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週末淺談|為什麼像Lyft、Uber這樣的企業永遠別想盈利?

ilieyun)】3月19日報導 (編譯:Yilia)

早在1860年, Pony Express在美國密蘇里州的聖約瑟夫和加利福尼亞州的薩克拉門托之間開展郵政業務。 在那個郵政服務極不完善的時代,

Pony Express僅用了不到8天的時間, 便將林肯總統的首次就職演說內容從內布拉斯加送到加利福尼亞。

生於21世紀的我們, 無法感受沿線200匹快馬日夜兼程的幸苦歷程。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Pony Express的那次郵遞服務, 在當時是全世界最快的一次郵件遞送。 公司對騎手的體重有著嚴格的限制, 為了確保馬兒不會超負荷工作, 騎手們的體重必須保持在90至110斤之間。 一名騎手聲稱, 他加入Pony Express時年僅11歲, 作為騎手, 他必須嚴格控制自己的體重, 所有的騎手幾乎都輕得像個11歲的孩子。

不幸的是, 在Pony Express啟動僅19個月後, 公司的所有者William H. Russell、William B. Waddell和Alexander Majors關閉公司, 停止一切服務。

該公司在業務運營期間損失約20萬美元, 如果放在現在, 那就是500萬美元的鉅款。 雖然財務上的損失給了Pony Express一定的打擊,

但是真正送它走上絕路的卻是跨大洲電報服務。

Pony Express公司成功交付35000封郵件, 總計騎行里程達到80萬公里, 卻被一項新技術輕鬆打敗。 這種技術捨棄使用馬匹遞送郵件的傳統方式, 大大降低了郵政成本。

Pony Express的後輩在幹什麼呢?

現如今,

Lyft, Uber, Postmates和Instacart(簡稱LUPIs)都提供某種運輸服務, 比如線上打車、雜貨配送和外賣配送等, 他們都聲稱自己的技術是最優質的。 但是他們的運營模式有一個本質缺陷。 Pony Express至少還擁有馬匹, 但是依然賠了錢, 而LUPIs聲稱他們僅僅擁有技術, 那麼在這裡馬匹可以被類比成Lyft 和Uber雇傭的司機或是Postmates和Instacart手下的配送員。 從本質上來說, LUPIs不過是那些便利服務的經濟人, 而不是提供者。

Pony Express擁有遞送郵件所需的資產, 正因為對資產的有力控制, 公司才能從中獲取更多的利益, 但是即使如此, 公司還是損失了一大筆錢。 同理, 擁有實物資產的計程車司機, 同樣能獲取利益。

但是, 在LUPIs出現之前, 不管是計程車公司還是調度員, 作為資產的所有者, 他們並沒有獲得巨大的利潤。

當LUPIs出現之後, 他們將自己插入運輸的流程中, 從過去資產所有者獲得的100%利潤中分一杯羹。 他們向消費者承諾提供便利的服務, 而在提供這些便利服務的同時, 他們卻不去增加“餡餅”的大小。 很顯然, 在利潤不變的情況下, 經紀人抽取利潤, 資產所有者的利潤就更少了。

以食品雜貨遞送公司Instacart為例, 當消費者使用app進行日常雜貨選購時, 有兩種可能性導致利潤下滑:

1. 由於消費者保持他們的日常購物模式, 雜貨店的收入並未因便利的配送服務而增加。

2. 線下購物時, 幾乎所有的客戶都會進行計畫外的購物, 這也是雜貨店額外收入的來源。 通常靠近收銀台的貨櫃上都擺放著高利潤的產品, 商家總是以此刺激消費者在排隊時進行衝動購買。

線上購物無疑是切斷了這類衝動消費的途徑。

只有增加消費者的消費頻率或者增加客戶群的總體大小, LUPIs才能在介入消費者和資產所有者之間時, 真正做到使各方受益。

但是LUPIs不曾讓收益增加。 這可能也是Uber總裁Kalanick和Uber司機Kamel發生激烈爭吵的原因。 Uber在不增加Kamel收入的情況下,抽取其利潤。久而久之,在保持傭金不變的情況下,Uber事實上已經降低了Kamel的總收入,而且只會對Kamel造成負面影響。

可以這麼理解,Uber為了增加自身收入,它需要增加提供服務的計程車數量。競爭者的增加,直接減少了Kamel的訂單量,其收入直線下降,但是Uber自然不會受到影響。LUPIs的理念是,使得非公司擁有的資產指數級增長,以此提高收益率。這是多麼荒唐的說法。事實上,LUPIs在不降低資產管理成本的情況下,剝削了利益創造者的收益,降低了他們的勞動意願。

擴大規模就能解決問題?

公司本身不擁有資產,只是抽取一部分傭金,為了增加收入,這些公司和投資者認為這些資產的規模需要進行指數級增長。規模越大,交易越多,利益也就越大。

Instacart需要擴大消費者的規模,因為即使他們提供了便利的配送服務,目前的消費者依然保持著購物頻率。消費者當然不會因為便利的服務而增加日常購物的頻率,這樣只會造成浪費。

當消費者在網上訂餐時,可能更傾向於回購,Doordash則需要引導客戶在新開的餐廳下訂單,若是無法吸引足夠多的客戶,那麼一些餐廳的收入就會下降。

因此,這些公司試圖儘快擴張,即使是虧損也要向更多的城市及國家開展業務。由此引發了一些問題,比如他們需要更多資源用於管理。於是他們看向了亞馬遜,但這是個錯誤的決定。但是首先,我們需要考慮為什麼大規模擴張不能幫助這些公司。

為何聯邦快遞(Fedex)與UPS選擇了細分市場?

擴張的同時連年虧損,沒有可觀的盈利,是美國郵政服務常年頭痛的問題。正如《How The Post Office Created America》一書中描述的,郵政服務的發展是因為需要盡可能滿足人們的遞送需求而僅向每筆交易收取很低的費用。在創造的價值無法增加的情況下,擴大規模不利於盈利。這也就是為什麼儘管有這個能力和契機,聯邦快遞和UPS也永遠不會全面接管美國郵政服務。以下是兩種盈利模式:

1. 在市場上擁有一個願意支付溢價的小眾市場,比如提供通宵服務的律師,其收入是相當可觀的。但是擁有小眾市場並不是LUPIs的投資人所希望的。他們希望LUPIs擴大規模,將損失轉移到大眾市場,並使得自身獲益。

2. 在產業鏈中通過創造更多的價值來獲取更大的利益。這就是為什麼郵局總是推銷郵票並對膠帶和信封過度收費。這種盈利模式也是LUPIs將眼光投向了亞馬遜的原因。

LUPIs選擇亞馬遜是個錯誤

作為一個經紀人,亞馬遜虧損已久。因為作為一個銷售平臺,大部分資產都不是公司所有的,也就是說公司只能從中獲取很小一部分的利益。若不剝削資產所有者的利潤,公司就無法增加收益,所以它不斷虧損,越虧越多。

亞馬遜最明智的選擇就是增加了資產所有者的收益。亞馬遜為資產所有者提供倉儲服務以創造更大的價值。賣家將實物倉儲以及物流配送交給亞馬遜處理。作為交換,亞馬遜將抽取更多的利潤。借助亞馬遜價值35億美元的網路服務,它已經將這個模型應用於世界各地的新型資產所有者、互聯網和應用程式公司。

然而,LUPIs在這個模型裡並不具備附加值。

這種“出租所擁有的資源”的模式正是Uber曾試圖建立的,它為司機提供汽車租賃服務,將資金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究。如果想要和亞馬遜一樣,將經紀人這個身份作為堆疊方案的一部分,包括資產所有權和租金的堆疊。那麼隨著技術對信息流的完善,LUPIs和他們的投資者將不得不處理虧損性質的代理模型帶來的問題。

約束公司發展的不是沒有更快的馬匹或者更高端的技術,而是當公司在消費者和產品或服務直接插入應用程式以及支援該應用的後臺時,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在各方之間流轉。即使有新技術,那個代理模型也無法產生附加價值。並且,有些人可能會從這個系統中被剔除,當然他們不是指提供產品或者服務的資產所有者,也不是消費者。

有些公司確實在發展過程中獲益。但是就像Pony Express一樣,馬兒最終會精疲力竭,特別是遇到了那些破壞性的力量。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僅為客戶提供單一的服務實在不是什麼好主意。

解碼人工智慧·獵雲網2017產業創新峰會 4月13日北京等你參加:http://www.lieyunwang.com/topic/summitai

Uber在不增加Kamel收入的情況下,抽取其利潤。久而久之,在保持傭金不變的情況下,Uber事實上已經降低了Kamel的總收入,而且只會對Kamel造成負面影響。

可以這麼理解,Uber為了增加自身收入,它需要增加提供服務的計程車數量。競爭者的增加,直接減少了Kamel的訂單量,其收入直線下降,但是Uber自然不會受到影響。LUPIs的理念是,使得非公司擁有的資產指數級增長,以此提高收益率。這是多麼荒唐的說法。事實上,LUPIs在不降低資產管理成本的情況下,剝削了利益創造者的收益,降低了他們的勞動意願。

擴大規模就能解決問題?

公司本身不擁有資產,只是抽取一部分傭金,為了增加收入,這些公司和投資者認為這些資產的規模需要進行指數級增長。規模越大,交易越多,利益也就越大。

Instacart需要擴大消費者的規模,因為即使他們提供了便利的配送服務,目前的消費者依然保持著購物頻率。消費者當然不會因為便利的服務而增加日常購物的頻率,這樣只會造成浪費。

當消費者在網上訂餐時,可能更傾向於回購,Doordash則需要引導客戶在新開的餐廳下訂單,若是無法吸引足夠多的客戶,那麼一些餐廳的收入就會下降。

因此,這些公司試圖儘快擴張,即使是虧損也要向更多的城市及國家開展業務。由此引發了一些問題,比如他們需要更多資源用於管理。於是他們看向了亞馬遜,但這是個錯誤的決定。但是首先,我們需要考慮為什麼大規模擴張不能幫助這些公司。

為何聯邦快遞(Fedex)與UPS選擇了細分市場?

擴張的同時連年虧損,沒有可觀的盈利,是美國郵政服務常年頭痛的問題。正如《How The Post Office Created America》一書中描述的,郵政服務的發展是因為需要盡可能滿足人們的遞送需求而僅向每筆交易收取很低的費用。在創造的價值無法增加的情況下,擴大規模不利於盈利。這也就是為什麼儘管有這個能力和契機,聯邦快遞和UPS也永遠不會全面接管美國郵政服務。以下是兩種盈利模式:

1. 在市場上擁有一個願意支付溢價的小眾市場,比如提供通宵服務的律師,其收入是相當可觀的。但是擁有小眾市場並不是LUPIs的投資人所希望的。他們希望LUPIs擴大規模,將損失轉移到大眾市場,並使得自身獲益。

2. 在產業鏈中通過創造更多的價值來獲取更大的利益。這就是為什麼郵局總是推銷郵票並對膠帶和信封過度收費。這種盈利模式也是LUPIs將眼光投向了亞馬遜的原因。

LUPIs選擇亞馬遜是個錯誤

作為一個經紀人,亞馬遜虧損已久。因為作為一個銷售平臺,大部分資產都不是公司所有的,也就是說公司只能從中獲取很小一部分的利益。若不剝削資產所有者的利潤,公司就無法增加收益,所以它不斷虧損,越虧越多。

亞馬遜最明智的選擇就是增加了資產所有者的收益。亞馬遜為資產所有者提供倉儲服務以創造更大的價值。賣家將實物倉儲以及物流配送交給亞馬遜處理。作為交換,亞馬遜將抽取更多的利潤。借助亞馬遜價值35億美元的網路服務,它已經將這個模型應用於世界各地的新型資產所有者、互聯網和應用程式公司。

然而,LUPIs在這個模型裡並不具備附加值。

這種“出租所擁有的資源”的模式正是Uber曾試圖建立的,它為司機提供汽車租賃服務,將資金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究。如果想要和亞馬遜一樣,將經紀人這個身份作為堆疊方案的一部分,包括資產所有權和租金的堆疊。那麼隨著技術對信息流的完善,LUPIs和他們的投資者將不得不處理虧損性質的代理模型帶來的問題。

約束公司發展的不是沒有更快的馬匹或者更高端的技術,而是當公司在消費者和產品或服務直接插入應用程式以及支援該應用的後臺時,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在各方之間流轉。即使有新技術,那個代理模型也無法產生附加價值。並且,有些人可能會從這個系統中被剔除,當然他們不是指提供產品或者服務的資產所有者,也不是消費者。

有些公司確實在發展過程中獲益。但是就像Pony Express一樣,馬兒最終會精疲力竭,特別是遇到了那些破壞性的力量。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僅為客戶提供單一的服務實在不是什麼好主意。

解碼人工智慧·獵雲網2017產業創新峰會 4月13日北京等你參加:http://www.lieyunwang.com/topic/summitai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