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阿來:我有很強烈的歸宿感,文學是我的精神宗教

[摘要]我覺得我的歸宿感很強。 一是我背後的山川土地, 不管對這個族群文化怎麼命名, 我就是它的一部分;第二, 我作為一個文學寫作者, 我生活在這個語言當中, 語言就是我的宗教, 語言就是我的信仰。

阿來

從最早的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塵埃落定》到非虛構文學《瞻對》、《大地的階梯》, 到近年的新作“少年文學”《三隻蟲草》, 阿來的創作領域根植在藏區、藏族文化。 他在用文學的方式呈現藏族真實生活、發展歷程以及雪域文化的精神面貌, 仿佛在用文學作家自己的方法探尋一條藏族發展融合的路徑。

這位出生和成長在大渡河上游川藏高原嘉絨藏區的藏族作家, 不喜歡被貼上“藏族文學家”、“少數民族文學家”這樣的標籤, “我只喜歡我是文學家。 世界上哪有在文學家前面貼民族標籤的?什麼時候討論文學會先把這個東西綁定在文學前面。 ”

學界有關阿來研究的論文和著作很多, 其中有分析他的民族認同、身份撕裂和歸屬感問題的, 他很不贊同, 認為民族認同、文化認同、身份認同那是西方的“後殖民理論”, 不適用於在中國內部來討論多民族問題。 “我覺得我的歸宿感很強。 一是我背後的山川土地, 不管對這個族群文化怎麼命名, 我就是它的一部分;第二, 我作為一個文學寫作者, 我生活在這個語言當中, 語言就是我的宗教,

語言就是我的信仰……”

阿來的書桌上堆著一摞瑪律克斯的作品, 還有一本沒有封面的出版社內部版新書, 近期他在重讀瑪律克斯。 他說瑪律克斯的所有作品裡, 《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是最完美的, 而最新出版的《一個海難倖存者的故事》他還不捨得讀, 擔心讀完了就再也讀不到這個“老頭”的作品了。 桌上還有兩本有關植物的台版書, 他一直對大自然、高原植物、生態環保, 自己生活的那片土地有特別強烈的感情。

他還在創作新作品, 依然是關於他所生活的那片土地, 一本有關藏區探險的書, 小說的原型是一個美國探險家在藏區的遊歷故事。

訪談

問=經濟觀察報

答=阿來

阿來的追尋與守望

問:你在文學創作中,

會碰觸到敏感話題嗎?

阿來:我說過很多次, 世界上從來就有很多敏感的問題, 但用學術正本清源, 就是最好的脫敏方法。 永遠只用政治的方式去談政治, 用情緒去對應情緒, 才可能是敏感的, 甚至不敏感的地方也弄出敏感來。 但用學術的方式, 那是研究, 是在還原事實。 在我的心目中, 沒有那麼多敏感。

問:可現實就是如此。

阿來:現實無非就是, 我們懷揣功利之心, 急於變現, 今天寫出來明天就要發表, 就要得獎, 就要被重視——這個當然也重要——但我的想法是:寫作也好、閱讀也好, 首先是想弄明白一些問題。 我進入這個領域發現現成的東西少, 等我慢慢研究弄明白了, 卻發現暫時沒有出版的可能, 但就算這樣, 我覺得也沒關係,

明白了也是生活。

敏感確實有, 比如討論民族問題, 有兩方面的敏感, 比別的敏感還多:一是我們有官方意識形態, 有一些標準答案, 使大多數人不敢逾越;其實更重要的還是本民族內部的問題, 很多本民族的人也反對你討論一些應該討論的問題。 中國有針對少數民族的特殊政策。 大家也養成了習慣, 通常在表面都很客氣地說少數民族好。 多數民族這樣講少數民族, 算是一種友好的客氣的姿態, 其實背後還要種不把你當回事的驕傲。 慢慢地, 在少數民族內部, 包括學者和知識份子, 更不要說普通人, 把這個當真了, 也說我們什麼都是好的。 我因為會說些不好的東西, 因為這個也常常被攻擊, 被責難。 如果我們回到歷史的真實來觀察,

任何一個社會不可能是這樣。 一個文化不可能十全十美, 一個民族也不可能十全十美。 但是如果你觸及到一些真實的東西, 呈現一些真實的東西, (民族內部的)這些人更敏感。 但我必須說, 看看這個世界, 是那些善於反思, 善於檢討的民族進步多, 還是拒絕反思與檢討, 一味美化自己歷史, 美化自己文化的民族進步多?

問:你會有這種矛盾感嗎?本身是少數民族, 同時又在用漢語寫作藏族文化, 用一種文學表達方式, 尋找藏族的發展路徑或者發展方式, 同時還得跟剛剛說的意識形態或國家政策要一致, 你會矛盾嗎?

阿來:因為我只有兩個標準:一是我在搜集材料、分析問題的時候, 我是負責任的。 搜集材料包括書面, 也包括大量的實地走訪。我從這樣的途徑中產生的感觸和想法,有一部分肯定會形成文字,變成一個文學作品。

同時,作為一個寫作者,我還要服從第二條標準,那就是文學審美的要求,文學形式的要求。我只服從這兩個標準。不服從的結果無非暫時性的出版或不出版的問題。再說了,文學的目的,至少我的文學目的中是希望國家,國家中的不同民族共同進步的,而整個國家的政策取向也是追求這個目標的。大方向一致。在一些具體的層面上,因為對現實問題的理解會有差別,一些應對措施可能也不盡一致,但這只是暫時性的。因為總的目標是一致的。

問:學界有很多做阿來研究的,博士論文、大學教授主編的學術研究文集等,其中有涉及到關於阿來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甚至是身份認同問題。你有這種割裂感,或者歸宿感嗎?

阿來:沒有。剛才我正在整理一個錄音,在北大中文系講語言問題,語言問題最初就是關於母語問題,其中我也講到這些,我現在強烈反對身份認同問題。

我們的學者在援引理論資源的時候,出了問題,研究身份問題、文化認同的理論,是從“後殖民理論”中來的。西方的“後殖民理論”是在二戰前後,那些殖民國家發展不行了,比如英國、法國,這時他們建立的殖民地要獨立,比如印度,而獨立就意味著建立一個新的民族國家。印度、巴基斯坦要分離開,信伊斯蘭教的民族,建立一個國家叫巴基斯坦;而信印度教的,待在印度。而我們不是這樣,我們是同一個民族。

身份認同包含兩點:一是血緣;二是文化,文化就包含宗教。我們很多學者就把這個理論轉移來討論中國內部的問題,除非他們也認同,中國的成立跟早年大英帝國一樣,國家內部每一個民族都有權利民族自主獨立,不然你談這個問題就是……“後殖民理論”這個理論工具,不是用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如果中國學者真的有出息,就應該創新出來一套適用於中國的這種多民族國家的理論。

所以,任何一個理論都有非常強烈的現實意義跟作用,但是今天我們很多中國學者……我最煩的就是半吊子理論家,不知道理論武器是幹什麼用的,就拿過來。

我還有一句話,我之前在另外一個地方講過的,我們用文化認同、身份認同會找到我們的同類,這是個尋找同類的過程;但是這個世界上這麼多人,找到同類的時候也就找到了異類,這是一個不斷地識別過程。最後你發現同類很少,異類很多,找到一個朋友的時候就是找到了五個敵人。但在一個國家內部討論這個問題就麻煩了。

文學的功用,這麼多年,從古到今,通過語言,也通過其他方式,就是一個不斷“融合”的過程。我們今天這些大的民族都是這樣來的,中國是這樣,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是這樣。包括藏族這樣的少數民族,也是通過一個不斷整合融合的過程,一千多年前它還是西藏的一個小部落,最後它也統治了這麼大一塊地方。

今天中國有一個問題,我們照搬很多西方理論,但確實要想一想,考察一下當初是如何產生的這些問題。

其實,我年輕的時候就想過這個問題了。在實際生活中,尤其是這些多民族地方,跟知識界的議論是不一樣的。現實生活中,實際發生的那些情形,跟知識界討論、劃出的很多邊界也都不一樣。

倒是一些外國人研究這個問題,研究得很好,比如拉鐵摩爾。他看到中國內部有很多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但中國人找到了一種慢慢化解這些內部問題的方法,慢慢地彼此之間交融,當然也經常發生衝突。他說中國內部有很多邊疆,現在簡稱“內亞邊疆”。“內亞邊疆”不是陸地上的國際線,但它確實有一些文化交接的地帶,有兩、三種、多文化交叉混雜的地方,它的邊界是模糊的。而很多我們認為的整合也好,融匯也好,甚至是衝突,往往就是在這樣的地帶展開。我讀拉鐵摩爾,就覺得這“小子”說得好,因為我生存的地方就是這樣的,我看到的情形就是這樣的。

藏區發展的碰撞與融合

問:關於西藏地區的民族問題,你也有類似的表達嗎?

阿來:我所有的作品幾乎都在表達這些,差不多每一篇作品,只是從不同的方面而已。

問:比如《瞻對》,用史料記載,非虛構的文學方式,來呈現“鐵疙瘩”融合發展的過程。

《瞻對:終於融化的鐵疙瘩》

阿來/著

四川文藝出版社

2015年2月

問:對《瞻對》,這個後來叫“新農縣”的地方的民族發展過程,你覺得有沒有問題?

阿來:也可以說明一些問題,它就是最極端的一種方式:不斷地衝突,雙方都不對自己的文化、制度做任何調整。

我對這段史料感興趣的是,清代兩百年時間,它跟中央政府打了六次仗,每一次原因都一模一樣,而每一次它反抗的方式,清朝政府鎮壓它的方式,鎮壓以後善後的方式都一模一樣。在這件事情裡看不到任何進步。

我覺得這好奇怪,乾隆皇帝派兵去打,他怎麼不看看他老子打的時候留下的記載資料。這些資料還是很完備的,雍正當年打仗的時候用多少兵、怎麼進兵、怎麼善後,寫得清清楚楚。再過兩年,嘉慶又要去打,他不管,好像從前的事情從來沒發生過。

當地也一樣,當地不組織發展生產,被打得不行了,就休養生息幾十年。然後又對財富有覬覦,其實就是想追求財富,侵佔鄰居的地盤,經常搶幾戶人家,搶幾個村子。或者派出一支隊伍直接出去搶劫,把人家一群牛、羊趕回來。有點元氣,有點活力了,就要打仗了,最後整個部落遭受滅頂之災,又經過幾十年休養生息緩過氣來,繼續打仗,一模一樣,從來沒有改變。

歷史要進步。

法國有個歷史學家說,關於中國人的歷史,它發明一個詞叫“歷史清零”,“清零”是電腦的術語。

他說一個朝代的建立,一點點進步,先是很小一點,然後打仗,從別人手裡把江山拿過來,經過慢慢治理,獲得一陣子短暫地繁榮,然後他們又把所有之前他們推翻的王朝所犯過的所有錯誤,重新犯一遍,讓另外幾波人來把它推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像西方社會的民族戰爭,推翻了秦朝,又推翻清朝,為什麼把咸陽一把火燒掉呢?就是經過兩、三百年,建立一個政權,積累了財富,發展了文化,最後自己通過殘酷的戰爭,把這一切都抹平。他稱之為“清零”。

再一次重新開始,又遇到一個好皇帝,到有一天開始強大了,他的子子孫孫又把前朝犯過的錯全犯一遍。這在中國是真實發生的。

問:這樣概括可能不太準確,你是民族改革的支持派嗎?

阿來:我是所有改革的支持派。

問:但這當中就會有矛盾,希望民族發展,加快現代化,但同時勢必會帶來很多問題,比如環境生態破壞、內外部矛盾、跟不上時代的這些人被社會拋下。

阿來:改革發展會造成破壞,但只要給它足夠的尊重,生態是可以建設的,也是可以彌補的。比如修一條路,這個地方有損壞,可以在另外地方補回來,這個地方砍掉一棵樹,可以在另外一個地方栽上。

問:你覺得現實中的這些政策是如你所想的這樣嗎?是良性的?

阿來:至少我覺得,在我的家鄉情況還是好的。

問:你的這麼多作品背後,都是這片土地,是要表達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或是鄉愁,還是要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感情?

阿來:我有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我對這片土地上所有時期生存的人,他們的前世今生我都關注,但是我沒有鄉愁。所謂鄉愁,就是老是要回去,往前走不好,或者往前走不成功,需要得到一點安慰,我沒有這個。

我最大的鄉愁是,我太害怕我的故鄉那片土地,在這個社會前進過程中它會變得過於滿目瘡痍。但是今天的中國,我覺得我們已經學會了,我們是一個後發展的社會,我們應該知道在這種開發、發展過程中怎麼尊重和保護環境,不要付出太大代價。

更重要的,還是希望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這些人,他們能不要再像過去一樣,封閉在一個特別落後、愚昧的世界裡。我覺得他們慢慢可以加快步子,能跟上時代的變化,能夠享受現在文明的成果。而且只有這樣,跟上時代節奏變化,學會自己建設自己的土地之後,這個民族才有未來。我也是其中的一分子,我不希望這個地方變成一個專門為全世界保留下來的落後樣本,當做非物質文化遺產。

問:你是一個積極樂觀的人,還是說你是一個理想主義的人?

阿來:從本質上講,我是個悲觀主義者。悲觀主義不是說我對社會絕望,我是一個宿命感很強的人,就是應該怎麼樣。

我想到蘇東坡在《前赤壁賦》裡寫的“滄海之一粟”,我們生命再怎麼宏偉,現在我自己也慢慢地走向老年。這個世界再美好,我們還是得跟這個世界告別,或者說是這個世界要拋棄我們了,把我們開掉,換新一波人。一想到這件事情,還有什麼可樂觀呢?

但是反過來,我們尊重生命,幾十年生命不容易,我們就儘量做一點事情:首先使自己更豐富、健康一些;再心有餘力,也為改造這個社會多多少少做一點事情。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做哪怕一點小小的努力,我覺得是可以實現的。

現在也得看到,社會包括政府做的事情,同時是站在一個什麼角度來看待,只是批評你的不足,還是既有批評也有期待。此外,我們也要看到正在發生的一些變化,不能說這個變化沒有,不然將來就成了雙方的爭議,一方面政府說什麼事情我們都不承認;另一方面政府說我做了什麼事情,反正做了你們也看不見。這個可能就會造成知識群體或老百姓,莫名其妙的跟體制形成一種對立,這可能會使得我們中國社會陷入一個更糟糕的狀況。

文學與文化

問:聽說你計畫在成都寬窄巷子開一間書店,會是什麼樣的設計風格?

阿來:風格方面,我喜歡院落式的建築;另外我覺得書店是大家坐一坐聊一聊的地方,要把空間打通,尤其是把書和人的界限打通。它不是一個簡單的賣場,愛書的朋友可以在那裡聚一聚。和書相聚,和讀書的朋友相聚。

其實,書店的出資人和管理方都是四川新華文軒發行集團,他們跟我商量,用我的名字開個書店。我呢,幫忙挑挑書,幫忙主持一些交流閱讀經驗的活動。

問:選書會有一些自己的個人喜好嗎?

阿來:那肯定,我會挑書。現在讀者自己挑書很難,都是被文化公司、出版社推銷,書店也是跟著這個走的。因為出版社或一些文化公司它也要掙錢,不一定都推薦最好的。讀者基本上還是在被媒體操控,媒體大部分時候也是跟著出版商的指揮棒在轉。

問:關於如何甄別好書這個話題,我記得你在某本書的序裡寫過,考上瑪律康民族師範後當鄉村老師,也是那時才開始接觸書,開始看大量的書,但那時你就能從書店,或是一大堆書裡挑出好書,能分清好書、壞書。這是一種能力。

阿來:我也覺得奇怪,我雖然出生在沒有書的鄉村,成長在仇恨書的文革時期,但好像就是跟書有種特別的緣分,我拿到的書或我讀的書總是好書。那時候並沒有那麼多人在開書單,媒體也不太關注這件事。我那時接觸到的媒體新聞也是滯後的,八十年代初在鄉下教小學的時候,拿到的報紙一般都是一星期以前的,過時的新聞也不會再多看,偶爾聽聽收音機。那時候我找書不只是在書店裡買書,也在當時有些單位的小圖書室裡找。後來讀得多了,才發現那些書全是經典。我覺得是因為自己喜歡讀,有一種閱讀喜好和閱讀趨向在指引。有些大家都在讀的書,拿起來一看,反倒覺得沒什麼意思。

我們剛開始讀書的時候,流行“傷痕文學”,我覺得它跟我的人生態度是抵觸的,那些描述關於之前下鄉受了多少苦,或文革中誰受迫害了,跟我看過的文學作品不一樣。比如俄羅斯文學,他們也經歷被流放,十二月黨人,但他們在作品中,很少講類似我們的文學作品中那種哭哭啼啼的內容,他們在作品中體現出思索,考慮很多問題。而我們的知青文學、傷痕文學,就是一把鼻涕一把淚講述對農村的控訴。我自己的人生態度,是不大接受這些的。

問:你早年就喜歡音樂,比如柴可夫斯基《義大利隨想曲》、貝多芬 《春天》這類的鋼琴曲,是有受到薰陶?以及聶魯達、惠特曼的詩歌的影響?

阿來:這不是先後的問題,這些幾乎是同時的。1977年恢復高考。高考以前我們沒有好書讀,沒有好的音樂聽。恢復高考後我也上學了,上了普通的師範學校。這時候社會上才慢慢開放,過去封存的東西開始解禁,圖書館、一些單位的圖書室,文革中沒被銷毀的東西就開放了。同時,書店裡三天兩頭就會有新書要出來,我們那個縣城,第二天有什麼新書上架,頭天就在門口貼個通知,第二天很早大家就排上隊了。好的音樂也是那時出現在我們身邊的。一台電唱機,一些塑膠唱片。我就在那些美妙的音樂的陪伴下讀那些喜歡的書,使我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寬廣的書。

問:那時候你還沒有從事寫作,偶爾寫些小詩歌。

阿來:沒有。連寫詩也是後來的事情。就只是讀書,甚至都不明白為什麼要那麼入迷地讀書。我不是因為要寫作才去讀書,而是讀書多了,激發了自己的情緒和一些經驗,才開始嘗試寫作。只要想要讀書。那時候我還沒有想過要寫作,就是讀書。二十歲前沒有書讀,在鄉村裡很少看到一本完整的書,我曾經讀過的有限的一些書,都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來的,封面都沒有了,結尾也沒有了。就從中間開始讀。我記得讀過一本書,內容有關戰爭,後來我才知道是《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我居然當時讀過這本書,但沒讀完整,開頭好幾頁沒有,結尾好多頁也沒有,唯讀了中間部分。

問:現在呢?還是依然保持著之前的閱讀喜好或感興趣的題材?

阿來:現在讀文學作品就少了,因為讀了這麼多年,說老實話,中國今天文學出版的量雖然很大,包括國外的作品翻譯成中文的,但可讀的東西不多。數量應該都是個位數級的。現在經常是在重溫一些東西,都是過去已經讀過的,而不是新的。今天我們來到了一個處處說新,說創新的時代,但在精神生產領域,真的新東西著實不多,偶爾有,但大多數情況下沒有。

於是,我的閱讀就轉向歷史等別的領域。再有就是搜集跟自己寫作有關的資料,梳理和研究這些材料。我寫作的題材範圍中,現成資料整理得好的很少,大部分都靠自己一點一點去發掘。因為中國的多民族問題,宗教問題,拉鐵摩爾所說的那種“內亞邊疆”問題,在中國學界,還是很薄弱的部份,一來認真研究的人少;二來,成果水準也不高。我自己寫作前,先回到史料。

問:這是寫作需要,還是個人閱讀興趣?

阿來:這也是一個認識的需要。好像跟寫作有關,但最後發現絕大部分跟寫作也沒關係。在寫作過程中會發現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大多數情況下都沒有答案,在我們的學術研究中幾乎是空白。我自己學術研究水準也非常低,但我隨便看幾篇資料都覺得不會是像某些學者說得那樣。所以我就只好自己花功夫,不敢說是研究,但跟研究有點類似。

問:我知道你不喜歡給人推薦書,列書單。你個人有沒有很喜歡的書?

阿來:對,每個人面對的情形都不一樣,無論是個人的情感狀態,還是關涉面更廣的對現實的社會問題的感受與思考,都不一樣。所以,要讀的書也就不盡相同了。(拿出一個大袋子)這是我最近剛重讀過的書,讀完了我就把它拿回家。不是因為要寫書,而是我還在保持閱讀的習慣。

問:(從中拿出威廉·曼徹斯特的《光榮與夢想》)這是在上瑪律康師範之後,讀的第一本書?

阿來:對,第一次讀外國人寫的歷史書。那時就很驚訝,他(威廉·曼徹斯特)寫的歷史,怎麼跟我以前讀的歷史不一樣,我們的就是那些通史,那些我們都看慣了的。當時我看了兩本斷代史:《光榮與夢想》、有關德國的《第三帝國的興亡》,寫得非常棒,尤其是作者使用材料的方式,觀察社會的方式。讀過了,也學會用這樣的方法去觀察這個國家與社會。

而我們的那些描寫歷史的書,比如前些年流行的《明朝那些事兒》,就是講宮廷,各種人事糾葛,各種利益盤算,各種陰謀詭計,皇帝和嬪妃,皇帝和兒子,皇帝和大臣,大臣和大臣,大臣和外戚,和宦官。看不到民間,看不到社會,看不到思想流變,看不到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演進。講歷史就等同於宮廷政治,不能那樣。毛澤東說人民創造歷史,但他的歷史觀還是帝王將相的,人民並沒有進入真正的歷史。講人民創造歷史,在史學界就變為講農民起義,起義最後勝利者,還是去當皇帝。

而你看他(威廉·曼徹斯特)記錄歷史,(翻開書)他用的這些照片,目光投向的是整個變化中的社會。所以,我才要重讀。這教我們更全面地觀察我們也在急速變遷的社會。

(拿起《群氓之族》翻開)這個是講民族問題的,包括美國的種族衝突。好多民族問題,都是以愛國愛族愛教為號召,去和別人血腥衝突的。這樣的問題,在今天的中國也有非常強的現實意義。(拿起《小王子》)《小王子》就很簡單了。那麼簡單,卻又那麼豐富。埃克蘇佩里有那麼豐富多彩的經歷,最終卻寫了這麼一本看起來非常簡單的書,為什麼?

這些都是我最近重讀過了,現在要拿回家裝回書櫃,然後等哪天又翻出來再看一遍。

阿來書單

《光榮與夢想》,[美] 威廉·曼徹斯特/著,朱協/譯,海南出版社,2004年3月

《群氓之族 : 群體認同與政治變遷》,[美] 哈樂德·伊羅生/著,鄧伯宸/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1月

《逃亡:布林加科夫劇作集》,[蘇聯] 米哈伊爾·布林加科夫 /著,周湘魯、陳世雄/譯,浙江文藝出版社,2017年2月

《草葉集》,[美]惠特曼/著,楚圖南、李野光/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5月

《小王子 堡壘》,[法]聖艾克絮佩里/著,黃葒、鄒琰等/譯,世紀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用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也包括大量的實地走訪。我從這樣的途徑中產生的感觸和想法,有一部分肯定會形成文字,變成一個文學作品。

同時,作為一個寫作者,我還要服從第二條標準,那就是文學審美的要求,文學形式的要求。我只服從這兩個標準。不服從的結果無非暫時性的出版或不出版的問題。再說了,文學的目的,至少我的文學目的中是希望國家,國家中的不同民族共同進步的,而整個國家的政策取向也是追求這個目標的。大方向一致。在一些具體的層面上,因為對現實問題的理解會有差別,一些應對措施可能也不盡一致,但這只是暫時性的。因為總的目標是一致的。

問:學界有很多做阿來研究的,博士論文、大學教授主編的學術研究文集等,其中有涉及到關於阿來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甚至是身份認同問題。你有這種割裂感,或者歸宿感嗎?

阿來:沒有。剛才我正在整理一個錄音,在北大中文系講語言問題,語言問題最初就是關於母語問題,其中我也講到這些,我現在強烈反對身份認同問題。

我們的學者在援引理論資源的時候,出了問題,研究身份問題、文化認同的理論,是從“後殖民理論”中來的。西方的“後殖民理論”是在二戰前後,那些殖民國家發展不行了,比如英國、法國,這時他們建立的殖民地要獨立,比如印度,而獨立就意味著建立一個新的民族國家。印度、巴基斯坦要分離開,信伊斯蘭教的民族,建立一個國家叫巴基斯坦;而信印度教的,待在印度。而我們不是這樣,我們是同一個民族。

身份認同包含兩點:一是血緣;二是文化,文化就包含宗教。我們很多學者就把這個理論轉移來討論中國內部的問題,除非他們也認同,中國的成立跟早年大英帝國一樣,國家內部每一個民族都有權利民族自主獨立,不然你談這個問題就是……“後殖民理論”這個理論工具,不是用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如果中國學者真的有出息,就應該創新出來一套適用於中國的這種多民族國家的理論。

所以,任何一個理論都有非常強烈的現實意義跟作用,但是今天我們很多中國學者……我最煩的就是半吊子理論家,不知道理論武器是幹什麼用的,就拿過來。

我還有一句話,我之前在另外一個地方講過的,我們用文化認同、身份認同會找到我們的同類,這是個尋找同類的過程;但是這個世界上這麼多人,找到同類的時候也就找到了異類,這是一個不斷地識別過程。最後你發現同類很少,異類很多,找到一個朋友的時候就是找到了五個敵人。但在一個國家內部討論這個問題就麻煩了。

文學的功用,這麼多年,從古到今,通過語言,也通過其他方式,就是一個不斷“融合”的過程。我們今天這些大的民族都是這樣來的,中國是這樣,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是這樣。包括藏族這樣的少數民族,也是通過一個不斷整合融合的過程,一千多年前它還是西藏的一個小部落,最後它也統治了這麼大一塊地方。

今天中國有一個問題,我們照搬很多西方理論,但確實要想一想,考察一下當初是如何產生的這些問題。

其實,我年輕的時候就想過這個問題了。在實際生活中,尤其是這些多民族地方,跟知識界的議論是不一樣的。現實生活中,實際發生的那些情形,跟知識界討論、劃出的很多邊界也都不一樣。

倒是一些外國人研究這個問題,研究得很好,比如拉鐵摩爾。他看到中國內部有很多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但中國人找到了一種慢慢化解這些內部問題的方法,慢慢地彼此之間交融,當然也經常發生衝突。他說中國內部有很多邊疆,現在簡稱“內亞邊疆”。“內亞邊疆”不是陸地上的國際線,但它確實有一些文化交接的地帶,有兩、三種、多文化交叉混雜的地方,它的邊界是模糊的。而很多我們認為的整合也好,融匯也好,甚至是衝突,往往就是在這樣的地帶展開。我讀拉鐵摩爾,就覺得這“小子”說得好,因為我生存的地方就是這樣的,我看到的情形就是這樣的。

藏區發展的碰撞與融合

問:關於西藏地區的民族問題,你也有類似的表達嗎?

阿來:我所有的作品幾乎都在表達這些,差不多每一篇作品,只是從不同的方面而已。

問:比如《瞻對》,用史料記載,非虛構的文學方式,來呈現“鐵疙瘩”融合發展的過程。

《瞻對:終於融化的鐵疙瘩》

阿來/著

四川文藝出版社

2015年2月

問:對《瞻對》,這個後來叫“新農縣”的地方的民族發展過程,你覺得有沒有問題?

阿來:也可以說明一些問題,它就是最極端的一種方式:不斷地衝突,雙方都不對自己的文化、制度做任何調整。

我對這段史料感興趣的是,清代兩百年時間,它跟中央政府打了六次仗,每一次原因都一模一樣,而每一次它反抗的方式,清朝政府鎮壓它的方式,鎮壓以後善後的方式都一模一樣。在這件事情裡看不到任何進步。

我覺得這好奇怪,乾隆皇帝派兵去打,他怎麼不看看他老子打的時候留下的記載資料。這些資料還是很完備的,雍正當年打仗的時候用多少兵、怎麼進兵、怎麼善後,寫得清清楚楚。再過兩年,嘉慶又要去打,他不管,好像從前的事情從來沒發生過。

當地也一樣,當地不組織發展生產,被打得不行了,就休養生息幾十年。然後又對財富有覬覦,其實就是想追求財富,侵佔鄰居的地盤,經常搶幾戶人家,搶幾個村子。或者派出一支隊伍直接出去搶劫,把人家一群牛、羊趕回來。有點元氣,有點活力了,就要打仗了,最後整個部落遭受滅頂之災,又經過幾十年休養生息緩過氣來,繼續打仗,一模一樣,從來沒有改變。

歷史要進步。

法國有個歷史學家說,關於中國人的歷史,它發明一個詞叫“歷史清零”,“清零”是電腦的術語。

他說一個朝代的建立,一點點進步,先是很小一點,然後打仗,從別人手裡把江山拿過來,經過慢慢治理,獲得一陣子短暫地繁榮,然後他們又把所有之前他們推翻的王朝所犯過的所有錯誤,重新犯一遍,讓另外幾波人來把它推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像西方社會的民族戰爭,推翻了秦朝,又推翻清朝,為什麼把咸陽一把火燒掉呢?就是經過兩、三百年,建立一個政權,積累了財富,發展了文化,最後自己通過殘酷的戰爭,把這一切都抹平。他稱之為“清零”。

再一次重新開始,又遇到一個好皇帝,到有一天開始強大了,他的子子孫孫又把前朝犯過的錯全犯一遍。這在中國是真實發生的。

問:這樣概括可能不太準確,你是民族改革的支持派嗎?

阿來:我是所有改革的支持派。

問:但這當中就會有矛盾,希望民族發展,加快現代化,但同時勢必會帶來很多問題,比如環境生態破壞、內外部矛盾、跟不上時代的這些人被社會拋下。

阿來:改革發展會造成破壞,但只要給它足夠的尊重,生態是可以建設的,也是可以彌補的。比如修一條路,這個地方有損壞,可以在另外地方補回來,這個地方砍掉一棵樹,可以在另外一個地方栽上。

問:你覺得現實中的這些政策是如你所想的這樣嗎?是良性的?

阿來:至少我覺得,在我的家鄉情況還是好的。

問:你的這麼多作品背後,都是這片土地,是要表達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或是鄉愁,還是要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感情?

阿來:我有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我對這片土地上所有時期生存的人,他們的前世今生我都關注,但是我沒有鄉愁。所謂鄉愁,就是老是要回去,往前走不好,或者往前走不成功,需要得到一點安慰,我沒有這個。

我最大的鄉愁是,我太害怕我的故鄉那片土地,在這個社會前進過程中它會變得過於滿目瘡痍。但是今天的中國,我覺得我們已經學會了,我們是一個後發展的社會,我們應該知道在這種開發、發展過程中怎麼尊重和保護環境,不要付出太大代價。

更重要的,還是希望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這些人,他們能不要再像過去一樣,封閉在一個特別落後、愚昧的世界裡。我覺得他們慢慢可以加快步子,能跟上時代的變化,能夠享受現在文明的成果。而且只有這樣,跟上時代節奏變化,學會自己建設自己的土地之後,這個民族才有未來。我也是其中的一分子,我不希望這個地方變成一個專門為全世界保留下來的落後樣本,當做非物質文化遺產。

問:你是一個積極樂觀的人,還是說你是一個理想主義的人?

阿來:從本質上講,我是個悲觀主義者。悲觀主義不是說我對社會絕望,我是一個宿命感很強的人,就是應該怎麼樣。

我想到蘇東坡在《前赤壁賦》裡寫的“滄海之一粟”,我們生命再怎麼宏偉,現在我自己也慢慢地走向老年。這個世界再美好,我們還是得跟這個世界告別,或者說是這個世界要拋棄我們了,把我們開掉,換新一波人。一想到這件事情,還有什麼可樂觀呢?

但是反過來,我們尊重生命,幾十年生命不容易,我們就儘量做一點事情:首先使自己更豐富、健康一些;再心有餘力,也為改造這個社會多多少少做一點事情。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做哪怕一點小小的努力,我覺得是可以實現的。

現在也得看到,社會包括政府做的事情,同時是站在一個什麼角度來看待,只是批評你的不足,還是既有批評也有期待。此外,我們也要看到正在發生的一些變化,不能說這個變化沒有,不然將來就成了雙方的爭議,一方面政府說什麼事情我們都不承認;另一方面政府說我做了什麼事情,反正做了你們也看不見。這個可能就會造成知識群體或老百姓,莫名其妙的跟體制形成一種對立,這可能會使得我們中國社會陷入一個更糟糕的狀況。

文學與文化

問:聽說你計畫在成都寬窄巷子開一間書店,會是什麼樣的設計風格?

阿來:風格方面,我喜歡院落式的建築;另外我覺得書店是大家坐一坐聊一聊的地方,要把空間打通,尤其是把書和人的界限打通。它不是一個簡單的賣場,愛書的朋友可以在那裡聚一聚。和書相聚,和讀書的朋友相聚。

其實,書店的出資人和管理方都是四川新華文軒發行集團,他們跟我商量,用我的名字開個書店。我呢,幫忙挑挑書,幫忙主持一些交流閱讀經驗的活動。

問:選書會有一些自己的個人喜好嗎?

阿來:那肯定,我會挑書。現在讀者自己挑書很難,都是被文化公司、出版社推銷,書店也是跟著這個走的。因為出版社或一些文化公司它也要掙錢,不一定都推薦最好的。讀者基本上還是在被媒體操控,媒體大部分時候也是跟著出版商的指揮棒在轉。

問:關於如何甄別好書這個話題,我記得你在某本書的序裡寫過,考上瑪律康民族師範後當鄉村老師,也是那時才開始接觸書,開始看大量的書,但那時你就能從書店,或是一大堆書裡挑出好書,能分清好書、壞書。這是一種能力。

阿來:我也覺得奇怪,我雖然出生在沒有書的鄉村,成長在仇恨書的文革時期,但好像就是跟書有種特別的緣分,我拿到的書或我讀的書總是好書。那時候並沒有那麼多人在開書單,媒體也不太關注這件事。我那時接觸到的媒體新聞也是滯後的,八十年代初在鄉下教小學的時候,拿到的報紙一般都是一星期以前的,過時的新聞也不會再多看,偶爾聽聽收音機。那時候我找書不只是在書店裡買書,也在當時有些單位的小圖書室裡找。後來讀得多了,才發現那些書全是經典。我覺得是因為自己喜歡讀,有一種閱讀喜好和閱讀趨向在指引。有些大家都在讀的書,拿起來一看,反倒覺得沒什麼意思。

我們剛開始讀書的時候,流行“傷痕文學”,我覺得它跟我的人生態度是抵觸的,那些描述關於之前下鄉受了多少苦,或文革中誰受迫害了,跟我看過的文學作品不一樣。比如俄羅斯文學,他們也經歷被流放,十二月黨人,但他們在作品中,很少講類似我們的文學作品中那種哭哭啼啼的內容,他們在作品中體現出思索,考慮很多問題。而我們的知青文學、傷痕文學,就是一把鼻涕一把淚講述對農村的控訴。我自己的人生態度,是不大接受這些的。

問:你早年就喜歡音樂,比如柴可夫斯基《義大利隨想曲》、貝多芬 《春天》這類的鋼琴曲,是有受到薰陶?以及聶魯達、惠特曼的詩歌的影響?

阿來:這不是先後的問題,這些幾乎是同時的。1977年恢復高考。高考以前我們沒有好書讀,沒有好的音樂聽。恢復高考後我也上學了,上了普通的師範學校。這時候社會上才慢慢開放,過去封存的東西開始解禁,圖書館、一些單位的圖書室,文革中沒被銷毀的東西就開放了。同時,書店裡三天兩頭就會有新書要出來,我們那個縣城,第二天有什麼新書上架,頭天就在門口貼個通知,第二天很早大家就排上隊了。好的音樂也是那時出現在我們身邊的。一台電唱機,一些塑膠唱片。我就在那些美妙的音樂的陪伴下讀那些喜歡的書,使我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寬廣的書。

問:那時候你還沒有從事寫作,偶爾寫些小詩歌。

阿來:沒有。連寫詩也是後來的事情。就只是讀書,甚至都不明白為什麼要那麼入迷地讀書。我不是因為要寫作才去讀書,而是讀書多了,激發了自己的情緒和一些經驗,才開始嘗試寫作。只要想要讀書。那時候我還沒有想過要寫作,就是讀書。二十歲前沒有書讀,在鄉村裡很少看到一本完整的書,我曾經讀過的有限的一些書,都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來的,封面都沒有了,結尾也沒有了。就從中間開始讀。我記得讀過一本書,內容有關戰爭,後來我才知道是《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我居然當時讀過這本書,但沒讀完整,開頭好幾頁沒有,結尾好多頁也沒有,唯讀了中間部分。

問:現在呢?還是依然保持著之前的閱讀喜好或感興趣的題材?

阿來:現在讀文學作品就少了,因為讀了這麼多年,說老實話,中國今天文學出版的量雖然很大,包括國外的作品翻譯成中文的,但可讀的東西不多。數量應該都是個位數級的。現在經常是在重溫一些東西,都是過去已經讀過的,而不是新的。今天我們來到了一個處處說新,說創新的時代,但在精神生產領域,真的新東西著實不多,偶爾有,但大多數情況下沒有。

於是,我的閱讀就轉向歷史等別的領域。再有就是搜集跟自己寫作有關的資料,梳理和研究這些材料。我寫作的題材範圍中,現成資料整理得好的很少,大部分都靠自己一點一點去發掘。因為中國的多民族問題,宗教問題,拉鐵摩爾所說的那種“內亞邊疆”問題,在中國學界,還是很薄弱的部份,一來認真研究的人少;二來,成果水準也不高。我自己寫作前,先回到史料。

問:這是寫作需要,還是個人閱讀興趣?

阿來:這也是一個認識的需要。好像跟寫作有關,但最後發現絕大部分跟寫作也沒關係。在寫作過程中會發現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大多數情況下都沒有答案,在我們的學術研究中幾乎是空白。我自己學術研究水準也非常低,但我隨便看幾篇資料都覺得不會是像某些學者說得那樣。所以我就只好自己花功夫,不敢說是研究,但跟研究有點類似。

問:我知道你不喜歡給人推薦書,列書單。你個人有沒有很喜歡的書?

阿來:對,每個人面對的情形都不一樣,無論是個人的情感狀態,還是關涉面更廣的對現實的社會問題的感受與思考,都不一樣。所以,要讀的書也就不盡相同了。(拿出一個大袋子)這是我最近剛重讀過的書,讀完了我就把它拿回家。不是因為要寫書,而是我還在保持閱讀的習慣。

問:(從中拿出威廉·曼徹斯特的《光榮與夢想》)這是在上瑪律康師範之後,讀的第一本書?

阿來:對,第一次讀外國人寫的歷史書。那時就很驚訝,他(威廉·曼徹斯特)寫的歷史,怎麼跟我以前讀的歷史不一樣,我們的就是那些通史,那些我們都看慣了的。當時我看了兩本斷代史:《光榮與夢想》、有關德國的《第三帝國的興亡》,寫得非常棒,尤其是作者使用材料的方式,觀察社會的方式。讀過了,也學會用這樣的方法去觀察這個國家與社會。

而我們的那些描寫歷史的書,比如前些年流行的《明朝那些事兒》,就是講宮廷,各種人事糾葛,各種利益盤算,各種陰謀詭計,皇帝和嬪妃,皇帝和兒子,皇帝和大臣,大臣和大臣,大臣和外戚,和宦官。看不到民間,看不到社會,看不到思想流變,看不到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演進。講歷史就等同於宮廷政治,不能那樣。毛澤東說人民創造歷史,但他的歷史觀還是帝王將相的,人民並沒有進入真正的歷史。講人民創造歷史,在史學界就變為講農民起義,起義最後勝利者,還是去當皇帝。

而你看他(威廉·曼徹斯特)記錄歷史,(翻開書)他用的這些照片,目光投向的是整個變化中的社會。所以,我才要重讀。這教我們更全面地觀察我們也在急速變遷的社會。

(拿起《群氓之族》翻開)這個是講民族問題的,包括美國的種族衝突。好多民族問題,都是以愛國愛族愛教為號召,去和別人血腥衝突的。這樣的問題,在今天的中國也有非常強的現實意義。(拿起《小王子》)《小王子》就很簡單了。那麼簡單,卻又那麼豐富。埃克蘇佩里有那麼豐富多彩的經歷,最終卻寫了這麼一本看起來非常簡單的書,為什麼?

這些都是我最近重讀過了,現在要拿回家裝回書櫃,然後等哪天又翻出來再看一遍。

阿來書單

《光榮與夢想》,[美] 威廉·曼徹斯特/著,朱協/譯,海南出版社,2004年3月

《群氓之族 : 群體認同與政治變遷》,[美] 哈樂德·伊羅生/著,鄧伯宸/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1月

《逃亡:布林加科夫劇作集》,[蘇聯] 米哈伊爾·布林加科夫 /著,周湘魯、陳世雄/譯,浙江文藝出版社,2017年2月

《草葉集》,[美]惠特曼/著,楚圖南、李野光/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5月

《小王子 堡壘》,[法]聖艾克絮佩里/著,黃葒、鄒琰等/譯,世紀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用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