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一座完全與森林融為一體的吳哥遺址!

進入塔布隆寺的時候我根本不知道它的名字, 吳哥遺址裡寺廟眾多完全超出我的想像。 對於前一天才匆匆忙忙翻了一下攻略的我來說, 能在吳哥寺內找到一些神話故事已經算是不錯, 如何還能記得住這大大小小的寺廟的名字(畫外音:說到底是你自己懶得做攻略是吧)。 但是事後我卻輕易的查到它的名字, 因為從它的外在來看, 某種意義來說是非常特別的(所謂某種意義是說, 並不是人為的把它建得特別)。

塔布隆寺是長形分佈的寺廟(巴戎寺, 茶膠寺都是金字塔式的), 到處都堆放著寺廟坍塌下來的殘骸。 有的牆體已經坍塌出一個大洞, 靠著加建的鐵架支撐著, 苟延殘喘。 在叢林中度過了數百年猶如靜止的時光重新回到人間, 仿佛就瞬間衰老了, 曾經看似不滅的身軀, 此刻已行將就木。 叢林中被遺忘的時光悠長得像風一樣淡淡的沒有情緒,

磚瓦的碎落猶如秋葉飄落一般自然。 而回歸人間的十數年, 卻為殘軀苦苦支撐, 像留戀人間繁華的老者, 掙扎著不願離去。

寺廟坍塌嚴重, 修復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寺廟的部分區域被圍閉起來, 禁止遊客進入。 圍閉區內外忙碌的修復隊成為了塔布隆寺的一道靚麗風景。

塔布隆寺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人為的雕琢, 而是大自然的神來之筆。 一棵棵巨大的參天大樹, 紮根於低矮的古跡牆體之上(與十幾米的大樹比實在是低矮得可以了)。 仿佛這些大樹是從人類千百年的智慧結晶中吸取養份茁壯成長。

千百年的勃勃生機紮根於千百年的文明沉澱。 這沉寂中帶著鮮活生命的組合, 仿佛是人類文明的老木上長出了傳承智慧的新芽。

這般光景對遊人來說是非常新奇的視覺享受。 但對修復隊來說卻是頭痛不已的問題。 大樹紮根於遺跡的牆體縫隙之間。

隨著根系的生長, 牆體最終會被擠壓得坍塌。 但要把樹砍掉也已不能, 經過數百年的生長大樹與古跡已成為一體。 除掉大樹遺跡也會因為大樹根系已經造成的空隙而坍塌。 遺跡的修復就在這樣兩難的境地中忙碌進行。

長勢如此之高的大樹一旦歪斜, 就能瞬間把遺跡拖垮。因此不但要對遺址進行修復,還要對大樹實施監視加固並定時修剪。大樹與遺址已榮辱一體。

就能瞬間把遺跡拖垮。因此不但要對遺址進行修復,還要對大樹實施監視加固並定時修剪。大樹與遺址已榮辱一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