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內容為王的社群時代,主打內容的持續輸出是社群活力的常青樹

典型的正如羅輯思維:每天六點語音推送、定期更新的視頻節目、圖書推薦、社群集體活動……不斷的內容更新與推送, 讓羅輯思維的粉絲每天都有新鮮的思考。

所以, 羅輯思維是目前中國社群運營最為成功的品牌, 其成員具有極高的忠誠度和活躍度。

反之, 更多的社群, 卻陷入了另一種窘境:隨著社群成員的不斷湧入, 社群主打內容卻無法滿足社群用戶的需求, 因此各種灌水、無意義的聊天增多。

這時候, 社群的元老、有價值成員漸漸發現——這裡已經不再是熟悉的地方, 所有的一切都變得毫無意義,

因此主動選擇潛水或退群。

無意義的閒聊越來越多, 讓有追求的社群成員漸漸離開;有追求的社群成員離開, 導致社群影響力日趨平庸;日趨平庸的社群, 漸漸加入了更多來無意義閒聊的新人……就這樣, 惡性循環正式形成, 如圖所示。

西祠胡同、博客大巴、大旗網、網易論壇……這些曾經在中國互聯網中呼風喚雨的品牌, 如今都漸漸淪為了無意義的灌水網站, 有的甚至早已關門大吉。

那麼, 如何杜絕內容缺失, 造成的社群活躍度下降?又如何創造可持續性的內容輸出?

1.瞭解受眾群到底是誰, 需要什麼

能夠讓主打內容持續化, 正說明了社群成員喜歡圍繞著這個主題不斷發散。 所以, 在內容推送之前, 首先要知道:社群成員到底是誰,

究竟需要什麼。

有價值的內容, 不是照搬網上熱門內容, 更不是刷屏博取眼球, 而是基於用戶定位基礎上的精准觸及。

當加入社群的那一刻, 成員是帶著傾聽的態度關注的。 這就是為什麼, 不少社群始終經營慘澹的原因:一個主打美食的社群, 每天推送的內容卻只有心靈雞湯、汽車技巧, 很難引起社群成員的關注與喜愛。

閱讀量、轉載量、討論量的不斷降低, 最終運營方自然無力為繼。

因此, 在正式打造社群持續內容之前, 社群不妨發起投票, 看看哪些主題是最受歡迎的, 然後著重挖掘內容;同時, 定期進行投票、關注成員的留言, 根據建議進行主題調整。

唯有讓每個使用者感到內容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社群才有存在的基礎。

2.打造社群專屬的“內容創作團”

對於大型社群而言, 成員水準、認知良莠不齊, 因此必須創建一隻團隊, 進行專業內容的創造。

這個團隊的成員, 不一定是非常活躍的社群分子, 但一定要有見地、有知識, 其領頭人盡可能是社群引薦領袖。 正如“知乎”, 除了傳統的問答之外, 還開設了“知乎專欄”, 邀請行業領袖和高產作者入駐, 脫離問答形式的束縛, 對一個領域進行深入解析, 因此大量的優質內容源源不斷, 很容易進行內容輸出。

同樣, 李毅吧能夠成為貼吧最矚目的品牌, 正在於“帝吧文工團”的活躍。

不斷挖掘娛樂達人, 並源源不斷地製作相關節目, 因此貼吧自然“人氣爆棚”。

所以, 打造出由社群成員組成的“內容創作團”, 是社群發展到一定時期的必經之路。

3.社群管理員的推薦引導

社群管理員的職責, 除了維護社群正常運轉之外, 還應當具備推薦引導的能力。

對於一個社群而言, 也許每天的話題眾多, 想讓社群成員全部看到、自行篩選, 這顯然是不現實的事情。

因此, 社群管理員就必須學會辨識和篩選, 將社群內真正有價值、與社群氣質相符的話題脫穎而出。

這些精心篩選的內容, 很容易引起網友的轉化回流, 啟動社群活躍度, 並吸引新人加入。

找到使用者的痛點創造內容、鼓勵社群成員創造內容、精選社群話題推送內容……做好了這三點, 何愁社群無內容?何愁社群終日陷入無意義的灌水與聊天之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