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全國哪裡心血管最健康?看看這份心血管健康指數!

《中國心血管健康指數(2017)》今天正式發佈, 這份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等機構創立的全球首個國家級心血管疾病防控綜合指數體系, 全面地勾勒出我國心血管健康防控的版圖。

五個維度排名, 變化率體現水準

據悉, 《中國心血管健康指數(2017)》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8家機構共參與, 前後歷時一年, 由流行病學、公共衛生、臨床、政策研究等40余位知名專家直接參與編寫。

《中國心血管健康指數(2017)》以五大維度、52個細分指標構成綜合評價體系, 從我國心血管疾病的流行、危險因素暴露情況、危險因素防控情況、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情況、公共衛生政策與服務能力五大維度進行分析, 充分反映了全國及地區人群整體心血管健康狀況、心血管病流行和發展趨勢,

也綜合衡量了我國全人群心血管疾病從預防到治療等各階段的發展狀況、發展模式和治理結構。

為國家防控提供學術依據, 未來將細化到區域

記者注意到, 在這份心血管健康指數中, 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福建排在前五位。 其中上海以0.1分的微弱差距落在北京之後, 上海疾控中心主任吳凡表示, 評分有多種因素。 比如上海是全國老齡化最嚴重的城市, 老齡人口也面臨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各種老年病的嚴峻考驗。 記者注意到, 心血管指標, 除了衛生機構和政府的救治能力和干預之外, 大眾自己的成功戒煙率、居民健康素養水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的控制維度也列在其中, 這說明自身的努力也十分重要。

霍勇教授介紹說, 未來《中國心血管健康指數(2017)》的發展要做到三點。 “首先, 指標發佈制度化;第二, 發佈各省的改善情況。 哪些省份改善最快或是有所惡化, 需要密切關注;第三, 細緻區域劃分, 目前以省為單位, 未來考慮精細到市為單位。 ”

不能越看病患者越多, 心血管病預防大於治療

目前, 全國約有心血管病患者2.9億, 其中高血壓2.7億, 腦卒中至少700萬, 心肌梗死250萬。 作為專案發起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亞太介入心臟病學會主席葛均波表示, 近些年中國心血管疾病爆發式增加, 勢頭得不到遏制, 究其原因是我國在心血管方面預防上有短板。

葛均波院士告訴記者, “必須認識到心血管疾病的可防可控,

對危險因素加強管理, 這直接關係到整體防控的效果和品質。 我們通過《中國心血管健康指數(2017)》的建立, 希望能夠反映全國及地區人群整體心血管健康狀況, 能夠瞭解心血管病的流行和發展趨勢, 評價心血管病防治水準, 為相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力爭早日實現‘拐點’。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