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在詩和遠方主宰的斐濟,我們靠吃什麼度日?

旅行再精彩, 沒有食物, 終究留不住人。 真正站在斐濟群島時, 隨便一隻椰、一條魚、一角橙, 都比《月亮與六便士》更精彩。

在南太平洋群島的水清沙幼之間, 穿戴鮮豔比基尼、墨鏡與草帽, 躺下思考“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這姿勢簡直比普吉島段位高八度。 然而旅行再精彩, 沒有食物, 終究留不住人。 真正站在斐濟群島時, 隨便一隻椰、一條魚、一角橙, 都比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更精彩。

初來乍到的歡迎儀式 本文圖均為 三三 圖

椰與野

南太平洋島國斐濟, 全境300多個小島, 人口加上不遠萬里來開荒的印度人、中國人、日本人,

統共不超100萬。 有些角落人跡都無, 但都聳立著椰樹。 主城最高聳標誌物是椰樹, 酒店迎客飲是椰子, 衣服棕殼制, 房子椰樹架, 渴了喝椰汁, 烤個肉裹椰葉, 拌個魚加椰汁, 墾地首選種椰子, 養群雞喂椰蓉, 村裡男人拿手絕活“手撕椰子”, 連狗餓了都知道吃椰肉。

睜眼是椰子, 閉眼是椰子, 隨便找家餐館, 沒有不賣椰子的, 老闆連洗被子功夫都省了。 每個島上的導遊都用略帶澳大利亞口音的英語, 激動地說:“椰子渾身都是寶!”的確, 地處赤道, 終年陽光充裕, 椰子青綠赭, 老中青各個時段都清甜潤。 老椰食汁、嫩椰食肉。 椰子越大越老椰汁越豐, 姑娘雙手捧都嫌沉, 外皮大多已成褐色, 坑坑窪窪不受看, 通常都被剝去外皮,

冰冰一口爽到徹骨翻天。 還有幾道天時地利人和的椰國菜, 身在這個島的每一天, 都不要放過椰子。

每餐都在喝椰子

接觸椰子是感受南太平洋的重要途徑。 但是坐在酒店沙灘上喝冰椰是遊客, 旅者多離開海邊, 深入密林, 那裡才是椰林島民的天堂。 一片伊甸園內, 身披椰草、渴飲椰汁的棕色原住民, 才會讓你重新審視“椰”與“野”的聯繫。

斐濟這個國家和全民投身服務業的泰國不同, 大家過著懶懶散散的Fiji Time, 信條是“別著急別擔心”。 一條河有一半的可能沒鱷魚, 就敢游泳;想獨自駕著水上摩托出海狂飆, 隨便跟店家說上幾句就敢給鑰匙;深崖跳水更是不問出處, 敢跳就鼓掌。 市面上很多野遊小分隊行程, 基本都是徒步密林、黑暗洞穴、越野穿越、內陸行船,

方式不一, 體驗下來 Discover Fiji (www.discoverfijitours.com;+679 9248133)家玩最野。 他家在恐怖片《狂蟒之災》取景地選了一條山澗激流開快船, 那裡生長著真正的南太平洋椰林。

山間行船浪打浪, 烈日、微雨、暴雨、微風、狂風, 山間天氣多變, 運氣好四季都能感受一遍, 上岸走小路至深譚, 轟鳴瀑布自百米高空直沖而下, 脫了衣服摸著石頭走到瀑布口, 折騰個夠, 最後一站是椰林部落野食。

原住民部落依舊原始, 豐腴的少女、黝黑的男子、沉默的首領、低眉的老婦, 茅屋內空空蕩蕩, 大家一天到晚聚在一起窮開心, 幸福在這裡尤其原始。 他們的食物很簡單, 生與烤。 裹椰葉埋地下烤熟的豬腿, 肉香盈門, 簇擁下每人都能分到一小塊。 河裡捕到的蝦,

放在竹筒裡, 在隨便塞點洋蔥、番茄、辣椒, 擠上椰汁再用椰葉封口, 丟在火裡烤上片刻, 就是竹香椰清蝦。 席地坐在大片棕櫚葉上, 窗外南太平洋的雨淅淅瀝瀝, 一口肉一口蝦, 不是絕頂美味, 但質樸格外甜。

雨時的斐濟格外鮮綠

原住民多用椰葉包上食物烤來食用

當然椰製品也是最恰當伴手禮。 本土品牌小超市里有塑膠與玻璃瓶裝各式冷軋椰油, 100%純天然, 500g不過數十人民幣, 拌沙拉、炒蔬菜、煲雞湯, 放一勺椰香滿室;洗完澡來一勺, 塗抹按摩全身, 滋潤贊過天價精油。 在斐濟本土護膚品牌“PURE FIJI”很出名, 隨處有售(機場價略平), 100%手工椰皂、椰糖磨砂膏、椰清洗髮乳以及特效椰油曬後修復乳, 都是必備單品。

海島國菜Cocoda

斐濟其實海鮮不多。 這裡既沒有大型捕魚船, 也沒有海天一線的拖網, 更沒有一望無際的養殖場, 全靠旅遊業支持國民經濟。 外加海島常年高溫, 冬季白天都20多度, 夏季正午街市之上烈日曬到連鬼都不出門, 大家都在樹蔭下避暑唱歌享受生活, 修條路要5年, 建個機場要兩代人。 所以吃這件事,在斐濟變得越簡單越好。

這裡的國菜,是一種叫做Cocoda的涼拌魚。看字面,有coco,自然又跟椰子有關。做Cocoda不拘是什麼魚,只要新鮮肉多沒刺的品種,都可以。鮮魚切丁,提前兩小時醃在用嫩椰肉擠出的椰奶和檸檬汁裡。魚肉在椰奶和檸檬的作用下,蛋白質發生變化,外層變乳白,內裡半透明,不知就裡的以為魚肉焯過水,實際魚肉根本是全生狀態。

兩小時一到,魚肉即可使用,過時鮮味即打折。拌魚更簡單,紫色、白色兩種洋蔥切丁,再隨意切些青紅甜椒丁,芫荽來一把,椰奶一大碗,隨意用鹽調調味,喜歡可以撒些黑胡椒,拌勻了放在椰殼裡,上桌。辨別Cocoda 是否新鮮也很簡單,魚肉丁是否中芯半透明,肉質是否略帶彈性而不散。

斐濟國菜Cocoda

一路的德國大廚、美國大廚、澳大利亞大廚,無數人都在做Cocoda,只有一間剛開數月的精品小酒店納努庫水療度假村(nanuku.aubergeresorts.com)內原住民Cecilia的Cocoda讓人記得住。魚肉清鮮、椰汁清甜、檸檬清新、時蔬爽脆,各種食材略帶咬口,天氣炎熱時吃一大盆不在話下。廚師說她家就住在酒店附近,村子裡一直都這樣吃,人們從不煮魚,酒店管理者也很歡迎廚師們這樣做家鄉菜,一切都很自然。這就是斐濟的招牌菜,家家賣。當然烤魚、炸魚、蒸魚、醃魚,全世界的海鮮如今在這個小島上都能吃得到,但是都不如Cocoda吃起來深入人心。

木瓜、鳳梨與橙

什麼是好吃的水果?你以為在熱帶就應該有好吃的水果?乒乓澳大利亞櫻桃,天價日本蜜瓜,爽脆臺灣蓮霧,或者爆汁美國橙,那些傳統意義中“美”的水果,斐濟都沒有。這裡的水果看起來跟原住民一樣,粗放得很。

青綠未熟的芭樂滋味青澀

Rosie Holiday(www.rosiefiji.com)是一家斐濟主島普通的地接社,提供接送用車等服務,創始人是個看起來很年輕消瘦的澳大利亞男人,他的家就在市區附近的山坡上,要順著條土路一路顛簸才能抵達。小屋附近沒有什麼建築,屋前幾棵高大椰樹,午後是片菜園,更遠處放養著一群羊,仿佛沒人照看。小屋前放著幾張躺椅,直面海灣,遠處巨大的澳大利亞遊輪緩緩自海岸線上通過,陽光下連風聲都聽不到,南太平洋的半空似乎是靜止的。

小屋的客廳傳來斐濟民歌,吉他與男聲,節奏不緊不慢,歌聲帶著一陣陽光味道,透過紗窗傳到小屋裡。屋子的棕色地磚、藤條沙發,木幾上堆著幾百疊CD,老式電視與音響都是巨大的,遠處仿佛有電話鈴一直不斷,但主人不知道去了哪裡。也許他也不太在意誰來電話。

後院摘了個芭樂,青綠未熟,邊啃邊路過一畦一畦辣椒、茄子、番茄,最後看見柳丁樹上還掛著果,順手摘了只,往背面面山的亭子裡小坐。這是一次水果種類最少的下午茶,和任何一家酒店裡的水果台都不能比較,但是從田園到餐桌的滋味,總是難忘。

鳳梨木瓜搭椰片

旅行社的雇員姑娘Nata年紀不大,身形與髮式都足具本地特色。拿出一碟木瓜、鳳梨,當中夾著椰片。“我們喜歡把鳳梨和椰片夾在一起吃,這樣風味很特別,你試試。”菠蘿蜜軟,椰片脆甜,兩種水果關公戰秦瓊一般,各唱各詞,一點不搭,但是Nata吃得很開心。

切橙時有點小吃驚,橙香順著刀鋒湧出來,青綠外表,內芯淡黃,一點不誘人的顏色下,香氣竟然如此足,眼睛似乎不敢相信鼻子。入口果肉纖維粗到可以在舌尖紡線,但是大量橙汁噴薄,清甜不膩喉,濺在指尖也不黏,甜度不高,風味足到深深刻在心上,我想數年也不會忘記。這就是斐濟水果的味道。

泥漿可樂

身在南太平洋,態度從溫文爾雅到粗野不堪,生活從沉悶壓抑到豁然開朗。在這個其實物質極度匱乏的島嶼上,人們不在乎世俗眼光,也無視於家庭牽絆,甚至不理會生命離去。每一個女人都以擁有臃腫的身材而自傲,每一個男人都會在日落時拿起樂器歌唱。他們最喜歡喝的不是Fiji牌的礦泉水,而是一種叫做Kava的飲料。

國民飲料Kava

Kava實際並不是酒,是一種根莖類植物,草根曬乾用銅杵磨碎,然後放在黃土布上,用手用力在臉盆水裡搓揉,泡出黃河水一樣的混濁液體,放在椰殼裡飲。斐濟人不喝茶、也少飲酒,就喜歡喝這個,三餐飯後、口渴時也都會來上一碗。Kava樹根更是最受歡迎的伴手禮之一。

在斐濟很多度假村裡都有飲Kava的活動,通常時二三十個觀光客齊聚一堂,有身材壯碩的斐濟勇士塗著黑斑,穿戴飾品嚴肅地示範,然後眾人用兩隻椰碗輪流喝,隨後就是歌舞重頭戲,草裙、武器、扇子……Kava似乎就是引爆氣氛的興奮劑。

Kava入喉時是一陣泥土味,過不久口腔會湧起一陣酥麻,陽光炙烈,汗流浹背時,多喝幾杯就會有種清涼感。不久嘴唇就開始乾涸,皮膚以可感知的速度乾燥,隨後便昏昏欲睡。很多人每日飲 kava 醉倒街頭,次日再飲,就這樣過著斐濟時間。

南太平洋上島嶼星羅棋佈,珍珠一樣的斐濟,擁有野性原始之美的同時,亦有完備現代度假設施,來到這裡一邊追尋月亮,一邊也可以高舉六便士填飽肚子。或許你曾為了理想,放棄了庸俗卻美好的現實;或許你曾為了現實,放棄偉大卻遙遠的理想。理想與現實,月亮與六便士,沒有誰對誰錯,唯願所選是心之所願。

所以吃這件事,在斐濟變得越簡單越好。

這裡的國菜,是一種叫做Cocoda的涼拌魚。看字面,有coco,自然又跟椰子有關。做Cocoda不拘是什麼魚,只要新鮮肉多沒刺的品種,都可以。鮮魚切丁,提前兩小時醃在用嫩椰肉擠出的椰奶和檸檬汁裡。魚肉在椰奶和檸檬的作用下,蛋白質發生變化,外層變乳白,內裡半透明,不知就裡的以為魚肉焯過水,實際魚肉根本是全生狀態。

兩小時一到,魚肉即可使用,過時鮮味即打折。拌魚更簡單,紫色、白色兩種洋蔥切丁,再隨意切些青紅甜椒丁,芫荽來一把,椰奶一大碗,隨意用鹽調調味,喜歡可以撒些黑胡椒,拌勻了放在椰殼裡,上桌。辨別Cocoda 是否新鮮也很簡單,魚肉丁是否中芯半透明,肉質是否略帶彈性而不散。

斐濟國菜Cocoda

一路的德國大廚、美國大廚、澳大利亞大廚,無數人都在做Cocoda,只有一間剛開數月的精品小酒店納努庫水療度假村(nanuku.aubergeresorts.com)內原住民Cecilia的Cocoda讓人記得住。魚肉清鮮、椰汁清甜、檸檬清新、時蔬爽脆,各種食材略帶咬口,天氣炎熱時吃一大盆不在話下。廚師說她家就住在酒店附近,村子裡一直都這樣吃,人們從不煮魚,酒店管理者也很歡迎廚師們這樣做家鄉菜,一切都很自然。這就是斐濟的招牌菜,家家賣。當然烤魚、炸魚、蒸魚、醃魚,全世界的海鮮如今在這個小島上都能吃得到,但是都不如Cocoda吃起來深入人心。

木瓜、鳳梨與橙

什麼是好吃的水果?你以為在熱帶就應該有好吃的水果?乒乓澳大利亞櫻桃,天價日本蜜瓜,爽脆臺灣蓮霧,或者爆汁美國橙,那些傳統意義中“美”的水果,斐濟都沒有。這裡的水果看起來跟原住民一樣,粗放得很。

青綠未熟的芭樂滋味青澀

Rosie Holiday(www.rosiefiji.com)是一家斐濟主島普通的地接社,提供接送用車等服務,創始人是個看起來很年輕消瘦的澳大利亞男人,他的家就在市區附近的山坡上,要順著條土路一路顛簸才能抵達。小屋附近沒有什麼建築,屋前幾棵高大椰樹,午後是片菜園,更遠處放養著一群羊,仿佛沒人照看。小屋前放著幾張躺椅,直面海灣,遠處巨大的澳大利亞遊輪緩緩自海岸線上通過,陽光下連風聲都聽不到,南太平洋的半空似乎是靜止的。

小屋的客廳傳來斐濟民歌,吉他與男聲,節奏不緊不慢,歌聲帶著一陣陽光味道,透過紗窗傳到小屋裡。屋子的棕色地磚、藤條沙發,木幾上堆著幾百疊CD,老式電視與音響都是巨大的,遠處仿佛有電話鈴一直不斷,但主人不知道去了哪裡。也許他也不太在意誰來電話。

後院摘了個芭樂,青綠未熟,邊啃邊路過一畦一畦辣椒、茄子、番茄,最後看見柳丁樹上還掛著果,順手摘了只,往背面面山的亭子裡小坐。這是一次水果種類最少的下午茶,和任何一家酒店裡的水果台都不能比較,但是從田園到餐桌的滋味,總是難忘。

鳳梨木瓜搭椰片

旅行社的雇員姑娘Nata年紀不大,身形與髮式都足具本地特色。拿出一碟木瓜、鳳梨,當中夾著椰片。“我們喜歡把鳳梨和椰片夾在一起吃,這樣風味很特別,你試試。”菠蘿蜜軟,椰片脆甜,兩種水果關公戰秦瓊一般,各唱各詞,一點不搭,但是Nata吃得很開心。

切橙時有點小吃驚,橙香順著刀鋒湧出來,青綠外表,內芯淡黃,一點不誘人的顏色下,香氣竟然如此足,眼睛似乎不敢相信鼻子。入口果肉纖維粗到可以在舌尖紡線,但是大量橙汁噴薄,清甜不膩喉,濺在指尖也不黏,甜度不高,風味足到深深刻在心上,我想數年也不會忘記。這就是斐濟水果的味道。

泥漿可樂

身在南太平洋,態度從溫文爾雅到粗野不堪,生活從沉悶壓抑到豁然開朗。在這個其實物質極度匱乏的島嶼上,人們不在乎世俗眼光,也無視於家庭牽絆,甚至不理會生命離去。每一個女人都以擁有臃腫的身材而自傲,每一個男人都會在日落時拿起樂器歌唱。他們最喜歡喝的不是Fiji牌的礦泉水,而是一種叫做Kava的飲料。

國民飲料Kava

Kava實際並不是酒,是一種根莖類植物,草根曬乾用銅杵磨碎,然後放在黃土布上,用手用力在臉盆水裡搓揉,泡出黃河水一樣的混濁液體,放在椰殼裡飲。斐濟人不喝茶、也少飲酒,就喜歡喝這個,三餐飯後、口渴時也都會來上一碗。Kava樹根更是最受歡迎的伴手禮之一。

在斐濟很多度假村裡都有飲Kava的活動,通常時二三十個觀光客齊聚一堂,有身材壯碩的斐濟勇士塗著黑斑,穿戴飾品嚴肅地示範,然後眾人用兩隻椰碗輪流喝,隨後就是歌舞重頭戲,草裙、武器、扇子……Kava似乎就是引爆氣氛的興奮劑。

Kava入喉時是一陣泥土味,過不久口腔會湧起一陣酥麻,陽光炙烈,汗流浹背時,多喝幾杯就會有種清涼感。不久嘴唇就開始乾涸,皮膚以可感知的速度乾燥,隨後便昏昏欲睡。很多人每日飲 kava 醉倒街頭,次日再飲,就這樣過著斐濟時間。

南太平洋上島嶼星羅棋佈,珍珠一樣的斐濟,擁有野性原始之美的同時,亦有完備現代度假設施,來到這裡一邊追尋月亮,一邊也可以高舉六便士填飽肚子。或許你曾為了理想,放棄了庸俗卻美好的現實;或許你曾為了現實,放棄偉大卻遙遠的理想。理想與現實,月亮與六便士,沒有誰對誰錯,唯願所選是心之所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