目的其實還是在於佔據話語權, 並且擺出維護盟友的態度, 畢竟, 那麼多駐軍, 那麼多利益還在這兒, 穩住盟友“驚恐”的心是比較迫切的事兒。

而日本對朝鮮的態度則大為不同。 地球人都知道, 半島問題中最為被動的一方其實是日本, 用“如坐針氈”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從地理位置上看, 朝鮮距離日本無比接近, 有網路段子說, 朝鮮的導彈一不小心就能扔到日本本土上, 各種焦慮!再從現實利益考量, 充分利用朝鮮問題, 給安倍一直力推的“修憲”增加了機會, 豈有不利用之理, 蠢蠢欲動!

因此, 對比來看, 美日對朝的態度雖然目前都有強硬的一面, 但實際上還是有相當大的區別。 美國更多考慮的是自身影響力在地區的穩固, 而日本既有實實在在的“危機感”, 也有自己不可告人的“小九九”。

韓國發聲:支持重啟六方會談!

據韓媒26日報導,韓國總統文在寅派赴俄羅斯的特使宋永吉近日向媒體表示,文在寅支持重啟六方會談解決朝核問題,但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朝鮮必須改變態度,二是要說服美日認同重啟六方會談的必要性。

事實上,自文在寅上臺以來,韓國對朝鮮的態度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雖然朝鮮連送兩顆導彈大禮包給文在寅,但是文在寅似乎並未受此影響,韓政府官員表示,韓國會堅持援助朝鮮,不受發射導彈的影響!文在寅本人也在剛剛上臺時就表示,“條件允許可訪問朝鮮”!

而且,一個細節也值得注意,文在寅的父母在朝鮮戰爭中從戰火彌漫的北方逃難到南方,直到現在,文在寅的姨媽還生活在三八線以北。與朝鮮,用“打斷骨頭連著筋”來形容似乎並不過分。

從現實來看,韓國的處境也頗顯尷尬。對美國,這是傳統盟友,還得依靠;對日本,既有領土爭端也有歷史“仇恨”,同是美國盟友卻各有各的打算;對中國,因部署“薩德”而導致關係緊張,給韓國經濟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可以說,無論從外部環境還是自身考量,局勢惡化絕對不是韓國希望看到的一幕,因此,轉變對朝政策和態度,重啟六方會談,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當然,也必須清楚的一點是,正因為韓國與美國的傳統盟友關係,“薩德”這一伴隨朝鮮半島問題而來的“衍生問題”也並非那麼簡單就能得到解決,假設六方會談真能重啟,這一問題也必然會是所在關鍵之一。

中國態度一貫:和平解決半島問題!

外交部長王毅26日在莫斯科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談後就當前朝鮮半島局勢闡述了中方看法和主張。

王毅說,關於朝鮮半島問題,中方主張在嚴格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基礎上,通過對話談判以和平手段解決問題。王毅強調,軍事手段解決不了問題,只會帶來更大的問題,留下嚴重的後遺症。不論過去還是將來,軍事手段都不應成為任何國家的選項。中俄已就此達成高度共識。

王毅說,半島核問題的根源是安全,應當切實解決各方的合理安全關切。半島核問題的癥結是缺乏互信、各方應多做有利於建立信任的事情。中方為此提出了“雙軌並行”思路以及作為啟動對話第一步的“雙暫停”倡議,與俄方提出的設想方向一致。

幾乎同時,特朗普與安倍會談朝鮮半島問題時,也在“中國發揮更大作用”這一立場上達成一致。

可見,中國的聲音在解決朝鮮半島問題上是不容忽視且堅定有力的。事實也一再證明,中國的努力從未停止且富有成效:4月的“習特會”及後續中美兩國元首的頻繁互動,極大緩和了半島局勢;“雙軌並行”思路以及作為啟動對話第一步的“雙暫停”倡議並多方溝通,令本來波詭雲譎的局勢朝著各方期望的方向發展。

在朝鮮半島局勢恐再生變的情形下,最好的選擇是什麼?依舊是和平解決,回到談判桌前,“丁是丁”“卯是卯”,擺清利害,坦誠相待,目前來看是最好的方式,因為大家都相信,從來沒有哪個國家刻意想把“火”燒到自己身上。畢竟,這個世界和平與發展是主流,追求幸福美好安寧穩定的生活,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願。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中國沒有任何意圖發起戰爭或參與戰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嶄新命題和時代使命,為推進全球治理體系新變革貢獻了中國方案,而這,也為更好更穩妥解決朝鮮半島問題提供了更多思路和可能。

韓國發聲:支持重啟六方會談!

據韓媒26日報導,韓國總統文在寅派赴俄羅斯的特使宋永吉近日向媒體表示,文在寅支持重啟六方會談解決朝核問題,但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朝鮮必須改變態度,二是要說服美日認同重啟六方會談的必要性。

事實上,自文在寅上臺以來,韓國對朝鮮的態度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雖然朝鮮連送兩顆導彈大禮包給文在寅,但是文在寅似乎並未受此影響,韓政府官員表示,韓國會堅持援助朝鮮,不受發射導彈的影響!文在寅本人也在剛剛上臺時就表示,“條件允許可訪問朝鮮”!

而且,一個細節也值得注意,文在寅的父母在朝鮮戰爭中從戰火彌漫的北方逃難到南方,直到現在,文在寅的姨媽還生活在三八線以北。與朝鮮,用“打斷骨頭連著筋”來形容似乎並不過分。

從現實來看,韓國的處境也頗顯尷尬。對美國,這是傳統盟友,還得依靠;對日本,既有領土爭端也有歷史“仇恨”,同是美國盟友卻各有各的打算;對中國,因部署“薩德”而導致關係緊張,給韓國經濟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可以說,無論從外部環境還是自身考量,局勢惡化絕對不是韓國希望看到的一幕,因此,轉變對朝政策和態度,重啟六方會談,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當然,也必須清楚的一點是,正因為韓國與美國的傳統盟友關係,“薩德”這一伴隨朝鮮半島問題而來的“衍生問題”也並非那麼簡單就能得到解決,假設六方會談真能重啟,這一問題也必然會是所在關鍵之一。

中國態度一貫:和平解決半島問題!

外交部長王毅26日在莫斯科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談後就當前朝鮮半島局勢闡述了中方看法和主張。

王毅說,關於朝鮮半島問題,中方主張在嚴格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基礎上,通過對話談判以和平手段解決問題。王毅強調,軍事手段解決不了問題,只會帶來更大的問題,留下嚴重的後遺症。不論過去還是將來,軍事手段都不應成為任何國家的選項。中俄已就此達成高度共識。

王毅說,半島核問題的根源是安全,應當切實解決各方的合理安全關切。半島核問題的癥結是缺乏互信、各方應多做有利於建立信任的事情。中方為此提出了“雙軌並行”思路以及作為啟動對話第一步的“雙暫停”倡議,與俄方提出的設想方向一致。

幾乎同時,特朗普與安倍會談朝鮮半島問題時,也在“中國發揮更大作用”這一立場上達成一致。

可見,中國的聲音在解決朝鮮半島問題上是不容忽視且堅定有力的。事實也一再證明,中國的努力從未停止且富有成效:4月的“習特會”及後續中美兩國元首的頻繁互動,極大緩和了半島局勢;“雙軌並行”思路以及作為啟動對話第一步的“雙暫停”倡議並多方溝通,令本來波詭雲譎的局勢朝著各方期望的方向發展。

在朝鮮半島局勢恐再生變的情形下,最好的選擇是什麼?依舊是和平解決,回到談判桌前,“丁是丁”“卯是卯”,擺清利害,坦誠相待,目前來看是最好的方式,因為大家都相信,從來沒有哪個國家刻意想把“火”燒到自己身上。畢竟,這個世界和平與發展是主流,追求幸福美好安寧穩定的生活,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願。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中國沒有任何意圖發起戰爭或參與戰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嶄新命題和時代使命,為推進全球治理體系新變革貢獻了中國方案,而這,也為更好更穩妥解決朝鮮半島問題提供了更多思路和可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